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发展观解读
[摘 要]重视发展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和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一贯思想。毛泽东开拓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河,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二条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思路。在邓小平的发展现申,发展是全面、协调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可持续发展思想、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妁现代化是邓小平发展现的重要内容。******特别强调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竖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而把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现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发展;科学发展观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更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和第一要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所面临的最重要的历史任务,集中起来就是发展问题,发展成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全部活动的主旋律,重视发展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和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一贯思想。从一定程度来说,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丰富和深化过程,也就是对“为什么要发展”、“什么是发展”、“如何发展”等有关发展问题的探索、丰富和深化过程。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
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艰辛探索中,为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关于中国发展问题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以及社会发展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成为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之一。
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也是中华民族数百年来的夙愿。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就已经开始考虑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实现中国的工业化等发展问题。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他解释说,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也就是“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很明显,在这里毛泽东所提的奋斗目标不仅仅是新经济,而且已经包含了自由的新政治、繁荣的新经济、文明先进的新文化等多维因素,这种对国家发展的理解无论在当时的中国还是在当时的世界来说,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之后,毛泽东总结和分析了日本帝国主义敢于侵略中国和中国落后的原因,强调”如果我们不能解决经济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建立新式工业,如果我们不能发展生产力,老百姓就不一定拥护我们”。他号召“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所有共产党员都应该学习经济工作和工业技术,反对只会做一种抽象的“革命工作”、不关心工业、不关心经济的空头“革命家”。在七大预备会议上,毛泽东更特别强调了发展。他说:“全世界自古以来,没有任何学问,任何东西是完全的,是再不向前发展的。地球是发展的,太阳是在发展的,这就是世界。停止了发展就不是世界。”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毛泽东提出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政党政策和发展实践的评价标准。他说:“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工业,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社会生产力获得解放,才是中国人民所欢迎的。”
在那个特定时代,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在探寻一条既符合世界形势又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所形成的发展观,尽管不尽完美,但指导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开拓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河,并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思路。
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
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理论不是闭门读书、抽象思辩的产物,而是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建国以来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邓小平不仅高度强调了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系统论述了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这一问题,而且同时也对发展的内涵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
在邓小平的发展观中,发展主要是中国的社会发展问题,也就是加快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所强调的发展,首先是中国经济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他认为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我们解决诸多矛盾和社会经济问题的关键,它是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我国社会的安定、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等问题的根本因素。社会主义制度能不能巩固,人民生活水平能不能提高,国家综合国力能不能增强,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
对于中国这样的后发展国家来说,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又不能仅仅只顾经济发展,必须综合平衡、统筹兼顾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致力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发展是全面、协调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早在1979年,他就鲜明地提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在邓小平的发展观中,同时也包含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邓小平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但他确实多次思考并提出了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1985年7月,邓小平在强调改革问题时就提出:“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这里邓小平已经明确提出“持续发展”,并且把“持续发展”作为改革的目标之一,又把改革作为“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手段,这种观点确实是非常宝贵的。
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是邓小平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他深刻认识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作用,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抬久安,在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他高度重视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提倡充分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始终特别重视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提出依靠教育科技,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现代性的现代人,从而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促进现代化发展。
三、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之所以能带领中国人民经受住来自国际国内的不寻常的实践考验,并使各行各业都取得飞速发展,最主要的是能够根据发展的新形势、变化的新情况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不断作出新决策、采取新措施,并逐渐形成新的发展观。
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发展观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从实现中国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高度,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发展问题的重要地位作了深刻论述,进一步深化对“发展是硬道理”的认识。早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强调:“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稳定局面;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状况,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都离不开发展。”
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同样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然要强调教育和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995年5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中,首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在提高人的素质上,******特别强调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伴随着世界各国先后进入工业化国家的发展进程,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全球问题,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全球发展不均衡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各方面的发展,使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积极探索一条能使人口、环境、经济和社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把坚持实行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作为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并提出了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这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阐述,对处理好全球化时代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对全球化时代社会的发展走势的把握都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
新世纪、新阶段,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而把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灵魂,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主要包括以下几层意思:首先,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多方面的利益需求和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其次,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主体是广大人民;最后。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在发展中要着力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把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摆在了党和政府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虽然不是发展的全部内涵,但却应该是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应有之义,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证明,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前提和必备条件。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并不等于说发展就是单纯的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在坚持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着重突出强调了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如果发展离开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那么也就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同样也就不可能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是多层面的、多维度的发展。从发展的内容上来看,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而且还包括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其他社会发展。从发展的本体角度看,发展是自然、人、社会的有机统一体,在促进入的全面发展方面,发展也应是全面的,既要考虑到新兴社会阶层的发展,更应考虑到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最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发展,从发展的空间和地域角度来看,全面发展不仅指东部沿海地区要继续保持较快速度发展,更要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促进中部地区嵋起。全面发展突出强调了发展的整体性,它要求构成发展统一体的各个方面、各种要素都能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发展。
任何科学的发展理论都必然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思维观念的变化发展只有与实践的变化发展相一致,才能成为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可以相信,在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三代领导人发展观基础上,又结合当今时代鲜明特征的科学发展观,必然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发展理论。
下一篇:邓子恢农业思想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