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从传统社会主义到和谐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2015-08-17 12:21

  [论文关键词] 传统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主义

  [论文提要]中国先后经历了传统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三种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传统社会主义向发展社会主义转变,再转向和谐社会主义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和谐社会主叉全面、准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是解决传统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困境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并且在不断深化认识,作出科学回答。实际上中国经历了三种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传统社会主义,主要是指建国后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第二种模式,是发展社会主义,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之后到十六届三中全会这段时期的发展模式;第三种模式,是和谐社会主义,主要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模式。前两种模式,可以称之为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本文主要从推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必然会转变到和谐社会主义。
  一、传统社会主义贫穷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参照了原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的模式。总结起来,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主义主要特征是集中计划决策、公有制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以这三大特征构成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必然缺乏效率和活力,最终结果就是贫穷。不进行改革,中国势必步原苏联的后尘。传统社会主义的内部机制
  1.从集中计划决策来看,实际上成为“小辫子专政”。受决策信息的限制以及缺少对决策失误的惩罚,决策的自主权在计委等部委手里,消费者没有决策的自主权。结果必然是,供给不能从数量和结构方面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新出现的需求。
  2.从国有制和国有经济来看,生产资料的全民占有变成了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实际又变成了国有企业领导阶层所有。资源的分配和投资项目的决策,都是由领导拍板决定,或者由计划部门的权力机构来制定;企业的领导也是由人事和组织部门来任命。职工并不能对企业的决策进行监督。国有企业缺少发展的动力。
  3.从分配方面来看,是从属于国有经济发展的低水平的公平分配。从宏观经济上看,牺牲农民、职工利益,促进重工业的优先发展。从社会层面来看,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严重的等级划分,表现在户籍迁移、出生成份、所有制身份、劳动力的单位和部门所有制等方面。在企业内部,“吃大锅饭”的现象比较严重。可见,这种分配制度,既不能刺激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也没有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分配的公平。
  以上述三大体制为支撑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结果出现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许多重复、亏损、报废的建设项目,都是由层层计划委员会审批出来的;二是有许多国有企业的领导,没有经营管理能力,没有创新和开拓市场的能力,没有组织和利用人才为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甚至一些企业领导贪污腐化,将好端端的企业拖入亏损破产的边缘,甚至资不抵债、破产倒闭。这种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必然导致贫穷,这是其需要转变的最根本的经济动因。
  二、发展社会主义的选择背景、成就及其困境
  1978年开始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功,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并且与一些老问题交织在一起,推动我们不断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超越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一)选择发展社会主义模式的背景
  摆脱传统社会主义发展困境的惟一出路就是发展经济,解决老百姓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面对中国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中国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考虑的第一条就是坚持社会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特点”。从这个现实出发,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进行了深化。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界定,是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是他那个时代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最完全、最深刻、最科学的总结。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以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为中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模式。
  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成为改革开放之后制定所有政策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基准。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正如有人指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归根结底是生产力标准。我们对内采取了非均衡的发展战略,让条件好的地区先发展起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对外采取了开放政策,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实行有差别的优惠税收政策,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采取比较低的土地、矿产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和环保要求,最大限度地促进资本积累和投资。这些发展政策,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发展的社会主义面临的主要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比如,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2225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14221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加到8189亿美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2300多万人,等等。但是,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功,并不能掩盖其他方面暴露的问题。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1.政府对经济管得过多,形成政府垄断经济。政府垄断经济是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具体形式。虽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非公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的比重下降了,但政府垄断经济的色彩依然浓厚。表现在:(1)存在严格的投资审批制度,近年来采取的核准制并没有真正减少政府对投资的行政干预;(2)国有企业还占有较大比重,特别是它们普遍依靠行政垄断维持生存,电力、航空、邮政、电信、铁路、金融、石油等行业大多如此,国有银行体制和证券市场为社会资金流人国有企业提供了保证;(3)资源定价的市场化程度还很低,尤其是土地价格、矿产资源、水资源、排污的定价不合理,没有反映市场的稀缺程度;(4)采取农民工和城市居民有差别的工资和福利制度,其实限制了人口的自由迁徙和自由流动。总之,从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来看,中国还处在政府主导并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
  2.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对资源环境造成很大压力。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是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来维持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屡次试图制定政策去改变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但效果都不好。有人认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困难的原因是,没有着重于t肖除形成高消耗、低效率的体制和政策,比如政绩考核体制、财税体制、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干预,等等。粗放增长导致土地、淡水、煤、电、油、运以及其他稀缺资源的高度紧张,生态环境加速恶化,环境事故频繁发生。
  3.创业和就业受到抑制,收入差距过大。就业是老百姓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不合理的审批、收费、执法等体制和政策的存在抑制了创业、就业。有人推算,我国城镇实际失业率在15%-17%。世界银行对沈阳、北京、天津、上海四大城市的调查计算表明,其失业率大约是11%-12%。也就是说,中国很多人无业可就,无事可干,这样势必扩大收入差距。中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演变为经济社会三元体制,它包括城市正规部门、城市非正规部门和农村。不同部门间的收入差距非常大。
  4.对民生关注不够,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偏重经济发展的战略,势必会轻视社会事业的发展,对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问题关注不够。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网。尽管这几年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显着成绩,社会保障覆盖面依然较低,与群众的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2006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人数分别为18649万、15737万、11187万,占总人口的比例还很低。可见,全国大部分人还在社会保障之外。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也相对滞后,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5.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改革开放后,我们采取的是非平衡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末,党中央和国务院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后来又先后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为中西部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是,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还是非常大,东部率先发展的优势明显。
  我们还可以列举一些其他方面的困境,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以上几个方面是比较突出的。这些问题的存在,威胁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凸现了社会事业的滞后,同时也证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最终也不可能健康发展。一系列偶然事件和一些必然事件交织在一起,加快了我们对发展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反思,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不断探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继承中发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的发展模式。

  三、和谐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
  和谐社会主义,是对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概括。它是在总结和发扬了我们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在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吸收了其他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继承和发展,是解决传统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困境的必由之路。


  (一)和谐社会主义全面、准确地反映l『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推进,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不断深化。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告诉我们,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二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上述两大任务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统一的整体,并且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长久进程中。也就是说,发展生产力与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都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建国后的社会主义,主要试图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主义,但由于没有找到发展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导致没有实现公平和正义的物质基础。没有生产力的持久发展,就不可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社会公平与正义。如上述分析所揭示的那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注重经济发展,在公平和正义方面投入得不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相应地逐步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就不可能充分地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因而也就不可能持久地实现生产力的大发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看,发展与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两个特征,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轻视,必须同步发展、同步推进,才能发挥两个方面的互补作用。和谐社会主义,正是谋求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经济发展。因此,和谐社会主义是最能概括社会主义这两个本质属性的提法。
  (二)和谐社会主义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为一体的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这里的社会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是“小社会”的概念。它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不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提出了实现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确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2005年2月,我们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抓好的一项重大任务,并提出了工作要求和政策措施。作为“小社会”的和谐社会,主要把社会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一道列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即“四位一体”的目标。
  二是从“大社会”的角度来看和谐社会。从“大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等于和谐社会主义,它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也就是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和谐社会主义的一个方面。建设和谐社会主义,不仅要求建设和谐社会,还要建设和谐经济、和谐政治、和谐文化,还要推进党的建设的和谐。
  (三)和谐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和谐社会主义,是以科学发展为统领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社会。保持经济增长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同时成为制定方针政策的两个基准,而不是像过去一样,仅把经济发展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基准。和谐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主要目标是实现以下五个方面的转变:
  1.从现代化总目标来看,从过去三位一体的奋斗目标转向四位一体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此后党中央一再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使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从原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支持,社会建设是重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是现代化建设密不可分、相互依靠、相互促进的四大任务。
  2.从经济增长的源泉来看,从过去依靠投入来维持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向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来维持经济增长的方式。传统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本、原材料的投入,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谐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源泉主要是人力资本的投入和技术进步,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经济,关键是要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首先,推进土地、水、矿产资源等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使价格反映市场供需关系,通过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提高技术进步的收益,增加企业的研发动力,促使企业从依靠低要素价格发展的模式,转向依靠技术进步的发展模式。其次,建立有效的专利制度,保护技术进步收益。
  3.从城乡、区域发展来看,从过去非均衡发展战略转向均衡发展战略。城乡和谐、区域和谐,是和谐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目前城乡、区域的不协调发展,正是过去非均衡发展战略的一个结果。区域协调发展的总战略是,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总战略是,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部署,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产业发展、税收体制等方面,作出调整和改进,促进农村、中西部等落后地区的发展,实现区域、城乡的和谐发展。
  4.从发展目标来看,从过去以经济增长为主的发展目标转向以改善民生为主的发展目标。传统社会主义主要以经济增长为优先目标,而和谐社会主义则主要解决直接关系老百姓生产生活的民生问题。目前群众对教育、看病、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反映强烈,甚至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将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迫切要求。民生问题,是无法完全依靠市场调节的,需要政府进行干预。这是西方市场经济上百年的发展历史得出的一条经验。解决民生问题是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首要责任。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的覆盖面,逐步把农民工纳入城镇保障范围,并积极建立农村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减少行政开支,增加公共服务开支,加大对中西部、老少边穷等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确保民生问题的解决。要把扩大创业和就业作为最积极的解决民生之策来抓落实。要从制度和政策上进行调整,扩大创业和就业规模。
  5.从政府与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来看,从过去政府主导和推动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向了以市场主导和推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传统社会主义是一种极端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与其说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问题,还不如说在探索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问题,特别是在划分各自配置资源范围的问题上尤具代表性,目前仍然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占优势地位。和谐社会主义是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主的社会。因此,应当进一步界定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范围,建立市场主导和推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政府在和谐社会主义建设中也起着积极作用,主要有四项职能:一是以社会公平和正义为原则,构造一个共同富裕的创业、就业环境和税收及转移支付制度;二是给投资创业、劳动者竞争就业、技术发明等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以调动全社会的一切资源和人民的聪明才智,来建设富强的家园;三是提供民营经济不生产而人民又需要的一些微利和无利的公共产品;四是人民投资、就业、消费和其他生活及社会活动创造一个有序、安全、稳定和舒适的环境。政府和市场都是推动和谐社会主义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关键是明确各自的定位和职责,划清各自的界限,既要避免“市场失灵”,又要避免“政府失灵”,更要避免政府和市场两者都失灵的现象。

上一篇: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下一篇:浅谈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