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我国高校科技创新
[摘要]本文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概述,结合我国高校科技事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了高校科技创新的趋势。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489(2007)05-0009-02
一、经济全球化概述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各国经济未来发展依赖的外部环境。凡事都具有两重性,经济全球化也不例外,它在带给各国利益的同时也对其造成巨大的冲击。经济全球化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使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和国内市场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产生了经济波动,同时也使得金融危机的风险大大增加。
对于全球化趋势,发展中国家无论谴责或回避它都是无用的。许多专家强调,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积极的对策,趋利避害,寻求发展。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是抵御经济全球化冲击的最有效方法。要切实加强自身的发展水平与进步,不断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包括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提高科技水平、改革观念和体制、积极与国际接轨。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基地,是生产新知识的源头,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我们要努力工作,开拓进取,使高校尽快成为我国一支强大的国际竞争的科技创新主力军。
二、搞好我国高校科技创新
(一)我国高校科技事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高校科技事业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通过“七五”、“八五”重点建设,特别是“九五”以来国家“221工程”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高校的科技实力和竞争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并呈现出几个明显的发展趋势:
1随着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支持机制的改革,我国的科技创新工作将越来越向高校集中,特别是基础研究的重担将更多地落到高校的肩上。这反映出我国科技资源的配置和队伍的建设正在接近国际上的通行格局和模式,这方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在趋向成熟,正逐步形成一批有较强科技实力和较高科技水平的高校。
2高校的科研和社会结合更加紧密,更直接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地方所属高校,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大;中央部委所属的高校。也正在积极地为所在地方发展作贡献。
3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式趋向于“二元化”,通过教学活动和科技活动两种不同的方式共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高等教育早期主要是通过单纯的课堂教学来培养人才,后来经过多次教育改革,发展成为课堂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在则是通过教学活动加科技活动来培养人才。科技活动已逐渐成为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个趋势反映了社会对人才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要能尽快地进行创新活动。同时,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处理一直是一个讨论中的问题,对某一教师来说,科技活动多了确实会影响其教学工作,但从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体上看,科技活动和教学活动是统一的,都会对人才培养起作用。
(二)搞好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的几点建议
1深化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目前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是科技处,研究队伍的管理分属各院、系。一般来说科技管理部门整合队伍的调控手段都比较弱,难以组织整合队伍,完成综合性的大型项目。因此,要勇于探索,进行体制创新,建立起既有利于发挥高校学术环境宽松自由的优势,又有利于队伍整合和学科交叉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激励机制。
2继续实施青年科技人才计划,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3加强研究基地的建设。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部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在我国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少数重点实验室也有课题组化(实验室实际上只成为一、二个教授的课题组的实验室)、封闭化等退化现象。要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校重点学科评审等工作,整合、优化高校中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部门重点实验室、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等,拓宽实验室的研究领域,优化资源配置,鼓励与科研所的联合与协作,构成学科方向齐全、布局合理、创新力量强大的高校研究基地系统。
4研究建立客观、全面、公正、科学的大学科技实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合理的评价指标可以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不合理的评价指标则会导向混乱。一般来说,每种具体的评价指标都是强调某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的片面性,比如SCI的论文数量,它主要体现的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因此,我们要研究科学、合理的科技水平评价办法和客观、全面、公正的大学科技实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来自《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