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解读 上 流动人口达3128万
发布时间:2015-07-06 13:19
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随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24个地区相继发布本地区数据公报。这次人口普查数据反映了1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同时也反映出中国面临着一些矛盾和挑战,一是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二是人口老龄化趋势在加快,三是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偏高。
广东常住人口1.04亿 全国第一
根据普查数据,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4亿人(加上港澳台的人口总数为13.7亿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增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从四大区域人口分布情况来看,东部地区人口占全国常住人口的37.98%,与五普相比,上升2.41个百分点。
从各地区人口变化情况看,按常住人口口径统计,广东已经超过河南,常住人口达到1.04亿,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常住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省份。而在2000年,河南常住人口排名第一。此外,全国有6个省份常住人口减少。10年间,常住人口增加最多的5个地区是广东、浙江、上海、北京、山东。常住人口减少的6个省份为湖北、四川、重庆、贵州、安徽、甘肃,其中湖北人口减少最多,10年间减少了304万。增长方面,公布数据的21个地区中,共有13个地区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的增长幅度最大,年均增长率为3.8%、3.24%、2.6%、1.9%,都远远超过了国家0.57%的平均增长率。
宁夏城镇化率上升15% 高出全国1.56个百分点
根据普查结果,全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6亿人,城镇化率为49.68%,城镇化率10年上升13.46个百分点,净增2亿人,不论是年净增量还是城镇人口总量,都已经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这说明近十年城镇化进程在加快,也标志着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从地区情况看,共有浙江、北京等7个地区公布了城乡人口分布情况。城镇化率方面,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城镇化水平较高,北京的城镇化率最高达到8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6.32个百分点。广东66.1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5%。甘肃、青海、贵州等西部地区较低。城镇化率变化方面,宁夏城镇人口增长较快,较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上升15.02个百分点,高出全国13.46%的上升幅度1.56个百分点。
上海外来人口比重39% 全国最高
此次人口普查,全国流动人口大幅增加,流动人口总数为2.6亿,比2000年增长81.03%。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区公布了本地区流动人口情况。从流动人口数量来看,广东流动人口数量最为庞大,为312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0%,占全国流动人口的12%。流动人口数量之庞大,是广东省成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的主要原因。外来人口比重方面,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为897.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9%,是外来人口比重最大的地区,十年共增长159.08%。其次是北京外来人口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18.9%提高到2010年的35.9%。
天津人口性别比114.52 失衡状况严重
全国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这是上世纪80年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首次出现男女比例下降。从全国的范围看,男多女少的失衡现象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全国的新生儿性别比情况却并不乐观,新出生的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例高达118.06,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116.86上升了1.2个百分点。过去30年,这一性别比的失衡越来越严重。从地区情况看,公布数据的23地区中14地区人口性别比超过国家平均水平,其中天津的人口性别比最高为114.52,增加10.53,其次是海南为110.9。吉林、重庆、山东、河南、江苏5个地区的人口性别比低于103,其中江苏的人口性别比101.54,最为合理。从人口性别比变化情况看,17个地区人口性别比出现下降,其中重庆下降幅度最大,由2000年的108.04下降到2010年的102.43。天津、广东等6个地区性别比上升。
广东常住人口1.04亿 全国第一
根据普查数据,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4亿人(加上港澳台的人口总数为13.7亿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增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从四大区域人口分布情况来看,东部地区人口占全国常住人口的37.98%,与五普相比,上升2.41个百分点。
从各地区人口变化情况看,按常住人口口径统计,广东已经超过河南,常住人口达到1.04亿,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常住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省份。而在2000年,河南常住人口排名第一。此外,全国有6个省份常住人口减少。10年间,常住人口增加最多的5个地区是广东、浙江、上海、北京、山东。常住人口减少的6个省份为湖北、四川、重庆、贵州、安徽、甘肃,其中湖北人口减少最多,10年间减少了304万。增长方面,公布数据的21个地区中,共有13个地区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的增长幅度最大,年均增长率为3.8%、3.24%、2.6%、1.9%,都远远超过了国家0.57%的平均增长率。
宁夏城镇化率上升15% 高出全国1.56个百分点
根据普查结果,全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6亿人,城镇化率为49.68%,城镇化率10年上升13.46个百分点,净增2亿人,不论是年净增量还是城镇人口总量,都已经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这说明近十年城镇化进程在加快,也标志着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从地区情况看,共有浙江、北京等7个地区公布了城乡人口分布情况。城镇化率方面,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城镇化水平较高,北京的城镇化率最高达到8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6.32个百分点。广东66.1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5%。甘肃、青海、贵州等西部地区较低。城镇化率变化方面,宁夏城镇人口增长较快,较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上升15.02个百分点,高出全国13.46%的上升幅度1.56个百分点。
上海外来人口比重39% 全国最高
此次人口普查,全国流动人口大幅增加,流动人口总数为2.6亿,比2000年增长81.03%。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区公布了本地区流动人口情况。从流动人口数量来看,广东流动人口数量最为庞大,为312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0%,占全国流动人口的12%。流动人口数量之庞大,是广东省成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的主要原因。外来人口比重方面,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为897.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9%,是外来人口比重最大的地区,十年共增长159.08%。其次是北京外来人口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18.9%提高到2010年的35.9%。
天津人口性别比114.52 失衡状况严重
全国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这是上世纪80年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首次出现男女比例下降。从全国的范围看,男多女少的失衡现象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全国的新生儿性别比情况却并不乐观,新出生的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例高达118.06,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116.86上升了1.2个百分点。过去30年,这一性别比的失衡越来越严重。从地区情况看,公布数据的23地区中14地区人口性别比超过国家平均水平,其中天津的人口性别比最高为114.52,增加10.53,其次是海南为110.9。吉林、重庆、山东、河南、江苏5个地区的人口性别比低于103,其中江苏的人口性别比101.54,最为合理。从人口性别比变化情况看,17个地区人口性别比出现下降,其中重庆下降幅度最大,由2000年的108.04下降到2010年的102.43。天津、广东等6个地区性别比上升。
上一篇:后马寅初时代的人口问题
下一篇:解读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