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山区小水电工程建设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保

发布时间:2015-07-07 11:22

山区小水电工程建设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保护措施

  1 引言
  水电站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且十分复杂的。它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既有短期影响,也有长期影响;既有局部影响,也有全局影响;既有可逆影响,也有不可逆影响,还有累积影响。客观、全面地认识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趋利避害,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或消除不利影响是水利水电科学工作者应有的态度和应尽的社会责任。
  2 小水电站工程建设主要生态环境影响
  小水电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期及运行期两个阶段。
  2.1 水电站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电站施工期内,其拦河坝、引水渠道(包括引水明渠和引水隧洞)、压力前池、压力钢管、发电厂房及变电站、尾水渠等主体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各主体工程施工场地布置、弃渣场设置等破坏地表植被,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其影响范围较广而且较为分散。
  (2)施工扰动原地貌,施工场地及主体建筑周边地表松散,加剧区域水土流失,对区域河流、土壤等造成不良影响;弃渣场甚至容易引起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3)施工人员进驻,施工设备布置,扰动区域野生生物的生境,同时各种施工及爆破等噪声惊吓,将对区域野生动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其逃离原来的生境。
  (4)主辅工程占用土地,改变区域原有土地的用地性质,使得各种土地资源减少。
  2.2 水电站运行期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小水电站建成后,拦坝引水或蓄水抬高水位等,改变了河流原有的自然流态,将对水生生物及岸边陆生生物等造成一定影响。主要生态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坝后,水体流速变缓,不利于水体自净,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上游来水中大量泥沙将在库区沉积,使得水质变差;同时可能导致水库水温分层,水库底层温度低,有一种经验判别法,水库的平均水深大于10m 时,下层水温不受上层水温影响而保持一定温度,温差可达4~8℃[1]。若坝下放水不采取措施,可能会导致低温水对下游河流生态环境或灌溉区域造成不利影响。
  (2)由于坝体阻隔,水文情势变化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库区水生生态环境将受到一定影响。坝下的上溯鱼类将不再能进入水库河段,除大坝截流前滞留在库区的少量个体外,库区上溯的群体数量将逐渐减少;随着库区的形成,水流速度变缓,水深增加,一些适于水面宽阔,水流深缓及广布性的鱼类如鲤、鲫、鳊亚科的鳊、鲇形目的鲇;鱼旨科的鳜鱼;鱼危科中的绝大部分及鳢科的种类比例将有所增加,并能形成较稳定的种群,成为库区的主要经济鱼类。
  (3)库区水位升高,将淹没原河流两岸的部分土地,淹没区内由陆生生态环境向水生生态环境转变,原有陆生植被被淹没,生物量将有所减少;库区原有耕地被淹没后,将影响农业生产。
  (4)发电后,坝下将形成不同程度的减水河段,最为明显的是引水电站,拦河坝至发电尾水入河口之间,由于引水发电,该河段流量减小,其河道原有水生生物将受到一定影响;同时,该河段沿岸的生产生活取水将受到一定影响。
  3 水电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1 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水电站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占用土地,破坏植被,扰动地貌引起水土流失。可采取以下生态保护措施:
  (1)合理布置施工场地,施工尽量减少土地占用面积,不可避免占地的,应尽量考虑占用荒地、坡地等,电站工程所占用的各种土地,必须取得国土、林业等相关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建设。
  (2)施工过程中,应搞好各施工场地及道路的排水截流沟渠,避免大量雨水汇集冲刷施工场地。施工场地周边应做好挡拦工作,坡度较大的地方应修建挡土墙,及时搞好护坡工作。
  (3)施工期间,开挖的土石方应尽量回用于施工,减少弃渣量。对确实不能充分利用的土石方应合理设置弃渣场,全部运往弃渣场堆放。弃渣前,修建拦渣坝,先挡后弃;弃渣过程中应分层堆放,层层压实;弃渣完毕后,应平整渣场表层,对其覆土恢复植被或进行复垦。
  (4)施工时应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置,并搞好施工设备的减振降噪措施,采取合理的爆破方式,尽量降低施工噪声对区域野生动物产生的影响。
  (5)施工结束后,应按照“减免———减缓———补偿”的原则,对各施工场地及主体建筑周边裸露区域进行植被恢复;对确实不可避免的破坏,应按照“破坏多少,恢复多少”,“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在电站附近进行恢复,植被的种类应选择乡土草树种。
  3.2 运行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电站运行期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对库区、减水河段的生态影响。可采取以下保护措施消除或减缓电站运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电站应合理规划,选址应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等,坝抽线、正常蓄水位、装机容量、运行方式等应进行多方案比选,优化开发方案,尤其是坝抽线及正常蓄水位的选择,应将减少淹没耕地数量作为重要指标加以考虑,尽量减少淹没土地数量。确实不可避免要淹没的,应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开垦与所淹没或占用耕地数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的应按照规定缴纳开垦费。
  (2)对于生产移民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安置,确保他们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同时,对于就近补偿耕地的生产安置移民,要积极引导他们,科学耕作,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库区农业面源污染;对于无法补偿耕地的移民,应鼓励他们从事其他行业,如外出打工、搞个体商业等,不得在库区进行陡坡开荒耕作,以减少库区水土流失,确保库区水质不受影响。
  (3)电站蓄水前应清除库区内的有机物及其它废弃物,蓄水后,应协调相关部门,搞好库区各种废水的处理,确保其达标排放,避免影响库区水质;加强库区农业耕作管理,禁止陡坡耕作,搞好库区及上游沿岸的绿化,尽量减少库区水土流失。
  (4)拦河坝合理的设置水生生物洄游通道,保护区域水生生物,并按照相关规定对库区水生生物进行补偿保护;或采取经相关部门批准的其他补救措施,如建立鱼类保护区、投放相应鱼苗等。
  (5)电站运行期间必须调节发电引水量,确保一定的下泄流量,保证减水河段正常生态用水。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是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为满足特定服务目标的变量,它是能够在特定水平下满足河流系统诸项功能所需水量的总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电水利建设项河道生态用水、低温用水和过鱼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环办函(2006)11 号”文件印发的《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水环境与水生生态保护技术政策研讨会会议纪要》对引水式电站坝址下泄流量做出明确规定:“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最小水量一般不应小于河道控制断面多年平均流量的10%(当多年平均流量大于80m3/s 时取5%用)”。因此,水电工程建成后,必须按照规定,下泄一定的流量,保证下游减水河段的正常生态用水。
  (6)坝下放水用于维持河流生态用水、灌溉或其他用水时,应采用从不同深度分层放水最终混合调节到适当温度后进入下游河道或进入灌区,避免低温水对下游河道生态环境或灌区等产生不利影响。
  4 结语
  山区小水电站工程建设能有效的缓解电力紧张局势,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影响。开发过程中必须根据各个电站工程特点,搞好电站施工期及运行期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健康、有序、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水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上一篇:土地利用及其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下一篇:清代生态环境档案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