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社会主义优越性之关系

发布时间:2015-09-02 09:29

          作者:田艳天;贾作璋;王建军

  摘要: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等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及优越性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社会主义;优越性;精神实质
  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邓小平独创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更深广的程度。也表明邓小平从最深层、最内核、最真谛的意义上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理解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
  马克思、恩格斯尽管没有提到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但他们在论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原因时,实际上已经揭示了这个问题。
  资本主义之所以必然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基本原因可以归纳为三条:一是生产关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其表现形式就是周期性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二是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合理,以致社会上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从而反过来又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三是资本主义所导致的道德沦丧,对此,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进行了客观而又深刻的批判:“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总之,资本主义之所以必然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就因为它既制约效益,也缺乏公平,还十分地不道德。当然,这里的影响效益是就其阻碍和破坏生产力发展而言的,缺乏公平是就其剥削而导致的两极分化而言的,这里的不道德是就其让这个社会到处充斥铜臭味、把任何东西(包括人的尊严等等)变成商品、把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言的。当然,马克思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就是因为将近170年前的资本主义社会确实就是这个样子,较之于当时的资本主义,当代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许多新变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上述矛盾。实际上,如果资本主义没有后来的新变化,还是马克思生活时代的那种状态,资本主义就根本不可能走到今天。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已经不符合人类真善美的纬度,所谓不符合“真”是指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不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基本规律。所谓不符合“善”、不符合“美”是指资产阶级尽管标榜自由、平等和博爱,但他们标榜的自由仅仅只是他们剥削工人的自由、平等只是建立在以资本的有无和多寡基础上的事实上的不平等——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更是没有平等而言的,所谓的博爱实际上是对本国工人阶级的剥削和对世界弱小落后民族的掠夺、奴役甚至屠杀。这一切在马克思生活的那个时代,表现得更加突出,更加赤裸裸。当然,资本主义发展到现在,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但只是程度变化而已,本质并没有变。

   正因为资本主义社会有上述弊端,自身又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所以必然会被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而这种社会制度之所以有资格取代它,根本原因就在于他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端。由此可见,社会主义之所以产生,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主义能够有效解决经济危机形成的根源,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能够防止两级分化,促进社会公平,社会主义社会在促进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也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社会为本位的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能有效克服资本主义社会以资本为本位,整个社会被物异化,整个人被物异化的弊端。
  再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他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际上,邓小平这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回答的是“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的问题。正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从而达到解放生产力的目的。这里,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始终是主导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永远是从属的,生产关系是否需要变革以及如何变革,都要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而定。第二,资本主义私有制确实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经济危机,这确实也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弊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全面地、彻底地、快速地、一次性地否定它,而一定要从当时当地的实际出发。正因为资本主义社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两极分化,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不正义,积累了阶级矛盾,所以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总之,当年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既不利于把蛋糕做大,也不可能使蛋糕得到公平合理的分配,所以要用一种能够既能把蛋糕做大,又能使蛋糕得到公平合理分配的新的社会制度来取代,而这种社会制度就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通俗地讲,就是“做大蛋糕”的问题,“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通俗地讲,就是“分公平蛋糕”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又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并以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为基础,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的,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确实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我们干什么事情不应当有非此即彼的极端化思维。私有制整体不行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对私有制斩草除根、除恶务尽,一种社会制度下的市场经济有弊端并不意味着任何情况下的市场经济都不能要,一下子由“纯粹的市场”跳到“纯粹的计划”方面去。实际上,建国以后,在所有制方面和经济体制方面,我们确实在极端化思维的支配下犯了“矫枉过正”的错误。当时强大而尖锐的意识形态斗争自觉不自觉地成了经济发展的紧箍咒,把我国经济推进了死胡同。
  总之,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从根本上回答“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的问题,回答的是搞社会主义的初衷和动机问题,正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不符合生产社会化的需要,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所以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正因为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剥削制度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不正义,导致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所以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一句话,较之于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更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更能够实现发展成果由社会共享,更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那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又体现在哪里呢?它与社会主义的本质之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首先,一种社会制度的优越性较之于另外一种社会制度而言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较之于资本主义制度而言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扬弃”,它应当是既全面继承资本主义制度的优点,又能有效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不体现在它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继承性上,而体现在对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有效克服上。如前所述,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它既制约效益,也缺乏公平,还十分地不道德,那么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就应当体现在它既能解放被资本主义私有制束缚的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方面,又能有效克服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缺乏公平正义等方面,还能有效提升社会道德水平等方面。由此看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社会主义优越性之间的关系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上一篇:试论分开与综合:社区体制改革的基本向度——

下一篇:试论黄河基层单位党风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