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先后提到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思想的提出,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是党的执政理论的升华。
关键词: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社会和谐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先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思想,从总体上说,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时代课题的基础上,完整而又鲜明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即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由此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一些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是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
一、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发现之一。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一方面它包含着不以任何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它又是由人参与的、不能离开人自身的发展,而孤立地理解社会的发展。这一伟大发现为人们研究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两种视角,为评判社会进步提供了两个尺度,即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就历史尺度而言,马克思把任何一种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形态、社会制度,都看成是进步的;就价值尺度而言,马克思把发展是为了人还是为了单纯的外在财富的发展,作为评价一定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尺度,坚持合规律与合目的的辩证统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由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恢复了生产力的至尊地位。但是由于片面地追求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湮灭了人的因素,一度使生产力的理论和实践走上了“见物不见人”的迷途。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就重新恢复了唯物史观中生产力的本来面目,并进一步赋予了生产力的科学和和谐的内涵,这就是:(1)人是发展尺度的生产力理念。强调在制定经济发展目标时,不仅要考虑物质性GDP的增长,还要考虑人的幸福指数的增长;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标准时,不仅要考虑综合国力、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还要考虑人的健康、素质、心理和精神状态等问题,凸显人的存在和发展,关注人的地位和价值。(2)人与自然和谐的生产力理念。从根本上纠正了把自然作为自己的异己力量或对立力量,粗暴地对待自然,只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等不科学做法,正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双向互动,正视作为对象的自然界生态平衡以及人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和谐的重要性,正视人的活动对自然所产生的正负效应,摆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3)代际关系和谐的生产力理念。反对“吃了祖宗饭,断了子孙粮”的所谓发展观念,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生产力作为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活动的产物,并通过人们的世代变替而不断地被继承和发展下来。科学发展观中所包含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连续性或经济社会发展的可能性;从人学的意义上讲,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唯物史观在承认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前提下,认为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可以归结为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可以归结为生产力的高度,社会历史领域中客观存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层次、两对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正是这两对矛盾交互作用,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向高发展。科学发展观适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的主题,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思想,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内容,找到了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而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则把经济社会发展理解为社会有机体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合乎人们主观目的和自身需求,从而有着特定方向和一定规律的一种运动变化形式,也就是说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获得社会系统的整体上的进步或积极向上的变化。因此,社会发展就是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这就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二、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社会主义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很早就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最主要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创造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加强文化建设等等。毛泽东同志初步探索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提出要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着眼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兼顾各方面的发展需要和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等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邓小平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着名论断,提出改革开放,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有一定速度又要讲效益等重要战略思想。******同志着眼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主张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发展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提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不仅坚持社会系统内部以及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协调发展,而且把发展的核心和目的归结到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全面发展。它突出强调了发展的人文角度和将人的自由发展作为评判发展的价值尺度,防止了发展中出现的“价值迷失”,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一致,从而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这就是说,社会和谐问题同样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社会和谐不是没有矛盾,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矛盾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毛泽东运用这个观念和方法,分析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矛盾的两方面既相适应又不相适应,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前进。与以往社会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相适应是基本的,不相适应的方面可以依靠自身制度加以解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的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对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和实践作出了贡献,包括对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等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认识。特别是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为我们党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也为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任务奠定了理论基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社会和谐明确地表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进一步深化了,具有相当含量的创新价值。这个重大判断符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同志在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要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过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从‘大社会’着眼,把和谐社会建设落实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在内的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之中,又要从‘小社会’着手,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这样,不仅把美好理想具体化了,而且把实现理想的办法、工具也具体化了,把长远目标与当下任务统一起来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加深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三、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社会和谐是世代人们的追求和美好理想。重视发展与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思想,但是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却是一个充满复杂矛盾、呈现阶段性特征的永续过程。这就决定了我们党对这样事关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的认识,必然有一个从片面到全面,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渐进过程。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就决定了要把治国治党结合起来,要把认识执政规律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同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统一起来,要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一个过程中来。
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揭示了一个这样的发展图景和过程:即发展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发展的各部分内容通过运动中协调,达到新的平衡,通过可持续保证全面协调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往复性,并不断走向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可见,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不仅使我们党在理论上站到了时代的前沿,而且它也以创新成果为党的先进性建设赋予了时代内涵,因为它从根本上体现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与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的有机结合,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的统一:一是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与任务的统一。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时期,党的自身建设和各项工作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为着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而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完成发展任务同实现发展目的统一起来,不是为发展而发展,而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方面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抓住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二是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的统一。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并指导党的先进性建设,就能使我们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同时,不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忘发挥执政党的领导功能。三是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党的先进性的“质”的规定性与时代发展新内容的统一。科学发展观创造性的以动态的方式阐述了新阶段党的先进性的内涵,把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要求同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联系起来,同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这就把对党的先进性的概括提升到内在本质的新高度,又凸显了党的先进性建设内容的时代精神。四是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党的建设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的统一。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说明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确把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正确把握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才能真正实现“三个代表”,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这就把党的先进性建设奠定在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使党的建设的规律同社会发展的规律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集中地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我们党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关于全面、协调、稳定、进步、发展,关于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重要思想和经验,都是探索的成果,集中起来便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思想理论内容和实践目标,那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以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标志着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有了全新的升华,它明确“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要求把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总之,无论是科学发展观,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伟大成果。
下一篇:中国的全球观——和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