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农村环境保护市场化探讨

发布时间:2016-05-30 09:08

  现阶段,我国农村环保形势非常严峻,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亿t,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肆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阻碍农村经济发展。更为严重的是,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农业面源污染有加重趋势,严重地威胁到农村的生态环境安全。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发展仅靠政府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建立市场机制,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走市场化之路,是农村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笔者对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市场化进行探讨,提出实施农村环境保护市场化的有效措施。


  1.我国的农村环境保护市场化的必然性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环境保护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公益性事业。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随着资源的流通配置让位于市场机制,国家仅靠行政手段保护农村环境已远远落后于形势。为了使农村环境保护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唯一的选择是使农村环境保护走市场化道路。环境保护市场化的实质是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使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带来的外部性内在4L也就是在经济主体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影响的制约关系。环境保护市场化的主要内容有:①产业化,即把环境保护作为一个产业来经营;②企业化经营,即用现代企业制度来建立从事环境保护的企业;③融资资本市场化,即用现代资本市场来为环境保护提供支持;④政府主要是通过提供规则、标准、法律来保护环境。


  2.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市场化的途径


  2.1加强法制建设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法律制度层面存在着严重的法律缺失现象m。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应该由法律来规范和调整。环境执法力度较弱是我国环境法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环境行政指导只是事实行为,其作用的发挥有待于相对人的合作,如果相对人拒绝或者不服从,其“指导”并不产生任何法律效果。因此,政府保驾护航的指导性职责必须加以强化,在环保产业发展中环境行政主体应当积极主动地进行环境行政指导,在相当的政策与法律法规中做出相应规定。另外,我国环保企业受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主义的影响,行为方式不能满足国家整体的环境利益,因此,我们应专门成立在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协调统一领导下的环保产业管理机构,全面组织和引导环保产业发展,形成一个统一开放、规范有序、平等竞争的环保产业市场环境。此外,我们还应采取一些经济刺激手段’如综合利用产品的减免税、增加产品利润提留、技术改造项目所需的进口设备减免税、财政补贴、加速设备折旧、对环境保护优先贷款、建立环保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建立环保产业专项贷款等。总之,环境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和执法力度的加大将为环保产业营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我国环保事业迈向一个新台阶。


环境保护


  2.2制定和实施鼓励环境保护多元化投资的政策目前,资金问题是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阻碍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环保投资机制。第一,开征环境税。目前,欧盟国家统一征收碳税,以鼓励减少使用矿物燃料,尤其是含碳量高的燃料,从而减少C02的排放量,治理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征得的环境税再用于环保投人。国外的许多经验告诉我们,开征环境税是政府有效治理环境污染、筹集资金、增加环保投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各种环境污染主要在一定区域内发生,治理环境的收益者是该区域的企业和居民。由于各地区环境治理的费用不一样,为此而开征的环境保护税属于地方税性质,宜纳人地方税体系管理。而按照现行体制规定,地方没有立法权,难以开征全国统一税种。因此,国家应改革现行税收管理体制,赋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税收立法权,根据该区环境保护实际状况,开征各种环境保护税,并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备案。第二,贯彻执行“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它与现行的“谁污染谁治理”不同,前者排污费收费标准比较高,它能够补偿污水治理成本并能使污水治理企业获得适当赢利。且明确排污费为国家所有,提高排污费的集中使用比例。第三,发行环境彩票,募集社会资金。第四,支持和鼓励环境企业资本上市。


  2.3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我国长期奉行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核心理论--劳动价值论及其误解,成了资本无价的理论根源。“公共地的悲剧”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公共地”的产权是非排他性的,或缺乏一套有效使用公共地的规则。人人都想在公共地上使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但是最终谁也得不到好处。环境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如果没有一定的制约机制,就会造成“公共地悲剧”。在制约机制中,明晰产权是最关键的一部分,因为明晰产权可以解决责任问题,并有利于经济主体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建立。产权的一个基本功能是使外部性内在化。把环境与经济利益和市场挂钩是环境保护市场化的基本方向。


  2.4发挥企业保护环境的主力军作用,鼓励公众监督和参与环境保护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势不两立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思想落后了。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我们可以使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相统一。其中,我国三毛集团公司就是最好的例证之一。近年来,该公司采用可替代、低污染的染化料和助剂等新材料,应用新工艺、新技术研制开发出的绿色环保型和保健型面料,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明显的优势,巳占国内高档精纺面料市场的10%,并远销到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该系列绿色产品的利润贡献份额逐年增加,目前销售额已占全部产品的60%以上,成为企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我们必须使企业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使他们主动保护环境。


  农民及农村干部环境意识淡薄,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整体.较低,环保法律意识淡薄,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对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认识模糊,农民小农意识强,注重即时利益;消极地对待环境污染问题,对于环境违法案件,不敢举报,怕打击报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农村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促使农民自觉选择有利于环境的消费方式和主动基督环境污染事件,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推动力。


  2.5培养和吸引环境经济和环境法律方面的人才到农村工


  作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不仅应培养环境科学技术人才,还应培养一批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就目前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员构成来看,多数人对经济范畴的知识知之甚少,股市、证券、债券、环境责任保险、环境价值、环境价格、环境贸易等都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基本要素,如不掌握市场经济及其基本要素的基本规律,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有碍于农村环境保护市场化的进程。市场经济说到底是法制经济,要适应法制经济的需要,还需要相当一部分既熟悉环保又精通法律的环境法律人才。因此,建议学校开设一些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等专业,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另外,国家应该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和有利条件吸引环境经济和环境法律方面的人才到农村基层工作。


  3.结语


  农村环境保护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全国人民的福祉和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环境保护的市场化越来越成为未来农村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趋势。国家应当采取更多的政策来支持环境保护市场化,并且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来规制这种社会现象。


                                                   张蔚萍,胡庆华

              (1.九江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九江332005;2.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中心,江西九江332000)

上一篇:农村地区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下一篇:环境保护与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