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新时期宗教工作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15-08-13 09:43

  摘要:境外势力对我进行宗教渗透一刻也没有停止,反渗透工作就一刻也不能不加强。研究方法,寻找对策,抵御宗教渗透是新时期宗教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坚迫的任务。讨论新形式下抵御和反宗教渗透的根本措施和方法,其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思想阵地,构筑反宗教渗透的钢铁长城;其二,树立正确的民生观,着力解决当前少数民族地区、信教地区、信教群众存在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阵地;民生观;反宗教渗透
  一、加强和谐文化建设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思想阵地
  (一)坚持不懈地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
  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作为指导思想,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全面完整的意义上分析把握宗教,认识神秘复杂的宗教迷宫,正确理解宗教的本质,科学地揭示宗教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的方法论,从理论上正确分析宗教的基本构成、主要社会功能,分析宗教信仰的自然基础、心理原因,认识和发挥宗教积极的合理的因素,掌握科学的宗教知识,树立文明的信仰方式,从而与迷信思想,神秘主义和蒙昧主义分清界限。
  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就是要让广大群众了解和懂得党的一贯宗教政策。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和国家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我国宗教信仰状况的具体情况,为处理好宗教方面的各种矛盾与宗教问题而制定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宗教信仰自由属于思想认识问题。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就是一方面把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团结起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上来,其二,毫不放松地向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最终把宗教界人士、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召唤起来,走爱国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民族团结道路,弘扬各界群众在工作、生产、生活中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把所有的力量凝聚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
  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法制建设,走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之路。
  (二)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就是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从思想上把宗教界人士、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力量凝聚起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促使各界群众的意志和力量专注在谋发展、搞建设、干事业的共同奋斗目标上。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彼此尊重、和睦相处、团结互助,既能深刻体现宗教爱国、积德、行善、慈悲、济世的优秀传统品质,又能让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在社会主义事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特有的优势,积极奉献社会。新时期的宗教问题是人民内部问题。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的和谐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要大力弘扬宗教文化的积极因素,用加强和谐文化建设的办法把广大信教群众的理想信念坚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上,保护和发扬包括宗教文化在内的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文化,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引导和鼓励包括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在内的全体中华民族弘扬主旋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路上心情舒畅地勇往直前。
  (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筑起抵御宗教渗透的钢铁长城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是要在宗教界人士、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中大张旗鼓地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把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作为根本内容,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激发各界群众,特别是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弘扬祖国灿烂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凝心聚力;鼓舞各界群众自觉地以报效祖国,振兴国家这为已任,心系祖国的命运,维护祖国利益;焕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责任感和不懈奋斗的勇气与品格;激励各界群众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潮流,放眼现代文明,学习现代科学知识,追求真理,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向上的姿态自强不息,勇敢应对各种挑战。
  (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丰富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内涵。文化的价值在于塑造和培养既有高尚道德情操,又遵守基本道德的人,这一点与各大宗教的宗教道德具有一致性。因此,我们要在各界群众中间大力宣扬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村寨等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把和谐创建活动深入到民族地区和信教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各个方面,渗透到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以宗教道德为出发点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使之深入人心,从而,把各界群众的注意力集中到共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上来。

  二、树立正确的民生观
  解决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大力发展经济
  增加信教群众收入
  加快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是各界群众的迫切要求和强烈愿望,是促进民族地区、信教地区社会和谐的根本要求,也是现阶段解决一切困难和问题的总钥匙。
  信教群众中的绝大多人口是农民,居住在贫困落后的边远地区或交通闭塞的高寒山区。要有效抵御宗教渗透,必须全力以赴发展经济,千方百计增加他们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加快少数民族和信教地区的经济发展,就必须科学确定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树立自信心,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在政府的支撑下进行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打造宗教节日文化、发展宗教艺术品加工业等等都是发展社会经济,活跃乡村经济,增加收入的有效方法。
  (二)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提高人口素质
  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力度,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真正落实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对经济困难的特殊家庭给予特殊照顾,既要从制度上保障,政策上扶持,经济上关心,又要从思想上动员,加强基础教育,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巩固已取得的教育成果。要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发展民族职业技术教育,让广大信教群众和信教家庭掌握一二门致富技术,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文化脱贫,认真研究宗教的积极方面和合理性,并加以借鉴,努力促进人的素质提高,要用学校教育作为主阵地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通过教育把现代文明传播到宗教信仰家庭和村寨,让学校教育成为抵御和反宗教渗透的重要力量。
  (三)坚持以人为本
  关心宗教界事业的发展
  第一,帮助发展寺庙经济,增强自养功能。发展寺庙经济,增强自养功能是抵御宗教渗透的重要途径,有二方面的积极意义,其一,为宗教的“自治、自传、自养”鉴定了物质基础。许多寺庙和宗教活动场所的修缮之所以接受国外一些宗教团体的捐赠,主要是不能很好地发挥宗教本身的“自养”功能,如果引导寺庙利用和发挥自身资源和优势条件发展一定的寺庙经济,就能独立自主,依靠自己的力量办教和开展各种正常的宗教活动,摆脱了对外来经济的依赖性。其二,寺庙经济发展了,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可以资助和鼓励自己的教职人员进行宗教典籍的研究、翻译和文献整理等工作,开展正常的宗教交流活动,扩大自己在宗教界的影响力,从而摆脱了其他宗教势力的控制。寺庙可以在宗教管理部门的帮助下搞起家禽饲养和种植,增加寺庙收入,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不用寨子里的村民轮流送饭,减轻了信教村民的负担。
  第二,增加投入,培养爱国爱教的宗教教职人员。政府和宗教管理部门应该投入或多方筹措资金,培养一批爱国爱教、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年富力强、受信教群众信任的教职人员。通过培养,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宗教神学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良好的身心素质、研究分析与处理各类问题的综合素质,引导他们成长为能不断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爱国爱教的教职人员。
  第三,关心地方宗教协会的健康发展。宗教协会持续健康的发展可以成为政府密切联系信教群众的桥梁,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规范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因此,党和政府要无微不至地关心宗教协会的发展和各级宗教协会的组织建设,真心实意地帮助解决协会成员实际存在生产、生活困难,关注他们的成长,政治上团结他们,工作上尊重和信任他们,心理上温暖他们,鼓励和引导他们努力学习宗教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和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及时事政策。
  参考文献:
  [1]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
  [2]王礼湛,陈杰,陆树程.思想政治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杨永利,李健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7.
  [4]王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N].光明日报.2006-12-03.
  [5]米寿江.宗教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上一篇:浅谈乡村精英对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