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怎样提高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度
公众参与一直以来都是推动环保工作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为云南省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目标,必然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断支持和参与。因为环境保护事业本身就是一项典型的“公众事业”,因此要积极地培育和提高公众环境保护的参与度。
2015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为云南省提出了“三个定位”的战略目标,指明了云南省未来发展的路子。针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在云南期间,总书记一再叮嘱大家:“云南有很好的生态环境,一定要珍惜,不能在我们手里受到破坏。”2016年两会,承载着“十三五”开好局的使命和2020年全面小康“倒计时”的压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面对总书记的热切期盼,云南全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问题,2016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着力营造绿色山川、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绿色城镇、倡导绿色生活,建设绿色云南、七彩云南。如何使得云南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如何使得云南省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对于这一问题应从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等多个方面来思考,明确重点要放在公众参上来,培育和提高公众环境保护的参与度,因为环境保护事业是一项典型的“公众事业”。如何提高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正确认识是前提
提高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度,首先要提高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水平,因为认识是思想之基础,行动之指南。提高公众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首先要让人民群众真正地弄清楚搞明白什么是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是什么,从而自觉地明白为什么要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度。
首先要破除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错误认识。目前公众对于环境保护主要存在一下几种错误认识:第一、生态环境保护只是政府的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人民满意的政府才是好政府,因此政府机关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治理和保护义不容辞,但是把保护环境仅仅看做是政府的事却是一种偏执的认识,单靠政府的力量保护生态环境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为生态环境保护本身就是一项典型的公众参与性事业,只有上下一条心共同发力才能够根本修复已污染的环境,继续保护未污染的环境,保持和不断提升滇民环境质量。第二、保护环境是他人或子孙后代的事。就云南而言,一方面其生态环境较之经济发达尤其是工业和人口密集省份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程度相对较低,公众的自我察觉能力尚浅,于是认为环境保护是一项“未来事业”,留予子孙后代。另一方面,一部分人受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环境的变化对自己的影响较小,或者认为环境保护跟自己无关;即使明白自己拥有着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清楚这是一项“公众性”事业,但是由于身单力乏,势单力薄,便不能坚持或推卸他人。
重点是要让老百姓真正搞明白什么是环境污染以及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从学术上讲环境污染就指自然的或人为的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但是对于公众来说这只是简单地解释和说明了环境污染的规范性定义。因为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所以能够让公众从直接经验中体会到什么是环境污染,能够从生活中直接觉察到这些改变带来的麻烦和不便,便达到了真正的目的。老百姓能够看到滇池的水没有记忆中的清澈,嗅到浮动的空气没有小时候的清新,攀爬的大山没有以前的清秀雄壮,行走在路上不时能够看到丢弃的烟头或水果皮,躺在床上总是能够听到窗外的噪音不绝于耳。老百姓不想不敢下河洗澡,出门可能会带上口罩,走在路上可能会被水果皮滑倒,睡觉时一定得把窗子关好。从这些直接的生活经验中,公众才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什么是环境破坏以及环境破坏带来了哪些危害,才会更加明白保护环境是就是在保护自己和子孙后代,保护环境不是谁的事,而是每一个人的事。
二、环保宣传是基础
提高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度,必须使公众了解和运用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举措。公众的正确认识是前提,领导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有效宣传则是基础。近些年来,云南省各级领导决策部门越来越清楚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能够感受到环境保护的责任和压力。总书记一再叮嘱:“云南有很好的生态环境,一定要珍惜,不能在我们手里受到破坏。”一再说明:“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面对总书记的殷切盼望,身兼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重托,云南省各级党和政府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由于环境问题毕竟是一个长期问题,必然要进行长远考虑。各级领导决策部门一方面要积极治理,一方面也要进行有效宣传,做好群众工作,提高群众的参与度。环保宣传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引起公众共鸣,唤醒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还可以有效树立云南地区形象,提高滇民素质,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排头兵打下牢固的基础。既然环保宣传工作对提高公众参与度,树立文明市民形象具有基础性作用,必然要求找到正确且有效的环保宣传途径。
精心制作环保宣传资料。宣传资料包括宣传册、展板、车次、海报等。宣传本身就具有激励、鼓舞、劝服、引导、批判等多种功能,其基本功能是劝服。即通过多种内容和形式,阐明某种观点,使人们相信并跟着行动。宣传部门进行环保宣传,要肯下功夫肯动脑筋,制作环保宣传资料时一定要考虑到大众实际情况,就云南省而言,由于经济的欠发达、教育的相对落后、民族众多的实际情况,许多地方的百姓对于语言的理解能力有限,对于漫画寓意可能一时不能够领悟,针对这些情况,政府部门要避免一刀切一风吹,在进行宣传册、展板或海报宣传的时候,要结合本地区本民族的真实情况以及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字设计方案,以达到宣传的真实目的。另外,政府部门还要结合群众的实际需要,可以设计一些实用产品作为宣传资料,例如环保文化衫、环保扇、宣传帽、环保袋等。
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挖掘新媒体。结合云南地区的实际情况,政府宣传部门仍要积极借助于传统媒体进行环保宣传,例如,广播、报纸、电视等方式,当前在一些偏远贫困地区,能够使用新媒体的人数虽然正在逐年增加,但是人数总体有限,一些地区仍然主要是借助于传统媒体进行休闲娱乐和相关学习,因此要充分挖掘和再利用传统媒体的力量服务于环保工作。同时,也要积极运用新媒体进行环保宣传,近年来,新媒体突飞猛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进千家万户,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微博、微信、qq等朋友圈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接受的人群也越来越多,且主要是以80后、90后以及00后为主力军,而广大青年也正是环保工作的有力力量。同时在新媒体运用上,也要充分考虑到新媒体本身所具有的偶发性、碎片化、个性化等特征,在建立和巩固新媒体的宣传阵地和新媒体环保宣传工作上,政府部门一定要做好引导和管理工作,推进网络宣传有序进行,唱响网上主旋律。只有新老媒体的有效结合和利用,才能够构建坚实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阵地。
充分发挥环保民间组织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改革和发展,各界民间组织蓬勃兴起,已经成为政府与企业之外的第三方力量。民间组织中最活跃的环保民间组织,已成为推动中国和全球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环保民间组织是以环境保护为主旨,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具有行政权力并为社会提供环境公益性服务的民间组织。在云南地区也前后成立了众多这样的环保组织,例如香格里拉民间自然保护协会、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卡瓦格博文化社、云南参与性发展协会、昆明环保科普协会(绿色昆明)、云南生态网络等,这些组织主要是致力于云南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为云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但是也要看到现有的环保组织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在资金、规模以及影响力等方面都非常有限,公众的参与度不高,公众对这些组织的认识还不够,种种因素都影响着环保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制约着这些民间组织本身作用的发挥。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与这些民间组织进行合作,提供相应的信息和数据支持,给予并扩大必要的物资财力支持;此外民间组织本身也要努力拓宽思路,寻找新途径,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善组织规范、改善活动方式,形成一套更加独立更加完备的自身体系,不断激发组织活力,积极引导公众参与。
三、全民行动是关键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由思想和行动构成的。不见诸行动的思想,只不过是人的影子;不受思想指导和推崇的行动,只不过是行尸走肉——没有灵魂的躯体”。因此思想和行动必然是有机统一的。提高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度,不仅需要公众自身对环境保护形成正确的认识,不仅需要政府部门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环保宣传,也必然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因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的深化对环保工作的认识,才会能够不断地提高公众自愿参与度。因此,全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才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一步。
“滇池清,昆明兴”、“做优秀滇民,建绿色之城”。全民行动,就是从身边之事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不向水里丢垃圾倒脏水,不在山上乱砍乱伐,不在公共场合吸烟吐痰、拒绝使用一次性方便袋,拒绝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少吃肉少穿皮质大衣,少买一双皮鞋,少用点洗衣粉,公众从这些小事中不断体会和领悟,积极地参与环保志愿服务工作,并积极引导身边人一起进行环保宣传和环保实践。我们要真正了解到环保工作的意义。对百姓而言,环保工作大可不必搞得高大上,只有从平凡小事中进行量的积累,才是质变的前提;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要多措并举,简单机械的环保宣传很难达到效果,重点是要让老百姓能够亲身感受到环境变化对自身生活带来的不便和自身利益的损坏,使公众自觉、自醒、自愿行动。
公众参与一直以来都是推动环保工作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为云南省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目标,必然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断支持和参与。环境好,人民才能够上幸福美满的日子,正如响亮的昆明口号“滇池清,昆明兴”。相信总书记过几年再来,一定能够看到云南更大的变化,到时水更干净,空气更清新,环境更美好,老百姓的日子更加红火!
作者简介:毛宽海(1990- ),男,河南濮阳人,硕士,云南大学,研究方向:地方党史党建;李先杨(1990- ),男,云南楚雄人,硕士,云南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下一篇:浅析环境保护监测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