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突出三个重点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 荣辱现 教育 重点
[论文摘要]高校肩负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应当从突出时代性、针对性、实践性上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总书记提出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尽管概括地非常简练,但内容十分丰富,它涵盖了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团结、诚实、守法、艰苦奋斗等德育内容。从公民个人的层面上讲,是一种人格品质;从社会的层面上讲,它体现了一种全社会应树立的社会风气;从国家的层面上讲,它是整个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倡导的价值观体系:从学校的层面上讲,它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指南。
1.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时代性。荣辱观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由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荣辱观。荣辱观伴随人生,渗透整个社会,影响人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和社会风气,体现人的综合素质,标志社会文明程度,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反作用。改革开放27年来,我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及价值观念的多元嬗变,对人们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产生了无可避免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也有消极不良、****堕落的,突出的表现就是在某些情况下混淆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的界限,致使人们的荣辱观发生了某些畸变与偏差。“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是我国现阶段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依据我国当前社会风气存在的突出问题,吸取我国传统荣辱观的精华,着眼于当前中国发展的全局,面向中华民族的未来而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其内涵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气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当今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公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指南和基本要求。
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摇篮,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源。社会主义荣辱观鲜明的回答了学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统一的角度给出了培养合格人才的“道德底线”和衡量标准,集中体现出做人与做事的统一,知识与素养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管理与育人的统一,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只有把握住其时代性,才能引导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青春的光荣使命感;使他们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价值。
2.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针对性。目前大学校园内一定程度地受到某些社会不良风气的浸染,功利主义、浮躁心态、拜金享乐主义流毒深广,美丑不分、善恶不分的人和事也屡见不鲜。而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当中,也由于过度的认识了大学生思想上的成熟性,而相对忽略了对基本素养的教育,进而出现了在一些基本的是非面前,大学生反而比中小学生迷惘或者做得更差。现在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体,这些心态和现象不应当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所以,高校的教育应在提倡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针对性,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实现弘扬美德、摒弃丑恶,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的目的。具体而言,就是要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加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育,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实践,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学会合作,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共同进步;开展诚信教育,引导学生说真话、做实事,待人以诚、交友以信,不弄虚作假;强化法制教育,引导学生学法、知法、守法,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公共秩序;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引导广大学生不畏艰辛、不怕困难、勤俭节约、乐观向上、健康成才。
3.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践性。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行动、重在实践、重在知行合一。在高校中开展荣辱观教育要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脱离实践的教育,只说不做甚至是说一套、做一套的方式会对校园文化造成负面的影响,也会严重影响荣辱观教育的顺利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不断提高个人的道德境界。
第一,要着眼生活细节,治理不文明现象。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旷课、迟到、早退、上课时睡觉、玩手机、自习室中喧哗、沉溺于网络游戏、生活上奢侈浪费、不注意公共卫生等种种违纪行为与不文明举止进行教育整顿。
第二,要注重内涵挖掘,提升大学生素质。荣辱观教育不能够仅仅停留在问题的整改或者是简单的“学雷锋好人好事”上,那样是不能够深入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实质、发挥其重要指导意义的。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不仅是道德上的要求,更要掌握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要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我校各级团学组织结合学生的专业开拓实践基地,在具体的实践当中提升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升华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陈小娅:“在教育系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讲话座谈会上的发言”,载辽宁教育信息:“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载光明网2006年3月18日。
3.李慎明:“深刻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实践价值”,载光明网2006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