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创建园林城市的差距和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15-07-07 11:41
园林城市是个综合概念,它不仅要求在城区内“三绿”指标高,植物数量多,园艺水平高,而且它还要求城市规划布局合理,市政环境设施配套齐全,文化发达,建筑精美,管理完善,运转有序。就城市园林建设本身来讲,也不仅仅局限于建城市公园,种行道树,而是扩展到城市广场、大型绿地、水系路桥等大型城市设施和山海河湖等特有地理地貌的综合绿化处理,是城乡一体化的大园林绿地系统。由于各地的 自然 条件千差万别, 经济 文化地理环境各有不同,创建的方式 方法 也就会多种多样。其中,山水园林城市就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一种特定形式。平顶山市得天时地利,城市三面有山,两面环水,山、水、林、城结合紧密,具有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良好自然条件。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是平顶山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地位,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性措施,对 发展 城市投资环境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平顶山市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有关 问题 进行 分析 和探讨。
1、平顶山市具有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良好条件
1.1天时:穷则思变,知耻而后勇,压力变动力根据河南省委加快发展“中原城市群”的要求,省委、省政府对平顶山寄予厚望,提出了要“建设大城市,发展大 工业 ”的发展定位,平顶山市在“十五”计划与发展规划时确立了城市“东扩西进”的战略思路,根据2003年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区范围扩大到东至许南公路、南到沙河以及洛平漯高速公路、北到北环路、西到毛营军铁专用线。规划建成区总面积发展到120多平方公里。中部老城区城市发展用地规模也将依据这个框架进行规划,与新的城市总体规划配套的平顶山市绿地系统规划已进入编制启动阶段。近十多年来,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和优秀 旅游 城市为目标,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如实施了湛河治理、拉大了城市框架,开展了城郊森林绿化,修建了山顶公园、金牛山公园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上看,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与周边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2004年度平顶山市名列全国绿地率最少的10个地级城市中,2005年城市环境质量列全省倒数第三名,这两件事情对市委市政府震动很大。形势逼人,时不我待,全市上下痛定思痛,置之死地而后生,变压力为动力,憋着一股劲,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打好园林绿化翻身仗。由平顶山市园林处编制的“平顶山市园林绿化‘十一五’规划”,“平顶山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实施方案”等已列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创建园林城市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
1.2地利:山水形胜得天独厚孟兆桢院士指出,所谓形胜是对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环境优势的概括。城市景观最基本的因素是山水形胜。保护了山形水势也就有了形胜优美的环境,城市景观也就因环境而突出了[1].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要按照城市生态学的观点搞好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在塑造园林城市特色中,要丰富园林文化内涵。把城市 历史 文化融入园林绿化,充分利用山水地貌森林植被等自然条件,才能形成城市园林特色,提高园林绿化品位。根据周边兄弟城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成功经验和我市优越的山水形胜条件,建议该绿地系统规划应在利用平顶山市十分优越的山、水、林、城资源条件上多做文章,将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作为重要的奋斗目标。应该说,在我市上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具有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良好自然山水环境条件。城市三面有山,两面环水,湛河水系穿城而过,采矿塌陷形成的湖塘湿地星罗棋布,在以建成区为圆心10km的范围内,蜿蜒环绕有10多座低山丘陵,这在平原城市中是少有的景观资源。尤其是北面有焦赞山、马棚山、金牛山、平顶山、落凫山、擂鼓台、龙山等已建成数万亩的风景林地,既可作为市区阻挡风沙的屏障,又是市区远望的天然借景和对景,丰富了城市的天际线,值得从构筑城市景观的角度来规划建设和利用。市区南部的河山、荆山、北渡山、九里山、凤凰山、锅底山等就在规划市区的外环线之内,为建设城市的绿肺和氧吧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地形地貌条件。随着老市区的向南扩展,平顶山火车站地区有可能成为城市的中心区域,北渡山公园紧靠火车站,又是市区内的制高点,建议在山顶修建一座超高层标志性建筑或者是一座百米观光塔,从景观学意义上的利用价值非常高,这里大有文章可做。再从水资源来说,市区东面有东湖,西南面有水面面积70km2的白龟山水库,南面有大沙河环抱,市区内还有以湿地水景为特色的生态公园和数十个采矿塌陷区形成的坑塘湖池,更为可贵的是风景如画的湛河穿城而过。这样的山水环境和形胜在全省18个地市中也是很少有的。如能充分利用这些条件构建山水型生态园林城市,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园林城市建设之路是有可能的。
2、生态环境和市政建设现状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主要差距分析
2.1“三绿”指标方面的差距据平顶山市园林处自2004年6月份在全市建成区内开展的绿化普查结果:平顶山市建成区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0万人,建成区绿地率22.81%,绿化覆盖率27.38%,人均公共绿地4.27m2,市区绿化植物共有165种,市区园林绿地总面积1209hm2,公共绿地384.27hm2.按照新修订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衡量[2],人均公共绿地缺少3.23m2,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相差8.19和8.62个百分点;市区园林绿地总面积尚缺434hm2,按人均公绿核算也缺少公共绿地291hm2,相当于7个河滨公园,可见我们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差距是多么巨大。在国家环保局公布的2004年全国绿地率最少的10个地级城市中,平顶山名列其中。对于工业污染严重最需要加强生态绿化防护的平顶山市来说,这样的绿化现状实在令人汗颜。我市周边的洛阳、漯河3年前就已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而我市与省级园林城市标准尚有相当差距,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差距更大,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值得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深刻反思。创建园林城市是一项紧迫的任务,需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加快建设,也需要搞好宣传发动,增强全民的绿化意识和创建意识,得到 社会 各界的广泛支持。
2.2环境保护和市政建设方面的差距和应对措施2.2.1水污染治理仍需加强2004年度全市生活污水处理率40%,待二期工程建成后可望达到国标污水处理率55%的要求;用水普及率达98%,燃气普及率81.3%符合国标。平顶山市污染最严重的问题是大气粉尘污染、二氧化硫污染和湛河水体污染。据2004年度平顶山市环境公报,湛河是流经平顶山市区的一条主要纳污河流,所监控的三个断面(市区上游、中游、下游)均不符合相应水质功能要求,水质均为劣ⅴ类;国家标准是不超过ⅲ类[3].地下水水质有3处较差,分别是遵化、小营和市造纸厂,其中遵化的地下水污染是2004年刚刚发现的,这说明小营、遵化一代地下水源污染有加重的趋势。应河是白龟山水库的主要支流,地处新城区上游,水质也有随新城区开发而日益下降的趋势,也应高度重视。
2.2.2粉尘污染仍是平顶山的老大难据已公布的资料,我市2004年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196天,与国家标准比少了44天;大气环境污染方面主要是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指数2项超标,分别超过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0.7倍和0.17倍。即使在新城区也经常是雾蒙蒙的,能见度较差,所监测到的大气环境质量并不乐观。对于大气粉尘和二氧化硫超标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从产生粉尘、烟雾的源头来抓,制定严格的清洁生产措施,推广无污染的先进生产工艺,单靠绿化措施是不行的。应加快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的步伐,抓紧整修城郊结合部货运道路,对货运车辆推行限超和覆盖措施,对工业锅炉燃煤强化除硫、除尘措施,同时加强大环境绿化和卫生防护隔离林带建设,则粉尘治理达标是可以做到的。
2.2.3湛何治污任重道远我市污水处理率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两项指标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尽管 目前 在建的污水处理二期(每日处理能力10万吨)明年竣工投入运行后可使我市的污水处理率达到55%以上,符合的国家标准;但是笔者认为污水治理问题仍然是我市环境治理上最大最棘手的问题,2000年建成的湛河治理工程,至今仍有不少遗留问题有待于完善和处理:
1、两岸污水未能全部截留;
2、原设计主干管市区段输送流量不足,多出的污水排入湛河使水质又下降到治理前的水平,河底淤泥堆积发黑发臭,即使放入清水看起来仍是黑乎乎一片,市区段已基本失去景观功能;
3、湛河超ⅴ类水质已经威胁到下游小营遵化一带的地下水安全,而此处正好位于规划中的工业园区内,地下水污染非同小可,值得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2.4人均道路面积等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我市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46km2,城市道路长度136.6km,面积363.7万m2;人均拥有道路面积6m2,与园林城市标准9m2还有较大的差距。人均道路面积的不足,意味着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过大,人均市政公用设施不足,这也是制约我市绿化指标提高的限制因素之一。拉大城市框架,建设新城区,疏解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是明智之举。
2.2.5绿化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修编)正在调查准备中,尚未正式出台。正在实施的园林绿化项目很多是“三边工程”,与城市总体规划脱节,园林绿化实施过程中缺乏法规方面的依据,随意性较大。
市园林处的行政管理职能亟待强化。对各单位自建的专用绿地缺乏统筹规划和管理,设计粗俗,施工粗放,树种随意变更,绿地随意侵占,甚至有的庭院根本没有一点绿化用地[4],如同城市中的沙漠,这种现象直接 影响 着市区的三绿指标达标。
我市也未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区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城市常用的园林植物种类较少,我市绿化常用植物不到100种,常用的乔木不到30种,乡土物种 应用 更少,难以反映出地方特色。
3、对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的几条建议
3.1把沙河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范围我市新编修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区功能定位分区明显,东部(劳动路以东)为 工业 园区,中部老城区成为商业中心,西部则是 科技 、文化中心。在这里笔者建议将城市规划格局中的“一环一河五区”增加一河,即把沙河规划进去,变为“一环两河五区”,这样我市的山水园林城市特色将更加明显。从城市防洪安全及节约土地资源等方面考虑,尽快在沙河平舞铁路桥至许南公路汝分店桥一带的三曲湾南侧裁弯取直,所需工程费用可以申请国家的水利防洪工程款补助。参照洛阳市修建洛甫公园的做法,将废弃的旧沙河河道(预计总长度10km,平均宽300m)适当整修拓宽,分段修筑橡胶坝拦水可形成100hm2以上的水体面积,可增加公共绿地面积约300~400hm2,与现有建成区公共绿地面积相当。规划成以水景游乐和生态防护林为特色特大型生态公园,形成市区东南部工业园区外围的绿肺和氧吧。同时可以有效补充东南部市区的地下水源,改善遵化和市造纸厂一带的地下水水质,意义十分重大。
3.2城市总体规划应突出山水园林城市特色连续几次的总体规划都没有把“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明确提出来,给予应有的重视,辜负了平顶山的大好山水形胜条件,笔者认为是一大失误。应该说,我市的 自然 山水环境得天独厚,城市三面环山,两面环水。市区东面有东湖,西南面有水面面积70km2的白龟山水库,南面有大沙河环抱,新老城区之间还有以湿地水景为特色的生态公园,程平路沿线有不少采矿塌陷形成的坑塘湿地资源,200多米宽的的湛河穿城而过。这样的山水环境和形胜在全省18个地市中也是很少有的。
建议在新编修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应重视平顶山市自然山水格局的 应用 ,以创建山水园林城市为特色,充分利用自然赋予我们的有山有水有林有城的条件[5],把城北的山林从马棚山到香山寺连成一整体,建成绵延20km特大型森林公园;采矿的塌陷区废弃地改造为湿地和生态公园;城南的沙河三曲湾在南侧裁弯取直,原有旧河道规划为滨河游园和环城生态防护绿地;尽快兴建北渡山公园和九里山公园,可以考虑分别建成动物园和植物园,以增加公共绿地的类型档次和科技文化品味。不仅新城区可以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扩大后的老城区也有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良好条件。我市的城市总体规划有必要围绕着如何构建山水园林城市来进行其它各类建设项目的规划。
3.3关于公共绿地合理布局 问题 新标准要求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5平方米以上,且分布合理。我市的公共绿地集中分布在湛河两岸、河滨公园和鹰城广场等处,居民区集中的矿工路及其以北公共绿地几乎空白,而我市环境污染(以粉尘为主)最大的正是这个区域,这不能不说是规划的失误。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矿工路以北地区的市政配套设施应由平煤集团投资建设,但往往落实不了, 历史 欠帐很多,直接拖了城市的后腿。根据新标准今后应多规划建设面积1000m2以上的小游园,根据 研究 小块绿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能力非常有限,也无法形成合理的群落结构实现生物多样性。游园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应超过1000m.建议:
(1)在进行道路扩宽改造的时,拆除部分老旧建筑改造成街头小游园;
(2)结合旧城居住区更新改造,特别是城中村的改造,适当控制建筑的容积率,适当增加一些小高层住宅楼的比例,合理规划住宅朝向,增加绿地率并将绿地集中使用,建设成社区公园;
(3)将程平路沿线的采煤塌陷区改造成城郊湿地公园,据说国家已给平煤集团下拨8亿元用于采矿塌陷区的改造,这是矿区解决公共绿地分布均匀问题的历史性机遇。
(4)把平煤集团管辖的平顶山、落凫山南坡山林划入城市建成区的范围,规划成森林公园,则可有效缓解市区北部公共绿地不足的矛盾,我市三绿指标达到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将大大加快。
3.4认真落实造林工程质量和管护责任制,搞好城市大环境绿化我市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城郊森林绿化工程已完成造林4000hm2,植树1100万株;生态园的建设已经起步,同时还完善和提高了12座矸石山的绿化水平。经过我市各级政府和林业绿化部门的不懈努力,现在我市的森林覆盖率已由15.6%提高到了22%,我市金牛山被国家绿委授予国家级全民义务植树示范基地。尽管解放以来我市在城郊森林绿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些成绩,尤其是平顶山矿务局坑木林基地、金牛山公园、山顶公园等为平顶山的绿化景观增色不少。但仍有不少山头年年栽树不见树,开展荒山绿化几十年后仍然是荒山,未能取得到实质性的绿化效果,这件事情值得我们反思。如不改变工作思路,违背适地适树的原则,不认真落实造林工程质量和管护责任制,只图形式不管实效,要真正实现有山皆绿有水皆清还是一个漫长而遥远的目标。
3.5实施封山育林和禁伐禁牧,应列为我市实施城郊森林绿化的主要 方法 建议将市区周边的荒山宜林地的属性定性为景观防护性质的生态公益林。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被定义为生态绿地。生态公益林的定义是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 社会 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 发展 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林地。根据国家封山育林的有关政策,对城郊宜林荒山实施封山育林和禁伐禁牧,依我市的自然降雨量和土质条件,在根除掉人为损坏和放牧的基础上,只需3~5年原生或次生灌草植被即可达到国家封山育林验收标准,之后再采取人工直播造林、雨季造林和容器苗造林等方法有目的的增加常绿树种、 经济 树种或观赏树种,使群落结构向人们希望的方向演变发展。
据笔者调查,我市近郊宜林荒山上分布较多的原生树种有黄荆、酸枣、棠梨、构树、君迁子、山桃、桑树、榆树、臭椿、苦楝、漆树、盐肤木、乌桕、小蜡、火棘、麻栎、杨树、柳树、刺槐、侧柏等十余种,它们的种子大多是通过鸟类、畜类、人类和风雨无意之间自然传播的,封山后排除了人畜破坏干扰,大多能自然形成森林(原始森林就是这样形成的)。封山育林的资金可从收取的全民义务植树代劳费中解决。 参考 四川省规定,今后大中城市适龄公民将主要以出资的方式履行植树义务,出资额度为每人每年5元。按全市60万人履行出资义务,每年可收取300万元。利用这笔资金每年封山育林5万亩,预计费用100万元,剩余的资金可用于市区公共绿地建设。
与其它造林方式相比,封山育林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一是投资少。按现有的营造林投入,封育5年的每亩投资(大约20元/亩)是同等条件下人工造林的1/4,甚至更少;二是适应面广。按国家新颁布的《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规定,无林地、疏林地、灌木林、低质低效林等都可以实施封山育林;三是绿化效率高。封山育林操作简单,见效较快,一封就是几个山头、成千上万亩,对加快荒山绿化意义十分重大。
3.6构建大型通风廊道和楔形绿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由于平顶山市区处于南北两山之间的狭长沟谷地带,工业污染比较集中,气压低或无风的日子里大气污染非常严重;市区人口密集,公共绿地分布不合理,大型通风廊道仅有湛河比较明显,但对于偏南方向的夏季主导风向几乎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所以平顶山市的热岛效应是比较明显的,从天气预报中可知平顶山市的温度要比周边城市高1~2度。因此下一步的城市规划要把通风廊道和楔形绿地建设作为重点工程来抓。构建东环路、平舞铁路、新华路、开源路、光明路和等5条通风生态廊道,再结合市区内的湛河、河滨公园、鹰城广场、生态公园、北渡山公园、九里山公园等大型绿地,则我市的热岛效应消失或大幅度缓解指日可待,仅从节约空调制冷用电方面就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可以看成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具体体现。
4、结束语
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应当成为市委、市政府的一号工程,建议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尽快制定山水园林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并纳入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对于平顶山市 目前 的基础条件和建设水平来讲,创建难度确实不小,但是我们总不能背着全国绿地率最少、污染最严重城市这顶“黑帽”而心安理得不思进取吧?俗话说,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知耻而后勇,奋起直追,知难而进,迎头赶上才是我们应有的心态。只要我们全市人民横下一条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尊重 科学 ,求真务实,踏踏实实地做事,没有攻不破的堡垒,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河北唐山市也是煤城,基本条件与平顶山市有很多相似之处,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截至2003年底,唐山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1.8%、36.4%和9.9平方米,达到或超过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唐山市做到的,平顶山市也应该有信心有能力做到。
要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全市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建设“山水园林城市”重要性的认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对“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宣传力度,使生态建设和“山水园林城市”建设不断深入人心。
要进一步深化园林绿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全面开放园林绿化市场,彻底改变单一的政府投资模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园林绿化,积极培育民营 企业 、外资企业、个人等新型投资主体,建设多元化的园林绿化投资体制。按照管理综合化,养护市场化、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相信经过全市党政军民和各行各业各界群众的共同努力,艰苦奋斗,平顶山市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国家园林城市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1、平顶山市具有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良好条件
1.1天时:穷则思变,知耻而后勇,压力变动力根据河南省委加快发展“中原城市群”的要求,省委、省政府对平顶山寄予厚望,提出了要“建设大城市,发展大 工业 ”的发展定位,平顶山市在“十五”计划与发展规划时确立了城市“东扩西进”的战略思路,根据2003年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区范围扩大到东至许南公路、南到沙河以及洛平漯高速公路、北到北环路、西到毛营军铁专用线。规划建成区总面积发展到120多平方公里。中部老城区城市发展用地规模也将依据这个框架进行规划,与新的城市总体规划配套的平顶山市绿地系统规划已进入编制启动阶段。近十多年来,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和优秀 旅游 城市为目标,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如实施了湛河治理、拉大了城市框架,开展了城郊森林绿化,修建了山顶公园、金牛山公园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上看,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与周边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2004年度平顶山市名列全国绿地率最少的10个地级城市中,2005年城市环境质量列全省倒数第三名,这两件事情对市委市政府震动很大。形势逼人,时不我待,全市上下痛定思痛,置之死地而后生,变压力为动力,憋着一股劲,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打好园林绿化翻身仗。由平顶山市园林处编制的“平顶山市园林绿化‘十一五’规划”,“平顶山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实施方案”等已列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创建园林城市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
1.2地利:山水形胜得天独厚孟兆桢院士指出,所谓形胜是对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环境优势的概括。城市景观最基本的因素是山水形胜。保护了山形水势也就有了形胜优美的环境,城市景观也就因环境而突出了[1].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要按照城市生态学的观点搞好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在塑造园林城市特色中,要丰富园林文化内涵。把城市 历史 文化融入园林绿化,充分利用山水地貌森林植被等自然条件,才能形成城市园林特色,提高园林绿化品位。根据周边兄弟城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成功经验和我市优越的山水形胜条件,建议该绿地系统规划应在利用平顶山市十分优越的山、水、林、城资源条件上多做文章,将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作为重要的奋斗目标。应该说,在我市上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具有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良好自然山水环境条件。城市三面有山,两面环水,湛河水系穿城而过,采矿塌陷形成的湖塘湿地星罗棋布,在以建成区为圆心10km的范围内,蜿蜒环绕有10多座低山丘陵,这在平原城市中是少有的景观资源。尤其是北面有焦赞山、马棚山、金牛山、平顶山、落凫山、擂鼓台、龙山等已建成数万亩的风景林地,既可作为市区阻挡风沙的屏障,又是市区远望的天然借景和对景,丰富了城市的天际线,值得从构筑城市景观的角度来规划建设和利用。市区南部的河山、荆山、北渡山、九里山、凤凰山、锅底山等就在规划市区的外环线之内,为建设城市的绿肺和氧吧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地形地貌条件。随着老市区的向南扩展,平顶山火车站地区有可能成为城市的中心区域,北渡山公园紧靠火车站,又是市区内的制高点,建议在山顶修建一座超高层标志性建筑或者是一座百米观光塔,从景观学意义上的利用价值非常高,这里大有文章可做。再从水资源来说,市区东面有东湖,西南面有水面面积70km2的白龟山水库,南面有大沙河环抱,市区内还有以湿地水景为特色的生态公园和数十个采矿塌陷区形成的坑塘湖池,更为可贵的是风景如画的湛河穿城而过。这样的山水环境和形胜在全省18个地市中也是很少有的。如能充分利用这些条件构建山水型生态园林城市,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园林城市建设之路是有可能的。
2、生态环境和市政建设现状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主要差距分析
2.1“三绿”指标方面的差距据平顶山市园林处自2004年6月份在全市建成区内开展的绿化普查结果:平顶山市建成区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0万人,建成区绿地率22.81%,绿化覆盖率27.38%,人均公共绿地4.27m2,市区绿化植物共有165种,市区园林绿地总面积1209hm2,公共绿地384.27hm2.按照新修订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衡量[2],人均公共绿地缺少3.23m2,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相差8.19和8.62个百分点;市区园林绿地总面积尚缺434hm2,按人均公绿核算也缺少公共绿地291hm2,相当于7个河滨公园,可见我们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差距是多么巨大。在国家环保局公布的2004年全国绿地率最少的10个地级城市中,平顶山名列其中。对于工业污染严重最需要加强生态绿化防护的平顶山市来说,这样的绿化现状实在令人汗颜。我市周边的洛阳、漯河3年前就已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而我市与省级园林城市标准尚有相当差距,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差距更大,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值得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深刻反思。创建园林城市是一项紧迫的任务,需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加快建设,也需要搞好宣传发动,增强全民的绿化意识和创建意识,得到 社会 各界的广泛支持。
2.2环境保护和市政建设方面的差距和应对措施2.2.1水污染治理仍需加强2004年度全市生活污水处理率40%,待二期工程建成后可望达到国标污水处理率55%的要求;用水普及率达98%,燃气普及率81.3%符合国标。平顶山市污染最严重的问题是大气粉尘污染、二氧化硫污染和湛河水体污染。据2004年度平顶山市环境公报,湛河是流经平顶山市区的一条主要纳污河流,所监控的三个断面(市区上游、中游、下游)均不符合相应水质功能要求,水质均为劣ⅴ类;国家标准是不超过ⅲ类[3].地下水水质有3处较差,分别是遵化、小营和市造纸厂,其中遵化的地下水污染是2004年刚刚发现的,这说明小营、遵化一代地下水源污染有加重的趋势。应河是白龟山水库的主要支流,地处新城区上游,水质也有随新城区开发而日益下降的趋势,也应高度重视。
2.2.2粉尘污染仍是平顶山的老大难据已公布的资料,我市2004年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196天,与国家标准比少了44天;大气环境污染方面主要是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指数2项超标,分别超过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0.7倍和0.17倍。即使在新城区也经常是雾蒙蒙的,能见度较差,所监测到的大气环境质量并不乐观。对于大气粉尘和二氧化硫超标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从产生粉尘、烟雾的源头来抓,制定严格的清洁生产措施,推广无污染的先进生产工艺,单靠绿化措施是不行的。应加快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的步伐,抓紧整修城郊结合部货运道路,对货运车辆推行限超和覆盖措施,对工业锅炉燃煤强化除硫、除尘措施,同时加强大环境绿化和卫生防护隔离林带建设,则粉尘治理达标是可以做到的。
2.2.3湛何治污任重道远我市污水处理率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两项指标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尽管 目前 在建的污水处理二期(每日处理能力10万吨)明年竣工投入运行后可使我市的污水处理率达到55%以上,符合的国家标准;但是笔者认为污水治理问题仍然是我市环境治理上最大最棘手的问题,2000年建成的湛河治理工程,至今仍有不少遗留问题有待于完善和处理:
1、两岸污水未能全部截留;
2、原设计主干管市区段输送流量不足,多出的污水排入湛河使水质又下降到治理前的水平,河底淤泥堆积发黑发臭,即使放入清水看起来仍是黑乎乎一片,市区段已基本失去景观功能;
3、湛河超ⅴ类水质已经威胁到下游小营遵化一带的地下水安全,而此处正好位于规划中的工业园区内,地下水污染非同小可,值得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2.4人均道路面积等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我市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46km2,城市道路长度136.6km,面积363.7万m2;人均拥有道路面积6m2,与园林城市标准9m2还有较大的差距。人均道路面积的不足,意味着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过大,人均市政公用设施不足,这也是制约我市绿化指标提高的限制因素之一。拉大城市框架,建设新城区,疏解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是明智之举。
2.2.5绿化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修编)正在调查准备中,尚未正式出台。正在实施的园林绿化项目很多是“三边工程”,与城市总体规划脱节,园林绿化实施过程中缺乏法规方面的依据,随意性较大。
市园林处的行政管理职能亟待强化。对各单位自建的专用绿地缺乏统筹规划和管理,设计粗俗,施工粗放,树种随意变更,绿地随意侵占,甚至有的庭院根本没有一点绿化用地[4],如同城市中的沙漠,这种现象直接 影响 着市区的三绿指标达标。
我市也未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区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城市常用的园林植物种类较少,我市绿化常用植物不到100种,常用的乔木不到30种,乡土物种 应用 更少,难以反映出地方特色。
3、对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的几条建议
3.1把沙河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范围我市新编修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区功能定位分区明显,东部(劳动路以东)为 工业 园区,中部老城区成为商业中心,西部则是 科技 、文化中心。在这里笔者建议将城市规划格局中的“一环一河五区”增加一河,即把沙河规划进去,变为“一环两河五区”,这样我市的山水园林城市特色将更加明显。从城市防洪安全及节约土地资源等方面考虑,尽快在沙河平舞铁路桥至许南公路汝分店桥一带的三曲湾南侧裁弯取直,所需工程费用可以申请国家的水利防洪工程款补助。参照洛阳市修建洛甫公园的做法,将废弃的旧沙河河道(预计总长度10km,平均宽300m)适当整修拓宽,分段修筑橡胶坝拦水可形成100hm2以上的水体面积,可增加公共绿地面积约300~400hm2,与现有建成区公共绿地面积相当。规划成以水景游乐和生态防护林为特色特大型生态公园,形成市区东南部工业园区外围的绿肺和氧吧。同时可以有效补充东南部市区的地下水源,改善遵化和市造纸厂一带的地下水水质,意义十分重大。
3.2城市总体规划应突出山水园林城市特色连续几次的总体规划都没有把“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明确提出来,给予应有的重视,辜负了平顶山的大好山水形胜条件,笔者认为是一大失误。应该说,我市的 自然 山水环境得天独厚,城市三面环山,两面环水。市区东面有东湖,西南面有水面面积70km2的白龟山水库,南面有大沙河环抱,新老城区之间还有以湿地水景为特色的生态公园,程平路沿线有不少采矿塌陷形成的坑塘湿地资源,200多米宽的的湛河穿城而过。这样的山水环境和形胜在全省18个地市中也是很少有的。
建议在新编修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应重视平顶山市自然山水格局的 应用 ,以创建山水园林城市为特色,充分利用自然赋予我们的有山有水有林有城的条件[5],把城北的山林从马棚山到香山寺连成一整体,建成绵延20km特大型森林公园;采矿的塌陷区废弃地改造为湿地和生态公园;城南的沙河三曲湾在南侧裁弯取直,原有旧河道规划为滨河游园和环城生态防护绿地;尽快兴建北渡山公园和九里山公园,可以考虑分别建成动物园和植物园,以增加公共绿地的类型档次和科技文化品味。不仅新城区可以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扩大后的老城区也有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良好条件。我市的城市总体规划有必要围绕着如何构建山水园林城市来进行其它各类建设项目的规划。
3.3关于公共绿地合理布局 问题 新标准要求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5平方米以上,且分布合理。我市的公共绿地集中分布在湛河两岸、河滨公园和鹰城广场等处,居民区集中的矿工路及其以北公共绿地几乎空白,而我市环境污染(以粉尘为主)最大的正是这个区域,这不能不说是规划的失误。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矿工路以北地区的市政配套设施应由平煤集团投资建设,但往往落实不了, 历史 欠帐很多,直接拖了城市的后腿。根据新标准今后应多规划建设面积1000m2以上的小游园,根据 研究 小块绿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能力非常有限,也无法形成合理的群落结构实现生物多样性。游园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应超过1000m.建议:
(1)在进行道路扩宽改造的时,拆除部分老旧建筑改造成街头小游园;
(2)结合旧城居住区更新改造,特别是城中村的改造,适当控制建筑的容积率,适当增加一些小高层住宅楼的比例,合理规划住宅朝向,增加绿地率并将绿地集中使用,建设成社区公园;
(3)将程平路沿线的采煤塌陷区改造成城郊湿地公园,据说国家已给平煤集团下拨8亿元用于采矿塌陷区的改造,这是矿区解决公共绿地分布均匀问题的历史性机遇。
(4)把平煤集团管辖的平顶山、落凫山南坡山林划入城市建成区的范围,规划成森林公园,则可有效缓解市区北部公共绿地不足的矛盾,我市三绿指标达到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将大大加快。
3.4认真落实造林工程质量和管护责任制,搞好城市大环境绿化我市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城郊森林绿化工程已完成造林4000hm2,植树1100万株;生态园的建设已经起步,同时还完善和提高了12座矸石山的绿化水平。经过我市各级政府和林业绿化部门的不懈努力,现在我市的森林覆盖率已由15.6%提高到了22%,我市金牛山被国家绿委授予国家级全民义务植树示范基地。尽管解放以来我市在城郊森林绿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些成绩,尤其是平顶山矿务局坑木林基地、金牛山公园、山顶公园等为平顶山的绿化景观增色不少。但仍有不少山头年年栽树不见树,开展荒山绿化几十年后仍然是荒山,未能取得到实质性的绿化效果,这件事情值得我们反思。如不改变工作思路,违背适地适树的原则,不认真落实造林工程质量和管护责任制,只图形式不管实效,要真正实现有山皆绿有水皆清还是一个漫长而遥远的目标。
3.5实施封山育林和禁伐禁牧,应列为我市实施城郊森林绿化的主要 方法 建议将市区周边的荒山宜林地的属性定性为景观防护性质的生态公益林。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被定义为生态绿地。生态公益林的定义是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 社会 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 发展 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林地。根据国家封山育林的有关政策,对城郊宜林荒山实施封山育林和禁伐禁牧,依我市的自然降雨量和土质条件,在根除掉人为损坏和放牧的基础上,只需3~5年原生或次生灌草植被即可达到国家封山育林验收标准,之后再采取人工直播造林、雨季造林和容器苗造林等方法有目的的增加常绿树种、 经济 树种或观赏树种,使群落结构向人们希望的方向演变发展。
据笔者调查,我市近郊宜林荒山上分布较多的原生树种有黄荆、酸枣、棠梨、构树、君迁子、山桃、桑树、榆树、臭椿、苦楝、漆树、盐肤木、乌桕、小蜡、火棘、麻栎、杨树、柳树、刺槐、侧柏等十余种,它们的种子大多是通过鸟类、畜类、人类和风雨无意之间自然传播的,封山后排除了人畜破坏干扰,大多能自然形成森林(原始森林就是这样形成的)。封山育林的资金可从收取的全民义务植树代劳费中解决。 参考 四川省规定,今后大中城市适龄公民将主要以出资的方式履行植树义务,出资额度为每人每年5元。按全市60万人履行出资义务,每年可收取300万元。利用这笔资金每年封山育林5万亩,预计费用100万元,剩余的资金可用于市区公共绿地建设。
与其它造林方式相比,封山育林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一是投资少。按现有的营造林投入,封育5年的每亩投资(大约20元/亩)是同等条件下人工造林的1/4,甚至更少;二是适应面广。按国家新颁布的《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规定,无林地、疏林地、灌木林、低质低效林等都可以实施封山育林;三是绿化效率高。封山育林操作简单,见效较快,一封就是几个山头、成千上万亩,对加快荒山绿化意义十分重大。
3.6构建大型通风廊道和楔形绿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由于平顶山市区处于南北两山之间的狭长沟谷地带,工业污染比较集中,气压低或无风的日子里大气污染非常严重;市区人口密集,公共绿地分布不合理,大型通风廊道仅有湛河比较明显,但对于偏南方向的夏季主导风向几乎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所以平顶山市的热岛效应是比较明显的,从天气预报中可知平顶山市的温度要比周边城市高1~2度。因此下一步的城市规划要把通风廊道和楔形绿地建设作为重点工程来抓。构建东环路、平舞铁路、新华路、开源路、光明路和等5条通风生态廊道,再结合市区内的湛河、河滨公园、鹰城广场、生态公园、北渡山公园、九里山公园等大型绿地,则我市的热岛效应消失或大幅度缓解指日可待,仅从节约空调制冷用电方面就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可以看成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具体体现。
4、结束语
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应当成为市委、市政府的一号工程,建议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尽快制定山水园林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并纳入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对于平顶山市 目前 的基础条件和建设水平来讲,创建难度确实不小,但是我们总不能背着全国绿地率最少、污染最严重城市这顶“黑帽”而心安理得不思进取吧?俗话说,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知耻而后勇,奋起直追,知难而进,迎头赶上才是我们应有的心态。只要我们全市人民横下一条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尊重 科学 ,求真务实,踏踏实实地做事,没有攻不破的堡垒,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河北唐山市也是煤城,基本条件与平顶山市有很多相似之处,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截至2003年底,唐山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1.8%、36.4%和9.9平方米,达到或超过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唐山市做到的,平顶山市也应该有信心有能力做到。
要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全市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建设“山水园林城市”重要性的认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对“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宣传力度,使生态建设和“山水园林城市”建设不断深入人心。
要进一步深化园林绿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全面开放园林绿化市场,彻底改变单一的政府投资模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园林绿化,积极培育民营 企业 、外资企业、个人等新型投资主体,建设多元化的园林绿化投资体制。按照管理综合化,养护市场化、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相信经过全市党政军民和各行各业各界群众的共同努力,艰苦奋斗,平顶山市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国家园林城市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上一篇: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的三大柱石研究
下一篇:浅谈太原城市的绿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