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转型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论文关键词:社会转型 思想政治 教育创新
论文摘要:在社会转型时期,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取得不俗的成绩,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这些新挑战和新变化面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与之不相适应的方面。为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培育和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动力的切实措施。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内外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国内来看,“多样化”的社会存在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大量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同时,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依靠经济和科技优势加紧思想和文化渗透,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为此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提高政治警觉,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历史任务的高度,抓紧研究解决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毫无疑问,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在各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
1.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意识弱化
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领域的阵地,如果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就必然会去占领。大众传媒和影视作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我们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长期以来,我们的大众传媒和影视作品普遍注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我们党的“喉舌”。但是,近年来,也有一些大众传媒和影视作品,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一味追求视觉效果和广告效应,刻意淡化教化功能片面强调娱乐功能。在题材上不反映现实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事物、新典型和人民群众的新生活,而是热衷于帝王戏、才子佳人戏、言情戏,一时之间,“拳头+枕头"的作品充斥荧屏,大有一统天下之势。有些作品甚至鼓吹假恶丑,倡导腐朽的文化观念,与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要求相距甚远,使正面宣传的效果大打折扣,严重“污染"了社会环境。
1.2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没有与时俱进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也就取决于教育内容是否能够及时反映国内、国际形势的新变化。由于社会发展的变动性,教育内容必须与时俱进,要有针对性,切忌主观随意性。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做到主客观统一,主观正确地反映客观,其内容才能真正为群众所接受,其精神才能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有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却完全不顾已经发生变化的社会现实和教育对象之间存在的差异,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加以研究。有些人不顾客观实际的巨大变化,对当前人们群众十分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结果适得其反,不仅没有帮助人们解疑释惑,反而加剧了人民群众困惑、迷茫、焦虑、混乱的心态。
1.3 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相对较低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掌握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与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然而从目前来看,许多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都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而是“半路出家”,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过程和规律缺乏足够的理性认识,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也不甚了解,对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也缺乏决断力。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思想政治教育者难以从容应对人们提出的问题,难以把握人们的思想动态,从而不能从理论的高度找出人们产生困惑的根源以及解决的方法,做思想工作就难以奏效。
2.社会转型时期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动力的培育和激发不仅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前途和命运,而且也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功败垂成,我们要站在实现宏伟蓝图的战略高度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动力的培育和激发的社会系统工程,增强培育和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动力的自觉性、主动性和针对性。
2.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
要真正培育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动力,除了要切实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营造良好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和满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需要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就是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层面建立和完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激励制度、监督制度、奖惩制度和考核制度。当前我国已经发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等等宏观制度。宏观制度的建立,统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局,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活动的发展方向,使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活动有章可循。宏观制度的建立为微观制度的建设提供了指南,是微观制度建设的依据。所谓微观制度建设就是指具体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单位和部门为贯彻和落实党中央的有关指示精神,根据本地区、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实际所作出的具体部署。微观制度具有切实可行、简便操作等特点,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真正落到实处的直接依据,也是实现宏观制度目标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宏观制度与微观制度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系。
2.2 积极创新先进文化
先进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战场,是思想政治工作得以实现的理论基础。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的建设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事业,广大人民群众是先进文化建设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的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为先进文化产品的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建设中,必须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中去,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成果和首创精神,集中群众的智慧,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的优秀文化作品。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来源于人民群众又服务于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面向大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所在。
2.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靠思想政治教育者实际体现的,诸多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靠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有效努力逐项地去落实和完成的。当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重点应当放在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上。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思想政治教育者真正热爱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时,他就能够排除各种干扰,以真挚的情感,十足的干劲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去。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爱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坚信不移是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科学预见,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才能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动力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借鉴了系统论、需要论等其它相关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展开的。在社会转型不断深入的形势下,我们要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把握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
参考文献:
[1] 赵晖.社会转型与公民教育:中国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的建构[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张晓明.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曾立红.思想工作与经济效益[J].商业经济,1998,7:16-17.
栾晓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贵在创新[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1,1:92-93.
上一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