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关于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5-08-11 09:41

【关键词】邓小平 制度建设 社会运行
【论文摘要】近年来,从史学视角以及制度建设的具体内容方面研究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的成果不少,但从社会学的视角以及制度自身形成过程方面研究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的成果比较少。基于此,本文以此为视角对邓小平制度建设功能、制度建设目标、制度建设结构、制度建设内容、制度建设过程以及制度建设的社会绩效等几方面进行了初步地分析与研究。
制度建设是社会实现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熏要保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制度建设,对我国社会实现初步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产生了熏要影响。研究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  
制度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规范体系。邓小平十分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认为“最重要的是一个制度问题”,“制度是决定因素州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制度建设是维持社会运行秩序的必要条件。“没有社会秩序,一个社会就不可能运转。”伫l社会秩序的形成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共同支撑,但制度作为一种刚性规范,借助外部权威,行塑人的活动方式,为人的社会行为选择设置边界,创造合理的空间,从而达到有效的社会控制,是保证社会运行秩序的基石。邓小平强调,要搞四个现代化,使中国发展起来,必须要有纪律、有秩序地进行建设。在谈到如何消除和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时,他明确指出:“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啪所谓靠得住,就是说法制对人们行为的约束,最鲜明地体现了强制性、权威性的特点,体现了为社会秩序提供强有力的保护屏障的作用,这是任何社会健康运行的重要条件。
其次,制度建设是发挥社会激励功能和整合功能的主要渠道。一个社会共同体的成员只有富有积极性、创造性,其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社会才有自我更新能力,才有活力与朝气。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社会成就,关键在于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吃大锅饭”的不合理现象冲击了“等、靠、要”的惰性心理,极大地调动了人们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邓小平认为:“体制搞得好,就可以调动积极性。”m我们进行各种具体制度的改革,“目标是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各方面都要解决这个问题”叫。良好的制度能通过建立责权利三者的统一,把人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状况、工作效果同他们自身的利益直接挂起钩来,从而有效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发展。
同时,制度建设具有形成社会整体力量的功能,即整合功能。一方面,制度把人的活动纳入某种“轨道”并按一定的方式进行,体现某种办事的规程,要求人们共同遵守,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制度就没有统一的行动。另一方面,制度通过强制手段调整社会关系,有效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促使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更好地协调发展。邓小平强调必须制定一系列法律,包括民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并且要求建立健全完整的制度体系,使制度体系中的规则系统真正名副其实的“规则化”,用制度化来组织千差万别的社会成员,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
再次,制度建设是解决我国制度缺失、制度失灵、制度僵滞最直接的途径。“文革”结束以后,我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制度的缺失、失灵和僵滞。例如,“文革”时期把许多有效的制度当作修正主义或资本主义的东西加以否定。经grit制僵化,合理的经济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被废除,否定价值规律、否定物质利益原则和按劳分配;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存在相当严重的官僚主义现象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仅仅靠进行思想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根本出路还是要对相关制度进行改革。邓小平深刻地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他这样讲“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总之,制度建设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长期以来制度建设的落后,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就在于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使社会制度的功能和效率趋于优化。
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制度建设的目标、结构、内容、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果的探索,具体表现在;第一。制度目标建设。制度目标建设是制度建设的前提。制度建设的途径就是以目标建设为突破口,寻找新的方法和手段。
邓小平把制度目标建设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价值目标。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建设的价值目标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基本一致,即“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更进一步说,就是为了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一种制度能否成为合理有效的制度,归根到底,取决于是否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邓小平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价值目标的核心他在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本质等的论述都把人民的需要放在核心和根本落脚点的地位,特别能体现这一点的是“温饱-小康-富裕”的三步走战略,每一步走都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紧密相连,满足人民的需要是邓小平始终强调的贯穿整个邓小平制度建设的主线。
第二层次是具体目标。邓小平认为要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目标。经济制度建设目标是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制度建设目标是“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具体地说,就是:第一,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第二,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第三,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叫科技教育制度建设目标是形成“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啪”。,有利于人才辈出的机制。制度目标选择正确是整个制度建设的前提,也是制度建设的纲,党和国家的各项制度发展与完善必须围绕这些目标进行。目标一旦选择错误,一切努力将失去意义邓小平制度目标建设把我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是符合我国实际的目标。成为其制度建设思想的中心和我国制度建设的导向。
第二,制度结构建设。制度结构建设是制度建设的基础,包括制度内部结构建设和制度外部结构建设。内部结构是制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由各种相互依存的制度共同构成的“制度体系”。外部结构则是制度形成的环境或外部条件。针对制度的内部结构建设,邓小平强调制度的整体性、相互依赖性和相互制约性。马克思指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社会各系统和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中,“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但政治、精神对物质生活方式具有反作用,社会是各种要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邓小平根据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用。同时,强调制度结构的整体性,认为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都应该相应的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行不通。”不仅经济、政治,还包括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叫具体的各项制度又有不同部分组成,邓小平要求全面协调,共同建设。比如,经济体制的建设应该包括所有制结构、运行方式、分配方式、以及工业体制、农业体制、财政体制、管理体制等的建设,要全面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邓小平也十分重视制度外部结构建设,可以说,邓小平制度建设的巨大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重视外部结构建设的结果。首先,重视思想上层建筑的变革和建设。制度建设要以思想观念的变革为先导。邓小平最先深刻认识到解放思想对我国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并抓住机遇。支持在全国范围展开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从而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端正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在1978年12月举行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对解放思想的重要性进行十分透彻的阐述,并把解放思想提到事关“亡党亡国”的高度,这些论述对以后的制度创新和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的突破也是思想上层建筑变革和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邓小平认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长期没有完全搞清楚。因此他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应该比资本主义具有更大的发展优势。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制度不等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做法。这些论述充分论证了制度创新和建设的合法性,为全社会对制度变迁的认同奠定了基础。
其次,重视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定。没有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经济政治环境,制度建设就不可能成功。邓小平认为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为制度建设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同时,要重视政治稳定,“稳定压倒一切川",改革不能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轨道,要及时对影响社会稳定的不良因素进行严格控制。邓小平后来说,我们能够顺利进行体制改革工作,是因为这几年我们实现了政治上的稳定和政策的连续性。很难想象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国家的制度建设能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治的长期稳定为我国的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创造了宽松的环境,成为制度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第三,制度内容建设。制度内容建设是制度建设的核心和根本,制度建设实际上就是通过内容的调整和变革来适应制度目标和环境的变化。邓小平制度内容建设是一个体系,即宏观上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主要分两个层次:首先,经济、政治和文化科教等中观层次的制度建设。经济制度建设思想主要是围绕三条线展开的。一是经济运行机制的建设:二是所有制的建设;三是分配制度的建设。其中,经济运行机制的建设是整个制度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所有制和分配制度建设都是围绕经济运行机制而展开的。
早在1979年就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随后,随着实践的发展,他又提出坚持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调节的思想。特别在南方谈话中,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清楚、精辟的论述,认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帅””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根据邓小平的讲话精神,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我国经济运行机制逐渐开始形成;所有制方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广大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冲破了人民公社的单一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掀开了所有制改革的序幕。1984年,城市所有制改革启动以后,邓小平十分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应该大力发展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在分配制度方面,实行分配方式的改革,建立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发展成为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经济主体市场化,政府对经济管理间接化,分配方式多样化的格局。

经济体制的改革迫切要求政治民主体制的改革。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全面分析了党和国家制度中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意见。以后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对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论述,其主要内容有: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理顺党政关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领导体制和领导作风,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机构改革是整个政治体制改革的先导和关键,要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政府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建立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党和国家干部管理体制,“关键是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包括选举产生、委托和聘用的)职务的任期,以及离休、退休,要按照不同情况做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强化监督机制,巩固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和多党合作制等基本制度。
关于科技教育体制,邓小平认为:要权力下放,统分结合。要从科教体系和制度上理顺国家、地方、社会、学校等的关系,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建立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达到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改革领导制度。提倡集中领导和民主管理相结合;建立和完善责任制。强调职责权利的统一,严格考核,赏罚分明,建立与本行业特点相适应的相关制度。
其次,规章制度、法律等微观层次的制度建设。邓小平十分重视微观制度建设,指出要使社会主义走向完善,必须度、社会保障制度、生育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这样才能形成合力,更好地发挥制度作用,不能搞单项突进,厚此薄彼。比如。在法律制度方面,邓小平主张加快立法,完善立法,依法办事,并认为,“国家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企业和个人等等之间的关系,也要用法律的形式来确定;它们之间的矛盾,也有不少要通过法律来解决。“’在微观经济制度方面,邓小平提出进行微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实行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等制度,同时,要在价格、信贷、劳动工资制度以及财政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
第四,制度过程建设。国家制定任何一种制度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根据组织目标和环境的变化而做出调整和变革。邓小平认为我国制度过程建设必须注意三方面问题:
首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时大胆借鉴世界的成功经验。推进制度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这就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说:“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所以,我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脚”’同时邓小平指出,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制度建设也不例外。他说资本主义“在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方面是大胆的它有个特点,不论资排辈,凡是合格的人就使用,并且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从这方面来看,我们选拔干部的制度是落后的”]的制度将—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匕最好的制度。”
其次,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地有步骤地向前推进。我国的制度建设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制度建设必须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亦步亦趋。特别是政治制度建设,必须“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国家的情况,走自己的路”,“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州”‘另外,由于制度本身的周期性,任何一种制度都不会一形成就十分完善,我国制度建设本身存在着先天不足,更是如此。邓小平要求先把制度建立起来,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逐步完善针对法律制度,他指出:“我国法律建设基础薄弱,立法又不能一蹴而就,法律要在执行的过程中逐步完备起来。”要“积极地有步骤地秩序地进行改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再次,必须使制度“化”。就是说,制度必须成为一种稳定的形式和体系,不受个人或组织的影响。只有这样,制度才能真正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促进社会良性运行。邓小平在谈到民主问题时讲到:“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的实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绩效,对我国的制度体系的建立以及社会的运行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一,为我国制度创新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邓小平系统论述制度自身建设过程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制度建设目标、结构、内容及过程,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动发展,是任何国家制度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制度目标是制度建设的前提和方向,规定着制度的结构、内容。制度结构是制度建设的环境条件,制约着制度建设的目标、内容和过程。制度内容是制度目标、结构等的载体和主要承担者,是制度建设所有要素转化为现实的桥梁。制度过程建设随着制度建设的结构和目标的变化而变化,是制度建设的动态反映。邓小平在论述过程中不是进行简单的理论分析,而是把制度建设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制度建设思想。比如,制度建设过程要符合我国的实际,要循序渐进;制度建设目标不能要求太高,要符合我国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实际;制度建设内容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粗略到详细逐步完善等。这些论述为新时期我国制度建设和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激发了社会活力,实现了社会稳定。激发社会活力和实现社会稳定是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产生的最直接、最重大的社会绩效。社会活力与社会的保守、僵化和颓废相对应,主要强调社会有机体的适应力、创造力和自我更新能力,是任何—个国家快速实现现代化的必备条件。同时,社会活力的激发、社会的正常运行与发展也离不开社会的稳定,作为规范人的行为、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实现社会的稳定,并促使社会向和谐发展。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的着眼点就是围绕这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强调发挥个人、集体和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放一切束缚生产力以及社会发展的环节。另一方面强调社会的稳定,认为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并把它放在大局的位置加以考虑。当然二者并不是社会发展的两种过程,而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交织,互相促进,共同作用,从而实现了我国社会长期的稳定和快速的发展。
第三,促进了社会各系统初步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经济系统协调的发展与是社会各系统良性运行与发展的重要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l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8.2321亿元;所有制结构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结构态势;产业结构不断协调,轻工业产值和农林牧鱼业的总产值比例不断上升;市场机制成为经济运行的主导机制。随着经济系统的不断完善,我国政治系统得到很大发展。政治结构更加科学,政府职能进一步趋向规范、合理和高效,并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中央和地方关系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制度建设的深入需要与时俱进的理论与之相配合。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为我国经济、政治制度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持;社会成员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念顺应制度建设不断得以更新,市场经济观念、竞争观念已经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接受和认同。
第四,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显着提高。制度建设的最终成效,关键是看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得到满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比如: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到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104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3255元: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有了极大改善。1978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是57.5%和67.7%,到2005年,分别是36.7%和45.5%;居民居住条件有了极大改善。1978年,我国城镇和乡村的人均住房面积5.85平方米,到2005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提高到27.75平方米{居民文化程度提高。我国膏壮年文盲率从1982年的20.56%下降到2005年的4%左右,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提高到初中毕业: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表现在2005年全国居民汽车、通信、旅游、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消费支出不断扩大,仅电话用户就达到7.4亿户。
虽然,邓小平制度建设取得了非凡的绩效,但我国制度建设任重而道远。由于新旧体制转轨和利益格局的变化以及历史原因,我国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比如贫富差距的继续扩大,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对落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社会发展矛盾突出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以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立足社会重大问题,把制度建设作为党的工作中心和执政方式,不断推进制度创新。

上一篇:浅谈海峡两岸媒介的现代性

下一篇:党内民主的新起点 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