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碳农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07 11:26
摘要在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展低碳农业是农村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分析海盐县以新能源开发、绿色有机农业开发、农业园区建设、土地流转为契机,发展低碳农业的做法与经验,以促进农村低碳生态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低碳农业;农村;浙江海盐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2-0325-02
低碳农业是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1]。通过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与地球和谐共存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认识的进步。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解决农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引导农民低碳生产和生活,是建设新农村的本质要求[2]。因此,低碳农业在农村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1发展低碳农业是农村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低碳农业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1.1发展低碳农业,能促进农村环境污染的整治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大部分地区没有污水、垃圾的收集与处理设备,生活污水、畜牧粪便、农药、化肥及其他农业废弃物较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发展低碳农业,能有效控制农村污染源,新能源沼气池的推广、有机肥的使用、缓释化肥和低毒农药的普及,可大大减少污染物的产生,直接降低碳排放。随着法律法规和配套制度的日臻完善,农村环境村庄规划、村庄连片整治规划的实施,有利于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和利用,使生活污水、垃圾便于集中处理。通过农业绿色生态园区建设,确保可持续生态农业的发展,如加强生物防治、综合防治病虫、增施有机肥、节水灌溉、应用清洁能源、太阳能温室大棚栽培等低碳农业的发展,可大大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1.2发展低碳农业,能促进农业生态园区的建设
农业生态区园是依据循环经济原理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农业组织形态,园区内采用作物业、畜牧业、渔业交替,以及清洁生产等手段,同时与一定的工业或服务业(旅游观光业、餐饮业、物流业、沼气)等相结合,把一个产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弃物作为另一个产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次利用。生态园区不仅能大大减少对环境的干扰,降低碳排放,而且在降低农业园区整体成本、提高园区农业效益上也大有优势。
1.3发展低碳农业,能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
低碳生态农业科技含量高,以设施为载体发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和循环农业,产出效益大,是高效农业的标志之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农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发展低碳农业已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低落碳农业不再是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品数量的增加,而是以实现农产品优质、高产、高效、 安全、生态为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积极发展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能加快富民强村的步伐。
1.4发展低碳农业,能促进“二新”建设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社区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3]。
(1)发展低碳农业,能促进村镇规划。低碳农业要求土地和产业的双集聚,认真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高起点搞好村庄布局规划,形成“市—镇—村”一体化的规划体系。打破现有的地域限制,实行组团式、公寓式规划,优先安排拆迁户、新建户、改造户以及其他愿意进区的农户建设农民居住点,着重优化农村空间发展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农民聚居化、城乡一体化,为低碳农业发展创造空间。
(2)发展低碳农业,能优化人居环境。低碳农业要求实施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村庄”为主要内容的“三清工程”,着力整治农村环境,重点抓好文化娱乐、休闲活动、商贸服务、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和道路、电力、通讯、广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使住宅小区真正实现道路硬化、小区绿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和整体美化,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发展低碳农业,把握农村节能减排的契机
2.1以新能源开发为契机
开发农村可再生能源前景十分巨大,农村节能低碳经济可以农业生产生活废弃物的能源转换为突破口,推进农村低碳生活。以浙江省海盐县为例。海盐县共有农村常住户8.49万户,常住人口28.68万人,能源——碳的主要来源是木柴、稻草、油菜杆和石化气。由于炉灶设计不合理,燃料燃烧不充分,木柴、稻草、油菜杆等燃料的含碳量较高,热量的利用率低,燃烧后产生大量co2,燃料的消耗量相当大。虽就单个家庭而言,其排放的碳较小,但总量巨大。据专家测算,来自农业的cod的排放量已占全国43.7亿tn总排放量的67%。因此,推广省柴节煤炉灶和节能低碳炕,加快省柴煤灶(炕)的升级换代,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已是总排放量低碳生态经济的当务之急。
农村低碳减排的一项最引人注目的工程是发展农村沼气,海盐县在这方面已做了有益的探索。该县是养殖大县,母猪年存栏8.34万头,生猪年存栏56.59万头,羊年存栏8.15 万头,家禽年产295.75万羽(其中肉鸡244.12万羽,肉鸭51.08万羽),规模养殖场有10多家。其中,青莲“膳博士”,采用公司加农户的圈养方式,年出栏132.956万头。全县年产生禽畜粪便数百万吨,若不加处理则是一个严重的污染源。而大力扶持、推广户用沼气池建设,发展集约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利用农业园区建设,推进人畜分离养殖小区的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扩大沼气用户量,提高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1个10 m3的户用沼气池年产沼气500 m3,年处理人畜禽粪几十吨,可解决农户10个月的生活燃料问题,年节省薪柴3 t,节电600 kwh左右。沼渣、沼液可作为优质肥料。1个沼气池年产沼肥相当于200 kg优质复合肥。如果8万名农户都能利用沼气池,年节省薪柴可达25万t、节电逾4 500万kwh、节肥1.3万t,节支增收1.2亿元以上,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如果发展用户7万个(占总户数的70%),年产沼气每年可替代标煤2万t,减少木柴、稻草、油菜杆等燃料22万t,降低碳排放量上千吨。政府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采用每建1座池补助1 000~2 000元的方法,激发农民开发利用再生新能源的热情,使低碳生活成为农民的新时尚。
发展农村低碳经济,还应该加大对生物能、太阳能的开发和应用[4]。海盐县有许多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厂家,但农村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率还不高,仅占农户的26%。如果普及率达到90%(7.8万户农户),年可节燃煤近4万t。
2.2以绿色有机农业开发为契机
在广大农村建立起高效的耕作制度,积极推进农业耕作制度改革。改革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实行免耕或少耕,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推进耕作制度、促进节能低碳,发展有机生态农业,是农村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要求[5]。
据测算,生产1t氮肥需消耗1.4 t标准煤,全国氮肥利用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减少氮肥生产环节的能源消耗250万t标准煤。大力推广适合海县大田作物生长的缓释肥,在节能低碳方面有很大的优势:缓控释肥可根据作物养分需求控制养分释放,改变化肥因溶解过快、养分流失而难以满足作物各生育阶段对养分不同需求的缺点,可以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简化农作物生产技术、帮助农民节本增收减排。
另外,海盐县低碳农业高度重视有机农业的清洁生产。一是推广节肥节药技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工作。全县有测土施肥服务站7个,专职测土配方施肥咨询员7个,庄稼医院200家,可有效地帮助农民根据土壤状况和农作物生长需要确定化肥的合理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二是积极调整优化用肥结构,提倡大量使用沼渣、沼液等绿色优质有机肥料,大幅度减少化肥。全县有注册有机绿色品牌农业5个(膳博士肉、六里香茶、澉浦蜜桔、嘉兴万好船菜系列绿叶蔬菜和友邦绿色农产品),极大地减少了农业生产中的碳含量;三是倡导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淘汰“跑、冒、滴、漏”的生产器械,推广低容量喷雾技术,减少农药用量。积极探索用生物农药、生物治虫替代化学农药。
2.3以农业园区建设为契机
现代农业园区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展示现代农业科技为主要目标。在农业科技力量较雄厚、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城郊和农村划出一定区域,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由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农户、外商投资,对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开发,形成集农业、林业、水利、农机、工程等高新技术设施、国内外优良品种和高新技术于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基地、中试基地和生产基地[6]。现代农业园一般包括设施农业产业园、农业高新技术园区、观光农园等,低碳经济的发展使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农业园区建设。海盐县目前有各种农业产业园 13个,其中有以生产葡萄、梨、桔子为主的果园 5个,面积1 066.67 hm2;以生产各种蔬菜为主的农业产业园4个,面积8 666.67 hm2;以观光休闲为主的有4个;以水产养殖为主的水域达2 000 hm2,其中,特种水产养殖(虾、鳖)面积666.67 hm2。全县农业生态园区累计共投入1.43亿元,拥有资产4 381.42万元。2009年农民销售农产品7.14万t,实现销售收入6.15亿元,园区实现利润530.13万元,这些园区已成为农民种植、养殖的示范基地,也成了推进农村节能低碳、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根治环境污染源,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等低碳农业的示范实例。
2.4以土地流转为契机
低碳农业与土地规模经营密不可分,海盐县在土地流转和农业招商中,一直秉承低碳、高效、绿色的原则。低碳农业对土地流转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一是低碳农业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海盐县3.33 hm2以上规模的土地流转总面积已达509.27 hm2,催生了34个规模经营主体,平均经营面积达到14.93 hm2;二是低碳农业促进了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全县统防统治面积已达1 994.67 hm2,比2009年增加1.15倍;机插秧面积达到478.03 hm2,比2009年增加1.35倍;三是低碳农业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海盐县流转土地平均租赁费在7 950元/hm2左右,比2009年同期增加了近1倍。使农民可全身投入到第二、三产业发展,一些农民成为农业工人,有了较为稳定的收入;四是低碳农业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土地向规模经营主体“集中”,由原来的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向企业化管理转化,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已有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农业龙头企业、8家公司、41个新型农场主和大户投资到农业中,2009年投入达到4 489万元。
整理 3参考文献
[1] 赵其国,钱海燕.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5):1609-1614.
[2] 程序.生物质能与节能减排及低碳经济[j].
关键词低碳农业;农村;浙江海盐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2-0325-02
低碳农业是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1]。通过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与地球和谐共存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认识的进步。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解决农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引导农民低碳生产和生活,是建设新农村的本质要求[2]。因此,低碳农业在农村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1发展低碳农业是农村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低碳农业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1.1发展低碳农业,能促进农村环境污染的整治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大部分地区没有污水、垃圾的收集与处理设备,生活污水、畜牧粪便、农药、化肥及其他农业废弃物较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发展低碳农业,能有效控制农村污染源,新能源沼气池的推广、有机肥的使用、缓释化肥和低毒农药的普及,可大大减少污染物的产生,直接降低碳排放。随着法律法规和配套制度的日臻完善,农村环境村庄规划、村庄连片整治规划的实施,有利于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和利用,使生活污水、垃圾便于集中处理。通过农业绿色生态园区建设,确保可持续生态农业的发展,如加强生物防治、综合防治病虫、增施有机肥、节水灌溉、应用清洁能源、太阳能温室大棚栽培等低碳农业的发展,可大大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1.2发展低碳农业,能促进农业生态园区的建设
农业生态区园是依据循环经济原理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农业组织形态,园区内采用作物业、畜牧业、渔业交替,以及清洁生产等手段,同时与一定的工业或服务业(旅游观光业、餐饮业、物流业、沼气)等相结合,把一个产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弃物作为另一个产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次利用。生态园区不仅能大大减少对环境的干扰,降低碳排放,而且在降低农业园区整体成本、提高园区农业效益上也大有优势。
1.3发展低碳农业,能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
低碳生态农业科技含量高,以设施为载体发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和循环农业,产出效益大,是高效农业的标志之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农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发展低碳农业已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低落碳农业不再是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品数量的增加,而是以实现农产品优质、高产、高效、 安全、生态为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积极发展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能加快富民强村的步伐。
1.4发展低碳农业,能促进“二新”建设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社区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3]。
(1)发展低碳农业,能促进村镇规划。低碳农业要求土地和产业的双集聚,认真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高起点搞好村庄布局规划,形成“市—镇—村”一体化的规划体系。打破现有的地域限制,实行组团式、公寓式规划,优先安排拆迁户、新建户、改造户以及其他愿意进区的农户建设农民居住点,着重优化农村空间发展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农民聚居化、城乡一体化,为低碳农业发展创造空间。
(2)发展低碳农业,能优化人居环境。低碳农业要求实施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村庄”为主要内容的“三清工程”,着力整治农村环境,重点抓好文化娱乐、休闲活动、商贸服务、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和道路、电力、通讯、广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使住宅小区真正实现道路硬化、小区绿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和整体美化,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发展低碳农业,把握农村节能减排的契机
2.1以新能源开发为契机
开发农村可再生能源前景十分巨大,农村节能低碳经济可以农业生产生活废弃物的能源转换为突破口,推进农村低碳生活。以浙江省海盐县为例。海盐县共有农村常住户8.49万户,常住人口28.68万人,能源——碳的主要来源是木柴、稻草、油菜杆和石化气。由于炉灶设计不合理,燃料燃烧不充分,木柴、稻草、油菜杆等燃料的含碳量较高,热量的利用率低,燃烧后产生大量co2,燃料的消耗量相当大。虽就单个家庭而言,其排放的碳较小,但总量巨大。据专家测算,来自农业的cod的排放量已占全国43.7亿tn总排放量的67%。因此,推广省柴节煤炉灶和节能低碳炕,加快省柴煤灶(炕)的升级换代,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已是总排放量低碳生态经济的当务之急。
农村低碳减排的一项最引人注目的工程是发展农村沼气,海盐县在这方面已做了有益的探索。该县是养殖大县,母猪年存栏8.34万头,生猪年存栏56.59万头,羊年存栏8.15 万头,家禽年产295.75万羽(其中肉鸡244.12万羽,肉鸭51.08万羽),规模养殖场有10多家。其中,青莲“膳博士”,采用公司加农户的圈养方式,年出栏132.956万头。全县年产生禽畜粪便数百万吨,若不加处理则是一个严重的污染源。而大力扶持、推广户用沼气池建设,发展集约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利用农业园区建设,推进人畜分离养殖小区的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扩大沼气用户量,提高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1个10 m3的户用沼气池年产沼气500 m3,年处理人畜禽粪几十吨,可解决农户10个月的生活燃料问题,年节省薪柴3 t,节电600 kwh左右。沼渣、沼液可作为优质肥料。1个沼气池年产沼肥相当于200 kg优质复合肥。如果8万名农户都能利用沼气池,年节省薪柴可达25万t、节电逾4 500万kwh、节肥1.3万t,节支增收1.2亿元以上,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如果发展用户7万个(占总户数的70%),年产沼气每年可替代标煤2万t,减少木柴、稻草、油菜杆等燃料22万t,降低碳排放量上千吨。政府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采用每建1座池补助1 000~2 000元的方法,激发农民开发利用再生新能源的热情,使低碳生活成为农民的新时尚。
发展农村低碳经济,还应该加大对生物能、太阳能的开发和应用[4]。海盐县有许多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厂家,但农村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率还不高,仅占农户的26%。如果普及率达到90%(7.8万户农户),年可节燃煤近4万t。
2.2以绿色有机农业开发为契机
在广大农村建立起高效的耕作制度,积极推进农业耕作制度改革。改革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实行免耕或少耕,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推进耕作制度、促进节能低碳,发展有机生态农业,是农村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要求[5]。
据测算,生产1t氮肥需消耗1.4 t标准煤,全国氮肥利用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减少氮肥生产环节的能源消耗250万t标准煤。大力推广适合海县大田作物生长的缓释肥,在节能低碳方面有很大的优势:缓控释肥可根据作物养分需求控制养分释放,改变化肥因溶解过快、养分流失而难以满足作物各生育阶段对养分不同需求的缺点,可以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简化农作物生产技术、帮助农民节本增收减排。
2.3以农业园区建设为契机
现代农业园区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展示现代农业科技为主要目标。在农业科技力量较雄厚、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城郊和农村划出一定区域,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由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农户、外商投资,对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开发,形成集农业、林业、水利、农机、工程等高新技术设施、国内外优良品种和高新技术于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基地、中试基地和生产基地[6]。现代农业园一般包括设施农业产业园、农业高新技术园区、观光农园等,低碳经济的发展使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农业园区建设。海盐县目前有各种农业产业园 13个,其中有以生产葡萄、梨、桔子为主的果园 5个,面积1 066.67 hm2;以生产各种蔬菜为主的农业产业园4个,面积8 666.67 hm2;以观光休闲为主的有4个;以水产养殖为主的水域达2 000 hm2,其中,特种水产养殖(虾、鳖)面积666.67 hm2。全县农业生态园区累计共投入1.43亿元,拥有资产4 381.42万元。2009年农民销售农产品7.14万t,实现销售收入6.15亿元,园区实现利润530.13万元,这些园区已成为农民种植、养殖的示范基地,也成了推进农村节能低碳、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根治环境污染源,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等低碳农业的示范实例。
2.4以土地流转为契机
低碳农业与土地规模经营密不可分,海盐县在土地流转和农业招商中,一直秉承低碳、高效、绿色的原则。低碳农业对土地流转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一是低碳农业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海盐县3.33 hm2以上规模的土地流转总面积已达509.27 hm2,催生了34个规模经营主体,平均经营面积达到14.93 hm2;二是低碳农业促进了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全县统防统治面积已达1 994.67 hm2,比2009年增加1.15倍;机插秧面积达到478.03 hm2,比2009年增加1.35倍;三是低碳农业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海盐县流转土地平均租赁费在7 950元/hm2左右,比2009年同期增加了近1倍。使农民可全身投入到第二、三产业发展,一些农民成为农业工人,有了较为稳定的收入;四是低碳农业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土地向规模经营主体“集中”,由原来的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向企业化管理转化,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已有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农业龙头企业、8家公司、41个新型农场主和大户投资到农业中,2009年投入达到4 489万元。
整理 3参考文献
[1] 赵其国,钱海燕.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5):1609-1614.
[2] 程序.生物质能与节能减排及低碳经济[j].
上一篇:自动站雨量数据异常的处理研究
下一篇:聊城市一次人工防雹作业过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