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进及概念辨析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全新命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对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形成的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并且被反复提到七次的全新命题,报告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对自身理论建设的全面总结。对于这一命题的准确解读是我们理解和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发展史的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提法的产生、流变与内涵的]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孕育和提出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孕育和提出的时间,学术界尚存在争议。一部分研究者认为,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就已经开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探索;一部分人持否定意见。[1]但研究者比较一致地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为全党的共识。
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首次提出“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命题。他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同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又提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1980年1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发展经济方面,正在寻求一条合乎中国实际的,能够快一点、省一点的道路。”这里已经隐含了对“中国特色”的强调。
1982年9月,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的首次出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一种新的科学社会主义类型和发展道路的规划。但是,邓小平并没有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内涵、特征以及“建设”途径进一步展开论述。
1984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委员会代表团时,再次提出“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概念。至此“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提法基本固定下来。但是在这一阶段,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还局限于对外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和“一国两制”三个方面,没有形成一个理论体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丰富、完善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初步形成
党的十三大报告以“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标题。这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内容上较以前更加丰富,主要是加入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党的十三大召开前,邓小平在会见孟加拉国总统艾尔沙德和日本客人二阶堂进时,都提出:“我们即将召开的十三大,主要有两个内容:第一,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第二,是我们领导层更年轻化一些……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几年前就提出来了,但过去把重点放在经济体制改革上,这次才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党的十三大报告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它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统一认识、增强团结的思想基础,是指引我们事业前进的伟大旗帜。”报告共分七部分,第五部分着重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法和步骤;第七部分着重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胜利”,从而将政治体制改革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纳入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内涵之中,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三大以后,历次中央全会都强调“继续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同时,这一理论在实践中也经受住了国内风波和国际变局的考验。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刻而富有创造性的发展,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完善。紧接着,党的十四大报告中首次使用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0]的提法,并对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成为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党的十四大以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时并用前者用于指代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方向和本质特征,后者用于指代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用“邓小平理论”正式取代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邓小平理论”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代名词。
进入21世纪以后,党和国家既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于2000年初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在党的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首次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全新命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又首次完整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邓小平理论一起成为当前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
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孕育于“三大改造”完成以后,由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并系统化。其后,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今天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又分别结合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其作了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几个相关概念的理论辨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全新命题以后,需要从理论上对几个相关概念分别加以界定,以厘清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是两个截然不同而又关系密切的概念。
首先,二者的内涵和实质不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各个理论成果的组合,它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今天正在大力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这些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既包括哲学层面的世界观、方法论,也包括对于中国不同历史阶段主要社会任务的唯物主义的理论解释,还包括对整个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整体规划,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中国共产党针对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命题而提出的一系列理论的组合,它也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并进一步概括出中国特色社会义的领导核心、依靠力量、根本任务、前进道路、最终目标、实现方式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科技等各方面的保障措施等,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
其次,二者提出的历史背景不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是西方文明的本土化,这一历史进程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那一刻就已经自发开始了,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自觉则是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数次教条主义的危害后才开始的。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政治报告中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张。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中国的特性”[11]。此后,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全党的共识,毛泽东思想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提出了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第二次结合”[12]的任务。但是,由于当时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当时人们认识问题的局限性,这一探索出现了严重失误,最终走向了“文化大革命”的歧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对“文化大革命”的彻底否定和改革开放的实施,邓小平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实行改革开放成为全党的共识,面对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重大实践课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最后,二者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体系中的侧重点不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中共的指导思想,但在中共的理论体系中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是是中共意识形态的核心组成部分,注重整体性和理论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中共意识形态中与当前社会主要任务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普及性和实践性。前者强调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在中国的具体化,它的结果是一种理论形态,后者侧重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如何在中国具体化,它的结果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变动和社会变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内在逻辑关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按照这一界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分别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阶段的指导思想,二者是一种承接关系。
而从历史上看,毛泽东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理论就已经包含了社会主义的方向,他认为,“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更广大的道路”[13]。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也确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理论思考和探索。因此,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界定和毛泽东思想的内在逻辑关系成为必须解决的一个理论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确定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认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14]如果按照这一界定,则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种承接关系,与十七大报告中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界定没有矛盾。但问题是,从党的十二大以后,对毛泽东思想的概念界定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基础上,修改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15],这里的“建设”显然是社会主义建设。
关于这一问题,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解释。首先,就理论发展的规律而言,任何一种理论的出现都是对前人理论的总结、完善、修正和深化。查现代汉语词典关于“理论”的定义,“理论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包括毛泽东本人、邓小平、陈云等都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思索和论述。陈云在八大上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即在所有者结构、经济运行和市场结构方面允许保留一部分个体经营、一部分产品自由生产、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即“大计划,小自由”[16]。毛泽东在纠正“大跃进”错误时,也指出“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还有积极的作用”,“商品生产不能和资本主义混为一谈”。[17]从而,否定了单纯强调计划经济模式的做法。这些观点虽然为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提供了素材,但是这些观点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还没有上升为理论。
其次,就历史事实而言,尽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一些与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似的观点,并在实践中加以落实,但从整体上看,当时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与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大相径庭的。
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思索和实践,只能看作是毛泽东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新发展,但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这些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之间的过渡性的产物。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新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之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18],它与毛泽东思想没有重叠,而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对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形成的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1]李朝阳、王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阶段问题研究综述[J].理论前沿,1997(20).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163, 237, 246.
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3,65.
邓小平.关于召开党的十三大的几次谈话[A]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5.
[10]******.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A]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
[11]毛泽东.论新阶段[A]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1):658-659.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1949-1976)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506.
[13]毛泽东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 666-668.
[14]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7.
[15]十二大以后的公开出版物均为这一界定,笔者认为这一修改一方面是为了强调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是一种继承创新的关系,另一方面也确实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中的正确部分,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
[16]陈云.陈云文集[C].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3): 103.
[1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 436、439.
[18]徐长安、张量.解读:十七大报告中的新名词彰显执政党的新活力.中国新闻网. http://.
上一篇:社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基本问题研究
下一篇:中国人民的幸福安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