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人际交往

发布时间:2015-12-11 11:05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明、和谐、平等、诚信、友善”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它讲的也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相处的基本规范。高职学生将来属于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今天在校有必要遵守这一基本规范,在人际交往之间应该彼此诚信,友善他人,建立起一种文明、和谐、尊重、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从而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

  1人际交往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1)贯彻十八大精神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三个方面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大的方面来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了应对西方价值观对中国不断渗透的需要;是为了应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需要;是为了从严管党治党的需要;是为了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2)人际交往中正能量传播的需要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表现为各种人际关系,每个人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的网络中,成长与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人们在美好的人际关系中徜徉,就像在一池碧蓝的清水中畅游,会倍感惬意。人类的寻求安全、乐群、归属、友谊和爱的需要都可以在正确的人际关系中得到满足。但在经济发展、物质丰盈的今天,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现象却时有发生。“老人摔倒敢不敢扶”、“让座该不该”……这些言论和否定的行为颠倒了是非黑白,冲击了原本正确的价值观,使得人们的交往方式存在着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的成分。不按规矩办事、不按制度办事、不按民约办事、不按法律办事的风气,严重影响社会正能量的传播,更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扭转这种局面的办法就是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学校教书育人的需要

  对学校而言,要重视人际交往活动,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引导、组织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的方式,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大学生道德实践活动和人文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要强调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在学生心里深深地种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扎根学生的心灵,积淀为成长的力量。

  (4)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对学生个人而言,要充分认识到在人际交往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实现“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进一步强化植根于内心的修养,唤起无需提醒的自觉,向往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传递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以实现自己丰满的文化表达和高尚的文化追求,从而在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中,创造人生辉煌。

  2人际交往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

  一是与人为善。善是伦理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指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他人幸福的行为,是人们在道德生活中所遵循的原则,也是人们在道德生活中所持的基本立场和基本出发点。“喜气迎人,亲如兄弟。”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的人群和组织,因而不可能不与他人打交道。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对他人友善也必然会得到他人的友善,对他人敌视的人也必然会受到他人的敌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孤立无缘的人常常会陷入困境,而一个多助的人则处处是坦途。能团结他人,友善他人,关系到一个人的健康、幸福和前途。

  二是言而有信。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的要求之一。信,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交往双方要说真话,而不说假话,即所谓“言必信”;二是交往双方遵守并兑现若言,所谓“行必果”。信,作为道德生活中的要求,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经过董仲舒等人的加工和提炼,信,作为人际交往中的道德要求和人的应有品质,被作为“五常”之一上升到国家之“大德”的地位,而且经过社会不遗余力地倡导和教化,力求使“大德”入耳、入脑、入心,代代延续,保持之今。

  三是注重礼节。中国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节包括礼仪、礼貌活动,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之一,是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社会群体生活中逐步约定俗成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评价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标准之一。因此中国人在道德生活中很讲究礼节,这种“礼”来自并区别于国家制度和纲常伦理的“礼”,后者是制度之“礼”,而礼节的“礼”则含有两层意思,一是与“物”相匹配,即“礼物”,二是指交往言行或神态之“礼”,即“礼貌”。对注重礼节的价值理解是“礼尚往来”。“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四是同情弱者。在传统意义上,中国人是最富有同情心。同情是道德生活中主体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它是具有良知的人及社会对地位低下或境遇不佳群体的一种无私的关爱和尊重,同情弱者表现在以人为本,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多为他人着想,乐于奉献。真心实意关心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在他人遇上困难时,慷慨解囊,给予力所能及的关爱和帮助。助人不是为了获取生活的幸福,而是精神的一种必需。同情弱者的文化渊源与佛教伦理文化的关系更为密切。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人们的交往方式既是由人们的生产活动决定的,同时又反作用于人们的生产活动,是人们从事劳动、工作、学习、娱乐等活动必然产生的基本行为方式。在这个基本行为方式中,提倡人际关系协调、和顺、和谐,就必须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重点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尊重原则。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是人们正确处理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原则,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伦理精神的内在要求。尊重包括自尊和尊重他人两个方面。自尊就是在各种场合自尊自爱,维护自己的人格;尊重他人就是重视他人的人格、习惯与价值,承认人际交往中双方的平等意识,摒弃封建社会的等级意识。只有做到尊重、理解、关心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帮助。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应与他人平等相处,坚守平等原则,不损害他人利益,避免人际冲突。只要能把交往对象放在与自己平等或略高于己的位置,可以说交往就成功了一半。

  (2)相容原则。相容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相容,即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的容纳、包涵、宽容及忍让。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尊重他人的存在方式。在人际关系中,由于经历、文化、修养等个别差异存在,因误会、不理解二产生矛盾不可避免。这就要求提倡相容原则。宽以待人,求同存异,尊重对方个性,接受人与人之间会有矛盾以及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的现实,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和处世标准强加给别人。相容有助于扩大交往空间,也有助于消除人际间的紧张和矛盾。要加强自身修养,对他人的言语和行为过失,要豁达、宽容,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人际环境和氛围,减少人际交往的摩擦和消耗。

  (3)诚信原则。诚信是一个人必备的素质与美德,也是人立足社会的基本原则。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诚实守信是人们相互联系的道义凭证。只有心胸诚恳老实,方能做到有诺必践,恪守信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和交通条件便利的今天,社会分工越来越职业化,人们的社会交往越来越频繁,关系网络越来越密集,要使关系和谐,合作共赢,只有彼此抱着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才能相互理解、接纳、信任,感情上引起共鸣,使交往关系得以巩固和发展。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旺、政府无信不威、社会无信不稳。只有诚信才能事业发展,道德弘扬。我国许多百年老店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靠的就是“诚信”二字。

  (4)互利原则。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离不开互助互利。互利是指交往双方在满足对方需要的同时,又得到对方的报答,双方的交往关系就能继续发展。如果一个只考虑自己狭隘的个人利益的人,是不可能有宽广的未来发展前景的。常言道: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互利包括物质和精神。互利性越高,交往双方关系就越稳定、密切;反之,交往双方关系就疏远。倘若能将乐于助人的诚意、主动奉献的热情、注重公平的理性、捍卫个人正当群益的勇气有机结合起来,那么就可维系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现代市场经济交往中的“双赢”,其实就是“互利”原则的一种表现。

上一篇: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