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从历史传承到现实构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发布时间:2015-08-27 14:23

  论文关键词 :和谐社会  历史与现实 
  论文摘要:古今中外思想家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丰富多彩,虽多属空想,但给后人以启迪。中国共产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既是对前人思想中合理成分的继承,更是立足于新时代新实践的创新发展。  
  一、 和谐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  
  古今中外 ,和谐思想源远流长,中国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更是博大精深。从《诗经》对 “乐土”世界的向往,到康有为《大同书》对大同世界 的描述 ,和谐理念贯穿其中。中国人 自古以来不仅崇尚物和、事和、人和、家和,还形成 了 “小康社会”、“大同社会”、“协和万邦”等和谐理想,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天地人和的大境界。  
  人们追求大同社会的原因是对现实世界的失望。人类社会自从有了剩余产品,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国家、军队、监狱随之产生,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占有与被占有 ,对抗、冲突、杀戮 ,以 及以强凌弱、以富欺贫等种种丑恶社会现象成为几千年阶级社会的常态。人们因之有了对大同境界 的向往和追求。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演变的时代,也是礼崩乐坏、战争频仍、民众遭受深重灾难的时代,由此 ,许多思想家纷纷提 出自 己的理想诉求,并开出救世药方。当时,诸子百家中以儒、墨、道三家最具代表性。  
  儒家的理想诉求是实现 “大同社会”。《礼记· 礼运》篇对大同世界作了完整的描述 ,几乎成了后世对大同世界追求的蓝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短短 107个字,从经济制度到劳动生产,从人际关系到价值观念 ,从政治生活到社会秩序 ,为世人描绘 了一幅大同社会的美好 图景。如何实现大同社会?儒家开出的救世药方是 “仁爱”,即从爱心出发,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于别人 ,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并通过建立上下有序、尊卑有别的社会秩序来维护社会稳定。  
  道教的理想诉求是 “小国寡民”。 “小国寡 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 ,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如何实现其理想社会?老子开出的救世药方有两条: 
  一是 “无为而治”。老子认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 生之 厚,是轻死。”也就是说,人 民挨饿,是由于统治者赋税太多;人民的反抗,是统治者过分压迫的结果;人民之所以铤而走险,是统治者过分榨取的结果。对此,老子主张统治者要实行 “无为而治”。二是实行愚民政策。如取消文字,取消交通工具,人与人之间不相往来,过与世隔绝 的生活。老子的理想虽荒谬,但很有魅力,因为这是底层群众躲避现实苦难的一种精神避风港。  
  墨家描绘的理想蓝图是:“有力者疾以助人 ,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 ,寒者得衣,乱者得治。此安生生。”…拍其救世方案是“兼爱”与“非攻”。墨子认为,社会之所以出现“国相攻家相篡、人相贼”,源于人们互相之间不相爱。所谓“兼爱”,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自己做起,先去爱人、利人,最后 自己亦必为人所爱、为人所利。所谓“非攻”,就是用和平的手段解决冲突,尽量避免战争《墨子 ·公输》篇曾记载了墨子用道义与智慧说服楚王放弃攻打宋国,避免了战争的故事。  
  自秦汉以来的许多思想家对大同社会都有过不同的描述,但都不出其右。晚清,资产阶级改 良派思想家康有为写的《大同书》,无论从立意的深刻到设想的周密,都大大超过前人。大同书揭露了当时封建社会各种矛盾,描述了人民群众的各种苦难,从经济基础、社会结构、政治原则等方面提出对策,勾勒了大同社会的美好远景。大同书的内容尽管是乌托邦式的但在当时是极大胆和超前的。  
  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提出的理想诉求都无法实现究其原因:一是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局限,实现和谐社会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二是受社会矛盾调节功能的局限,尖锐激烈的阶级矛盾无法调和,实现和谐社会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三是受思想认识水平的局限,人们在当时条件下还无法从理论上对剥削制度的根源作出合理解释,更无法找到一条通向和谐社会的正确路径。但古人的这些探索中包含的合理成分无疑成为后人的思想渊源。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和谐社会的现实构想  
  从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对和谐社会的内容作了全面阐述,即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等六个方面。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地位 、特征、意义、原则 、目标、任务等作了系统阐述,并作出具体部署。在此前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许多外交场合提出“和谐世界”的理念。由此 ,中国共产党人一整套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和举措展示在世人面前。  
  党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构想与古人所讲的大同社会不同,有其鲜明特点:  
  一是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它特别注重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 ,它不仅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是社会各方面的健康发展,把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与社会建设放在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它要求区域之间、产业之间、行业之间的发展要相互协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要相互协调,做到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指南。  
  二是有雄厚的物力作基础。共产主义不可能建立在贫困之上,同样和谐社会也不可能建立在贫困之上。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经济较发达、民主较完善人的素质较高,以及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基础之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统一,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赢得了百年来最好的外部环境。尤其是经过 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以年均9%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已经跨人 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已初步实现小康社会 ,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如果没有这个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不可能建立。  
  三是有具体的指标作衡量。《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 目标到内容,从路径到措施,从理论到实践都作了详尽的阐述。国家有关部门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个方面的要求制订出了关于“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提出了25个具体的统计监测指标。如,关于民主法治 ,主要有三项指标: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廉政指数、社会安全指数。关于公平正义,主要有四项指标:基尼系数 、城乡居民收入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 、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比。关于诚信友爱 ,主要有四项指标:合同违约率 、银行业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消费者投诉率、慈善捐款占GDP比重。关于充满活力,主要有六项指标:基层选举投票率、人口流动率、制造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企业注册率、万人专利数、万人注册商标数。关于安定有序,主要有四项指标:5岁以下儿童性别比、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居民生活满意度。关于人与自然和谐,主要有四项指标:万元GDP综合能耗、森林覆盖率、常用耕地面积指数、环境质量指数。这表明,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社会,是一个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宏伟蓝图。  
  四是有广泛的共识作支撑。构建和谐社会,仅有下层群众的诉求或上层机构的顶层设计都是不够的,必须上下一致 ,形成共识,共同努力。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得到了全党上下、全国人民一致的拥护,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强大动力,也是最可靠 的保证。还需指出的是,当今时代,构建和谐社会已超越了国家的范围,成了一个“世界性课题”。无论是制止战争,还是消除贫困,或应对重大自然灾害,都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出手,靠任何一个国家的单打独斗都无法 解决。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谐理念包含两部分内容: 
  一是构建和谐社会 ,主要靠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高民主来实现;另一个是构建和谐世界,主要靠和平对话、共同协商、共谋发展来实现。也正因为这样,中国共产党人的和谐理念 日益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共鸣。正如国际关系专家皮卡尔指出,当今国际关系依然建立在冲突理念基础上,基 于如此现实,中国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理念才显得更加重要,这一理念向世界传达的信息是 ,改变冲突思路,共建和平与和谐的国际社会。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  
  (一)用和谐理念替代冲突理念  
  人们诅咒战争,但战争与人类总是影形不离。在人类历史上,战争与和平相比,战争时间远多于和平。据统计,中国从周王朝开国(公元前 1132年)到 20世纪结束 ,一共是 3131年。全部 国内国外,大仗小仗,没有战争的时间不超过 212年,而战争却长达 2919年之久 。美国学者昆西·赖特在《战争研究》一书中也对欧洲历史上发生的战争作过一个不太完整的统计。从公元 1100至 1938年共 838年间,单是欧洲发生的较大战争即达4452次。仅 l6和 17两个世纪,主要欧洲国家约有 65%的时间处于战争状态。18、19和20世纪处于战争状态的时间有所减少,但这一时期欧洲列强对美洲、非洲和亚洲的“殖民远征和干涉”未列入战争范畴 ,如果将其列入,即使是20世纪也有大部分时间处于战争状态”。在以往的历史中,战争成了主角,和平只是匆匆过客。  

  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首当其冲是死人。欧洲中世纪会战参加者,有 35%一50%伤亡。16世纪时会战失败一方的伤亡约为 40% ,胜利一方约 10%。17、18、19三个世纪和 20世纪前期,会战参加者的伤亡率分别为 20%,15%,10%和 6%。这种统计仅限于军人,而实际上 ,战争造成 的平民伤亡率也很高。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伤亡数更是惊人。“一战”有33个国家 l5亿人口卷入战争,死亡约 1000万人;“二战”有 80多个 国家 20多亿人口卷入 战争,死亡约5000万人  ~。此外,战争还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在不同国家 、民族 、族群中播下仇恨的种子,以及延缓社会发展的步伐。  
  远离战争,向往和平,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历史一再证明,诉诸武力并不能最终解决争端,反而会把问题越弄越复杂。一次战争的结束只能是为下一次战争埋下火种。如何制止战争,人们在寻找出 路。很长时间以来 ,“冲突理念”在西方国家较为盛行。西方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认为,一个大国的崛起,必将损害现有大国的既得利益,使既定的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发生剧烈的变动,甚至引发战争。 所以,大国的崛起和强盛,往往是与征伐 、杀戮紧密联系在一起。这被称为大国崛起的 “铁律”。但这个 “铁律”几乎把世界带进了死胡同。中国政府在21世纪之初提出 “和谐世界”的理念,倡导坚持民主平等 ,实现协调合作;坚持和睦互信 ,实现共同安全 ;坚持公正互利 ,实现共同发展;坚持包容开放,实现文明对话。这个理念 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理解、认同和接受。  
  (二)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贫困是造成社会动荡 的重要根源,是人类社会不和谐的根本原因。春秋战国的名相管仲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西汉政治家晁错也认为, “民贫则奸邪生”, “饥寒至身,不顾廉耻”。穷生斗 ,富思安 ,这是历史规律。一个国家如果陷入了积贫积弱的境地,就会造成在内部,民不聊生,民心不稳,民变四起;在外部,则难御敌人入侵,丧权辱国之事不期而至。人类历史一再证明,贫困是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世界上贫困问题依然严峻。主要表现为:贫困人 口不断增加 ,贫 困状况持续恶化。二战后 50年 ,世界财富增加 7倍多,但贫困人 口却以每年 1000万人的速度在增加。2000年通过的《联合国千年宣言》,其中第一项目标就是消灭贫困,“到2015年将每天不到 1美元维生的人 口比例减少到一半。”当时全世界贫困人口约 l0亿。但到 2005年统计,全世界贫困人口不仅没减,反而从 10亿增加到 14亿,占世界总人 口的22%。到目前为止,全世界仍有每天 8.5亿人在挨饿;有 1.8万名儿童死于饥饿和营养不 良;每年有 50万妇女死于分娩;700万人死于各种可预防的疾病 ;1.3亿儿童失学  。此外,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也很严重。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 ,全球最富裕的500人的收入,超过了最贫穷的 4·16亿人收入的总和;世界上最富有的瑞士人均财富是最穷国家埃塞俄比亚的 330倍;1996年世界最富的 2o%人口与最穷的20%人 口收入之比为6l:1  ,这样的世界怎能和谐 ?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解决贫困,根本出路是发展经济。中国改革开放 30年的经验值得借鉴:一是一心一意谋发展,心无旁骛搞建设 ,举全国之力发展经济。二是从本国国情出发,因地制宜 ,制定发展战略,要实行对外开放 ,但决不能照抄照搬外国模式。三是以人为本,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在首位,作为发展生产力 的最终 目标。四是依靠科技进步,为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发展瓶颈,这也是消弭世界冲突的根本办法。世界人口越来越多,各种资源越来越少,解决矛盾的出路不是武力而是科技。面对与日俱增的能源需求 ,惟一的办法是寻找可再生的替代能源。  
  (三)努力实现社会公正  
  社会不公是引发政局不稳的深层因素。中国古人云,“公则天下平,不公则天下不平。”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社会公正主要是指社会各个群体在利益获取上机会平等,在利益谋取上规则平等,在利益分配上标准平等,在利益互惠上权利平等。解决社会不公,有两方面工作特别重要。一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这是解决社会不公的主要途径。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底层群众有一种基本的、起码的生活安全感。要加快分配制度改革,使初次分配尽量体现公平,通过税收调节缩小贫富差距。二是发展公共教育事业。通过教育公平,使社会底层民众对未来有信心,从而实现社会稳定。一个社会不可能做到财富的绝对公平,但是要尽力做到机会的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贫困人 口一旦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就业竞争力就会下降,对经济调整和社会变革的适应性就会更差,他们的生存处境就会更糟,进而陷入对生活的绝望和对社会的不满,最终导致社会的不稳。  
  (四)爱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生态文明是人类迈 向和谐的必经通途。对人类安全与和谐构成威胁的主要来 自两方面,一是天灾,二是****。和平、发展、公正的失误属于****,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属于天灾。  
  自然灾害的发生既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也有人类非理性行为造成的原因,后者对自然界造成的破坏不可低估。在人类文明长河中,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地中海文明、古印度恒河文明、美洲玛雅文明等,都是由于人类自身的原因而消亡的。人类在追求发展进步过程中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如自然资源大量耗费和 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自上个世纪初期开始 ,高消耗带来了高污染。工业化国家环境污染的重大“公害事件”层出不穷 ,从空气污染到水污染,从化学物品污染到核辐射,从土壤破坏到有害食品泛滥,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关心人类 ,关注 自然,实现人与 自然的和谐共处,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维护自然的平衡 ,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我们只有把人和自然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尊重自然,利用 自然,回报自然,达到 “天人合一”,才能和谐共荣。但在一段时间里 ,由于缺乏建设经验,也 由于急于求成我们片面强调人与 自然的对立关系,而忽略了其相统一的一面。干了一些劳民伤财、得不偿失的蠢事,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我们要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保护 自然环境,而不能仅仅站在一个地区、一个 国家的角度考虑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成了地球村。人与人之问、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洲与洲之间联系日益密切,相互影响也愈来愈广。一条河流污染,流域国家共同遭殃;一场传染病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迅速跨洲越洋影响到世界各地。因此,在保护 自然环境方面全世界要携起手来,共同承担责任,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别人的利益,更不能以邻为壑。 
  回望历史,面对在战火 中失去生命的百姓,面对在饥饿和疾病中挣扎的人们,面对在动荡局势中流离失所的难民,面对被自然灾害摧毁的家园,人类渴望安宁与和谐 ,对和谐社会的历史解读,我们更懂得肩上的使命与责任。 
  参考文献: 
  [1]陈正炎.中国古代大同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老子. 
  柏杨.别把根断掉[J].报刊文摘,2008—04—07(3). 
  滕建群.世纪军事结——中国军事专家谈二十世纪军事演变[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1. 
  中宣部理论局.理论热点面对面 ·2007[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上一篇:试论从历史传承到现实构想——对构建社会主义

下一篇: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概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