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闻的人文化发展对策
人文即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科技新闻不论作为科学实践的认识,还是对科学实践的报道,都属于文化现象,具有人文性质。科技新闻要为受众喜闻乐见,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首先要明确其大众化功能定位,其次要在科技新闻写作中,从更加贴近生活和需求的角度做到通俗易懂一一人文化表现,其归宿是让人看、让人读、让人听,把科技新闻是否引起受众共同兴趣为“卖点”。
新闻传播需要人文关怀,科技新闻更需要人文化表现。在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信息时代,科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科技新闻基于人文关怀的意义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科技新闻的人文化表现因而成为科技新闻传播活动的迫切需要,也是科技新闻报道的创新之路。本文对科技新闻的人文化策略提出了一些意见,以供参考。
1,“翻译”的精准呈现与细节的巧妙结合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陈祖甲强调:“一个优秀的科技记者应当是一个科普作家、高明的翻译家。而一个高明的翻译家,脑袋里要有一个充实的知识库。科技记者、编辑有当翻译的职责,即把科技工作者习惯用的语言,翻译成受众容易接受的语言。”简单来说,科技新闻通过隐喻的方式把进行科技语言的翻译,提倡“科技普通话”,把科学流程重新加工,传播给受众。
细节是指能够表现对象特点的细小的情节或局部的情态。在科技新闻中,细节描写将为叙事带来真切感和生动性,增加可读性。细节描写是文章的血和肉的部分,生动活泼的细节描写,不仅可以充实文章内容,增加叙事明理的真实性,而且能够调动读者的情绪,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倾心领略自然奥秘之内趣,将知识潜移默化到读者的知识结构中。
如1982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刊登《潜艇水下发射火箭目击记》中的场面描写,就十分精彩生动:“金色的阳光映照在碧波如镜的海面。突然,从海底传出一声轰响,在前方的海面上冲出几十米的水柱,像宝塔一样兀立在海上。大家一起用到艇的右舷,手指前方不约而同地高喊:‘火箭出水了!出水了!’连续几个小时海上颠簸摇晃的晕船和疲劳消失了,大家一个个瞪大眼睛,注视海空。许多人‘咔嚓、咔嚓’,地按动着照相机,摄下这珍贵的镜头。”这一段典型的场面进行深入细致、绘声绘色的描述,使人如临其境地感受到发射火箭的欣喜之情。
二,情感的合理使用
尽管科学不同于艺术,科学工作者不同于艺术工作者。然而,却不乏情感因素的存在。即使是偏重于理性、侧重于抽象的科学技术工作,也同样需要从业人员的情感投入,否则不可能取得重大的科技成就。尤其是在科技人物报道方面,必然要表现他们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这与其对奋斗事业的热爱和挥洒的汗水是分不开的,因为,这是引导他们走向成功的动力。除此之外,作为社会的一员,科技工作者还具有普通人所共有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还有对命运的关注。
比如,钱学森是享誉海内外的接触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也是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2009年,与世长辞。新华社撰文《大师的遗产》,来记叙这位人民科学家的生前身后事,尤其是钱老最后一次谈话:“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一最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体现了他超越航天、超越自然科学、超越社会发展的目光,展示着对祖国未来忧思的伟大精神和深刻情感。还有《蚕丝》、《五星红旗》、《他将全部的爱献给了事业》等通讯,仅从标题上就可端详出钱老的强烈感情,这使得科技新闻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像文艺作品一样,深深地叩击着人们的心扉,令人激动不已。情感作为表现对象,把科技实践推向丰富的人生。
三,故事化创作手法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的王牌栏目,其在报道中提出“四个转化”的表现手法,即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命运化。这种表现手法强调了新闻事实的故事性、曲折性和人物命运,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不可否认,很多科学知识都十分专业,普通受众难以理解,但所有的科学知识都和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担负着为受众答疑解惑责任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传播者,就应通过各种途径彻底弄懂自己所要报道的科学报道,虚心请教专家,认真查找资料然后寻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切入点,再以最适合受众接受的表达方式进行阐述。如对“超级细菌”的系列报道,《南方都市报》和《燕赵都市报》都摆脱了以往科技新闻报道千篇一律、呆板冷硬的消息写作模式,各自出新,用丰富多样的体裁出色地完成了报道任务。如《燕赵都市报》的系列报道之中,除了《“超级细菌”好防难合理用药是根本》这样的新闻消息之外,还有着令人耳目一新的长篇特写,如《滥用抗生素下的健康危机》一文中,有着这样的开头“‘孩子又发烧了,赶紧叫车去医院。’刚把被感冒折腾一天的孩子哄睡,李女士一摸孩子额头,不由得叫了起来。尽管已经夜里12点了,她还是和丈夫一起抱着孩子赶到医院。”以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作开头,寻常生活中的情节似浮现在读者眼前,立即拉近了读者的心理距离,文章原本要介绍“超级细菌”的科学知识,就这样随着故事情节展开了,这样的开头,引人入胜。随后,文章将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原因、所产生的严重后果以及相关部门控制和预防情况等长篇大论化整为零,分别用小标题《调查近八成患者根本不需要抗生素》、《后果耐药性泛滥将最终无药可用》、《溯源谁应该为催生“超级细菌”负责》、《前景规范使用后“超级细菌”或可控制》、《举措我省今年底将建成病原学监测网》各自统领,条分缕析,又将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抗生素的错误认识加以归纳,以爱心提示形式逐一加以分析提醒,让受众一目了然,洋洋洒洒四千多字,却让人读得津津有味。而《南方都市报》则有像《对超级细菌要不卑不亢》这样别出心裁的新闻评论。“超级细菌登陆中国!听起来,这实在有些可怕。不过从实际来看,形势没有那么危急。报道说有三个人感染,两个新生婴儿,一个生病老翁。新生儿治疗后‘健康状况良好’,老人去世,但原因是‘肺癌晚期’,非超级细菌作恶。”这样的开头,将“热”话题“冷”着陆,一开头就让读者冷静下来,接下来用冷幽默式的文笔分两个层次,告诉读者对超级细菌要不卑不亢,整篇文章干净利落,篇幅不长却让人回味无穷。
四,背景资料的使用
善于运用背景材料是增强科技新闻信息量和可读性的重要手段。新闻背后所蕴含的观念和情感,新闻文本所体现的审美和知识,都可以通过合理运用背后材料得到良好的展现。在科技新闻的报道中,一篇几百字的消息中不可能将所有细节全盘托出、所有专业性的技术问题很难一下子讲明。许多技术问题完全说明白,加个小资料作为补充十分必要。它能帮助读者对新技术、新成果的理解与认识。如2010年11月17日,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峰值速度4700万亿次、持续速度2566万亿次每秒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世界第一,实现了从亚洲第一向世界第一的重大跨越。《新京报》记者在这条新闻后紧跟着发了《“天河一号”算一小时13亿人算340年》的新闻链接,将“天河一号”获得成功的作用和意义做了说明,认为超级计算机从“人有我无”,到登上世界超级计算技术巅峰,30年磨一剑,体现出创新活力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取之不竭的火种。
结语
科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给科技和科技报道一点人文关怀,让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现代科技生活理想,而凸显了人文关怀的新闻,也就具备了新时代科技新闻报道成功的基础。
作者:洪梅 来源:西江文艺 2016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