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再论社会主义的实质

发布时间:2015-08-15 11:22

  摘要:在阐述史实基础上,以马克思唯物主义基本方法揭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实质区别,并针对性解读若干理论疑点。社会主义中国只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和复杂激烈竞争国际环境下确立了可能更快促进生产力、人道、科学、公平的社会主义制度,没有什么莫名其妙的优越感,相反更应以科学、谨慎态度完善这种体制推动生产力发展,切实确保人民有货真价实的公平、民主、富足。

  关键词:再论;社会主义;实质
  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是20世纪中国的道义选择,更是历史的被迫抉择和理性选择,社会主义并不是人类社会注定设定的必然途径,似乎一旦构建了形式上的社会主义体系,就注定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它完全取决于实践。
  一、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
  为有助于这种论述,历史的审视是必要的。在人类不同民族的文明较量中,曾经创造辉煌、傲视世界的中华民族在人类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度时,错过了时机,在经济、政治、科技、军事等方面与西方拉开差距,饱尝落后挨打受尽宰割,历经了一百多年不堪回首的混乱、觉醒、抗争、流血、探索时期。幸运的是,中华民族有她强大生命力,博大精深文化,卓越的伟人及勤劳勇敢堪受苦难的民众。半个多世纪前,终于杀开一条血路,赢得了民族的独立自主选择了马克思论证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并在短短几年内仿效前苏联构建了标准的社会主义模式,由于复杂的原因,历经几十年的摸索,尤其“文革”十年,此期间,几乎展现了人性中最美的、最丑的,尝试了最文明的、最野蛮的,一句话在封闭中,国人曾蒙着眼睛可怕地折腾了一段时期。当国民经济几乎崩溃时,中华民族又一次在绝望中猛醒,打开国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并不是想象的人间地狱,一个多世纪前那位伟人预言的丧钟迟迟末敲响,科技革命引爆的空前生产力推动资本主义车轮滚滚向前,缓解抑制了其固有弊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洞明历史的眼光全盘设计了中国改革蓝图,一步一步在改革关键时期撩去执扰人们思想的幕帐,进而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第一代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奠定民族独立主权和工业基础后,又理清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科技体制、解决若干重大理论问题,抓住了后工业文明革命的链条,中华民族的巨型列车终于驶上一条可能追上人类文明主流的快车道。历史发展到今天,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成功推向21世纪,又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承上启下继往开来胜利推行前进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不是梦想。
  二、社会主义在中国建立的历史必然
  当“文革”的灾难像噩梦一样逝去后,具有进取和反叛精神的所谓理论界精英出于对中华民族前途忧虑,反思一百多年中国社会发展史,激进否定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在当今中国存在的合理性。80年代几次愈演愈烈的学潮集中彰显了这种主张,首先不必驳斥这种观点完全抛开历史本来逻辑。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复兴国家的血泪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走上执政地位是国际大背景下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交汇的历史必然,因为这一选择是尝试其他一切可能后的唯一抉择,中国的近代史已经以铁的事实推进到这一步。现实给中国的最佳选择是:在已经奠定的基础上,参照国际状况着眼国情,亦步亦趋,渐近革新,抓住历史捷径,避免无畏的徒劳走向未来。如果强行剪断历史脐带,铲除社会主义内核的一切观念制度,另起炉灶,试图搭建现代资本主义一套体制和价值观念,不难想象这种强行手术不说能否实现,就算一时得逞,将因巨大的社会震荡衍生不可预测的灾难后果,还会因与中华民族心理、历史传统、现实社会难以磨合而被迫回头又会伴生多少灾难,更不用说在激烈国际竞争环境下,错失发展良机,综合国力锐减,起码的球籍也保不住,遑论其他美好设想。事实就是这样,历史寄希望于只能是中国共产党,相当长时期没有任何其他政治势力可驾驭中国这艘巨轮,在中国这个经济、文化参差不齐,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杂多,封建传统深厚,又面临着咄咄逼人的国际挑战的大国,没有一个组织严密有序,用科学理论武装的先进分子聚集的执政党是不可想象的。中国的现实最优选择只能这样:首先需要一个精英团体代理广大人民意志,走局部精英民主道路,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过渡到普遍民主。即十七大报告中所论述的,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应明确肩负的使命,以博大胸怀和敢于否定自身弊端的勇气锐意改革,剔除滋生的毒瘤,从严治党,珍惜人民的信任和委托的权力,带领这个日益崛起的大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前进相当长的时期,并依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大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切实推行民主,让民众真正监督,制约政府。历史证明,人民、只有全体社会成员中绝大多数的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主体,一个先进的政党只有真正为人民服务,代表人民意志才具有存在的合法基础,这个政党只有时刻倾听人民心声,在体制上防止自身异变才具有持久生命力。民主、自由、公平、个性解放、物质生活充裕是人性的普遍必然要求,英明的政党应当顺应这种民意,逐步把民主程序教(交)给人民,使民主运行机制真正具备广泛民意基础和可靠制度保证,这是防止自身背离宗旨,社会健康前进的唯一明智之举。现在无法预测今后世界将怎样演化的细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具有独立利益的主体——国家会相比较而存在漫长时期,没有一个普遍标准衡量哪个国家体制正义,哪个国家体制非正义,但却可用一种公认标准检验哪个国家民众的生存质量,同样也可检验这个国家政府或执政党的效能。毋庸赘言,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中国共产党如果她在执政期间能在经济上复兴中华民族确立她的大国地位,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完备法制,又在政治上给中国奠定广泛真实的民主体制,及相应的高效廉洁政府,还能把科学公平人道主义及绝大多数人民的社会主义制度切实植根于国体和民众信念中,那么她无疑将以无比的英明卓越载入史册;人民从来没注定跟哪个党走,在民主制度已完善的国家政府的职能重在扞卫程序,在民主传统并不深厚的一党执政国家要重在建党,一个想有所作为政党应励精图治精选、甄别党员,从严治党,从制度上防微杜渐。
  三、社会主义的实质
  随着雅尔塔体制崩溃,冷战格局改组,原先以意识形态划分对峙的两大阵营亦改弦易辙。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德统一,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世界潮流陷入低谷。国际格局进而向深层次演变,意识形态淡化,国家利益至上,在经济一体化加速同时,综合国力较量日益激烈。当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向深层次推进的今天,似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许多涵盖现代文明的体制、科技、管理方式,逐渐被移植、嫁接,于是社会上乃至理论界也陷入理论的浑沌误区,嘲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徒有虚名。甚至部分党的高层领导人亦缺乏对社会主义实质的深刻理解,缺乏应有的政治鉴别力,陷入意识形态的虚无状态。可能的后果是:在进一步改革关键时刻失去方向,在重大事变面前失去主见,在国际外交中缺失战略。

  为了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明晰理论注脚,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及科学性、先进性必须阐明。历史唯物主义阐述人类社会在实质上有两种形态:一是私有制占主体社会,二是公有制占主体社会,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具有导向意义,它的占有方式从根本上决定该社会是少数人支配多数人,还是多数人共享社会财富。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以往任何社会制度难以比拟的优越性根源就在此,它第一次使多数人主宰自己命运成为可能(社会正义的标准是多数个体的价值取向)。毋庸置疑,我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要想把这种美好体制巩固直到真正恩泽众多生灵,公有制主导地位应使之坚如磐石,唯有如此,人民才能利用国家政权并依赖这个经济基础阻止任何试图复辟,意欲奴役民众的旧体制复活,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正是如此,社会主义的民主才有真实依据,对于一个经济、文化普遍落后,人口众多国家,在生产力许可范围内过早奠定这种制度,从理论上讲是可以更自觉调控整个社会人力、物力以比同样条件下资本主义制度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又能避免同等条件下资本主义民主的虚假狭隘性对多数下层人民摧残和掠夺,从而达到义与利的统一。资产阶级宣扬的民主、自由、博爱,由此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搭建的权力制衡政体及普选制常被标榜兜售,然而这些自欺欺人的理论连资产阶级理论家也难以自圆其说。一方面是社会财富私人占有,弱肉强食两极分化,一方面把****、自由、尊严交给民众自决即所谓个人绝对自由支配自己命运,并且修修补补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由于科技的发展,社会提供的财富似乎也能让众多生灵的生活。于是连这种体制下的人们也觉得,没有什么不公平,问题的实质在于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个大转盘运转下,物质的生活因得益于高度发达工业文明足以让民众物欲满足并有较之于落后社会主义国家民众的优越感,然而奠基于社会财富之上诸如个人尊严、社会地位、国家权力分享等更有本质意义的社会资源是绝对不公平的,是的,只要拼搏加机遇,乞丐也会变富翁,但从整体上讲,这种体制下必然任何时刻总是少数人占据相对多的社会资源,由于马太效应,当前一代逝去后,下一代又继承原来的不公平,如此恶性循环。资本主义就是这样以美丽的谎言编织人道、温情、正义的外衣,骨里却通过不均衡的财富划分不同等级从而依靠物的占有来压抑人性。抨击资本主义的罪恶,不是抨击资产阶级的道德低下,而是这种体制运行中由于必然的两极分化和社会大生产的无法统筹内耗生产潜力衍生的个人良心无法扭转的体制积弊,在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意味某个人注定受压制、受贫穷,但注定少数人更多拥有国家权力和财富。理论的解释如此而已,关键是实际操作必须指出的是,上面论述的是标准形态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仅具理论参考意义。简言之,无什么神秘之处,仅仅是两种社会体制模式。实际上,资本主义国家因民众抗争,理论家献策,国家政策也在嬗变,如高额累进税、遗产税、反垄断法,有利于克服贫富分化的马太效应,国有资产壮大,社会福利保障体制完善,国家宏观干预力量增强,带来许多积极进步因素,而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在操作中走样,反而适得其反。这些须引起理论界和国家重要决策机构高度警惕,应切切实实加强研究探讨,从自欺欺人的优越感中挣脱,本着对人民、历史负责的精神,廓清社会主义实质,在实践中稳健,务实兑现它的优越性,只要能控制根本导向,有利于多数人民的利益,应大胆充分利用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如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管理方式、经营方式。只要能兼顾好效率与公平,如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国有资产的监管,政治体制改革还可迈开更大的步子。近些年国家的政策和实践既印证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功能又渐进式兑现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如:1998抗洪、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抗击冰雪,汶川抗震救灾,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嫦娥奔月等系列特大工程的成功实现,西部大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实施。
  
  四、关于人性的全面自由发展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性的全面自由发展,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攻击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性,其焦点指向强调群体至上必然扼杀个性解放,公有制为主导必然带来托管者的渔利,精英民主必然导致普遍民主传导上的失控,即所谓的社会主义体制二律背反具有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人性的全面自由发展在漫长的人类演化史中可能是永不可及的梦想,必须承认这样一个命题即实现人性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合理的价值取向,它是一个历史动态过程,是具体实践过程,且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合理社会架构,即她在首先解决多数个体的合理愿望基础上为个体愿望实现提供最大可能。
  生活在实用主义盛行的年代,可怕的是理想主义激情与反叛精神丧失。社会的真正文明与进步,是与这个社会中要求更合理、不甘于现状、渴望幸福且敢于执着奋斗的精神分不开的。没有什么自然而然不付出代价的赐予,恰恰社会本身滋生自然而然顽固的惰性与阻力,历史也是在克服这样的痼疾中前进的。抑制人本身劣根性,展现人性中美好一面,是社会进步的取向。现实又怎样呢?富有贵族心态的文化精英受益于亿万民众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成果,自诩清高和深谙宇宙奥秘,睥睨社会,孤芳自赏,玩昧人生,非但他们实现不了什么个人价值,更会招致精神萎缩,人性弱化,生命质量大打折扣。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缺乏进取与自律,无异于生命的终结。实践反复证明,只有社会成员普遍觉醒,少数人的欺骗愚弄难以得逞,这时社会经济又发展到一定程度,那么一种历经意志整合的民主政治才得以施行,真正合理的政治运行机制才得以建立。而只有置身于这样的社会,真正的个性张杨与自由精神才有驰骋空间。
  当社会成员普遍具有相当的现代文化素质,社会的道德评价、舆论导向才有赖以支撑的民意基础,也只有这样,代表正义、进步的力量才具有坚实依靠。所谓的文化精英与已经觉醒的有良知的社会成员应该在舆论上宣传教育民众,影响政府决策和立法,为建立一个真正公平、合理、正义、理智的社会秩序而效力。漠视时代赋予的使命,缺乏对民族、人民命运关注,脱离真实的现状,空谈人文精神,无异于痴人说梦。
  感伤于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生存竞争压力剧增、自然环境破坏、传统美德消解、因科技长足发展对宇宙本质逐层揭示导致对生命神秘、敬畏心理消失,人们开始对前景沮丧。人们怀念昔日田园牧歌似的农耕生活、淳朴民风,向往封闭隔绝,贫困、苦难条件下呈现的人性光辉,诸如亲情、爱情的美妙体验及艺术审美感受。是啊,那种令人如醉如痴、动人心魄的人文意境激起多少人对生命美好的珍视和战胜苦难的勇气。作为一个理性进取的人应该自觉追求作为人应有的本质丰富性,这是提升生命质量的需要。社会中从没无条件的世外桃源,或许拉开时空,那种苦难条件下的体验具备独特的审美价值,而当时的体验却未必尽然。或许随生产力发展,在带来实惠的同时,却不可避免的消解了先前的所谓美好的一面,然而只能忍痛割爱,何况在带来更大实惠的同时也孕育着新的更美好的生存方式与文明。当然,要警醒发展中不应有的副反应,珍惜以往历史反复证明的美好价值、准则,甚至可在理想从容的条件下再现业已有过的美好体验。西方社会文明病有的是人类发展共同面临的课题,有的是资本主义这种缺乏博大、远见和归宿悖于人性必然与历史必然的意识形态衍生的不治之症,无论怎样都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必须正视的事实。结论一目了然,市民社会中文化、知识界精英们在维护民主政治同时,更肩负着为人类向新的高度跃进时娇正前进方向寻求生存的意义。所谓构建人文精神首先应是理解科学先进理论,具备广博文化底蕴;遵循审美规律,具备审美情感、能力;珍视并遵守历史反复验证,人类公认的美好价值、伦理准则;吸取历史的辉煌与耻辱增强信心与动力;体现于与现实(生产实践)紧密相连顺应并推动社会文明进步。针对现代文明病,无法开出灵丹妙药,只能参照历史,遵循普遍人性原则,作出抉择。社会自身问题也只能依靠社会自身解决,实践到了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

上一篇:浅谈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危机

下一篇:关于生态文明现实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