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0引言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条件都有了非常大的改观。但是在“重发展,轻环保”的发展思路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状况日益恶化,不少地方的农村尤其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出现了环境污染加重的趋势。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已经成为当前时期新农村生态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这对于保护农民健康、打造适宜生活环境,实现农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
(1)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作为后盾,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很难长远,更不利于农村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基础,来推动经济的长远发展。
(2)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因素。在一些地区发生的群体事件中,大多与一些大型污染化工项目的落地有关,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几乎成了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必须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3)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有效手段。城乡差距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与生活水平方面,在生态环境上同样也是一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重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了改革城乡二元分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
2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现状问题分析
(1)农村生活污染问题不断加剧。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数量呈现出了几何式的增长,但是由于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普遍较低,因此造成了农村的生活污染为题日益严重,垃圾随意堆放,严重影响了环境卫生而且还会产生有害气体、重金属污染等问题,甚至是造成城市空气、水体的污染。
(2)农村农业生产污染问题严重。在农村的农业种植生产过程中,为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普遍存在着农药化肥使用量大、施用频率较高的问题,这些化学物质造成了农村土壤、水体以及空气的污染,而且会通过食物链将有害物质传递迁移至人体,对于农业生态环境以及食品安全的影响十分严重。此外,在规模化的养殖业中,对于排放物管理不当、药物使用不当,同样也造成了水体以及土壤的污染。
(3)农村工业污染问题突出。当前农村的经济结构早已不是单一的农业种植生产,污染型产业快速向农村转移,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结构中占了相当一部分的比例,然而由于乡镇企业的规模小、技术落后,大多是一些高能耗、高污染型的企业,而且微小企业主的环保意识淡薄,环保资金投入不足,很容易造成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
(4)农村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水土流失严重,由于过度的开垦种植以及乱砍滥伐,造成了农村的植被退化严重,水土保持的形式异常严峻,生态系统非常脆弱。
3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实施策略研究
(1)提高农村环保意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上,首先应该强化对于环保工作的宣传,让农村群众全面的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尤其是对居民生产生活以及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积极的引导农村群众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其次,应该不断地强化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农村的生活垃圾,应当建立完善的垃圾填埋场或者是分类收集处理设施,对农村的生活垃圾进行统一的处理以避免二次污染的问题。
(2)构建节能环保型的新型农村工业体系。在农村工业体系的建设上,首先,应该对农村的产业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污染型的企业应该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治理污染排放,关停污染严重的企业。其次,应该大力引进推动各种高科技、新能源、生物等节能环保型的企业发展,通过高效资源利用与严格控制企业污染问题,形成农村发展的绿色GDP,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积极发展生态型农业。生态型农业就是实现农业种植生产、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在生态型农业的建设上,应该以当前我国普遍实施的基本农田建设工程为载体,大力的推进降解农药残留工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污染防控工程等生态环保建设工程的实施,尤其是加大生物农药、生物防治、有机肥料、配方施肥等绿色农业生产种植技术的推广使用,降低农药化肥用量,减少由于化学物质的使用造成的土壤水体污染问题。此外,对于规模化的养殖产业,应该积极地推行生态立体养殖技术,将养殖业、林果种植与作物种植有机结合,减少粪便等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实现资源最大程度的利用。
(4)强化对于农村生态系统的保护。对于农村的生态系统,应该以控制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源开发为重点,将生态保护与生态治理并重,尤其是做好农村天然植被的保护,严格控制农村水土流失问题,恢复河沟池塘等水体的生态功能,确保农村生态系统处于良好的循环状态。其次,应该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监管,对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行为,加大治理力度,对于农村的建设项目,必须经过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最大程度的降低人为因素对农村生态系统的影响。
(5)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问题,控制农村生态环境破坏,必须依靠全面完善的制度来实现。地方政府应该结合区域实际情况,重点针对农村的村容村貌整治、农村生态保护、饮用水源保护、生活污水垃圾收集处理、排污单位污染治理等工作,制定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按照政府主导、环保指导、群众主体、部门参与的原则,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不断的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提高农村环境保护水平。
(6)以科技创新推动农村环境保护。针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效率关键还需要以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地方政府等农村生态建设主管部门应该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建立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特别是在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以及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增加资金投入,做好试点示范、教育培训、技术推广等工作,通过科技创新以及生态环保技术,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效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4结语
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营造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不仅是确保农民健康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在新农村的生态建设上,应该针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处理防范措施,并通过完善农村环保长效机制建设,改革地方环保模式等手段,不断地提高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兰波涛.目前我国农村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2(12).
[2]陈叶兰.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责任[J].湖南社会科学,2013(05).
[3]费广胜.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民合作组织的生态文明功能[J].农村经济,2012(02).
[4]林涛等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05).
来源:地球 2015年3期
作者:王莹 张晓琛
上一篇:水质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