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发布时间:2015-11-17 10:1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3-0237-02

  新媒体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和确立时期,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平台,利用微博、微信、播客等传播渠道,把握其发展规律,提高宣传质量和水平,发挥其教育功能和社会效益,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平台。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的价值认知模糊

  新媒体环境下,当代大学生每天接触、点击、转发、创造大量的信息,并获得自己的所需信息。对书本知识不再盲从,而是选择自己所喜欢和适用的信息资源。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刚刚起步,大学生由于缺乏媒介认知,对媒介的商业、政治等性质缺乏认识,伴随一些随心所欲、缺乏价值凝练的信息的传播,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认知模糊、价值错位等,这些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被弱化的倾向。

  (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功利化倾向明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的价值取向也产生了双面影响。“大众媒介所负载的大众文化自身的消费主义、功利主义、庸俗化等特质,又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发生偏离和混乱。”[1]例如在调查中显示,问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时,有些学生直接就说为了考公务员、找工作方面之类的答案,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功利化倾向明显,这说明当前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影响。

  (三)大学生的价值认知与价值行为脱节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讲话中提到,对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大学生虽然对新媒体有依赖的倾向,对大量的信息也会点赞、转发,但问起是否会去做则答案不尽相同。少数大学生对志愿活动、公益活动等不屑一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落脚点是践行,将教育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不够深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网络教育资源匮乏,在朋友圈、qq空间、微博中推销产品、晒照片、发心情等居多,而学生却很少关注价值观方面的信息资源。大学生在校园里更为关注的是自身的需求和困难,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与大学生的这些实际生活与困难衔接不够,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缺乏吸引力。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战略有待完善

  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出现了很多新的载体,比如文化载体、网络载体等。有研究表明,目前青少年对社会的基本认识,对社会规则的把握,甚至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50%以上的影响来自传播媒介。面对新媒体的迅速发展,高校对新媒体的教育功能应用和发挥得不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上能融知识性、娱乐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宣传战略有待完善。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一些大众传媒,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将一些缺乏价值凝练的产品摆到公共平台,大学生处于不成熟、善模仿、盲目从众的成长阶段,这些心理和行为特点在价值多元化的环境中导致自身价值观错位和价值观混乱。同时,相关新媒体的政策和法规建设相对滞后,信息传播良莠不齐,这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措施

  在2015年1月国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提到高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我们应积极利用这一载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

  (一)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

  1.利用新媒体,更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观念

  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快、信息量丰富、超文本、互动性强等优势,将新媒体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在课堂教学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新媒体技术融入教学课程中,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中利用新媒体技术更新传统课堂的科技含量和感染力。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要通过视听愉悦学生的感官,图文结合中陶冶情操,获得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

  2.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

  首先,利用微传播、播客、微博等新媒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字、影视、漫画等形式表现出来,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制作与传播,一方面提高了新媒体制作技术,另一方面潜移默化中让大学生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其次,教学内容与大学生现实生活应紧密相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说服力。

  3.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生从媒介中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利用信息及创造信息的能力。大众传媒传递的海量信息,有时会与我们党和国家倡导的价值观相背离,给高校教育带来了挑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培养大学生在良莠不齐的信息面前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够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中坚定自己的价值观方向,学会辨别信息的真假,学会利用新媒体创造和传播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   (二)利用新媒体,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1.利用新媒体树立典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先进的典型更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说服力,可以对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直观的教育和引导。从2011年至今,郭明义微博粉丝有2 179万人,在郭明义微博影响下,全国各地共成立300多支爱心团队,上万人得到救助。郭明义微博的成功彰显了利用新媒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功。在新媒体时代,将社会各行各业的模范人物事迹通过新媒体宣传到更多的大学生中去,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引起大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并以实际行动去传递正能量。孔子讲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新媒体相结合,利用新形式的典型教育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利用感染教育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的营造是对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措施和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各种教育手段、教育环境对大学生进行感染教育。积极营造校园文化,大力开发校园文化中潜在的教育资源。一方面通过优良的校风、学风和良好的校园环境感染学生;另一方面,通过校园微博、校园网页、公共微信平台等媒介平台,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的内容进行宣传,通过与大学生的互动和积极参与,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接受教育,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3.利用实践教育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假期社会实践、参观访问等形式,鼓励大学生用行动去印证自己的理想信念,到社会中传播真善美。一方面,我们通过新媒体将大学生的志愿活动、公益活动、讲文明等品牌活动进行宣传,积极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带动更多人的参与;另一方面,广泛开展大学生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微公益活动。《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通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三)健全机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学校要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课堂改革,利用新媒体将教学内容优化,以大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学习的形式讲授出来,不仅传授知识,而且传播社会中的真善美,无形中使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家庭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影响。新媒体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者,通过新媒体的舆论引导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主流意识形态来引领和整合日益多样化的社会思想意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将这三个方面的力量进行整合,才能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取得最佳效果。

  2.健全机制,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环境

  新媒体建构的虚拟环境,具有虚拟性、隐匿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我们要优化环境,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首先,我们要健全网络法律、法规,遏制虚假、消极信息的传播,抵消一些低俗的价值观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其次,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对其进行职业化、专业化管理,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在学生中起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第三,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和预警机制。在学生会中成立网络监管部,形成集学校、院系、辅导员与学生个人于一体的信息管理机制。通过调动每个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于学习和生活中。

上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下一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