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传统伦理道德传承与现代性的遭遇,以西双版纳勐

发布时间:2016-05-20 10:56

  西双版纳勐海县打洛镇曼芽村是布朗族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村寨。通过人户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我们清楚感受到了布朗族民族伦理道德在传承与现代剧烈变换中的发展变化,呈现出了时代变迁的鲜明特点,其传承路径受到了现代性的阻隔。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存好富有布朗族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早已为不同领域学者所聚焦,而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视角给予关注研究却鲜有论及。


  一、布朗族伦理道德的哲学审视


  伦理道德起源于特定社会经济生活,“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布朗族生活于资源丰富的北亚热带地区,这为他们提供了相对优越而便捷的生活方式。由于受生产力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等因素的影响,布朗族先民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适应过程中,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生态观和一套复杂的尊崇敬畏自然的仪式。这套仪式就逐渐演变成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


  同时,道德是追求个体的向善性,其价值旨趣在于实现体的自我超越性。在岁月流转中,布朗族逐渐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天人合一的生死观、因果报应的善恶观、虔诚敬佛的宗教观、尊祖敬宗的家庭观等。这些规范融人到布朗族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活动以及祭祀仪式、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等,构成了布朗族丰厚的伦理道德思想。这些伦理道德思想规范着布朗族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观念与行为中,确保了布朗族个体的生存,保证了种族的繁衍延续。


  二、布朗族伦理道德传承模式


  教育是人类传承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途径,“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颖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通过传统方式教育,布朗族的道德伦理观念深深嵌入到了每一个布朗族人的头脑中,成为伴随布朗族人一生的基因。


  布朗族传统伦理道德的传承主要通过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寺庙教育得以开展,其中寺庙教育则占据主导地位,传统教育模式保证了布朗族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


  (一)家庭教育


  在布朗族的生活中,火塘不可或缺。在调研中,我们时常在传统的布朗“干栏式竹木结构房”中,看到孩子们围绕在火塘旁边,听老人讲授生活常识、生存技能、布朗族历史往事,火塘P然构成了布朗族家庭独有的文化场域,也使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得以传承。“悠悠火塘”在传承布朗族民族文化、强化本民族认同感及民族凝聚力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及地位。


  由于布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民族历史记忆主要以口传心授为主。与周边傣族等拥有丰富的民族典籍文本的民族相比,布朗族的历史主要停留在口头文学遗产上。但这些并不妨碍布朗族道德规范的顺利传承,其中传统家庭教育彰显出独特魅力。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传统道德教育的因子或隐或显,并以艺术性智慧传承家风。诸如以老传幼的“三不沾”(不沾毒、不骗人、不调戏妇女)训诫、富含教育意义的布朗族弹唱等,均是很好的道德教育方式。布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饭后或农忙之余,全家人或者族人,围坐一起,用布朗族四弦琴“定”伴奏的“索”,释放民族独有的情感。在走访中,家中老人还时常教授晚辈学唱布朗族歌曲,比如祝酒歌,小孩基本都会。当家庭聚会或者宴请朋友时候,一曲祝酒歌立马让现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这些都构成了或隐或显的道德教育,达到了润物无声的道德育人效果。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二)社区教育


  社区发展是一个教育发展的过程。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布朗族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许多节日都与宗教有关,如“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等。宗教的元素贯穿布朗族每一个人的人生历程,从出生起名、结婚、人寺当和尚到丧葬都有特定宗教仪式的介入。在社区空间中,布朗族主要通过本民族的宗教仪式、民族习俗,凝聚民族认同。诚如第七届国际社区教育大会所通过的宣言中指出:“没有社区的建设,就没有社会的持续发展,一个强大的社区是医治各种社会疾病的基础;而良好的社区教育能够加强社区建设,通过社区教育,才能使社会持续发展。”同时在社区生活中,布朗族有一套伦理道德习惯--“习惯法”,他们起到了道德法院审判的效力,进而调整人际关系。布朗族对一些违背民族伦理道德的事件,处理是非常严格的,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道德法律化的作用。


  (三)寺庙教育


  布朗族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考察布朗族伦理道德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就能清楚了解到:宗教信仰不仅影响了布朗族的文化心理和生活方式,而且导致了布朗族传统道德中世俗伦理与宗教伦理并存且互相渗透的状况。?布朗族地区佛教的道德育人功能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得以展开:其一,布朗族民族节日基本上都有宗教力量的渗透。在布朗族的一些重要传统节日上男女老少都要身穿民族服装,参与其中。在族中长老的引领下,通过一套复杂的节日仪式,使参与人身处特殊场域,耳濡目染,自然形成了巨大的道德威严的场域。其二,佛教教义的影响。在布朗族中,佛教的因果报应之说和各种戒律、信条早已深深嵌入到了本民族的头脑深处,成为了民间普遍遵循的道德规范。在宗教的世界中,蕴含着大量的道德规劝元素,与每个人的道德规范直接构成了关联。宗教的力量巳经渗透至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从出生到丧葬均有明显的展现,彰显着宗教的熏陶作用。


  三、布朗族伦理道德传承功能的嬗变与消解


  在伦理道德的族际流动中,布朗族的民族认同高度聚合。但是伴随着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推进,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寺庙教育均受到了现代性的冲击。奥格本曾提出了非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要滞后于物质文化变迁的著名论断,“大部分非物质文化本质上是调适于物质文化或自然环境,或者是调适于二者的方法。行为方式概括了大多数非物质文化的特征。社会组织、风俗、道德都是对自然环境和物质文化的集体行为方式……如果自然环境或物质文化发生变迁,这些行为方式也要变迁。”这个命题在勐海县打洛镇得到了有效验证。传统伦理道德传承功能受到了一定消弱,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交锋中,布朗族的伦理道德传承路径出现了困境:


  (一)家庭教育的弱化


  布朗族家庭教育弱化的表征主要有:其一,火塘文化的逐渐退出。随着物质文明的狂飙突进,曼芽村就是在现代化进程中经济迅猛发展的典型缩影。该村农民收人主要来源于橡胶林和橡胶园。截止2012年底,该村已完全实现五通。村寨的房屋2/3都是近几年翻建的,相当部分的家庭同时拥有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该村寨目前已有家庭轿车达21量。该村已属于富裕村,部分农户的家庭收入在百万之上。浓浓的火塘文化,浓郁的家庭情结,逐渐让位于砖瓦水泥结构的房屋,现代厨具代替了传统火塘。其二,人口流动的不断加速。由于该村的经济比较发达,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的到来。同时村中年轻人也急于奔赴大都市,寻求更大的发展平台。传统闭锁的边陲小村庄,正在走向一个不断开放的更大的空间。其三,传统家庭结构的不断解构。传统意义的大家庭逐渐解体,传统家庭中老人的道德权威一定程度上在削弱。调研中发现,村中年轻人婚后大部分与父母分开居住了,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年轻人寻求独立空间的诉求越来越强烈。


  (二)社区教育的消解


  由于青年人参与度的降低,传统的依托于社区空间开展的村寨活动正在失去昔日的光彩。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外出工作、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适龄孩子在学校接受学习均是造成社区参与度不高的原因。娱乐消遣方式的多元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大发展的带动下,曼芽村年轻人的娱乐方式主要是手机游戏、互联网游戏和KTV,从打洛镇兴盛的KTV场所可见一斑。传统依托于社区空间开展的活动,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减弱了,也使布朗族传统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消解。


  (三)寺庙教育的淡化


  历史上,由于宗教对教育制度的支配,布朗族群众要学习文化知识,唯一途径就是入寺当和尚。在布朗族社会中,只有当过和尚的人,才算是真正的“成人”;一个人没有当过和尚,则没有社会地位,而且会倍受社会歧视。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学校教育成为民众获取知识的主导渠道,尤其是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行,适龄儿童都进入了校门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传统的寺庙教育受到了根本性的冲击。人寺当和尚与如今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行,两者形成了矛盾,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个问题又得到了和谐的处理,显示出了文化惯性的张力。人寺做和尚接受寺庙教育逐渐演化为一个仪式,而且时间缩减为一个星期左右,愿意当和尚的人也越来越少。“不出家,不像真正的男人。不还俗,不能为家庭增加财富”,这是现如今布朗族年轻人对待人寺当和尚的真实写照。


  (四)学校教育同质化严重


  在打洛镇中学,我们发现该学校教育设备先进,每一个班级均配有液晶电视,其教学设备水平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当地汉族学校。但由于目前我国现行教育仍以应试和升学为导向以及受现代主流文化和都市文化本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文化的多样性在学校教育中难以彰显。


  第一,教育同质化严重,忽略了民族的特点。现代化的教学无论从课程设置还是质量评估,基本上都采用了统一的尺度和标准,在价值取向上主要是以汉文化和城市文化为本位,布朗族传统伦理价值很难得到应有的尊重,布朗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很难在学校课堂中彰显。


  第二,学校寄宿制阻隔了学生与家庭和社区的密切关联。以语言使用为例,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运用到布朗族语言。在寄宿制学校布朗族学生因失去了使用本民族语言的环境,布朗族学生不再愿意学习本民族的语言,有不少布朗族学生甚至不会说,继而隔断了布朗族传统伦理道德的传承,也弱化了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他们甚至对世代相传的技能和生活习惯变得陌生,也像其他民族青年一样向往城市生活,使原本口传心授传承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方式受到了极大的语言制约。


  (五)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


  受现代化进程中现代性的冲击,异质文化的入侵对本民族文化构成了一定消解和冲击,多样化的民族文化面临着同质化的危机和考验。村民们沉浸在发展的语境中,对经济的渴求构成了乡村生活的主旋律。作为村寨精神家园的缅寺受到了市场经济负效应的影响,不少村寨的缅寺佛经典籍匮乏,佛爷等宗教上层人士的传承出现断层,不得不求助于一河之隔的缅甸布朗族。以曼芽村为例,村中缅寺的佛爷就是从缅甸请过来的,而人寺当和尚的人员基本上没有。佛爷的功能也主要是配合布朗族节日开展一些活动,早巳失去了昔日的威权地位。


  (六)新媒体的全新介人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以智能手机为客户终端的新媒体的兴起,网络虚拟空间依仗其便捷、小众、去中心等媒介优势,极大影响了布朗族村寨人们的生活和生存方式。从曼芽村寨公开的村务介绍看到,该村的手机拥有率、有限电视普及率达100%,网线贯通全村,拥有电脑村户的比例已经较高。受互联网的冲击,村寨年轻人的娱乐方式主要是打网络游戏、玩微信、QQ聊天等。电视中的《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等娱乐节目对年轻的吸引力度是空前的。传统布朗族人花前月下弹唱等交流方式,基本上湮没在了新媒体的虚拟空间中。基于传统“差序格局”的伦理道德受到了解构和消解,布朗族村寨的伦理道德实践生活得以全面建构。


  四、布朗族伦理道德建设路径选择


  我们今天所处的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无疑也是多元价值观撞击的时代,布朗族传统伦理道德价值观必然受到来自主流价值观的冲击,尤其在开放日益深化的今天,西方的伦理道德思想等意识形态也在边陲民族村寨快速渗透、传播。面对这样的社会变迁环境,布朗族如何调适好自己民族的伦理道德,“多样与融合”或许是较佳走向。


  (一)变革学校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在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功能弱化的布朗族地区,学校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更是担负起了应有的使命。如果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单纯以学业成绩的高低、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评价尺度的话,无疑会极大破坏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缘由有二:一是民族地区的教育基础。虽然国家一再扶持,但是基础薄弱的现状尚未扭转;二是当前布朗族地区的学生大部分是实行寄宿制,与家庭交流频率越来越低,传统伦理道德的传承渠道无疑会受到削弱,而这已经从调研中的年轻人可可窥一斑,他们对本民族的传统习-108-俗、道德规范较疏远了。在这样的学校教育模式下,无疑会走人教育质量追赶不上发达地区,学生以高考转换人生方向失败甚至对民族传统文化越来越疏远的尴尬处境。这样的教育肯定是不可取的,也是必须尽快调整的。


  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应该做到对本土文化的兼顾。师资配置上,应该适当培养一批对本民族有深厚感情的本土老师,在教师的选拔上要适当倾斜。布朗族学生集中的学校、班级,老师要善于将本民族的伦理道德等传统文化精髓融人到日常教学之中,以提升他们的文化自觉和自信,通过安排过布朗族传统节日等形式,提升对民族文化的尊重。2010年开始,勐海县制定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布朗族弹唱”保护方案。这些举措值得进一步深化和推广。


  (二)加大政府扶持的力度


  发挥政策的导向功能。政府目前也加大了对民族文化研究的资助力度,深入挖掘和梳理了布朗族伦理道德思想,整理和出版了一批有关布朗族伦理道德方面的书籍,抢救录制了一批关于布朗族弹唱的影像资料,成效明显。但从实践视角看,州、县宣传、教育等部门虽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但以应时之举居多。以布朗族弹唱为例,通过调研发现,所录制的歌曲更多是围绕发展经济、提升旅游吸引力而展开的,比如祝酒歌。布朗歌曲中祝酒歌应该是最流行,普及率最高的。而其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则未得到应有的挖掘和推广。故此,政府要实现对于布朗族文化保护的全景式覆盖,应将布朗族传统伦理道德承载体文化典籍(散见于傣族的文本中)、口头文学、神话传说等,进行全面充分的挖掘和创造性地转换。


  同时在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上,要有所斜和照顾。以布朗族歌曲的推广为例。目前曼芽村拥有布朗族弹唱国家级传承人岩瓦洛、省级传承人玉喃坎,他们每年既要应付沉重的农活(尤其岩瓦洛是当地的橡胶种植大户),还要协助完成州、县安排的外出演出和每年布朗族歌曲讲习所的教学任务。但是从州县得到的补助(岩瓦洛和玉喃坎每年分别享受8000元和3000元的生活补助)无法弥补因为宣传所造成的农活的损失。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打乱他们的生活秩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些民族文化传承人的积极性。传统建筑方面,作为具有民族特色、承载着悠悠文化传统的“干栏式结构”的房屋,正在被钢筋混凝土的汉族房屋所取代,政府如不及时介人,负载着民族信息的建筑也会消退在历史中。


  (三)借助新型媒体的力量,传承和弘扬布朗族优秀伦理道德观念


  作为一个没有本民族文字的民族,如何实现本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挖掘和传承,发挥政府的主导力量是关键。其一,政府可以借助于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强大渗透传播力量,通过新媒体建立宣传的多样化平台以唤醒广大民众尤其青年一代对较少民族的文化的关注和聚焦。借助新媒体力量扩大较少民族传统文化的辐射面,不断提升布朗族群对本民族伦理道德的自信。同时可以建立布朗族的微信公众号、网站,定期发布布朗族的民族文化图片、发展的新容新貌等民族信息,将布朗族伦理道德中优秀的文化因子通过丰富多样化的传播形式进行宣传,让更多的民众熟知和关注。其二,政府注重价值引领,侧重引导布朗族精英阶层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力度。依托新型媒体的人际聚合功能,实现对民族精英的最大限度的弓丨导和影响,不断提升布朗族精英群体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认同,借助他们的力量影响和团结好本民族,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以他们文化觉醒带动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力度。


  五、结语


  改革开放后,以致富能手为代表的乡村精英引领布朗族逐步摆脱了贫穷,他们的凝聚力和权威得以构建。但在从少数人向多数人共同富裕的转向中,这些昔日乡村精英对本民族伦理道德等精神的追求和坚守有滑向低俗化的倾向,如个别乡村精英有出境赌博、边缘涉毒涉黄的现象。当前乡村精英所处的环境仍然是一个熟人社会,他们的点滴行为直接构成了示范效应,负面影响很可能迅速扩散,很可能冲垮有待强化的乡村道德基础。康德认为:“德性就是力量。”在新形势下要发挥出布朗族伦理道德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通契合之处,增进布朗族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并自觉的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布朗族民族优秀伦理道德文化唯有滋养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获得更好发展。


                                                      范益民,艾兵有

                   (1.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昆明650091;2.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社科基础部,浙江温州325016)

上一篇:从《祝福》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劣根性

下一篇:道教文化与“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