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关于聊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06 13:18
论文摘要:聊城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具有速度快、程度低、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受人口政策影响较大等特点.人口老龄化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根据聊城市人口老龄化的特点,针对其产生的社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聊城市,人口老龄化,对策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一种普遍规律.20世纪中叶,法国率先进入老龄化,随后有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也出现了老龄化问题.老龄化问题在“二战”后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银色浪潮”.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深切感受到这种浪潮的挑战.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又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由“成年型”转向“老年型”.随着上海市的年龄结构在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老年型”,老龄化问题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聊城市地处鲁西北平原,是山东省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近几年来,发展经济一直是该区的工作重心.在这种情况下,协调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尤为重要,而人口问题突出表现在人口的老龄化.因此,研究聊城市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特点和发展趋势,对解决其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1聊城市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通常为60岁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经重逐渐增长的过程.它的形成和出现是由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引起的.老年型人口结构的标准是儿童、少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小于30%,老年人口(65岁以上)比重大于7%),如果老年人口下限为60岁,则老年人口比重应大于10%,年龄中位数大于30岁.据欧洲学者研究,引起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的下降.出生率的下降在老龄化的各个阶段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老龄化的初期,生育率的下降是人口老龄化的主导原因.但在人口老龄化的后期,由于生育率已稳定到最低水平,死亡率下降所引起的作用将超过生育率下降对人口老化的作用.
  人口再生产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人口老龄化的形成和出现也是人口发展的必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得以改善,生育率和死亡率迅速下降,人口年龄结构了生了急剧变化,青少年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老年人口比重迅速上升,聊城的人口老龄化的形成是客观规律作用的结果.
  1.1聊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形成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前,聊城市人口年龄构成为“青年型”,人口再一产类型为“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原始型,人口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建国后,由于新旧体制的更替,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特别是人民的医疗卫生条件获得了很大改善,人口死亡率特别是婴儿死亡率迅速下降,育龄妇女生育水平高且生育期长,出生人口增多,形成了建国后第一次人口出生高峰,0~14岁年龄组所站比重快速上升.中青年和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迅速下降,人口构成趋向年轻化,到1964年已属典型的“年轻化”.人口年龄构成的年轻化和人口再生产类型呈现“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长”的过渡型同步出现.0~14岁年龄组人口所占比重已高达40.9%,人口进入快速增长时期.50年代聊城人口增长已属较高水平,进入60年代后虽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聊城人口还是继续增长,出现了第二次人口高峰,持续达9年之久,使人中年龄构成更加年轻化,这也为以后的人口问题埋下了隐患.
  进入70年代后,聊城开展了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政策得到较好的贯彻,育龄妇女生育水平下降,出生人口减少,人口死亡率基本稳定在较高水平,同时,0~14岁年龄组人口减少,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中青年和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上升,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开始由“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化,到1982年人口年龄构成已发展为“成年型”早期,65岁以上占总人口比重的5.6%,年龄中位数为24.5岁.80年代以来,聊城人口出生率比70年代有了进一步下降,1984年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3.8%,人口年龄结构继续老化.到1990年,人口年龄中位数已由1982年的24.5岁上升到36.6岁,0~14岁人口比重已从31.04%下降到26.6%,成为典型的“成年型”年龄结构.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在此期间,60岁及以上的老人以3.01%的速度增长,开始向“老年型”逼近.
  50~60年代出生的人口以经过半个世纪之后,均步入老年人口行列,到20世纪后期,聊城人口年龄构成步入“老年型”,人口急剧老龄化.1995年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27.28%,65岁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6.99%,2000年为7.2%.这标志着聊城人口年龄结构进入“老年型”.

  聊城市所经历的独特的人口发展过程使聊城市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特征:
  1.1.1人口老龄化速度快.大多数发达国家从“成年型”人口转入“老年型”人口要经过100年,短的如日本也用了50年,我国仅用20年左右.而聊城市人口年龄结构由1982年的成年型到1995年准老年型只用了13年.据推测,聊城到202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增长到14,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
  1.1.2人口老龄化进程相对较低,但高于全国水平.1990年,聊城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为9.43%,高出全国0.85个百分点,与同期的其他国家相比,1991年已有9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20%,其中瑞典已达22.8%,由此看来聊城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
  1.1.3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很高水平,基本完成现代化以后才开始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如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初进入老龄化社会时,其经济发展水平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聊城市的老龄化是在计划生育政策作用下实现的,而经济发展水平却不能同步进行.1990年,聊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足340美元,远低于70年代初的日本的2500美元.在农村,这种差距更加显著.
  1.1.4人口老龄化进程受人口政策的影响.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以日本为例,战后的日本出现生育高峰是补偿性的特殊情况,生育率下降随着经济发展早已开始,人口政策未起多大作用.对聊城而言,虽然经济的发展对人le出生率的下降有一定的作用,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大大缩短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历程,促进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聊城人口老龄化受人口政策影响较大.
  1.2聊城未来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受前两次人口高峰的影响,在未来几十年内,聊城人口年龄构成类型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人口急剧老龄化.其发展变化过程分为以下阶段:
  1.2.12001~2013年,人口老龄化进程较为缓慢阶段.从2001~2013年的13年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3.92个百分点,0~14岁人口比重下降9.95个百分点,少儿人口下降速度较快,老年人口增长缓慢.
  1.2.22014~2038年,人口急剧老龄化阶段.2038年,聊城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比1990~2013年阶段高出0.44个百分点,老少比达到194.94,年龄中位数达到48.78岁.同前一阶段相比,聊城人口老龄化程度大大提高,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1.2.32039~2090年聊城人口老龄化渐趋稳定阶段.到2050年聊城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29.09%,到2055年达到顶峰,为31.51%,此后老年人口数量呈减少趋势,到2090年减少到30%,并保持稳定.这时期,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超老龄型,年龄中位数在48岁左右,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放慢,人口年龄结构逐步稳定.
  2聊城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后果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口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和内生变量,其自身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2.1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人口老龄化不仅使总人口的年龄结构老化,而且也使劳动适龄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见表1.)


  未来劳动适龄人口的变化也比较大(见表2).从整体上看,在较长时间内劳动适龄人口增长较快,少儿人数减少,老年人口增长缓慢,从而使社会抚养系数在未来20年内稳中有降,到2050年为50%,此后由于老年人增长速度加快,社会抚养系数开始逐年上升,到2038年为100%,以后逐渐稳定在120%左右.
  大量增加的劳动适龄人口需求更偏重于质量,给就业产生很大压力,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更偏重于质量.因此这必将进一步提高就业成本,给新生劳动力就业带困难.在农业劳动力占较大比重的聊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将对经济现代化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2家庭结构和养老模式发生重大变化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经济转型的影响,传统的大家庭观念日益淡化,家庭结构日益核心化.随着未来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型”老人家庭和单身老人家庭迅猛增加,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功能削弱,并引起人际关系在供养方式、居住方式、照料方式、交往和沟通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家庭养老必将向社区和社会养老转化.
  2.3社会活力受到影响
  保持社会活力和改革进取意识是实现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老龄化时代,由于参与社会生活的青年人口比重降低,整个社会发展的活力可能会下降.聊城正处于经济腾飞准备期,需要勇于创新,敢于进取的劳动力,而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使劳动力平均年龄偏高.从观念上看,老年人的改革意识一般比年青人差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放慢社会改革的速度,社会活力也受到抑制.聊城目前老龄化程度较低,这个问题表现不是很突出,只要合理.科学地配置劳动力资源,就可以把老年人的经验变成财富.
  3目前应采取的对策
  3.1大力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
  我国的人口控制政策不仅控制总人口的膨胀,而且改变人口年龄构成.目前,聊城人口年龄结构处于“老年型”初期,15~60岁劳动力数量占绝对比例,充分利用这~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条件,大力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提高社会人口承载力.在农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只有大力发展经济,才能充分解决就业与隐性失业的矛盾,缓解日趋严重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随着老龄化的推进,社会老年抚养比也会上升,雄厚的物质基础是解决未来养老问题的有利保障.
  3.2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家庭养老是传统的养老方式.聊城农村人口占较大的比重,目前家庭养老仍为主要方式.但是,传统的养老方式存在着很多问题,子女责任心差,拒不赡养老人是目前在农村养老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因此,子女与父母、乡政府签订养老合同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合同应包括生活照料、物质保障等各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用各种各样文化活动宣传子女养老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但是,仅靠家庭养老是不现实的.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实施,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再加上老人寿命的增长,以后每个家庭可能要负担2~4对老人的养老问题,负担十分沉重,因此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的办法,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三者负担养老保险金.社会也要大力发展“老年人社会活动中心”“托老所”“特别护理老年之家”,兴办各种家庭服务事业,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3.3继续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很大,为了长远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必须长期执行,这是缓解将来的人口老化和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如果放松了计划生育政策,将面临人口数量严格阻碍经济发展,收入水平降低问题,同时也会引发一系列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不利于养老问题的解决.
  综观聊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社会后果可以发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忧大于喜.只要我们进一步增强老龄意识,从经济、文化、社会、政策等方面做好准备,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能把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

上一篇:用“动态人口红利”应对老龄化挑战

下一篇:浅谈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