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论生命化教育理念中的主体道德教育

发布时间:2015-07-07 11:35
论文关键词:主体性道德教育生命主体道德教育
  论文摘要:“主体性”是人在与客体的交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自由、自主和超越的综合特性.是入的精神生命之所在。将“主体性”理念融于道德教育是人寻求自身价值、完善生命意义之使然。主体道德教育着力在起点上.把学生看作实现生命意义的主体性存在;在教育过程中,以主体性的方式对学习者的生命型人格进行引导和建构:对教育终极目标的追求上,则意在提升学习者的生命型人格与德性品质,推动学习者向善。其全程凸显了大写的“人”.是对生命的追寻和显现。
  进入新世纪.教育越发背负着提高人之生命质量的神圣使命“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这一思想已经在学校教育实践中逐步确立。然而.这一切只存在于一般的课堂教学中——学校道德教育仍然把学生当作接受各种规范教育的客体.当作“无德”或有待着色的白板。虽然有过一些相关改革.但终归只流于形式——学生的主体性一直没有被提升到生命意义的高度教育的过程虽然是在提倡学生的自由、自主和创造性.但其实质却依然是在为“培育有用之人”.“培养英雄”等“无我”的目标而努力道德教育课是在宣扬“英雄”“圣人”的故事.是在传授“爱国经”,然而,故事也好,“经文”也好,学生只会在看热闹,他们非但无法真正体会“道德”的究竟.反而学会了“伪饰”或“盲从”。因此,重新审视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涵、实质和目标;探求主体性与生命。生命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从而揭示主体道德教育的生命性实质成为研究的必要本文意在回答以下的问题:主体性与生命有什么样的内在关联性?它们对道德教育意味着什么?主体道德教育的实质和目标如何定位,何以体现?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再次明晰主体性、生命化理念对道德教育的深刻意义,使道德教育的开展真正是为了学生.为了让他们真正成为一个人。引导他们追寻自我选择的有价值人生。
  一、主体性:精神生命的形与质
  (一)主体性及其内在特征
  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由、自主、和超越的综合特性。其中,“超越”作为主体性发展的高级要求。是主体性得以凸显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其表现为个体能够以理性自觉的态度批判和反思各种规范、现象和问题,能够对我,进而对选择的意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换句话说,“超越”就是寻求意向、行为的“自我管理”和意义的“自我实现”,就是对人的自然性的不满足、否定和扬弃它是人的一种理性自觉。是人在适度自由、自主的基础上表现出的“自我与人我”的统一。所以,超越性凸显的关键即在于自觉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施展。拥有超越性的人不但具有较高的主我意识,不但能够认识到“我是活动的主导者”.而且能将自我看作待为提升的对象.自觉指导自我发展;同时,也将他人看作与自身共生共存的主体和合作的伙伴.而不是被利用的工具
  具备完整意义上的“主体性”.个体才有望在施展充分自由、自主性的同时,将自己融于社会共同体中.才有望具备一种终极关怀意识。有自由、自主性的意识.但缺乏以理智为前提的超越性.个体往往局限于“情感欲望的释放.进而不可避免地招致其思想和行为的盲目和混乱,成为自身欲望的奴隶.而无法作为真正意义的主体来生活:个体由于自然条件和内在条件的局限.他们对自由和自主的单纯追求有时是盲目的甚至是非理性的尤其对儿童而言,他们早期阶段的未成熟性、非理智性,往往决定其对自由、自主的追求是混沌的。在没有理性突显的情况下,他们自由、自主性的施展,一定意义上带有个体化的主观意向。这即是说,绝对化的“自由”和“自主”观念的个体要么不存有“主体性”的观念.要么则将主体性推向“唯我独尊”的局面:他们对“主体性”的意念.是将“我”作为绝对意义的主体.其对人际关系的理解是“我对你”的关系——自身以外的事物包括他人在内.均被当作静态的等待认识和改造的“客体”。可见.尽管“自由性”和“自主性”的提倡可以克服现象中“无我”和“异化”等“无人”的问题.但是在没有理性或者其他具有更高自觉性力量引导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人的“自我中心性”.个体呈现“癫狂”的生命形态——作为理性自觉的一种形态.“超越性”应该是主体性的核心要义.而主体性则是自由、自主及超越的有机联合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主体性体现为一种善或者美。其表明.人作为社会共同体的成员.是平等相待.互尊互重的否则.那些拥有绝对自由的人很可能将他人当作实现自己个人利益的工具这即意味着.一部分人成为活动的“主动体”.而另一部分人则沦为被动.从而他们的自由受到前者的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自主性与超越性也就无法成为现实所以.从社会共同体层面提出人的“主体性”.一定意义上.正是探求人与人的内在和谐正是由于主体性突显这样一种善或美.使其自然地与人的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拥有了某种巧妙的通约性.成为精神生命的核心特征和外在表象。
  (二)“主体性”与精神生命的关联性
  “什么是生命”在不同的学科或学术背景下均有不同的阐释随着西方生命哲学的发展以及我国生命化教育理念的大力提倡.人们如今已将生物学的“生命”概念与西方生命哲学中的“生命”内涵予以融合和提升.将“生物性”生命拓展为自然性生命和精神性生命的统一.或者是自然生命、价值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统一而就精神性生命的实质以及它与“主体性”的内在关联性.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一方面.如果说人的生命是集自然性生命和精神性生命于一体的类生命的话.那么.精神生命作为人的生命特质,就是人的价值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综合。如此,人自身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实现即主要体现于精神生命的施展中而精神生命的实质一定意义上就主要体现为.一定社会活动中展现出来的自主性、独创性及自我超越性。这表明,我们的生命不仅仅意味着“活着”、“生存”,不仅表现为“新陈代谢、生长发育”,还意味着精神上的自主性、开放性以及社会中的互动性与合作性等等正是由于人精神生命的不断施展.人的生命才被看作“自在”的生命。人才被看作“自为”的存在.才有了对诸如“主体性”地位等的探求。
  既然精神生命的施展离不开人的自主性、独创性及自我超越性的释放那么.“主体性”就在综合自由、自主和超越性的特征上与人的精神生命具有了必然的通约性所以.“主体性”某种意义上即是精神生命的重要体现和核心特征之所在——主体性的发扬.主体性的实现.很大意义上就是生命意义的自我完成.是生命力量的开掘和提取——“主体性”与人之“生命”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另一方面.同“主体性”一样.“精神生命是什么”的问题也可以用一句话回答:精神生命体现为一种善这不是对精神生命内涵的界定,而是对其体现的力量的概括。“善”在苏格拉底看来.就是对任何人有益的东西“一切可以达到幸福而没有痛苦的行为都是好的行为.就是善和有益”。他还认为,美就是善。认为善是至高无上的宗教.是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唯一东西亚里士多德则在前人基础上,把善看作是生活中实现的美好的可能的生活状态。我国的思想家们也将善看作一种高尚、纯粹、美好的东西所以,精神生命作为一种美好的向上的力量.即是一种善如此.同为善的体现者,主体性与精神生命的共通性是不言而喻的——人的生命意义的实现过程就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主体性”是人的精神生命的形与质。
  二、精神生命:道德教育目标之内核
  道德教育不是简单的思想品德的提升教育.学习者也不是生而无德或是有待着色的白板人的生命是向善的.这不仅要求个体自我内在精神境界的提升.也要求个体成为社会共同体中的一员.具备一种终极关怀意识——个体在提升自我内在价值的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责任意识倘若脱离社会共同体这个大背景.仅仅是内在品格的提升并不能完全说明此人是一个有德之人正像麦金太尔认为的.真正的德性不仅维持实践.使我们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而且也使我们能够克服我们所遭遇的伤害、危险、诱惑和涣散,从而在对相关类型的善的追求中支撑我们.并且还把不断增长的自我认识和对善的认识充实我们意在说明,德性包含三个维度的意味:实践共同体之间的你我互利:自我认识的增强:对善的认识和追求。因此.对于道德的衡量,如今已经不再仅仅是“爱国”、“无私”等就能说明的.道德是为了人更好地生活鲁洁教授即认为.道德是要人循着做成一个人的目的去生活道德所关注的是怎样使人活得更像一个人.它所确定的是人的生活原则、生活的根本方向它所涉及的是整体生活的善圈。
  那么。道德教育究竟是什么?它的实质和目标义是什么?西方包括国内一些学者都认为.道德表现为一个人使自己成为一个像样的人人的存在是依存性的.是一种共在状态这就决定了他们对道德教育目标的认识集中于强调学生的需要:学生理性的、自主性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的形成以及学生普遍化的道德建构从总体上看.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求善的活动.是建构主体自我道德人格与寻求道德共契的统一道德教育是始终围绕“人”而展开的由此.道德教育就在于引导学习者自我提升内在的品质和外在的德性。其中.内在品质是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生发.而外在的德性.则是主体在外部行为活动中显现的道德品性.它通常取决于个体自身对群体或社会中道德问题的认识程度.即一定的德性智慧人道德的好与坏.善与恶.往往在于是否会给社会其他群体成员带来不便或者伤害所以.生命作为一种善.成为道德教育的可能关注点。

  “精神生命”既然表明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特性.而道德教育也正是“为了人”的教育.那么,“人”就是德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精神生命之“主体性”在道德教育中的施展与提升.即是学习者理性的、自主性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的显现.是学习者融于现实.成为一个人的重要指标鲁沽教授在《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中指出,人从自然性中走出来.走上了道德为他们铺设的成人之道.由偶然的人成为必然的人.这就是要使道德对于人性的自觉设定植根于个体内在的良心和人生信仰.把一条成人之路构筑在人的心中……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要使自觉的人性设定成为衡量是非善恶的根本尺度.促使整个社会生活秩序都能朝着有利于人的生成发展、自由解放的方向运行,必须有道德教育的参与。可见.道德教育区别于其他种类的教育活动即在于它将人的知、情、意、行统归于“品格”的向度,统归于自觉的人性的发掘道德教育是专门的向善的教育.而不是单纯地填充知识、培养技能。它把“建构真正的人”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让学习者去获得人的本质.实现人的价值.完成人的使命还需强调的是.道德教育要求实现或建构的“人”是一个主体人.而不单单是个体人或社会人——主体人区别于“个体人”即在于,他是拥有理性自由、自主的“合法性存在”。也就是作为持有“我、你”人际关系之信念,存有人类共契道德之价值观念的个体而存在.而不是完全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不是道家所主张的出世的“逍遥人”;主体人区别于“社会人”.则在于,其不是“无我”的存在,社会人只是主体人生活于社会中体现的其中一面极端化的社会人甚至是为社会而存在的“工具人”.而主体人却是人生意义的自我掌控者.他们会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为了我以及与我同在的人更好地生活而存在.而不是相反——只有意识到主体人与个体人、社会人的区别.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生命化理念对教育.对道德教育的切深意义.才会进一步明确.“生命”作为道德教育目标之必然内核的原因所在。
  三、主体道德教育:彰显生命的意义
  如果说道德教育的“意味”在于凸显人的精神生命的话.那么作为精神生命的实质特征——主体性自然成为道德教育施展的重心之所在因此.生命化教育视野中的道德教育在形式上体现的就是一种主体性的道德教育,也即“主体道德教育”主体道德教育是什么?笔者认为,其突出三个维度:
  首先.起点上.把学习者从真正意义上看作具体的“生命人”.看作是待发掘其生命意义的主体性存在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初衷即是使学习者成为道德教育的主体.而不是有待改造或加工的客体或材料施教的前提.要求引导者明确学习者的人格倾向、道德需求和道德认知水平等。
  其次.在过程中.以主体性的方式对学习者主体性人格进行引导和建构这即是倡导教育者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让他们在德育活动中进行自我体验、自觉探索。同时.教育者则顺应情境,引导学习者学会关心,使他们富有责任感、义务感,具有自信心、创新思维以及公平、竞争与合作的意识。
  结果上.则是把提升学习者生命型人格与德性品质以及推动学习者向善.作为终极目标。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道德教育.它是在推动学习者主体性人格.进而使道德教育的实质和价值得以凸显.使道德教育真正为了“人”。
  所以.主体道德教育始终围绕着的是具体的人.始终不能忽视的是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始终是在以“主体性”为内线.施展学习者的生命灵动。学习者的价值生命在这里得到良好凸显。因而,要发掘学习者的生命性.帮助他们实现生命的意义.就必然会探求.道德教育能做些什么?道德教育能够突出表现出或挖掘出学习者哪方面的生命品性?有研究者认为,主体道德教育是以受教育者的内在道德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受教育者已经形成的思维习惯、认知方式、人格倾向、价值观念和情操修养,通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动性、主导性和创造性作用的发挥.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完善受教育者的美好德性。这一定义。代表了多数研究者对主体道德教育的看法.其突出强调学习者的内在道德需求:学习者已有的道德经验和道德认知:学习者的主体性并将道德教育的目标归位于美好德性的养成。
  但是.上述定义,倘若从主体性固有的内在生命性特征看,却忽视了重要的一点:生命的主体性.决定人的生命意义的实现只能是“建构”.而不是“无事生非”.不是训练或培养等外在添加的东西。教育者秉持建构的理念则同时说明他(她)是带着与学习者共同交流对话的态度展开教学的.对于师生关系的理解是“我与你”的主体间性的关系.如此,师生双方才可能跨越情感上的阻隔。为生命的释放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培养”等词汇本身就已经在意念上造成“我对你”的人际关系分离的局面.其即是已经承认教师对学生具有绝对的优势.学生只是有待教师着色的白板因而.从实际意义上看.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得到他们的承认.更不用说具体主体性教育的展开个体生命意义的实现等诸如此类目标的达成了个体主体性发挥得如何.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是否成为一个人.成为一个超越自然生命展现精神生命的人.而这正是道德教育被进一步冠之以“主体性”属性的原因所在。
  由此,不论对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理解.还是具体的实施,均不离其“展现生命意义”的宗旨“生命只‘应该’在生命位于生命价值系列中的更高位置时.并在能自由支配有用事物的程度上制造有用事物.享受惬意事物”.阎这是舍勒在批判现实道德价值观中“有用价值凌驾于生命价值之上”时做的论述,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真正好的事物或者价值导向更在于它能更多意义上使人获得精神生命的自我满足感.否则.就会颠覆价值本身的真正意义.诸如道德教育之类的价值引导活动也会表现为无人的教育。基于这一原因对主体道德教育的提倡,最终归旨即在于彰显生命的意义主体道德教育是生命发掘的必然选择人的生命意义的实现是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终极价值,而不是条件性价值。主体道德教育寻求的是人的精神性的满足感.是为了人能更好地生活
  参考文献
  [1](美)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77.
  [2][3]鲁洁.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j].教育研究,2007(11):13—15.
  [4]张玉茹.主体性德育模式与德育有效性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68—69.
  [5](德)马克斯舍勒.价值的颠覆[m].罗悌伦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37.

上一篇:道德责任建设:社会责任体系建设之基

下一篇:关于当代社会道德信仰及其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