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的方法与效果
发布时间:2015-07-06 13:17
随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作为“三为主”首位的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如何适应不断发展的工作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真正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发挥功能,取得最佳效果,笔者认为:方法关乎效果。本文仅就此谈几点体会。
就其方法而言,应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多元化为目标,实现最佳的宣传效果。也就是说,在人口计生的宣传工作中,要构筑立体化、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框架,不断创新宣传手段,满足育龄群众的生育文化需求。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按照十七大的要求,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利用立体化、全方位的宣传模式,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加大对全社会的人口文化宣传力度。方式方法上要有所创新,要在不断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避免简单化、概念化的宣传方法,使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质量、增加内涵、创造精品,满足育龄群众日益增长的生育文化需求。注意把宣传教育与增进群众的实际利益结合起来,提高群众接受教育的自觉性,提高宣传教育工作的相对效益,以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一是融宣传教育于服务中,让群众有利益感。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广大的育龄群众,宣传广大育龄群众,就要找到与群众的结合点。从我们开展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的经历中,不难看出在日常生活中,群众最需要最欢迎的就是服务。因此,改变就宣传而宣传的路子,把宣传与服务结合起来,在宣传的过程中既宣传群众,又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实际需要,让群众在接受我们宣传工作的同时,又得到了生产生活上的指导和帮助,群众就会有利益感,宣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如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宣传工作开展种植、养殖知识的讲座,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等,让群众感受到计生宣传工作的实惠,而不是虚的简单说教,广大育龄群众就会买我们的帐,认为我们是真的在帮助他们,也会激发他们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二是寓宣传教育于娱乐中,让群众有新鲜感。在人口计生宣传中,还要找到群众的兴奋点,要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宣传,使群众不仅感到宣传内容入情入理,能够接受,对宣传形式也感到新鲜,乐于接受。如在长期的人口计生宣传中,我们一方面组织专业文艺团体举办计生文艺节目专场深入农村演出,一方面组织有文艺特长的村民,利用身边人、身边事编成“二人转”、“表演唱”、“小品”、“相声”、“三句半”等形式的文艺节目进行演出。多年来,各级计生部门与地方文艺团体共同开展文艺创作,创作出一大批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如二人转《巧治怪胎》参加了1989年首届全国计划生育文艺调演,《傻子相亲》被黑龙江电视台1989年春节晚会选中,形成了一种“黑土计生文化特色”的宣传形式。我们在开展人口计生宣传中,针对城市居民的生活特点,创建人口文化大院活动。
各地都因地制宜自创载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城镇社区创建了生育文化墙、生育文化楼道、生育文化大院、生育文化社区,设立大型的露天生殖健康展板,使社区居民在茶余饭后的散步中接受宣传,受到教育;在农村还利用农闲季节和节假日开展知识竞赛、自编自演的文艺演出等宣传活动,群众踊跃参加,形成互动,乐此不疲,在自娱自乐中受到教育。
四是开展互动宣传,让群众有主人感。在常规的人口计生宣传中,要找到与群众的互动点,改变以往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说与听的关系,变被动宣传为互动宣传,由注重对宣传对象管理变为对宣传者的管理,让宣传者首先接受教育,转变观念,以人为本,以育龄群众为本,把群众放在主人的地位开展互动宣传,提高群众的满意度,把各项宣传活动变为群众自己的活动,让群众参与进来主动接受教育。如哈尔滨市的“爱家工程”、齐齐哈尔市的“基础知识再教育”、牡丹江市的“kic计划”和“小康家庭促进计划”、佳木斯市的宣传品功能化和“一市十品”工程、大庆市的立体人口学校、鸡西市的生命之光五团(五员)和小康家庭健康计划、鹤岗市的“绿色银行”、双鸭山市的湿地生育文化建设、七台河市的“联、学、举、比、需”模式、伊春市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基地、黑河市的“四小”模式和小康家庭行动、绥化市的文化特色大院、大兴安岭地区的生育文化边疆行和农垦系统的“小制作、大国策”等系列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各地结合育龄群众实际,充分发挥自己地方的特色,让育龄群众参与其中,与宣传人员形成互动,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实惠,受到群众欢迎和好评。特别是在开展婚育新风活动中,让群众自己进行对比找差距,与上代人对比、与同龄人对比,找观念上的差距和生活上的差距,从中找出自己的差距,教育的目的自然就达到了。这种宣传方式群众也比较认可。形成了我省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特色。
新时期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党的十七大不但强调“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并且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量化指标,要求不但要提高经济指标,而且要稳定低生育水平,实现人口控制目标,人口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十七大报告中还多次强调了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还用大段篇幅,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阐述,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政党精神上的旗帜,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重要部分。人口文化具有社会主义文化的所有属性,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大把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预示着人口文化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十七大提出的要求,加大这方面的建设力度,在宣传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在提高宣传效果上下功夫。
就其方法而言,应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多元化为目标,实现最佳的宣传效果。也就是说,在人口计生的宣传工作中,要构筑立体化、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框架,不断创新宣传手段,满足育龄群众的生育文化需求。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按照十七大的要求,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利用立体化、全方位的宣传模式,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加大对全社会的人口文化宣传力度。方式方法上要有所创新,要在不断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避免简单化、概念化的宣传方法,使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质量、增加内涵、创造精品,满足育龄群众日益增长的生育文化需求。注意把宣传教育与增进群众的实际利益结合起来,提高群众接受教育的自觉性,提高宣传教育工作的相对效益,以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一是融宣传教育于服务中,让群众有利益感。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广大的育龄群众,宣传广大育龄群众,就要找到与群众的结合点。从我们开展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的经历中,不难看出在日常生活中,群众最需要最欢迎的就是服务。因此,改变就宣传而宣传的路子,把宣传与服务结合起来,在宣传的过程中既宣传群众,又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实际需要,让群众在接受我们宣传工作的同时,又得到了生产生活上的指导和帮助,群众就会有利益感,宣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如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宣传工作开展种植、养殖知识的讲座,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等,让群众感受到计生宣传工作的实惠,而不是虚的简单说教,广大育龄群众就会买我们的帐,认为我们是真的在帮助他们,也会激发他们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二是寓宣传教育于娱乐中,让群众有新鲜感。在人口计生宣传中,还要找到群众的兴奋点,要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宣传,使群众不仅感到宣传内容入情入理,能够接受,对宣传形式也感到新鲜,乐于接受。如在长期的人口计生宣传中,我们一方面组织专业文艺团体举办计生文艺节目专场深入农村演出,一方面组织有文艺特长的村民,利用身边人、身边事编成“二人转”、“表演唱”、“小品”、“相声”、“三句半”等形式的文艺节目进行演出。多年来,各级计生部门与地方文艺团体共同开展文艺创作,创作出一大批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如二人转《巧治怪胎》参加了1989年首届全国计划生育文艺调演,《傻子相亲》被黑龙江电视台1989年春节晚会选中,形成了一种“黑土计生文化特色”的宣传形式。我们在开展人口计生宣传中,针对城市居民的生活特点,创建人口文化大院活动。
各地都因地制宜自创载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城镇社区创建了生育文化墙、生育文化楼道、生育文化大院、生育文化社区,设立大型的露天生殖健康展板,使社区居民在茶余饭后的散步中接受宣传,受到教育;在农村还利用农闲季节和节假日开展知识竞赛、自编自演的文艺演出等宣传活动,群众踊跃参加,形成互动,乐此不疲,在自娱自乐中受到教育。
三是用典型引路,让群众有认同感。在宣传教育中,特别是真对方针政策的宣传,要找到群众的接受点,在提高群众的接受率上下功夫。改变照本宣科的方法,把在执行落实政策中得到政策惠泽的典型人物、事例进行多种形式的广泛宣传,让群众从身边的人和事中感受到政策的实惠和好处,从而激发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主观能动性。如在宣传奖扶政策的过程中,我们把享受到这一政策实惠的群众身边的典型人物事例制作成挂图宣传品,向群众进行宣传,使群众在与身边人的对比中感受到了实行计划生育的好处,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护,在群众中产生强烈反响,群众产生了很强的认同感,收到了好的宣传效果。
四是开展互动宣传,让群众有主人感。在常规的人口计生宣传中,要找到与群众的互动点,改变以往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说与听的关系,变被动宣传为互动宣传,由注重对宣传对象管理变为对宣传者的管理,让宣传者首先接受教育,转变观念,以人为本,以育龄群众为本,把群众放在主人的地位开展互动宣传,提高群众的满意度,把各项宣传活动变为群众自己的活动,让群众参与进来主动接受教育。如哈尔滨市的“爱家工程”、齐齐哈尔市的“基础知识再教育”、牡丹江市的“kic计划”和“小康家庭促进计划”、佳木斯市的宣传品功能化和“一市十品”工程、大庆市的立体人口学校、鸡西市的生命之光五团(五员)和小康家庭健康计划、鹤岗市的“绿色银行”、双鸭山市的湿地生育文化建设、七台河市的“联、学、举、比、需”模式、伊春市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基地、黑河市的“四小”模式和小康家庭行动、绥化市的文化特色大院、大兴安岭地区的生育文化边疆行和农垦系统的“小制作、大国策”等系列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各地结合育龄群众实际,充分发挥自己地方的特色,让育龄群众参与其中,与宣传人员形成互动,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实惠,受到群众欢迎和好评。特别是在开展婚育新风活动中,让群众自己进行对比找差距,与上代人对比、与同龄人对比,找观念上的差距和生活上的差距,从中找出自己的差距,教育的目的自然就达到了。这种宣传方式群众也比较认可。形成了我省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特色。
新时期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党的十七大不但强调“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并且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量化指标,要求不但要提高经济指标,而且要稳定低生育水平,实现人口控制目标,人口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十七大报告中还多次强调了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还用大段篇幅,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阐述,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政党精神上的旗帜,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重要部分。人口文化具有社会主义文化的所有属性,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大把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预示着人口文化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十七大提出的要求,加大这方面的建设力度,在宣传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在提高宣传效果上下功夫。
下一篇: 托老所 服务营销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