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态伦理学》教学中的教研相长
人类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的极大提升,但是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过度开发以及利用自然资源,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原因,已经使得地球的整个生态体系不堪重负。国际组织和我国的执政党都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除了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努力,要建设生态文明,坚持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而全民动员,共同面对和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需要在思想上做出改变;按照生态伦理学的观点,就是要改变原来的人类中心论,践行非人类中心的伦理学,培养一种与生态和谐相处,寻求共同发展的生态心灵。青年大学生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如果他们都养成了生态心灵,共同投入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中,那么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就多了一支生力军。
在全日制本科生中开展生态伦理学的教学,是增进通识、培养生态心灵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经过教学实践探索,笔者认为,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教师的研究成果结合在生态伦理学的教学中,师生协力,切实做到教学生学会生态伦理学的思维方式,并能对相关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对于学生养成生态心灵,有着较好的效果。
一、教学实践的经验教训
笔者在2008年第一次在全校开《生态伦理学》这门课,使用的是美国学者贾斯汀所编写的教材《环境伦理学》。整个讲课过程都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授课,并没有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最后学生给笔者的课堂评分是79.2分。大部分学生比较认同笔者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但是对于讲课方式他们大多并没有觉得十分满意,而且有不少人还认为在学会学习这门课程的方法上并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关于讲课难度的适当性、重点突出方面,学生也不觉得十分满意。此外,他们对于教师讲解清楚、语言丰富、介绍本学科的动态和发展趋势这些方面也觉得不尽如人意。
这门课停开了6年之后2014年重开,笔者仔细地参考了学生的反馈意见,决定重新制订上课计划。除了在授课方式上大量采用多媒体的手段之外;更重要的是,授课内容不再是某本教材的内容,而是笔者曾经发表的一篇文章《“道归自然”与“价值伦理学”——庄子与罗尔斯顿生态观初比较》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采取讨论课的形式;并且不同于一般的公选课,课程结束学生递交课程论文即可,而是在学生递交课程论文之后对每篇论文进行批改并且发回给学生,进行最后一次交流,切实做到教研相长,2014年学生对这门课的评分达到90.7分。学生普遍对于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感到满意,认为老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举例生动,能够认真分析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激励和启发学生思维。他们大多认为学会了如何学习这门课程的方法,并且提高了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到了2015年,这门课所得到的学生评分达到了94.7分,学生对于以上各项评价指标所给出的满意度更高。教研相长使得授课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并且教师自身也受益匪浅。
二、如何在《生态伦理学》课程中做到教研相长
在具体讨论如何于《生态伦理学》课程中做到教研相长之前,也许有必要先澄清下本文所谓的教研相长是什么。高校教师一方面是教师,一方面是研究者,站讲台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不站讲台,意味着失去教师的资格……做科研,就会变成“教书匠”,成为教书的“古董”,失去的是课程的生命力。因此,在大学课堂中把教师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心得渗透到教学中,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得师生在沟通交流中共同获得对课程内容的研究性收获,就是这里想要说的教研相长。在笔者看来,教研相长并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一厢情愿”,而是师生双方共同协力的结果。
具体到《生态伦理学》的教学中,笔者将自己多年来对于生态伦理学的思考以及取得的成果渗透到教学中,提出一些相关的研究性问题。同时,采取多种生动有效的形式,促使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然后通过讨论课以及课程论文的形式,师生之间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交流,形成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性收获。
比较研究是学术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如果研究《生态伦理学》单纯从西方的观点人手,也许会使得学生难以很快地接受。而采取中西思想对比,并且先从中国人的生态伦理思维人手,显然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如前所述的开课教训,单纯按照贾斯汀的教材授课,由于难以很快地进入教材的思维模式,学生对于学习方法以及相关分析问题的能力一开始就失去自信。而后来的经验表明,一开始先从庄子的思想介绍人手,使学生在《庄子》的优雅文句中体会中国先贤的生态心灵,并且辅以生动有趣的蔡志忠主笔的《庄子》动画,学生一方面觉得有趣,一方面又觉得生态心灵并非西方人专属。接着再放映《风之谷》这部环保主题的动画电影,并且加以一系列的BBC制作的有关生态环境的纪录片,引入罗尔斯顿的生态伦理学观点。这样子,学生就不知不觉地融入到这门课的学习之中。
在以上的过程中,一方面,笔者将自己的思考以及研究成果渗透到教学中,比如分别对于庄子以及罗尔斯顿的生态观的思考以及中西、古今两位哲人观点的异同的比较讲授给学生。因为是笔者长期思考的结果,讲出来就言之有物,生动丰满,学生也就能切实体会到古今中西这两种生态观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每个步骤都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比如,关于庄子的思想,请学生们思考两千年前庄子的观点在今天具有什么样的启发性?又有什么样的局限性?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留给学生一周的思考时间,并且请他们先把自己的看法发到课程的公共邮箱,等大部分人的邮件到达后就将它们集中到邮箱中的一个文件夹,并且仔细阅读,然后把一些比较有价值的观点摘抄下来,等到下次上课就拿着笔记与学生进行讨论。有学生在听了授课以及观看了相关影片之后,已经能够认识到庄子主张亲近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有必要重新学习庄子思想中的生态观,努力建立:“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世界”。但也有人从相反的角度提出不同的意见:“自然环境的完好与人类的发展必有矛盾之处,不可能停止发展,而只能尽可能地使用清洁的能源,以最小的代价进行发展”。拿着学生们钻研出来的这些观点,笔者在课堂上跟他们进行讨论,使他们认识到自己观点的长短,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庄子的思想的确很有启发意义,但是毕竟在他的年代尚未产生生态危机,他阐发的生态观是他的道家学说的一部分。最大的意义在于让人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而像第二位学生的观点,看来不无道理,但却是人类中心说的一种,现代的生态伦理学恰好就是反对人类中心说的。由此顺势引导他们走向罗尔斯顿的“价值伦理学”。
罗尔斯顿认为他的伦理学是一种新的伦理学,于是纵向对比西方历史上的伦理学观点与罗尔斯顿的伦理学观点就成了学生一开始的一个研究和学习的切入点。在把罗尔斯顿的主要思想介绍完之后,笔者简要地介绍了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的伦理学,顺带也讲到了功利主义。然后提出问题:罗尔斯顿与以往的伦理学观点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同样经过几个星期的思考,学生们纷纷发来他们的看法。接着继续进行课堂的讨论。加上观看了相关的纪录片,比如反映自然之美、大地承载者地位的恒河纪录片,比如反映植物生命力的纪录片。学生在讨论中已经大多能体会罗尔斯顿的思想。在讨论中,有学生提出: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应该有控制自己的能力,凡事讲究适中;康德生态观则把人列为世界的中心;而罗尔斯顿认为人是自然的参与者,自然的动态平衡是我们应当追求的。也有学生认为,罗尔斯顿将环境和人视为整体,已经在基础上超越了以往的伦理学。大部分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渐领会了罗尔斯顿所讲的自然界的价值的客观性,明白其价值之母的地位。并且也逐渐懂得生态伦理学的辩护手段主要是通过案例进行说明,从而引起学习者的共鸣,而不同于一般的的哲学论证。
把教师自身的研究渗透到教学中,发动学生共同探讨相关的问题,看来能够收到相当好的效果,这种效果也在学生最后递交的课程论文中得到了体现。大部分学生能够围绕学习到的思想并且使用学到的论证方法,结合所观看的影片,表达自己的观点。而笔者也在这个环节针对每个学生课程论文中的一些问题做出比较详细的批注,并且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最后的交流。在这最后的环节,能够把学生最后遗留的一些问题加以澄清和梳理,也为下一年的教学内容的更新提供了一些参考的思路。
三、结语
笔者在《生态伦理学》的教学中采取上述的教研相长的方式,是在教学实践获得教训之后得到的一种结果。而两年来的教学实践又进一步使笔者对于教研相长获得更进一步的认知,并且能够更为娴熟地运用这种教学的方式。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合一才是最好的教学方式。具体来说,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上述的教研相长方式,实际上也是在教学生怎么学,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就学会了知识,也学会了思维的方法。
教研相长也是师生共同协力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能够通过参与式、研究式的学习获得知识;而且教师也能在与学生的思想交流中对自身的研究获得一些启发,在这些年轻的头脑中获得研究的灵感。我们相信,过去以及将来在《生态伦理学》课程贯彻教研相长,将对自己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教研相长是师生双方的事情,作为教师和研究者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把已有的研究成果投入到教学中,又从教学中获得一些新的灵感;作为学习者的大学生则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研究的方法,懂得基本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至少在笔者所实践的《生态伦理学》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希望本文能为有志于此的同仁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
上一篇:南阳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举措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