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发展的逻辑前提

发布时间:2015-08-13 09:45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内容作了全面部署。总体布局的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现实依据,以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化认识、对社会变革特征和趋势的准确把握、对改革发展中不协调问题的理性思考为认识的逻辑前提。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逻辑前提;党的十七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工作安排上指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部署,在理论上指的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宏观结构关系的认识和把握。总体布局与全面改革的整体思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紧密联系,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第一次提出四位—体的总体布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体。”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确定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现代化战略目标。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基本纲领的论述中充分体现了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和现代化战略目标,并第一次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内容作了全面部署。
  人们的认识都以客观实践为基础。作为主观形式的认识,就某一特定的反映对象而言,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多层次的认识形式之间存在着互为前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内在逻辑关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作为一种认识的理论形式,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现实依据,以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化认识、对社会变革特征和趋势的准确把握、对改革发展中不协调问题的理性思考为认识的逻辑前提。
  一 总体布局的发展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认识深化的逻辑必然
  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我们曾有过曲折。1956年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基本思想是完全正确的,但后来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实际上偏离了这种认识,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致使现代化建设受到严重干扰甚至中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解放了思想。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这样的论断:“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二十多年来,这一论断被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及修改的党章所肯定和坚持,并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党的十七大坚持了“两个没有改变”,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然而自80年代中期特别是党的十三大前后以来,就一直有人认为这一论断已经过时,但又提不出更恰当的新表述。其实,这一堪称经典的论断一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常新的含义,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理解。在这一论断中,社会主要矛盾的—方面是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人民日益增长的不仅是“需要”的数量增加,而且应包括“需要”的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关于这种需要,党的八大的表述中用的是“经济文化需要”,而十一届六中全会的论断中用的是“物质文化需要”。“物质文化”,不能理解为狭义的“经济和文化”两方面。既然人民的需要是日益增长的,那么我们的认识也应随之不断地发展。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物质文化”已成为一个反映人民日益增长的实际需要而又有着具体时代内涵的特定概念。社会主要矛盾的另一方面是“落后的社会生产”。“落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只有摆脱了不发达状况,我们才可以进入高一级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不少人把“生产”理解为“生产力”,这是明显的误读。从概念的内涵来看,“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从概念的外延来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并不因此就忽视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
  改革实践在推进,经济社会在发展,人民的需要在增长。基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定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及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现代化奋斗目标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是根据社会主要矛盾而确定的党的中心任务,所要解决的是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两个基本点”则是完成党的中心任务的必由之路和政治保证,所涉及的一方面是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各方面体制的改革,另一方面是基本价值原则的坚持和基本制度的完善。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目标反映了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1992年党的十四大在重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时强调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牢牢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愈益明确。2002年党的十六大基于对人民生活总体小康水平的现状及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Z--。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奋斗目标,也正是对社会主要矛盾深化认识的逻辑必然:一方面,人民有着日益增长的对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需要;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还比较落后,各项制度还不够完善,人的全面发展还任重道远。那么如何解决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总的来说要靠发展,要靠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要靠全面建设和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
  二 总体布局的发展是对改革实践中社会变革的特征和趋势准确把握的必然结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可供参照的发展模式。在这项伟大事业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党一直非常重视认清改革发展中的社会变革问题,因为这是确定和调整工作布局、战略任务的认识前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是一场社会变革。随着改革的全面展开,邓小平于1985年9月指出:“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这是对当时社会变革的总体认识,也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的改革“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论断的发展。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在更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变革。2000年5月,******在分析“三个代表”要求提出的历史背景时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还将进一步发展。这必然会给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带来深刻影响,给我们党执政和领导各项事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这里,已经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全面考虑“多样化”趋势的影响了。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迎来了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就当前我国社会变革的特征作出这样的判断:“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四个深刻”的准确判断,为正确认识我国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供了宏观轮廓。以此为基础,十七大报告进一步论述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八个方面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改革及其相互之间的协调、统筹问题,并分析指出,“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变革,越来越突显出从全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把握发展问题的重要性,客观上要求有新的治国理政思路。抓住改革发展中的新机遇,应对社会深刻变革所带来的新挑战,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推进与之相适应的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准确把握“四个深刻”变化和我国当前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为认识起点,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任务,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则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三 总体布局的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建设中不协调问题冷静思考的理论总结
  发展是硬道理,但对于什么是“发展”,我们的认识也有—个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过程。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数量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因此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增长不等于发展,改革实践中我们长期存在着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经济指标硬、社会指标软的问题。现在,问题的积累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即增长本身要求必须解决增长过程中的种种不协调问题,否则不仅经济难以长期持续增长,而且有可能陷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困境。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基尼系数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贫富差距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公共服务不到位、就业难、住房贵、上学难、看病贵、社保水平低、农民失地等问题交织在一起,构成当前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
  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但可以把它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个层次是“大社会”的概念,是相对于自然界而言的人类社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说的社会形态、社会制度,我们现在所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是在“大社会”这一意义上说的。“大社会”可以从“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划分上界定,也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的整体来理解。第二个层次是“中社会”概念,即“经济社会”中的“社会”,指除了经济之外的一切领域。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第六个五年计划,已开始将过去使用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表述更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第三个层次是“小社会”概念,即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并列的“社会”,指既非经济、政治,也非文化的那部分内容或现象;或者说既是经济又是政治,同时也是文化的那些内容或现象。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社会建设,指的就是“小社会”。马克思经常使用“小社会”概念,如他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小社会”概念还比较陌生,而这又正是改革发展中的薄弱方面。
  事实上,从203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2005年******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再到2t3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都还是从“大社会”的层面来论述的,或者说是从“关系性社会”概念(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结构)来论述的。直到十七大第一次从四位一体来全面部署建设事业,从六个基本方面规划社会建设,并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纳入生态文明的范畴,社会建设才真正回到“小社会”的意义上。
  十七大报告关于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有: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几个方面与民生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就指出,“—要吃饭,二要建设”是指导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同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六五计划”,不仅提出要发展教育、卫生事业,而且在吸收就业、改革工资制度、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改善居住条件等改善^民生活方面作了具体的规划。1983年6月全国人大六届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实行综合治理以实现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1985年9月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七五计划”《建议》进一步提出了研究和建立适应改革开放新情况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任务。从改革开放初期以来,社会建设的大体内容一直不同程度地体现在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之中,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而调整、发展。在十七大报告中’,扩大就业、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属于经济建设的内容,改进社会管理属于政治建设的内容,发展教育、卫生事业等属于文化建设的内容。然而,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新框架,有没有这个新框架是很不一样的。这个新框架,使社会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凸现。使长期以来改革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更加明显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使各方面的政策方针更加明确,使总体布局更加全面更加合理。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从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出发,以现阶段我国发展的新特征为重要依据,突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科学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更加丰富。
  四 结语
  党的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认识的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是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提出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新框架,而且在于这一全新框架中的具体内容处处闪烁着理论创新的光辉。总体布局的发展有一定的逻辑前提,同时又成为我们进一步思考各个领域建设实践中具体问题的理论依据,为党的建设、国防建设、祖国统一、外交战略等方面的理论创新提供一定的认识基础。多方面、多层次的认识互为前提、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这样的逻辑行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上一篇:“以人为本”的三维规定

下一篇:苏联模式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