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06 13:14
80年代以来,从不同学科 研究
二 、迁移 研究 的主要进展
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探讨,我们基本上弄清了建国以来人口迁移和流动的过程、基本特征以及主要的机制等。对迁移所产生的复杂的 社会 经济 效应开始较深入的探讨,在引入并改进国外研究 理论 和 分析 方法 方面有初步的尝试。对迁移和流动的管理和战略进行了较广泛的探讨,其主要进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基本状况: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人口迁移对经济 发展 、人口分布起着重要 影响 。但长期以来,我们对
“非正式迁移”在计划 经济 时期就已存在。李德滨(1983)探讨了计划经济时期向黑龙江的自流人口 问题 。陈郁(1984)首次利用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对“人户分离”① 的状况进行了 研究 ,郑桂珍(1985)首次对上海市1984年时点流动人口进行了全面调查并估计流动人口规模为70万。之后有关城镇流动人口的调查 分析 和文章急速涌现,李梦白等(1991) 对此有全面的 总结 ,陈贤寿等(1996)指出近年来流动人口“移民化”、“家庭化”的趋势。
进入90年代以来,有关 农村 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即“民工潮”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这些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角度出发,研究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暂住人口”问题;一是从跨区域流动角度出发,研究“外来劳动力”或“民工潮”问题(中央政研室 1994)。这方面的研究,已从早期关注的流向、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行业分布、职业状况、婚姻、家庭等一些静态的人口学特征,逐步深入到流动的过程、在流入地的收入与消费状况、行为方式的变化、 社会 冲突与整合等社会经济动态特性(韩晓耘 1995),以及劳动力外流对流出地的资金、信息、技术回馈,乃至对流出地的社会经济 影响 (秦德文 1994)。
3.迁移选择性、迁移模式与机制:移民和非移民之间一般存在 规律 性或普遍性的结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认为是迁移对移民进行“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迁移的选择性。境外曾有学者对
人口移动对生态环境也将产生直接的 影响 。在生态脆弱地区,人口的入迁可能会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在农业移民中对环境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但也有少量因人口入迁后对生态环境加以 科学 治理而使其得到改善的情况。
人口移动的 社会 效应是一个受到特别关注的课题。人口移动在实现均衡的过程中不断地打破旧有的平衡,从而引发了多层面的摩擦。这一社会整合过程从长远看有利于增强社会的活力,从短期看则有可能带来社会 问题 ,如文化冲突、犯罪等。移民行为调整是人口移动社会效应微观方面的重要 内容 。从一种文化背景和特定社区流入另一种行为方式和文化氛围中的移民,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差异迫使移民在冲突中进行着调整,同时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可能影响迁入地的土著居民。移民通过多种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形成富有生机的移民文化,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则可能导致社会冲突。一般来看,处于少数地位或带有落后的文化背景的移民更有可能采取调整自身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途径主动或被动地适应迁入区的生活方式而被同化。在移民占多数地位的情况下,可能会将自己的文化强加给迁入区。在迁入地,土著居民对具有相对先进文化背景的移民可能采取较为友好或是倾慕的态度,而对由落后文化区迁入的移民多采取歧视甚至敌视的态度。在这方面较受关注的是对女性婚育行为变化的 研究 (林富德等1998),这些研究若能结合与迁出地的对比将更有价值。
当前,“外来人口”对流入地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既是一个复杂的学术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由于担心“外来人口”影响本地就业,一些地区特别是特大城市纷纷出台了干预外来人口就业的政策法规。丁金宏(1995)、赵敏(1995)等 分析 了外来人口就业及其对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其结论认为外来劳动力对本地就业的影响是有限的。陈浩(1996)探讨了劳动力外流对 农村 发展 的正面与负面影响。
5.关于政策与评价:《人口研究》编辑部组织了专题讨论外来人口问题(该刊 1997)。从整体上看,学术界和社会对流动人口的态度,已经由比较排斥走向比较宽容。对外来人口的管理问题,刘世定(1995)对政府行为进行了详细的实证分析。对与迁移相关的政策评价,主要集中在移民、户籍管理制度与城镇化政策方面。
在开发性移民与环境移民方面,建国后
相对于人口迁移 问题 ,城市化问题更早受到关注。这主要是因为在人口 科学 被打入冷宫时,城市科学仍在艰难地生存,从而为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科学的迅速 发展 积累了基础。但是,对城市化问题的 研究 与
从一般 发展 规律 来看, 工业 部门的扩大会造成城市人口的上升,这种情况在工业化的早期更为明显,因为工业的成长要靠增加劳动力来完成。而对发展
1. 高积累率及高增长率。由于可用的外部资金有限,高积累率只有通过大力压缩国内消费来实现。
2. 以重工业为主。
3. 牺牲农业。工业投资主要依靠农业部门的积累来支持并通过牺牲农业来达到降低工业产品成本和维持工业高速增长的目的。
为了保证工业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因为城市化会使国家总的消费水平提高,这主要表现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城市“最低可行”的生活水平都较农村要高。降低城市化速度与“成本”的主要措施如:
1. 限制城市消费的增长,压缩服务性行业的发展,以集中发展工业。
2. 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主要表现为控制人口流入城市。
3. 鼓励农村工业化,这样既可达到工业化的目的,又可避免城市化。 实施上述发展模式的结果的影响是显著的。从城市劳动力就业结构上看,普遍存在着随城市发展工业人口比重上升,服务人口比重不变甚至减少,不在业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的倾向。在城市劳动力的产业结构上表现为农业和第三产业薄弱、工业突出的“鼓形”结构。
城市化水平的波动主要通过人口迁移和 自然 增长速度的差异来实现。关于
从近20年来的 研究 看,就
3.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在
当然,并非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赞成优先发展大城市,就像并非所有人口学家都赞成优先发展小城镇一样。例如,一直到80年代中期,不少学者仍然把“离土不离乡”的模式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认为这样可以避免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出现的城市过度繁荣、农村长期凋敝的问题(城市信息报 1985)。
值得注意的是,有关 研究 没有考虑到巨大的地域差异性,要么强调发展大城市、或是有限发展小城镇。对此,我们必须看到一刀切的 方法 很难照顾到各地具体情况的差异,应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城市化政策,而且实施城市化战略不能完全借用行政手段来直接干预,通过城市的开放,使其按自身的发展 规律 进行发展。事实上,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发生转变,国内外学者将这种动力机制的转变 总结 为“自上而上”模式向“自下而上)”模式转变(辜胜阻等 1998)。
4.城市规模:与城市化道路的选择相联系,大城市的规模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我国反城市化的思想表现得最突出的是对大城市的态度。
大城市的(人口)规模长期以来受到严格限制,各大城市均制定了明确的人口控制目标。其结果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城市人口不断突破控制目标,如北京市“七五”期间规定的人口规模目标是在1990年控制在1000万以内,而这个数字在1988年就被突破了(杜午禄 1997);另一种情况是导致严重的老龄化,如上海市。政府控制大城市增长的手段,主要就是行政手段,包括以增容费形式出现的办法来抑制大城市的无限膨胀,其有效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疑要大打折扣。另外,大城市的结构特征也决定了其不可能实行过分严格的关门政策,否则将面临包括老龄化问题在内的社会经济问题(李若建 1996)。通过功能调整来实现对城市规模的调节就变得十分必要。
为了控制大城市的发展,建卫星城曾经被作为一种重要手段。但是,卫星城建设似乎没有产生应有效果,有的学者以“陨落的卫星”来形容卫星城建设是“得不偿失”的(钟荣魁 1993)。
可以认为,城市增长及其合理规模有着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转移。我们对城市增长的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规律以及相应的政策问题,如发挥级差地租作用、功能分区的形成、市场决定的收入机制等,尚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5.对策研究:经过长期的 理论 论争和实践探索,加速
其次是城镇人口的膨胀 问题 :在许多 发展
第三是城市建设问题:农村人口进城当然要对城镇基础设施提出新的要求,如果延用过去那种由国家全部“包”下来的城市建设 方法 ,国家在财力上确实有困难。但事实证明,过去的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城镇建设改革的方向势必是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来承担,如果理顺这方面的关系特别是城镇住房制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就不会成为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第四是户籍制度问题:现行户籍制度是
80年代以来的人口迁移和城市化 研究 在资料的积累和 方法 论的引入和创新上有明显的进展,但 目前 的研究以描述性、政策性研究居多。相对于学科进展而言,在 社会 学和 经济 学方法的运用方面似乎更有特色,而人口学者对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研究,与其他学科包括人口学其他领域的进展方面,无论在规范化还是在 理论 建构和计量 分析 方法运用方面都显得不足。我们至今甚至不能确定一些基本的定义,达成一个普遍接受的统计口径和方法。对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所产生的复杂的社会经济效应缺乏足够深入的了解,全社会对外来人口的非理性排斥和对城市化的“畏惧”,就与我们研究的肤浅有关;对
胡焕庸等.1984.
李德滨.1987.黑龙江移民概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李梦白等.1991.流动人口对大城市 发展 的 影响 及对策.经济日报出版社
李若建.1996.结构缺陷与特大城市的外来人口.人口学刊,(3)
李豫等.1984.北京地区近三十年迁出人口的调查 分析 .人口与经济,(5)
廖丹清.1994.以大中城市为主导的全面发展.经济 参考 报,(11.22)
林富德,张铁军.1998.京城外来女的婚育模式.人口与经济,(2)
刘家强.1998.
二 、迁移 研究 的主要进展
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探讨,我们基本上弄清了建国以来人口迁移和流动的过程、基本特征以及主要的机制等。对迁移所产生的复杂的 社会 经济 效应开始较深入的探讨,在引入并改进国外研究 理论 和 分析 方法 方面有初步的尝试。对迁移和流动的管理和战略进行了较广泛的探讨,其主要进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基本状况: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人口迁移对经济 发展 、人口分布起着重要 影响 。但长期以来,我们对
“非正式迁移”在计划 经济 时期就已存在。李德滨(1983)探讨了计划经济时期向黑龙江的自流人口 问题 。陈郁(1984)首次利用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对“人户分离”① 的状况进行了 研究 ,郑桂珍(1985)首次对上海市1984年时点流动人口进行了全面调查并估计流动人口规模为70万。之后有关城镇流动人口的调查 分析 和文章急速涌现,李梦白等(1991) 对此有全面的 总结 ,陈贤寿等(1996)指出近年来流动人口“移民化”、“家庭化”的趋势。
进入90年代以来,有关 农村 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即“民工潮”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这些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角度出发,研究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暂住人口”问题;一是从跨区域流动角度出发,研究“外来劳动力”或“民工潮”问题(中央政研室 1994)。这方面的研究,已从早期关注的流向、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行业分布、职业状况、婚姻、家庭等一些静态的人口学特征,逐步深入到流动的过程、在流入地的收入与消费状况、行为方式的变化、 社会 冲突与整合等社会经济动态特性(韩晓耘 1995),以及劳动力外流对流出地的资金、信息、技术回馈,乃至对流出地的社会经济 影响 (秦德文 1994)。
3.迁移选择性、迁移模式与机制:移民和非移民之间一般存在 规律 性或普遍性的结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认为是迁移对移民进行“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迁移的选择性。境外曾有学者对
人口移动对生态环境也将产生直接的 影响 。在生态脆弱地区,人口的入迁可能会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在农业移民中对环境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但也有少量因人口入迁后对生态环境加以 科学 治理而使其得到改善的情况。
人口移动的 社会 效应是一个受到特别关注的课题。人口移动在实现均衡的过程中不断地打破旧有的平衡,从而引发了多层面的摩擦。这一社会整合过程从长远看有利于增强社会的活力,从短期看则有可能带来社会 问题 ,如文化冲突、犯罪等。移民行为调整是人口移动社会效应微观方面的重要 内容 。从一种文化背景和特定社区流入另一种行为方式和文化氛围中的移民,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差异迫使移民在冲突中进行着调整,同时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可能影响迁入地的土著居民。移民通过多种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形成富有生机的移民文化,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则可能导致社会冲突。一般来看,处于少数地位或带有落后的文化背景的移民更有可能采取调整自身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途径主动或被动地适应迁入区的生活方式而被同化。在移民占多数地位的情况下,可能会将自己的文化强加给迁入区。在迁入地,土著居民对具有相对先进文化背景的移民可能采取较为友好或是倾慕的态度,而对由落后文化区迁入的移民多采取歧视甚至敌视的态度。在这方面较受关注的是对女性婚育行为变化的 研究 (林富德等1998),这些研究若能结合与迁出地的对比将更有价值。
当前,“外来人口”对流入地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既是一个复杂的学术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由于担心“外来人口”影响本地就业,一些地区特别是特大城市纷纷出台了干预外来人口就业的政策法规。丁金宏(1995)、赵敏(1995)等 分析 了外来人口就业及其对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其结论认为外来劳动力对本地就业的影响是有限的。陈浩(1996)探讨了劳动力外流对 农村 发展 的正面与负面影响。
5.关于政策与评价:《人口研究》编辑部组织了专题讨论外来人口问题(该刊 1997)。从整体上看,学术界和社会对流动人口的态度,已经由比较排斥走向比较宽容。对外来人口的管理问题,刘世定(1995)对政府行为进行了详细的实证分析。对与迁移相关的政策评价,主要集中在移民、户籍管理制度与城镇化政策方面。
在开发性移民与环境移民方面,建国后
相对于人口迁移 问题 ,城市化问题更早受到关注。这主要是因为在人口 科学 被打入冷宫时,城市科学仍在艰难地生存,从而为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科学的迅速 发展 积累了基础。但是,对城市化问题的 研究 与
从一般 发展 规律 来看, 工业 部门的扩大会造成城市人口的上升,这种情况在工业化的早期更为明显,因为工业的成长要靠增加劳动力来完成。而对发展
1. 高积累率及高增长率。由于可用的外部资金有限,高积累率只有通过大力压缩国内消费来实现。
2. 以重工业为主。
3. 牺牲农业。工业投资主要依靠农业部门的积累来支持并通过牺牲农业来达到降低工业产品成本和维持工业高速增长的目的。
为了保证工业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因为城市化会使国家总的消费水平提高,这主要表现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城市“最低可行”的生活水平都较农村要高。降低城市化速度与“成本”的主要措施如:
1. 限制城市消费的增长,压缩服务性行业的发展,以集中发展工业。
2. 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主要表现为控制人口流入城市。
3. 鼓励农村工业化,这样既可达到工业化的目的,又可避免城市化。 实施上述发展模式的结果的影响是显著的。从城市劳动力就业结构上看,普遍存在着随城市发展工业人口比重上升,服务人口比重不变甚至减少,不在业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的倾向。在城市劳动力的产业结构上表现为农业和第三产业薄弱、工业突出的“鼓形”结构。
城市化水平的波动主要通过人口迁移和 自然 增长速度的差异来实现。关于
从近20年来的 研究 看,就
3.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在
当然,并非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赞成优先发展大城市,就像并非所有人口学家都赞成优先发展小城镇一样。例如,一直到80年代中期,不少学者仍然把“离土不离乡”的模式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认为这样可以避免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出现的城市过度繁荣、农村长期凋敝的问题(城市信息报 1985)。
值得注意的是,有关 研究 没有考虑到巨大的地域差异性,要么强调发展大城市、或是有限发展小城镇。对此,我们必须看到一刀切的 方法 很难照顾到各地具体情况的差异,应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城市化政策,而且实施城市化战略不能完全借用行政手段来直接干预,通过城市的开放,使其按自身的发展 规律 进行发展。事实上,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发生转变,国内外学者将这种动力机制的转变 总结 为“自上而上”模式向“自下而上)”模式转变(辜胜阻等 1998)。
4.城市规模:与城市化道路的选择相联系,大城市的规模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我国反城市化的思想表现得最突出的是对大城市的态度。
大城市的(人口)规模长期以来受到严格限制,各大城市均制定了明确的人口控制目标。其结果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城市人口不断突破控制目标,如北京市“七五”期间规定的人口规模目标是在1990年控制在1000万以内,而这个数字在1988年就被突破了(杜午禄 1997);另一种情况是导致严重的老龄化,如上海市。政府控制大城市增长的手段,主要就是行政手段,包括以增容费形式出现的办法来抑制大城市的无限膨胀,其有效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疑要大打折扣。另外,大城市的结构特征也决定了其不可能实行过分严格的关门政策,否则将面临包括老龄化问题在内的社会经济问题(李若建 1996)。通过功能调整来实现对城市规模的调节就变得十分必要。
为了控制大城市的发展,建卫星城曾经被作为一种重要手段。但是,卫星城建设似乎没有产生应有效果,有的学者以“陨落的卫星”来形容卫星城建设是“得不偿失”的(钟荣魁 1993)。
可以认为,城市增长及其合理规模有着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转移。我们对城市增长的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规律以及相应的政策问题,如发挥级差地租作用、功能分区的形成、市场决定的收入机制等,尚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5.对策研究:经过长期的 理论 论争和实践探索,加速
其次是城镇人口的膨胀 问题 :在许多 发展
第三是城市建设问题:农村人口进城当然要对城镇基础设施提出新的要求,如果延用过去那种由国家全部“包”下来的城市建设 方法 ,国家在财力上确实有困难。但事实证明,过去的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城镇建设改革的方向势必是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来承担,如果理顺这方面的关系特别是城镇住房制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就不会成为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第四是户籍制度问题:现行户籍制度是
80年代以来的人口迁移和城市化 研究 在资料的积累和 方法 论的引入和创新上有明显的进展,但 目前 的研究以描述性、政策性研究居多。相对于学科进展而言,在 社会 学和 经济 学方法的运用方面似乎更有特色,而人口学者对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研究,与其他学科包括人口学其他领域的进展方面,无论在规范化还是在 理论 建构和计量 分析 方法运用方面都显得不足。我们至今甚至不能确定一些基本的定义,达成一个普遍接受的统计口径和方法。对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所产生的复杂的社会经济效应缺乏足够深入的了解,全社会对外来人口的非理性排斥和对城市化的“畏惧”,就与我们研究的肤浅有关;对
胡焕庸等.1984.
李德滨.1987.黑龙江移民概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李梦白等.1991.流动人口对大城市 发展 的 影响 及对策.经济日报出版社
李若建.1996.结构缺陷与特大城市的外来人口.人口学刊,(3)
李豫等.1984.北京地区近三十年迁出人口的调查 分析 .人口与经济,(5)
廖丹清.1994.以大中城市为主导的全面发展.经济 参考 报,(11.22)
林富德,张铁军.1998.京城外来女的婚育模式.人口与经济,(2)
刘家强.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