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略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发布时间:2015-08-13 09:46

  [摘要] 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给予了最新概括和表述。这一概括是恰当的、必要的,是我们党艰辛探索的理论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在理论上有两大建树,一是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创新的成果整合起来,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另一个是确立并进一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这两个理论建树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问题,略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恰当的理论名称
  ******同志在报告中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样的概括,很有必要,也比较恰当。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个理论,分别看,各自都是一个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起着指导作用。但这些理论都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都是这个主题的展开,都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从更高的层次看,这些理论又是一个大的体系,都是这个大的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将这些理论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有助于广大干部、党员、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这个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也是比较恰当的理论名称。
  第一,这个理论名称准确地反映了历史特点。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创立了以新民主主义理论为内容的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个理论反映了两个历史时期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名称,较好地反映了当前这个历史时期的特点。
  第二,这个理论名称同我们的基本实践相一致。这个理论名称便于广大领导干部、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能更好地发挥这个理论的指导作用。
  第三,这个理论名称有很大的包容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进程。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的理论还会有重要的创新。这些创新的理论都可以包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
  1987年,党的十三大将邓小平创立的理论称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1997年的十五大。现在采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名称,基本上是恢复了原有的理论名称,但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有人会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名称,为什么后面要加“体系”二字?这样提问是很自然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后面都没有“体系”二字,但这些理论都是内涵十分丰富的科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两个名称,内涵与外延没有任何差别。但是,若干年来,我们分别强调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分别搞体系,现在将这些理论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调是统一的理论体系,是有积极意义的。
  还有,十七大对理论的作用和对理论应采取的态度,分别用了三个提法,一个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一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用了指导、贯彻、坚持三个提法。这三个提法的含义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主要是反映了现实的一种状态。
  二、艰辛探索的理论成果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上三个重大问题是依次提出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基本问题。邓小平说:“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1]这样的话,他讲过多次。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理论探索的主要课题,后两个课题,是这个基本课题的延伸和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展开的,并以此为主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结晶。
  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找到马克思主义,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不容易的。将这个理论运用于中国,形成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理论,更不容易。我们为此而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
  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也要解放思想。他批判了穷社会主义,否定了照搬外国模式的做法,提出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结论的提出,使全党和全国人民有振聋发聩之感,倍受鼓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总目标的指引下,通过改革开放,破除了陈旧过时、不切合中国实际的思想观念,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理论观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者是密切联系的同一过程。解放思想是先导,没有解放思想就不可能搞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和发展的。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都要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创立者。他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主题,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课题。特别是,邓小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和观点、原理,比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三个有利于”标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国两制”,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关键在党,等等,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和大框架。
  在邓小平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党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归结起来,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发展论。
  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成果中,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具有重要意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我认为,以人为本对于社会主义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发展的范畴,应当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这里涉及到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解。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他最后归结为,社会主义就是:“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同恩格斯讲的社会主义完全一致,而且用了中国化的语言,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也是重要的理论创新。着名学者龚育之同志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在理论上有三大创造:一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一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一个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这三个理论,都是讲了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赞同社会和谐的思想和主张。现在,我们依据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概括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全新的概念和原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都应当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层次。
  三、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又总结实践经验,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既讲了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又突破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某些具体论断和观点(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就突破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将被消除的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理论,它反映了当代中国的特点和时代的要求,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作出了许多重要的战略决策,形成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到了广大领导干部、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拥护,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成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之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归结起来,就是因为我们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就要自觉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各有其特定的内容,各有自己的针对性和重点,但我们要善于将它们作为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来理解和把握,指导实践。
  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大体系,是一项重大的理论建设任务,是广大理论工作者的重大研究课题。
  我们强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指导实践,并不是面面俱到,不讲重点。这是一个怎样对待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列宁在讲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时说,因为具体的社会政治形势改变了,迫切的直接行动的任务也有了极大的改变,因此,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学说的各个不同方面也就不能不分别提到首要地位。这是一条重要的原理。
  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应摆在突出的地位。我们要自觉地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
  四、开放的理论体系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很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社会状况会不断发展变化,新的矛盾和问题会不断出现,新的经验也在不断积累,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创新的好经验,在理论上不断作出新的概括,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必然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曲折过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
  回顾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和理论创新的历史,这是一个创新。扬弃、积淀、升华的丰富过程。
  创新,尤其是理论的创新,特别重要。过去常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现在的情况是,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恩格斯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我们要充分认识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又要尊重和掌握认识的规律,采取严格的科学态度,不能搞“急就篇”。
  扬弃,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反映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一些理论观点,逐步放弃,如计划经济、全民所有制等、工农业总产值等,在改革开放之初,还是经常使用,以后逐渐抛弃不用了(改用市场经济、国有经济、国内生产总值即GDP);另一种是,虽然是新创造的一些概念和观点,但随着实践的发展,情况的改变已失去时效而不再使用了,如“乡镇企业”、“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等;还有一种是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东西,必须纠正。
  积淀,这是大量的。在改革开放不同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因为切合实际,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所掌握,积淀下来了。这种积淀,是实践检验、历史筛选的结果,而不是人的主观意志所能决定的。这种积淀,使我们的理论体系日益丰富,底蕴更加深厚。
  升华,有些思想理论观点,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逐步加深,内涵更加丰富,达到了更高的境界。比如,共同富裕,1955年,毛泽东表达了这个思想。后来,邓小平将共同富裕提升为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继而又提升为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在南方谈话中,又进一步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归结。又如,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提升为以人为本。等等。所有这些,都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思想理论观点的创新、扬弃、积淀、升华,这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过程的生动性和复杂性。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自觉掌握创新、扬弃、积淀、升华的特点,来推进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要敢于创新,不断发展我们的理论;对于那些已经过时的、或者被实践证明是不正确的理论概念和观点,要敢于及时扬弃,这也是与时俱进的应有之义;对于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概念和理论观点,其指导作用将是长期的,无所谓新与旧,要作为宝贵财富珍惜;对一些基本的理论观点,要不断充实内涵,提升其意蕴,升华到更高的境界,但这种升华决不是人为的拔高,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自然跃升。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历史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16,6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33;(4):337-338.
  龚育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异端”问题[N].北京日报,2006-06-26.
  列宁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79.

上一篇:制度正义与道德教育二者并重

下一篇: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当代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