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史上的第三面理论旗帜
[论文关键词]“三个代表”理论旗帜依据
[论文摘要]本文试图探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史上第三面理论旗帜的依据,以此突出其在现实社会中的核心地位和指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的历史,是一部研究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反复实践而愈益结合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8O年艰辛岁月中,其理论思维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地在中国创造性地构建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推向新阶段。如果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富有理论创新精神的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过程中实现的两次伟大历史性飞跃而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的话,那么******总书记“七·一”讲话中涵盖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史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第三个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第三面理论旗帜。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史上的第三面理论旗帜是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把握了社会主义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根本问题,她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作为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其具体依据是:
一、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性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体系本身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她既是对实践深刻成熟的理论反映,又是随着新的实践不断发展的新的理论形态。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决定了科学理论的社会历史性,即任何科学理论都要受到所处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都是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的科学理论。任何科学理论都是逻辑的历史的统一。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是由历史的东西派生出来的。任何科学理论的逻辑顺序都是客观历史发展顺序和认识发展顺序的反映。正是由于客观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党的理论思维也不会永远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必然会随着历史的前进、时代的发展、实践的深化、科学的进步,在同各种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斗争中而不断地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完善。
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的历史就是一部理论创新、与时俱进、奋勇开拓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第三次伟大历史性飞跃中所产生的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的就是这种继承与变革相统一,批判和创新相结合的这种开放性,从而同那种以凝固、僵化为特征的教条主义、形而上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形成鲜明对照。科学理论与时俱进,新陈代谢,自我扬弃,自我超越,是党的理论思维成熟的根本标志,也是科学理论生命力的根本所在。科学理论的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性和开放性,反映了事物发展趋势的前进上升性。而只有与时俱进的开放性理论才能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时代主题,回答时代课题,才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理论,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才能作为时代的理论旗帜。
二、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和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决定的
以实践为基础的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化了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其实践性就在于她始终把实践的观点看作是其全部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始终以实践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础和核心,作为全部认识的来源、动力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她一方面强调自己的全部理论源于实践,另一方面又要以改造世界的实践为目的。强调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反过来又为实践服务,并将其理论付诸于21世纪的现实,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化为改变现存世界的物质力量。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化了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其科学性就在于她的全部理论最讲究实际,最尊重事实。她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存在,其理论是在反复探索、深人调研、深思熟虑的前提条件下形成的,是对中国共产党建党80年奋斗业绩和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反映了全党的意志,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晶,是被80年建党经验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的真理体系。这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为标准,坚持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坚决排斥附加和主观臆测。其基本观点、方法、结论奠定在概括总结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之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化了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其革命性集中体现在她的批判的革命的本质上,即她坚持用唯物辨证法观察事物,反对把客观事物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化的观点,反对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认识视为最终的、不可改变的、僵化的教条的主义观点。她以革命的批判的态度正确对待自己的理论和现存事物,以改造世界为宗旨,把变革旧世界和改变现存事物作为自身的任务和目的。她不但在理论上提出“三个代表”,同时还要全方位去实践“三个代表”。她从肯定中看到否定,从静止中看到运动,从稳定中看到变化,尽全力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这种彻底的批判精神恰恰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本身的客观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化了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正是这样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严格科学性和彻底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只有经过实践反复证明是真理的理论才具有科学性,也只有把科学理论作为行动指南,作为变革现存世界的思想武器才又具有革命性。而只有以实践为基础的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相统一的理论,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所在,才有资格成为先进政党的理论指南、行动纲领和精神支柱,才能作为时代的理论旗帜。
三、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突破性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连续性决定的
“七·一”讲话决定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它的先前理论的关系是前后相继的继承和发展关系。既在继承中有创造性发展,又在运用中有突破性创新。如果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直接继承、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发展的话,那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开拓性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突破性就在于它把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社会标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标准有机统一起来,顺应历史潮流,把“三个代表”看成是一个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有机联系、辩证统一的整体。并将其作为加强和巩固党的建设的一个完整目标,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新的理论内涵,从而构成了一个新的科学概念和严密而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她站在时代前沿对党的先进性作出了精辟论述,把“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作为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和建党实践的核心,提出“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的新论断;为健全民主制度,提出通过发扬党内民主积极推动人民民主的新观点:为从严治党,对新时期党的干部提出了“四自”即自重、自醒、自警、自励,“三讲”即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新标准;对如何处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关系,作出了“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的新概括;并提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思路。从而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得到充分扩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的先进性的集中概括,是党永保先进性并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波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涉及到巩固执政党地位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系统工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新的思想和观点,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又不拘泥于个别过时的结论;既珍惜已有的成果和经验,又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既继承前人,又突破常规;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连续性,又有其自身的个性特征和时代特色,为丰富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增添了新的理论亮点,使中国共产党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得到了提炼、升华,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的新境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它的先前科学理论相比也有其共性特征,这就是:逻辑起点完全一致。即都以中国国情和时空条件为立足点,都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都坚持“从物到感觉再到思想”的认识路线;理论精髓一脉相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致的;与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从马克思、恩格斯到毛泽东、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实质和精髓没有变。
只有突破性的理论才使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展现出个性,只有连续性的理论才使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展现出共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化了的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联系就在于: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中也包含着共性;就在于她作为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正是由于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都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领域处于核心地位,是当代先进文化的灵魂,决定着当代先进文化的性质和社会前进的方向,才能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世界观基础,才能成为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就必然成为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旗帜
上一篇:论析公民法律文化与公民参与行政
下一篇:浅谈民主的理想与现实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