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路径选择
【摘 要】民主是中国顺应时代潮流的现实选择。本文指出所谓“扩大基层民主”,“建构市民社会”,“完善宪政民主”,这些都不足以成为中国政治民主化的突破口。在我国既定的国情条件下,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就是,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不断改进和完善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
【关键词】民主 政治民主 党内民主 路径选择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第三波民主化浪潮,越来越多的权威主义国家走上了民主化的道路,民主政治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广泛的认识和空前的胜利,成为世界各国至少在价值取向上的共同追求。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左”的思想干扰,使得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一度曾经遭受严重的挫折。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需要在经济上赶上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可以说,民主化已经成为当代
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内容。
一、政治民主化已成为时代潮流
人类在20世纪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除了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和经济发展的蒸蒸日上,就是民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发展。民主的发展可以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出现了民主,尤其是在西方的古希腊是民主发展的辉煌时期,但当时的民主是片面的,低水平的和不完善的。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广大的妇女、奴役外邦人都没有民主的权利。然而民主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更高的发展水平,不仅民主的对象和范围扩大了,而且民主的体制也更加完善了。中国在民主政治上,由于特殊的社会条件和文化,民主的发展一直晚于西方国家,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方向发展,各种思想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民主作为一中政治价值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普遍认同,实行民主政治已成为不以任何人和国家的意志为转移的时代潮流。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一般路径
1.从扩大基层民主入手推进我国的民主化进程。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改革思路,是一种从体制外寻求我国民主化突破口的路径选择。我国自80年代以来实行的乡村民主选举制度(即村民自治制度)使广大农民第一次获得自由选举“社区领袖”的民主权利,实现了乡村自治及民主化的制度创新。虽然乡村民主对我国的政治民主化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但她远不能成为我国民主化的突破口。原因是多方面的,乡村的教育水平、经济水平和各种传播手段都比较落后,社会经济比较封闭,而且乡村社会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在加上传统的宗法观念,宗教势力和封建迷信根深蒂固。
2.从构建市民社会入手推进我国的民主化进程。这也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改革思路,是一种从体制外寻求民主化切入点的路径选择。这些思想主要是想模仿西方式的民主发展道路,但是他们忽略了中国与西方在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社会状况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在历史传统文化上,中国长期受封建****思想的统治,从而形成了一种奴役的思想,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根本没有民主的要求。在社会现实状况上,西方的市民社会可以摆脱现实的政治权力而独立的发展,但是中国的市民社会却不能,它必须借助外在的力量来帮它完成这一过程。因此,中国的政治民主化不能够照搬西方的经验,而是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根据特定的国情条件寻求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3.从完善宪政民主入手推进我国的民主化进程。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思路,是一种从体制内寻求我国民主化切入口的路径选择。宪政民主涉及到我国政治中的根本问题,即关于党的领导问题。如果按照西方的竞争性民主原则来选举和组织国家政权,那么党的领导就无法得到根本体现和切实保障。我国在从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转型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政党来进行组织领导和政治动员,不仅社会稳定无法保障,经济发展和国家的现代化都将化为泡影。
三、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道路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第三波民主化浪潮,越来越多的威权主义国家走上了民主化道路,民主政治在世界范围取得了广泛的认同和空前的胜利,已成为世界各国至少在价值取向上的共同的追求。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影响的重塑,也迫切要求加快政治民主化的步伐。到底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呢?纵观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两种思路:即体制外道路和体制内道路。所谓体制外道路就是要在中国现行政治制度的主体框架外寻找民主的生长点,以体制外的民主成长逐步影响、冲击,甚至取代中国现存的政治制度(如一些学者提出的“以构建市民社会入手推进我国的政治民主化);所谓体制内道路则是立足于中国现存政治制度的主体框架内寻找民主的生长点。两种思想都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基于中国的现实国情,笔者认为中国的民主化应该从党内民主做起,通过发展党内民主来逐步推进国家和社会民主,走出一条与西方多党制完全不同的民主发展道路。
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走体制内民主道路,是由中国政治力量的现实状况决定的。当代中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性质,这一性质决定了必须坚持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党内生活的民主化将有利于推动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从地位上讲,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其路线、方针、政策的变动将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政治过程和利益分配;从结构上讲,中国共产党是按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的7000多万党员和350多万个基层组织,遍布了中国的各行各业和各个角落,对整个中国的影响巨大,是没有任何其他的政治组织可以比拟的。综上,由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必须首先实现党内的民主,由党内民主推动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如果离开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的民主,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不可能建成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也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内民主生活积极健康,人民民主就会得到发扬;什么时候党内民主受到破坏,整个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会发生严重曲折。
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走体制内民主道路,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当代中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13亿多人口、8亿农民的超大社会。从整体上看,经济文化发展既落后又不平衡、国民素质不高、社会整合能力弱、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少数现代化大中城市相对发达的经济同广大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自然、半自然经济同时并存;最先进的科技技术同广大地区的手工操作乃至刀耕火种的落后技术同时并存;少数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知识分子同近2亿的文盲、半文盲同时并存;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要求同我国民主传统的实际同时并存。在中国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国情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要有一个具备强大凝聚力的政党作为社会的核心,否则,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将陷入一片混乱和无秩序当中。正如亨廷顿在分析发展中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时曾指出:进行现代化的政治体系的有效和稳定程度,取决于政党的力量强弱,要想在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中实施现代化战略,至少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党。观察中国的现实,要想拥有发展民主政治稳定的社会环境必须依靠中国共产党,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稳定的社会环境难以实现,更谈不上民主政治建设了。稳定是任何国家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民主将成为空谈,而只是引起社会生活的混乱和无秩序,民主也将失去其自身固有的价值。正如邓小平所言:“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但是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民主是我们的目标,但必须保持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民主化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保证稳定的前提,因此,中国的民主化道路只能由党内民主开始逐步推动整个中国的民主化。
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走体制内民主道路,还是对于中国历史传统和社会条件的考虑。中国自古缺乏民主的传统,而近代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仍未真正形成民主的政治文化。从中国的现状来讲,政治经济发展相当的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一部分人已经有了一点民主觉悟,但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人们的政治觉悟普遍不高。换句话说:民主意识只是在少数发达的地区和知识分子阶层中已经形成,但是中国的农村人口占8亿左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还没有民主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民主化的路径是应该“自上而下”呢,还是“自下而上”呢?答案已经很明确了,既然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已具备了民主意识,那我们为何不从知识分子(精英人士)入手构建中国的民主政治呢?因此,现阶段中国民主化的理性选择,重点应当是在最具备民主意识和素质的地方和群体中进行,在一定范围的社会精英中寻找民主的生长点,让一部分先民主起来,产生一种社会示范效应,然后逐步推广扩大,由精英民主导向大众民主。中国的精英民主的主体,毫无疑问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它汇集了中国各阶级,阶层,各行个业的精英人士,具有广泛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中国没有其他任何组织可以与它相比,因此,中国民主化由党内民主逐步推动人民民主是一条理性稳健并且现实可行的道路。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邓小平就指出:“(民主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首先要从党内造成……如果党内造不成,国家也造不成,我们党一定要造成这样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我们党内一定要有充分的民主。”
参考文献:
[1]王寿林.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论[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美]S.P.亨延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84-307.
胡伟.党内民主与政治体制改革[A].周鹤龄.解读困惑.上海党建深层次问题研究内部文稿[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433-434.
上一篇:巨人肩上的卓越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