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路径
社会思潮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围,是对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它既表现为大众心理、民众观念,也表现为思想理论、学术派别。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就,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1]
一、当前中国社会思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原因分析
1、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新挑战
当代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个富有探索思辨的时期,反映时代脉络的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推动着中国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的发展,西方各种思想文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涌入我国。这必然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就是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出现和滋长。正如马克思所说:“在不同的占有形式、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这种多样化的社会思潮集中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矛盾和冲突,鲜明表达了不同阶层、群体对急剧变化的时代的感受和愿望,它像一切社会意识一样,有积极与消极、正确与错误之分。如果它是积极的、正确的,就会促进社会的前进发展;但如果这种有影响力的社会思潮是消极的、腐朽的,甚至是错误的,无疑会给社会带来不良的、甚至破坏性的影响。[2]
2、当前的社会变革引起的信仰危机和公共道德缺失
当前,我国社会出现的多样化社会思潮,正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社会思潮的不断兴起是人们思想观念活跃的表现,也是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反映。多种多样的社会思潮活跃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繁荣了精神文化,有利于现代化建设,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另一方面,随着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泛化,其中一些反映剥削阶级利益的腐朽思想、消极丑恶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垃圾也趁机滋生,腐蚀着人们的心灵,瓦解着共同理想,危害着社会稳定,特别是对当前社会转型中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形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必然会影响和冲击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和冲击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影响和冲击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目标取向,甚至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基。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无疑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必要性
1、社会少数非主流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质疑和诽谤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西方各种思潮的入侵,一部分党员干部不仅没有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产生忧患意识。反而以为当前全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十分稳固,因此放松了警惕。还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在意识层面虽然也承认马克思主义是共同思想基础。但却肤浅地认为它只是政治宣传,没有现实应用的价值和意义。社会上还存在许多对马克思主义存在一定程度的“弱化”、“淡化”现象:甚至还有部分高校教师和理论工作者在课堂上和学术文章中公开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已经“过时”的观点。有的公开否定公有制、否定四项基本原则,主张私有制、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主张用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取代马克思主义;还有一些人诅咒马克思主义已经僵化,已经死亡.应该扫进历史的故纸堆中。十分险恶地攻击马克思主义.力图推翻共产党的领导.以所谓西方的民主、多党制和三权分立取而代之。这些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引起了部分人政治观念的混乱.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应正确引领社会思潮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社会思潮是一面镜子,通过对社会思潮的观察认识,可以帮助我们从社会意识形态层面更加深入地把握民众的价值取向。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现实中存在的社会思潮五花八门,包括新自由主义、实用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等,它们都属于噪声、杂音之列。无论何种社会思潮,都是一定社会存在的意识表现,属于意识形态,是一定阶级、阶层价值观的代表和体现。马克思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表明,一种意识形态的科学性、真理性总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科学性、真理性相互比较而存在,相互吸收、借鉴而发展。社会思潮的争鸣切磋,能防止思想观念守旧僵化,能促进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保持社会的繁荣稳定。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关系上应该反对三种错误态度:一是对其他社会思潮全盘肯定;二是对其他社会思潮全盘否定;三是对其他社会思潮回避或放任自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其他社会思潮应采取平等对话的态度,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吸收借鉴其他社会思潮的科学合理的成分;另一方面实现对其他社会思潮的引领,把这些社会思潮纳人符合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轨道。思想问题要用思想的力量和方法解决,即通过思想交流和价值认同,而不能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对于那些顽固的、决意要颠覆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求对话、求合作、求和谐无异于“与虎谋皮”,我们要坚决予以批判和斗争。[3]
3、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流地位
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信仰危机,我们应该坚持唯物主义思想,勇敢地正视而不是害怕和恐惧,更不要无所适从,无能为力。其实,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历史条件下具体分析信仰危机,采取科学的相应的态度和措施,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尤其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正受到强烈的撞击,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社会上出现的只顾眼前利益,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只顾现实需求,没有远大的目标追求;只顾舒服享受,没有强烈的创业激情。之所以会如此,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坚定信仰和执著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华,它的每一方面内容在我国社会生活中都具有十分广泛和重要的作用,这些都是其他各种社会思潮所不能比拟的。只有在理论上清醒和成熟,才能真正做到政治上的坚定和实践上的自觉。衡量理论上是否清醒和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对科学理论是否有坚定的信仰。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途径
1、优化经济环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在现代化建设中,要使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统一起来,共同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其引领社会思潮的物质基础,有效遏制和消除种种错误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生产力极大提高和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感、理想信念上的反映,反之,社会经济环境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内容提供了现实证明和碱性的基础。
2、积极加强理论宣传,是理论深入人心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进程,掌握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的话语权十七大报告要求:“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要想实现大众化就必须做到: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以理服人,使大众听得进去,最后才能产生实际效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和宣传的过程中,要把理论性与群众性、可读性结合起来,做到深入浅出;宣传方式要注重生动形象,讲求润物无声。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人民群众只有信服了理论,才能使这种理论大众化。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身的价值标准和思想尺度,才能让人们分清是非和敌我,坚持真善美,抵制假恶丑。[4]
3.领导干部起示范作用,学习宣传时代楷模
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人格魅力为群众做榜样,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不懈奋斗者、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大力弘扬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真践行者。同时,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榜样示范机制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民族英雄和时代楷模是人们学习的楷模。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剖析典型人物和事件背后所体现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内在精神,在全社会掀起向先进典型学习的高潮,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社会成员的心理内化。
4、建立良性循环的管理机制
目前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腐蚀人们精神世界, 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思想文化。特别是社会舆论具有大众化、普遍化和无孔不入的特点,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必须十分重视发挥对大众文化、社会舆论等方面的规范、制约和影响作用。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形式发挥其对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认同等方面潜移默化的作用, 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提高文化产品品位与提高群众文化鉴赏水平的统一, 既要大力支持精品文化, 也要鼓励和发展能够使人民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享受的大众文化, 让人民群众在娱乐和享受中受到教育和启发。[5]
下一篇:国家治理体系关系社会主义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