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毛泽东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5-08-13 09:44

 [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当前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早在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就对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很多重要理论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 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当前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课题。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社会。[1]事实上,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毛泽东虽然没有使用过“和谐社会”这一概念,但他的思想和实践中有很多都涉及到我们所提倡的“和谐社会”问题,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是我们宝贵的理论资源。
  一、毛泽东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重要思想是和谐社会理论创建的重要前提
  建国以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建设进行了深入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政治方面,毛泽东立足中国实际,确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制度框架,建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其目标是“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P457~457保证人民群众平等和真正当家作主。在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总体目标和合理途径进行了论述,他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和国家应当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毛泽东提出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思想,这就是发挥中央和地方这两个积极性;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三者的关系,绝不能只顾一头,要建立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使之成为扩大企业民主、监督行政、克服官僚主义的良好形式。在文化建设方面,毛泽东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 “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文化建设方针。并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P385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进步的社会。毛泽东对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的有益探索,对我们今天构建包括政治和谐、经济和谐、文化和谐、世界和谐在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保证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的群众路线体现在,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和一切为了人民群众。毛泽东反复告诫全党,必须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把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唯一宗旨。毛泽东强调指出:“我们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着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P1094-1095毛泽东还强调要维护和保护好广大农民的利益,他曾明确指出:“中国的主要人口是农民,革命靠了农民的援助才取得了胜利,国家工业化又要靠农民的援助才能成功。” P643他认为,我们必须坚持城乡兼顾、共同繁荣,使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都实现现代化,使工人和农民都富裕起来。毛泽东的群众路线密切了党群关系,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增强了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实践证明,我们党只有充分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动员最广大人民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宏伟目标不懈奋斗。

  三、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论述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毛泽东提出了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创造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局面,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建国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毛泽东审时度势,提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P1433他指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虽然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思想后来没有坚持下去,但却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解决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针对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提出要使人民懂得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处理,要普遍提倡和善于运用“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的重要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新的历史课题。我们应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实现社会和谐要首先实地解决重大的社会矛盾,我们比较重视贫富差距悬殊,城乡及地区差距扩大,劳资矛盾突出,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干部****及干群关系紧张等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却较少深入思考产生这些矛盾的根源。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执政者与人民群众之间,各个社会矛盾,是根本利益一致前提下的矛盾,完全应该而且能够在坚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先和团结一致的前提下,通过沟通、协调以及行政、法律等文明方式来解决,可以说,毛泽东关于社会矛盾的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思想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方法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如何从我国实际出发,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进行了初步探索。他对个人与集体、民主与集中、改造人与改造世界等许多重大关系或重大矛盾做了辨证的思考,提出了要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等三大差别。论述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社会和谐取决于各种经济社会关系的和谐,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毛泽东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他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对他这样一个世纪性的伟大领袖的最好纪念,莫过于让毛泽东思想的理性光辉,继续照耀我们一代新人,把他的未竟之业进行到底。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并以其理论基础来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
  参考文献
  [1]《毛泽东的和谐社会思想探究》,刘焕明, 陈雪珍,文献编号: 1002-3240(2006)02-0176-04
   《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上一篇:国外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根源探析

下一篇: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路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