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析教学民主的意义及实施的基本原则

发布时间:2015-08-05 09:43

 [摘 要] 本文在简要分析了实施教学民主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针对教学民主的本质特征提出了几条在具体实施教学民主的过程中应注意遵循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教学 教学民主 基本原则
   由于受几千年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文化观念和中国现实国情的影响,多年来,“教学民主”一词在我国教育领域中或多或少地被看作是一个“敏感词汇”。在由王道俊、王汉澜同志主编的“供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学使用”的现行《教育学》教材中,只在第八章第四节的“教学原则”一节中的“启发性原则”之下,作为贯彻启发性原则的五条基本要求之一,提出了“发扬教学民主”的要求。认为“这是启发教学的重要条件。
  笔者认为,随着全球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国与国之间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创新日益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要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应在各级各类学校,大力倡导和实施创新教育,以迎接全球化带来的时代挑战。而实施创新教育的举措之一,就是加大课堂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的民主化改革力度,探讨并真正落实教育教学的民主化。因为实施民主化教学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树立公民意识、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造就千百万能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的重要前提之一。本文拟就实施教学民主的意义、原则与办法等,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教学民主及其意义
  1、教学民主的基本含义
  在我国教育界中,对什么是教学民主的问题,人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定义。但总的来说,我们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对教学民主进行定义和讨论。若将教学民主作为一个广义的概念来看待的话,它除了在教育目的的指向性和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择等方面,要涉及或包括有对学生进行现代民主意识和观念进行培养教育的内容外,还应包括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为基本教学原则之一所确立的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与地位、权利与义务、知识与真理、决策与管理以及教师施教的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平等与民主。但若作为一个狭义的概念来看待的话,即只落实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由师生关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民主。本文所论及的关于教学民主的意义与实施办法等,也是指后者那种狭义的主要体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民主。
  2、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需要
  民主发展的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需要从两个方面设计和着手: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人的民主素质的培养。教育不单为民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而且还可以提供直接进行民主训练的场所。不同的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发展。传统“师道尊严”的权威主义课堂教学与非民主的师生关系,容易形成学生的权威人格,这种人格特征表现为过度地、不加批判地遵从权威人物的观点,有时甚至是极端地唯命是从,缺乏对事物的理解力和判断力,离开了权威的命令,便感到不知所措。而在民主的课堂教学和师生关系中,学生才能学会自己思考,做出独立判断。学生的行为是出自对真理的尊重,而不是出于对权威的盲从。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经常地被尊重,于是也学会了尊重别人;学生轻松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于是也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学生把自己放在与他人平等的地位,从而感触到自信的力量和存在的价值。这样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为官,不会一朝得志,权力意志便极度膨胀;为民,也不会奴化依附,一味盲从。这样的人才会真正成为具有很高民主素养的对社会负责的公民,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3、是培养学生主体精神的需要
  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现代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主体能力、塑造主体人格,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教育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身发展的主体。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重教师而不重学生,重传授而不重探索,重管教而不重自觉,重统一而不重多样,片面强调学生受动的一面,扼杀了能动的一面,压抑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这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千百万主动性、创造性人才的需求背道而驰。而师生平等、共同探讨、相互激励、畅所欲言的课堂民主气氛,正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精神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4、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提高综合国力,自立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前提。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一个宽松、和谐而又充满民主的教育氛围。因为民主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没有教学的民主,课堂就是****者的课堂,而****是压抑创新精神的。在一个一切都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课堂上,学生是无任何主体精神可言的,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一切惟命是从,按图索骥,很难想象在这样一种教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会在今后形成什么打破常规的创造性思维。不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和课堂上的****主义,代之以一种新的民主教学观,谈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等无疑是一句空话。

 5、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巨大冲击,对教育的影响是首当其冲,它正在引起人们教育观、教学观方面的重大变化。摒弃教学****,施行教学民主,既是信息化时代的内在要求,也是人们不得不做出的必然选择。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先知者和绝对拥有者,学生知识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传授,教师乐意教与否,教得多与少、差与好,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前途命运,从而自然形成了教师的知识权威。这种知识权威又逐渐演化成了教师在人格上凌驾于学生之上的人格权威,在这种权威面前,学生往往只有“绝对服从”的份。而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信息传播速度和知识更新速度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及时的。这就大大削弱了教师以知识权威自居的基础,由此而派生的权威式教学方式便自然面临着不能继续下去的现实,教师不得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实现由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到平等的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帮助者的角色转换。
  6、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需要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想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将美好的教育意图化为现实成果,仅有一些技术层面上的操作和改进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师生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情感交流渠道。师生心灵的真正沟通,还必须依靠教师的人格力量,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构建民主氛围的人格魅力。一名教师,只有在把学生看作是与自己一样有血有肉有灵性的完全平等的人的基础上,才能在给予学生充分尊重的前提下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并由此搭起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使学生真正在“亲其师”的基础上而“信其道”,大大提高教学的目的和质量。
  二、教学民主的实施原则
  由前述讨论可知,传统“师道尊严”的****主义教学模式,给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它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了一批高分低能、唯唯诺诺、平庸顺服的“书呆子”。笔者认为,有的放矢地深化教育改革,改变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实施教学民主,注意落实好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确立教学民主的基本原则地位
  能将教学民主作为一条基本的教学原则,写进各级各类师范类院校公共《教育学》教科书中去,让各级各类学校的未来教师们,在接受师范专业的各项教育和训练时,就对实施教学民主的重要意义和途径有着明确的认识。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觉地把实施教学民主作为一条基本的教学原则贯彻到自己教书育人的职业行为中去。
  2、确立师生人格地位上的平等关系
  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把每位学生都当作是与教师在人格地位中完全平等的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在人格上低教师一等的被动的服从者和知识的被灌输者,保护学生求知和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挫伤学生的人格,不扭曲学生的心灵,不伤害学生既使是很幼稚可笑的求知和创造的各种冲动和热情。

 3、营造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
  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努力将整个教学活动营造成为一种师生共同参与、自由探讨、畅所欲言、相互激励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的教必须充分落实到学生的自由的学上,教师只能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称职的向导和引路人,自觉有意地或在学生需要时,为学生指明继续前进的新方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新障碍,为全体学生提供一个即自由平等又宽松和谐的学习和再创造(甚至是创造)的机会和条件。不把自己的权威和意志强行施加到学生的头上,扼杀学生自由发展的各种可能和机会。
  4、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要努力让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和人格的主要阵地。要淡化教师权威,培养学生敢于不唯书、不唯上、不唯老师是从的怀疑精神和人格,鼓励和保护学生的自由思考、自主发现、自由创造的精神品质。鼓励和帮助认清自我、发扬个性、标新立异,多元思维,宽容学生在探索活动中的无知和错误,努力使课堂成为学生无拘无束、无所畏惧、敢想敢说、敢闯敢干的自由天地,为学生创造一种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安全的心理环境。
  当然,倡导和实施教学民主,并不意味着要消除师生身份之间的一切差别,也不意味着教师要完全放弃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和做出最后决定的职责和权利,更不意味着要教师放弃一切课堂教学的规范和纪律,使课堂教学沦为彻底的无政府主义和自由主义等。它只是在强调课堂教学所必须遵循的其它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坚持教学的民主化原则,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在为塑造千百万即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又具备现代公民民主素养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试论推进政治文明必须加强公民文化建设

下一篇:浅谈中国共产党人对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