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

发布时间:2015-11-27 11:19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廖丽丽(1983-),河南夏邑人,商丘学院思政部,硕士研究生,方向:当代中国政治。

  第二作者:薛丽(1984-),河南虞城人,商丘学院思政部,助教。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4--0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深刻总结执政规律、科学分析时代形势提出的一个重大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我国出现了价值多元的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了一个普遍的价值标准。因此,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保持民众对政治系统的政治认同,对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增强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重要性

  虽然和平和发展成为当前时代的主题,但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分化和“西化”一直没有停止过,并且使用了更加间接和隐蔽的方式。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国门的打开,各种思想也传入我国,改变了我国传统单一的政治思想。社会成员在价值观方面趋向于多元化,特别是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出现,削弱了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另外,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政治思想,由于其晦涩难懂,只有学生和公务员经过了系统学习,而占中国大多数的农民则对这些思想了解的比较少,虽然经过大众传播的宣传,但是民众最先关注的还是与自身生存相关的信息,所以,我国的主流政治思想并不能被所有社会成员有效接受。另外,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强调了经济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意识形态的建设和传播等方面不再像改革开放前那样作为重中之重。虽然中国和西方也存在矛盾,我国尽量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来解决。直到十六届六中全会,我国强调了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性,文化可以无形中影响到人的心理,巩固我国主流政治思想的地位,避免西方一些消极思想的影响,使国民团结一致,应对外界思想的冲击。

  认同是人内心的一种服从,是经过理性分析之后做出的选择,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归属,这种归属是非强制性的,且具有持久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的本质,它使我国主流政治思想具体化,为社会成员提供了行为规范和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各部分相互联系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政策,一种意识形态,其内容符合大众的利益,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那么就能被广泛的接受。

  二、保持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途径

  (一)加强公民对党的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的前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我党根据时代特点制定的对公民的基本要求,公民保持对党的认同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前提。中国共产党是国家的执政党,带领中国人民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走向繁荣富强,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国家政治趋于民主化方向发展,公民权利得到保障,依法治国得到落实,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瞩目成就,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多种所有制方式和分配方式并存,促进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也导致了贫富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情况,当这些社会矛盾迟迟得不到解决的时候,当民众自身的利益始终无法得到保障时,人们往往会出现不满情绪,甚至把这种不满的情绪归结到党和政府政策造成的,“地区之间利益分配的严重不平衡,容易导致贫困地区对中央的离心倾向,从而播下分裂的种子,造成政治上的动荡”[1]。因此,党和政府要切实解决好民众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减少分裂思想,增强认同感。另外,由于受到腐朽思想的影响,我国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脱离人民群众的情况,出现了贪污腐败,严重地影响了党的形象,甚至因为部分人的不法行为而导致民众对党的认同度下降。

  虽然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的新中国,已经拥有了合法性和认同感,但是这种认同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一个政党不作为,脱离了民众,最后也会被抛弃的。“和平建设时管理型的政党的执政基础并不取决于历史的功绩,而是现实的公民认同”[2],因此,我们的政党应该加强自身的建设,严格要求自己,能够成为真正地代表人民的服务型政党。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途径多样化

  胡锦涛总书记曾说过:“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道德准则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促进作用,它不同于资本主义的道德,它是建立公有制基础上代表了全体公民的利益。国家通过多种渠道传播,使民众在耳濡目染中认可、接受并遵守,最后内化为个人的信仰。只有内化为信仰,才能在行为上自觉,使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因为“当一个社会普遍蔑视道德的时候,实际上也已经开始了潜意识中包含着敌视法律的倾向,并会在一些人身上表现出对法律的挑战”[4]。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成熟,很多人为了谋取利益导致行为失范,无视道德的存在,甚至因此触犯了法律。所以,国家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教育民众,增强知法守法的意识,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另外,改革开放后,人的眼界也开阔了,光靠传统一味说教的方式已经无法使民众有效的接受,甚至还会引起怀疑和抵触。因此,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间接的方式融入生活。根据不同的人群使用不同的传播方式,比如,针对大学生可以经过系统的学习。对于占人口多数,并且文化程度不是太高的农民,我们可以通过把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或者是形象的语言进行学习。因此,国家通过不同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功能。

上一篇:十八大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科学定

下一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