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资源污染原因的调查
中国各地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带动周边地区农村的建设。小城镇成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突出表现。农村城镇工业发展与人口增多,使农村用水格局发生了变化,水质恶化,污染加剧,农村人口用水安全隐患加大。调查研究农村水资源污染原因对农村城镇的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一、农村水资源现状
我国共有耕地13003.92万hm2,其中有效灌溉面积为5424.94万hm2,年灌溉用水量为4190亿m2左右,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占农村用水量的85%以上。长期以来,传统粗放灌溉方式造成水资源极大浪费。中国农村灌溉渠道2/3是土渠,渗漏大、蒸发严重,水利用系数约为0.45。一些河流在旱季断流,在雨季得不到及时补偿造成长期干涸;在农村,人们经常向坑塘倾倒各种生活垃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坑塘面积逐年减小。
在农村工业用水方面,从全国范围来看,沿海地区农村城镇民营企业较多,工业发达;内陆农村城镇主要以商业为主,总体农村工业用水比重较小,但浪费现象却惊人,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35%,有些地区和行业甚至不足1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
在农村生活用水方面,中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很低,大部分地区没有给水排水设施。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农村饮用水遭遇了水质严重超标、可用水源减少等问题。目前,中国农村安全饮水发展水平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按照水利部、卫生部制定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全国有3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占农村人口的34%,因污染造成饮用水不安全人口达9000多万人。其中约6300多万人饮用高氟水,200万人饮用高砷水,38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血吸虫病区约1100多万人饮水不安全。其中西部地区为1亿人左右,安全饮用水的普及率尚不到40%,东部农村已经达到了70%的普及率。
二、造成我国农村水资源污染的原因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农村的水污染问题已经相当严重,我们通过调查对其原因进行思索和归纳,得到以下方面的结果。
1.工业废水污染
工业废水的毒性和污染危害较严重,且在水中不容易净化。随着镇、村工业及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一些污染严重的冶金、建材、化工及食品工业等企业落户农村,大量废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乡村河道,造成水体大面积污染,严重影响村民生活生产。其次,乡镇企业领导和职工的环境意识淡薄,整体环境管理水平落后,工业布局不合理。并且,由于乡镇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多采用土法生产,直接污染严重。
2.农业污染
从近年来农业生产本身发展来看,随着科技进步,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往昔的农家肥等有机肥料被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取代。近20年来,我国化肥的亩使用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亩使用量的一倍多,且呈增长趋势。目前,我国农业每年化肥使用量已经超过5000万吨,利用率却只有30%~40%。农药的年使用量达120万吨以上,其中10%~20%附在植物体上,其余散落在土壤和水中。不仅带来土壤的板结、酸化、土质和肥力的恶化,更重要的是化肥、农药等污染物通过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等方式进入地表水体,引起地表水体的富营养化。与此同时,渗入到地下水中,严重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这正是我们常说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在全球范围内非点源污染物是污染地表水和地下饮用水源的最重要因素。它对水域生态系统将会带来长期和潜在的污染问题,从而引起水环境全面退化。
3.养殖业污染
农村畜禽养殖业会带来水环境污染。并且,近年来畜禽养殖业从农户的分散养殖转向规模化养殖,畜禽类的污染面明显扩大。绝大多数养殖场采用圈养,没有排水设施,更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粪便连同冲洗水在圈内堆积、漫流,清理出的粪便随意堆积,粪尿中的大量氮磷渗入地下,使地下水的硝态氮、硬度和细菌总数超标现象严重。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表明,2010年全国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达到1184万吨、65万吨,分别占农业源排放量的95%、79%,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农业污染源。在水产养殖方面,有的水库承包人肆意投放饲料、化学肥料、动物脏器、人畜粪便进行水产养殖,使水体受到极大污染。
4.生活污水及废弃物污染
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和废弃物的污染是农村水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所谓生活污水,指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水,主要含有人的排泄物和生活废料。生活污水一般不含有毒物质,但是植物营养丰富,且含有大量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由于没有配套的排水管网和规定的去向,因此基本都是随意排放,最终流入沟塘水库及流域。长此以往,不仅严重污染地表水,而且通过渗入影响地下水水质。人口的增加,生活垃圾排放越来越多,而且没有处理,利用率极低,大部分倾倒在路边或沟塘里,不仅传播病毒细菌,其渗滤液还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5.政策和认识原因
首先是农民本身和私营企业主。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总体素质较低,片面关注经济利益,对环境污染的危害认识不够。其次从地方政府的环保意识来看,许多地方政府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标,忽略对环境的保护。农村由于缺少环境监管和治理经费来源,使上下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难以配套建设,导致中国农村的自来水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大大低于城市。此外,我国最基层环保部门是县一级环保机构,乡镇一级尚无相关职能部门。县级环保部门受各种条件限制,不可能对乡镇环保进行有效管理。
6.法律原因
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
三、关于防治我国农村水污染的思考
1.发展生态农业
改以往的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依靠科技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精密型的生态农业生产。对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种植,应加快研制出高产、高抵抗力作物,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提高农药和化肥的利用率,鼓励施用天然肥料和实施秸秆还田技术。强化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综合治理,推广畜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处理,鼓励建设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工程。努力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要求政府将投资重点放在生态工程的研究和利用上。
2.加强规划,合理安排企业布局
对于蓬勃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强化整体规划的意识,合理布局、综合治理,并将这些措施与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区域布局结合起来,既要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做好相应配套设施的实施。对乡镇企业带来的污染物集中处理,也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厂。鼓励发展对水环境无污染、少污染的行业和产品,提倡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动工业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进程。
3.加大农村供水和水污染处理设施投资力度
农村经济能力有限,资金是制约供水、水污染处理等事业的主要因素。对于供水、水污染处理等公益性事业,需要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筹集民间资金为辅,加快废水处理设施的上马和废水处理厂的建设。尽量做到水的循环利用,提倡节约、高效用水。
4.加强农村环保立法、监督和宣传教育工作
目前缺少针对农村的有关法律法规,需要加强有农村特点的水污染防治立法工作。建立完善的农村水污染监督机制,有关部门对农村水污染情况做到及时上报,为制定相关治理、处罚措施提供依据。解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是让全民树立环保意识,加强对农民和乡镇企业主开展生态安全的警示教育,让广大农民了解落后生产、生活方式和短期行为的弊端和危害。通过宣传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唤醒人们的生态良知,倡导生态文明,让越来越多的人承担起人类保护生态的责任。
四、结语
水环境污染问题在我国广大农村日益严重,农村水污染不仅对人民生活用水构成威胁,而且对生产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损失,必须对症下药,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遏止这种不利局面的恶化。农村问题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水环境污染的问题更不能被忽视,因此,要吸取以往城市发展中水污染给人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的教训,充分重视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的水环境问题,努力实现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环境保护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下一篇: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