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新时期我国政治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15-08-17 12:22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政治目标;发展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也在稳步前进,本文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以及政治发展目标,从民主政治、和谐政治、合作政治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来说,我国政治发展的速度还相对落后,尤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我国的政治发展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分清我国目前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确定一条适合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道路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政治发展目标概述
  
  政治发展作为一个不间断的连续性的历史过程,可以分为终极目标和现阶段性目标。终极目标是政治发展的根本方向,是政治目标奋斗的最高纲领;阶段性目标是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发展的具体条件确定的政治发展的近期方略,是最低纲领。
  (一)政治发展的终极目标
  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文化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的发展。政治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曾经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人类文明的发展不仅是社会不断地从较低阶段走向较高阶段的过程,而且也是人从片面、畸形的发展到自由而全面发展逐步推进的过程。
  (二)当前我国政治发展的阶段性目标
  阶段性目标是不同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设定的政治发展的近期方略,是终极目标的量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及时地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中相对于政治蒙昧、政治落后甚至政治反动而表现出的一种政治进步状态,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集中体现与重要标志。
  二、我国政治发展目标具体构成
  
  民主政治、和谐政治和合作政治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之三大目标。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民主政治是和谐政治的要求和目标,也是和谐政治的基础和保障,而和谐政治的构建既需要民主政治的发展,也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应该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参与政治生活的各社会群体、政党和阶层相互合作,减少冲突,实现和谐和民主。
  (一)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均表明,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如邓小平所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总理于2007年2月26日发表的文章《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明确地指出,“科学、民主、法制、自由、****,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2007年6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中央党校讲话时表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总理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中也指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要走自己的路”,“我们要立足国情,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规律”。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肯定了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特征:“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并指出:“中国的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中国的民主是由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中国的民主是以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可靠保障的民主;中国的民主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的民主。”此外,中国的民主是与法制相结合的民主。民主是法制的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保障。
  (三)和谐政治
  “和谐政治”主要指的是,执政党的权力与社会公共权力的关系的和谐,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和谐,党际关系的和谐以及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三者之间的和谐,政治文化和理念、政治行为和政治运作之间的和谐。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现阶段是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变革的广度、深度和难度前所未有,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突出。社会和谐是社会系统及各系统的各种因素的多样性、差异性、矛盾性达到协调、均衡的状态。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政治”是公正、正义的政治。公平和正义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政治基础。公平和正义始终与社会和谐相联系,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公平和正义与社会和谐的关联性,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经有了明确的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目前我们政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是:1、党政关系和谐有待加强;2、基层政治的和谐性不强;3、党群关系的不和谐。惟有深化政治改革,才能解决以上问题,也才能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治基础,方能建立“和谐政治”之目标。
  (三)合作政治
  合作政治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多党合作的前提就是平等,各个政党的共同发展是多党合作发展之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作政治的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这种体制下,政治的民主性不是体现在政党之间的竞选上,而是表现在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合作上,表现为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多党合作事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规定,在全国政协和省、市、县各级政协的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上,中国8个民主政党同中国共产党就国家改革、开放、发展、稳定、内外政策等重大事宜,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取长补短,密切合作,为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明确政治协商会议的法律地位,肯定政协的国家权力功能,是坚持和完善我国多党合作政党体制、构建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重要方面。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应该努力实现的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阶段性目标。我们必须立足本国情况,在创新中求发展,通过切实有效的政治文明建设,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
   郑秋艳.毛泽东、邓小平人民观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6
   李安增. 中国共产党政治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6
   黄艳. 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及启示[D].西南师范大学, 2002

上一篇:毛泽东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与构建和谐社会

下一篇:思想道德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