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的幸福安康之路
[摘要]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发展观。本文从价值论的角度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是实现人民幸福,指出应更新观念,实现科学发展与人民幸福安康的相互促进。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价值取向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发展观,是体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饱含鲜明价值属性的发展观。从价值论的角度把握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准确、完整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把发展同人民的幸福安康统一起来并使二者相互促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在价值取向上的新突破
从发展价值论的角度看,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工业革命起至19世纪70年代,是自由资本主义的阶段。此阶段的基本特点是社会发展以大多数人的贬值为代价,一部分人的享受以多数人的苦难为代价。正如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这就是为两者创造物质前提。难道资产阶级做过更多的事情吗?难道它不使个人和整个民族遭受流血与污秽、蒙受苦难与屈辱就实现过什么进步吗?”[1]“一切先前的所有制形式都使人类较大部分,奴隶,注定成为劳动工具。历史的发展、政治的发展、艺术、科学等等是在这些人之上的上层社会内实现的。”第二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有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发达国家的发展是以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掠夺为前提的。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文中,列宁叙述过这样的事实,当时一位英国政治家为英国政治大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作了这样的辩护:“我的一个宿愿就是解决社会问题,就是说,为了使联合王国4000万居民免遭流血的内战,我们这些殖民主义政治家应当占领新的土地,来安置过剩的人口,为工厂和矿山生产的商品找到新的销售地区。我常常说,帝国就是为了吃饭问题。要是你不希望发生内战,您就应当成为帝国主义者。”第三阶段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今,基本特点是发达国家开始关注民生问题,人民生活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各项权利逐步得到保障;与此同时,在国际关系上,互利合作的意识逐步扩大了市场。例如,1957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发达国家在民生问题上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例如,“用于卫生、养老金、家庭补贴和援助方面的公共支出(不包括住房和教育)就占西德国家收入的20.8%,占法国的国家收入的18.9%,占英国的国家收入12.1%。在瑞典,1957年用于社会服务的费用比1930年高出6倍多;而在意大利,竟高出14倍。”到了20世纪70—80年代,这方面的支出更多,例如,仅从社会保障支出来讲,1980年,瑞典、法国、英国、西德、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占其国家收入11%以上,而整个的社会福利支出要超出这个数字的四倍以上。
以上叙述表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在工人阶级斗争及资产阶级实行改良政策的双重影响下,其价值取向上存在着一个由片面到逐步迈向全面的过程。当然,由于资本的自利本性和社会制度的制约,这种进展只达到资本的利益实现和人民的利益诉求大体维持脆弱平衡的地步,有着相当的局限,其发展到人民本位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从二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看,经济增长不会自动带来整个社会的进步,而且还会遭遇发展的陷阱。因为,伴随发展而来的是收入的两极分化、社会关系的紧张、环境的破坏以及严重的****现象,反过来影响国家政局的稳定,最终损害了发展。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执政党在发展的价值取向上是曲折前进的。改革开放前,我们过于片面、抽象地强调发展的价值取向,而对发展的客观规律重视和研究不够,出现了平均主义、吃大锅饭,重精神追求、轻物质享用等现象,导致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国民经济进展缓慢。改革开放以来,党逐步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开始辩证地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价值导向性的关系。但是,当发展达到一个新阶段后,新问题接踵而来,这些问题与改革初期有很大不同:过去是为平均主义所困扰,现在则要警惕收入悬殊;过去群众缺乏的是日常生活用品,现在更缺乏的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过去要着重解决人们的衣食住行问题,现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任务更加突出。这里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是保证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使之尽快脱贫。试想,如果几千万人没有基本的生活保证,那么发展再快、蛋糕做得再大对他们又有什么意义呢?长此以往,能够保持社会稳定吗?二是解决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满足群众的民主要求、精神文化需求和社会保障需求,从而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上述两个问题都不会随着经济增长而自然得到解决。总之,在发展过程中价值取向问题的重要性愈益凸显出来,时代要求执政党对人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出明确而科学的回答。
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教训,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个发展观,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把发展作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根本举措;这个发展观,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这两个原理的辩证统一问题,把生产力理解为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力量,使历史唯物主义升华为以人为本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发展观,真实地体现了人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个发展观,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融为一体并进而转化为以人为本的执政观,体现了党在执政理念上的先进性;这个发展观,扬弃了一些国家在以人为本问题上的阶级局限性和抽象人本主义的局限性,使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务实、彻底和具有可操作性。可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发展的价值取向上的新突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也必将产生世界影响。
二、科学发展观是使中国人民获得幸福安康的发展观
发展不单是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更要面对人的社会关系问题,所以,高度重视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实现是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可以这样说,从价值论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某种程度上就是发展价值观,就是使中国人民获得幸福安康的发展观。
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人民是发展的主体,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发展的承担者,要求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统一起来。科学发展观不把党看作高于人民群众的一个特殊组织,而是看作人民群众中的一部分,是人民群众中起领导作用的先进的一部分,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就是说,科学发展观不是把发展看作无主体的自发的过程,而是理解为人民在先进政党领导下自觉创造历史的过程。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人民群众本身也是发展的目的,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并最终体现为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社会生活本质上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这就意味着两个重要事实。第一个事实是,相对于物的发展来说,社会主体即人的发展更能体现社会发展的本质。第二个更为重要的事实是,由于社会是由全体人民组成的,所以,大多数人、人民群众的发展,而不是个别人、某些特殊人群的发展,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深层本质。发展目的是发展本质的重要体现,强调人民群众的发展是发展的本质和目的,说明人民群众作为发展的主体和发展的目的是统一的,发展就是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的过程。
第三,科学发展观强调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尽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民群众中的大多数人却不是发展成果的受益者而是发展的牺牲品即被剥夺者。西方发达国家曾走过这条道路,旧中国以及当代一些发展中国家走过这条道路。这是一条死路。科学发展观强调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倡导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和人道精神,高扬着社会主义先进性的旗帜。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科学发展观把公平正义提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的高度,是对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观点的深化。因为所谓共享发展成果,最根本的就是按照公平正义的原则分享发展成果,就是要体现为发展机会的公平和对收入结果的调节,就是摒弃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些人的发展以另外一些人的牺牲为代价的不公平的发展方式,倡导一种使得每个人的发展要以他人的发展为条件的共同发展、公平发展的方式。
第四,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的发展是判断整个社会发展的核心标准。判断社会发展的标准,应当是物的标准和人的标准的统一,而后者更为重要。然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诸多发展中国家把GDP的增长看作核心标准;我国一些地方也曾出现唯GDP的倾向,导致发展中见物不见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中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强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在文化建设中强调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在社会建设中强调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等。这些均表明,人的发展已经被看作整个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
由上可知,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实质是全体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自身、为了自身,实现自己生存和发展价值的过程,是自身素质、能力和精神境界提高的过程,是综合生活质量(包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不断提高的过程,同时,它也是各阶层、群体、个人之间的协调发展过程,是构建中华民族和谐大家庭的过程。这毋庸置疑地说明,科学发展观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指明了现实的道路。
三、更新观念,实现科学发展与人民幸福安康的相互促进
发展是硬道理,乱发展没道理,这二者都是千真万确的,因为幸福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人民幸福更应该是先进政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如果发展不能落实到人民的幸福安康上,就会最终失去意义。为此,要从实现科学发展与人民幸福安康相互促进出发,树立以下新观念:
第一,实现发展的科学性与人民性的有机联结。发展的科学性,意味着发展实践符合客观规律,发展是高效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的人民性,意味着发展是由人民推动并使人民得到幸福的。从根本上讲,二者是完全可以统一的,因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曾经出现过认为发展就要牺牲公平、公平就要牺牲效率等论调,把发展的科学性与人民性割裂开来。实际上,公平不是绝对平均主义,科学意义上的公平意味着机会均等、承认能力差异,要求收入与贡献相符合,并对困难群体给予照顾;同样,片面强调效率,多数群众的积极性就会受挫,进而会极大地降低效率。要在效率和公平之间保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坚持发展的科学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第二,进一步转变思维方式,由非此即彼的极端竞争性思维转向协调发展、良性竞争的共赢式思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讲竞争的,但这种竞争并非损人利己、“胜者通吃”,而是良性的、共赢的,即每个人都以作出贡献和提供优质服务来满足他人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利益,达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政府作为市场监管者和社会管理者,不仅要彻底杜绝与民争利行为,而且要以良好的制度安排和精细化的政策保障社会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规范竞争行为,使全体人民能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第三,讲求统筹兼顾的利益辩证法,降低发展代价,实现和谐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多样化是不能抹杀的,却是可以调节的。这就要求执政党和政府要站在全体人民的立场上,统筹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统筹各阶层、群体的利益,统筹全局利益和地方利益,统筹各个行业的利益,统筹[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发展收益和发展代价,统筹物质利益和精神需求。这里的核心问题是防止片面性,例如,在国家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的关系上,国家建设需要人民提供积累,这是必须坚持的,但从长远和根本上讲,民富才能真正达到国强。因此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有财产性收入,让人民的财产保值增值,从而达到“藏富于民”,这是真正的民富国强之路。再如,在整体和个体的关系上,“以人为本”的“人”首先是指人民群众整体,同时是指人民群众中的每个个人。在坚持整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的同时,也要指出,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是无比宝贵的,每一个个体的合法权益都要受到保护和尊重。不应简单地强调一个方面而否定另一个方面,而是要创造一个整体利益优先同时又保护个体利益的利益融合机制。
第四,坚持党的发展与实现人民利益增值的辩证统一,使我们党永远成为人民追求幸福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以为人民谋幸福为神圣使命,因而能够制定正确的路线政策,有效地平衡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实现全中国人民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人民利益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党之所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根本原因。但是也要看到,党作为执政党,本身存在着脱离群众的危险,存在着如何认识自身定位的考验。这要求,一方面,党要坚持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另一方面,要自觉认定自己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在完成历史使命的过程中,党自身要发展,不发展,就不能完成历史使命;然而这种发展,是在为人民利益奋斗的过程中实现的,不是孤立地、脱离人民之外的发展。实现党的科学发展,要求党自觉加强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要求每个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牢记,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要求每个党员决不能凌驾于群众之上,而是要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可以说,坚持党的发展与实现人民利益增值的辩证统一,正是全党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思想基础。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7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6):88.
列宁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42.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下):1049.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10.
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18.
下一篇:生态公平的当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