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宏观背景下,依靠科技创新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试图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就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新时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方向。
一、理论分析
1.科技创新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纵观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其工业化进程既是经济总量不断增大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意味着产业结构从传统资源产业向着以高新技术为导向的新兴产业转型,以及某_产业内部的加工以及再加工程度不断朝着纵深化方向发展。优化产业结构,需要以科技创新为前提和动因。具体来说,科技创新是通过产生新技术、创造新知识,进而渗透到生产领域的各个方面,促进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重新组合,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实现生产高效化和技术集约化,最终提升了该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2.科技创新能够扩大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科技创新能够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这是因为科技创新可以通过产品的多样性来增加消费选择,进而扩大消费需求。在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的同时,也伴随着相关投资商品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进而形成利润空间,刺激了投资需求的扩展。此外,创新环境的配套服务也为消费品的开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市场上的产品更新换代大大加快。
二、实证分析
1.科技创新的指标体系
关于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的测度,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参考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对我国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结合数据统计的代表性和可得性,因此,本文对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的测度共设置了3个二级指标、9个显级指标,如表1所示。
2.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运用SPSS20.0软件,利用2004和2013年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不包括西藏),原始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3.因子分析
在数据分析前,需要进行观测变量的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KMO检验用于判断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其取值范围是0-1,其中0-0.5表示不可接受,0.5-0.6表示糟糕,0.6-0.7表示中等,0.7-0.8表示还好,0.8-0.9表示可奖励的,0.9-1表示极好的。Bartlett检验是为了观察数据是否来自于服从多元正态分布的总体。由表2结果可知,2004年和2013年KMO的取值分别为0.759和0.774,Sig的值均为0.000,说明可以进一步分析。
根据表1的指标体系,可以计算出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的因子得分,具体步骤如下:
①对各项显性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排除量纲差异;②对标准化的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将主成分的系数按其特征值的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得出二级指标的分项权重。根据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5%以上的原则,选取2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F1、F2;③利用SPSS20.0软件,计算出2个公因子的因子得分,并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得出我国30个省市在2004年和2013年的区域技术创新水平的综合得分(公式如下),并进行相应的排序,其结果如表3所示。
三、结论与启示
1.结论
从2013年的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来看,排在前三位的省份依次是广东、江苏和浙江,都属于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而由《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2013年广东、江苏和浙江三个省份的GDP依次为62163.97亿元、59161.75亿元和37568.49亿元,分别位居全国第_、第二和第四。众所周知,广东是我国著名的外贸大省,出口企业众多,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时间较长,同时人才汇聚,交通便利,因此创新技术的核心竞争力较强。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海南、宁夏和青海,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落后。海南虽然隶属我国东部地区,并且是经济特区,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人口相对较少,交通不便,不利于吸引外来投资,其次是是依靠旅游业,大型重工业很难在此落户,众多因素制约了海南科技创新水平的发展。
L从2004年到2013年科技创新水平的排名变化来看,上升最快的的省份是安黴。早在2004年,科技部就批准安黴省合肥市为全国首个“国家科技创新试点市”,2009年,安黴入选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除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外,安黴省还积极引进高端科技人力资源,重点承接江浙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打造新能源汽车行业等高技术产业,因此创新型企业加速涌现,经济活力明显增强。
2.启示与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当前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一是各地政府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同时要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增强地方创新创业活力;二是要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配套体系的建设,以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三是要大力提高创新投入水平,加快对西部落后地区的教育和科学事业的投资,努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李彦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云南昆明65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