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执政为民”与权力观、政绩观、世界观
论文关键词:执政为民;权力观;政绩观;世界观
论文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时,是立党为公、夺权为民的;掌握政权时,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党和国家的公务人员来说,破除“官本位”意识,确立“民本位”观念,实现由“掌权做官”的观念向“执政为民”的观念转变。要实现好这一转变,应当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而且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郑重提出,一定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完全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的政治宣言和政治承诺。
我们党从诞生到今天,已经走过了86年多的历程,经历了两大历史时期。前28年是为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时期;后58年多是掌握全国政权、履行执政职能的时期。在这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党从革命党变为执政党,从夺取政权到执掌政权,党的地位、任务、外部环境和活动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前后两大时期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我们现在掌握了政权。党的权力之大,可调动资源之多,是革命时期无法比拟的。我们党是执政的党,党的执政地位是通过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来实现的。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党和国家的公务人员,作为权力的行为主体,手中都或多或少拥有一定的权力。我们的执政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经常不断地运用和行使权力的过程。而这种权力的行使,对公共生活、对人民群众的影响是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可以说,权力行使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威信。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时,是立党为公、夺权为民的;掌握政权时,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党和国家的公务人员来说,破除“官本位”意识,确立“民本位”观念,实现由“掌权做官”的观念向“执政为民”的观念转变。要实现好这一转变,应当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而且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一、“执政为民”应当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所谓权力观,是指人们特别是执掌国家政权的人,对权力的来源、性质、如何使用等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是指导和实施执政活动的思想基础。“权为谁授”、“政为谁执”、“利为谁谋”,是权力观的基本问题。我们共产党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一定要明白以下三点:
1、一定要明白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我们常讲,权为民所用,这其中蕴含着一个根本前提,就是权由民所授。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政党都是一定经济基础的产物,代表的是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利益。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们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这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打了天下就能理所当然坐天下,我们的权力真正合法的基础仍然来自于人民的支持。每一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应当明白,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的性质是公共的而非私有的,我们必须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国家的发展、富强、安全服务,为人民群众的团结、富裕、安宁服务,绝不能把它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当你不能很好地服务人民时,人民也可以不再赋予你权力。
2、一定要明白权力是有限度的。
政治权力既然是一种公民的共同需求,就不应当是无限的。那么人民赋予我们的是什么权力呢?归根到底,是把自己普遍需求,而又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交给党和政府,再由党和政府代表人民的意愿,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过去我们以为党和政府的权力很大,事无巨细,都要由党来包揽,都要由政府来管理。实践证明,这是行不通的。政府既管不了那么多的事,也管不好那么多的事。从效率的角度看,不该管的事政府管了,等于老百姓花钱买不需要的东西,是一种无效行为;而政府该管的事没有管好,等于老百姓花钱买到的是劣质服务,同样造成效率损失。政府过多地干预市场,构成一种行政设租的行为,容易导致寻租和****的现象发生。因此,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变全能政府为有限政府,让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3、一定要明白权力必须受到监督。
权力本身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和不对称性等特点,而公共权力又往往涉及人们普遍的切身利益,掌握权力的人利用这些职权、地位、影响和工作条件,就会比不掌握权力的人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拥有
政绩观,是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去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对干部履行职责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正确的政绩观是衡量一个干部是掌权做官还是执政为民的试金石。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应当学会用全面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看政绩。
1、学会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
政绩要体现在发展上。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群众的利益系于发展,发展是实现群众利益的基础。做出政绩,就要一心一意谋发展。发展又是全面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有后劲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把以人为本同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概括为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体现了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政绩观与发展观密切相联。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看一级政府、一个领导干部的政绩时,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均增长、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只有这样看政绩,我们才能真正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在政绩观上出现偏差,发展观就会与科学产生偏离。我们的各级干部一定要正确把握发展观与政绩观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时常校正和确立自己的政绩观,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努力创造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
2、学会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
看一个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怎样,必须要看这些政绩在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中到底是虚是实。要坚决克服“一代人的政绩,几代人的包袱”的不良现象,绝不能“吃祖宗饭,砸子孙碗”,“一地致富,八方遭殃”。无论在什么时候,从事何种工作,创造政绩的思路、方法,都应当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客观规律,违背规律的事情肯定办不成,违背规律的政绩只能是假政绩。因此,要创出政绩,但不能急功近利、不切实际地乱铺摊子,乱上项目;要“造福一方”,而不能只顾眼前,不考虑长远,“造势一时”;要讲真话、道实情、办实事、求实效,而不能好大喜功,只讲“形象”,不计成本。制定一项政策,推动一项改革,应充分论证它的可行性,充分考虑社会影响,充分估计有关方面的可承受程度。启动一个工程,上马一个项目,应特别审慎考察其市场前景、资金来源、技术条件,客观全面地分析人才状况、管理能力,以及目前和今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带来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3、学会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
共产党人的政绩,说到底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创政绩,应该是每个人民公仆的终身追求。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就是要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就是要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标准,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创造政绩的出发点和归宿。应当看到,是为人民做出政绩,还是为自己升官晋级造出政绩,体现了一个领导干部的价值观,体现了一个领导干部的原则立场,体现了一个领导干部的做人态度。应该说,广大领导干部创政绩是有群众观点的,动机也是很纯正的。他们“做官”是为了更好地“做事”。官位,仅仅是他们用来推动事业、实现理想的支点和杠杆,他们“做官”、“做事”时刻情系群众,处处为民谋利。这是正确的政绩观。但不可否认,在现实中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创政绩的动机不纯正,根本没有群众观点。他们追求政绩的出发点,不是为了给群众谋利益,而是做给上级瞧的。他们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不怕群众不高兴,就怕领导不开心,搞一些糊弄上级、坑害群众的虚假政绩。这样追求政绩,说到底是投机取巧,为个人捞取政治资本,严重影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也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最终也将使自己步入歧途。
三、“执政为民”最根本是应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是一个人思想的“总开关”。权力观、政绩观联系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联系着地位观、利益观。其中,世界观是基础,是起决定作用的。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政绩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政绩观都源于正确的世界观,分别是人生问题、价值问题、权力问题、地位问题、利益问题和政绩问题上表现出来的世界观。不难看出,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实现“掌权做官”观念向执政为民观念转变,从根本上来说,首先头脑中要有正确的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重要的是在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中、投身社会实践中、加强自身修养中树立。
1、正确的世界观要在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中树立。
世界观不是空泛的大道理,不是虚幻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如影相随、伴我们终生的东西。世界观有自发、朴素的世界观与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之区别。哲学就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马克思依据近代科学成就创立的、并随实践与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从而为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因此,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有史以来最科学最进步的世界观,是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理论依据,是我们所应当树立和必须树立的世界观。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真正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个人生活的目的、价值和意义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这是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思想基础。加强理论学习,最根本的是学习马列主义原着,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而且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2、正确的世界观要在不断投身社会实践中树立。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确立,既需要从书本中吸取理论和知识的营养,更需要到实践中去锻炼。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参加、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思想感情,是确立科学世界观的关键。我们党领导亿万人民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同时又为改造主观世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十分有利的条件。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只有以满腔的热情积极投身于这一伟大实践,不仅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开拓进取、建功立业,而且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丰富的政治营养,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思想感情,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样长期坚持下去,我们就能够使自己的世界观更加成熟起来。
3、正确的世界观要在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中树立。
我们的党员和领导干部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各种利益诉求和物质需求,这就时时刻刻对我们进行着考验。但是,应当看到,我们共产党人作为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比一般人还要有更高要求,那就是自我约束,要用先进性来约束自己。我们的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仅要靠法律来管好自己、靠制度来管好自己、靠党纪来管好自己,更重要的是要靠自己管好自己。自己管好自己怎么管?就要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管自己,就要加强党性锻炼、加强党性修养。面对商品经济大潮,我们怎样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就要靠宗旨意识,靠党性观念,靠比较高尚的人格和人生追求。作为共产党员,要使自己活动的总开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刻处于正确、有效、不失灵的状态,就要经常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他倡导的领导干部的“八种良好风气”,规范自己的行为操守,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自己锻炼成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总之,只有这样,我们的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才能真正从世界观的高度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也只有这样,使我们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会有可靠的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上一篇:论利益协调及其机制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