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概念形成过程中外显与内隐学习的比较
1.引言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的基础。概念的产生标志着认识过程的质变。对概念形成进行研究,不仅在理论上为最终了解人类思维奠定基础,而且在实践上也为教育中如何帮助受教育者准确迅速地掌握概念提供指导。因此,长期以来,心理学特别是认知心理学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概念形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涌现出许多颇有价值的理论和实验,尤其是美国心理学家[5]倡导的内隐学习理论,证明了人能够按照本质不同的两种学习模式来学习复杂的知识,一是外显学习(explicitlearning),类似于有意识的问题解决,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作出努力的和清晰的学习;二是内隐学习(implicitleaning),指无意识获得刺激环境中复杂知识的学习过程,是无意识的,无须意志努力的和不可言传的学习。概念的形成必定经过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假设这个过程包含以上两种学习模式。
为了研究概念的形成过程,et首创了假设检验模型(thehypothesistestingmodel)。该模型认为,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概念的学习者是作为一个问题的积极解决者出现的,学习者不断地产生和检验假设,这些假设都是关于确定概念属性的规则和方式。每一个成功的假设通过运用它把事物分为可以作为概念的例子和不可作为概念的例子两类得到检验。无论何时,一个不能成功分类的假设就会被抛弃,而一个新的假设就会产生,直到正确的假设被发现为止。这一假设检验模型已被许多研究者所支持和应用。我国学者杨治良[6]采用Bouthilet模型和由他按同理制作的汉字笔画模型研究人工概念,发现其形成过程的总趋势是先渐进,后突变,无明显髙原现象。而母小勇和张莉华[7]按Bouthilet模型原理使用真实的自然科学概念作实验材料,发现真实的自然科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渐进——高原——突变的过程。樊琪[8]深入此项研究,选取真实的自然科学概念对概念形成过程中外显与内隐学习进行探索,证明了自然科学概念形成过程中内隐学习的存在,揭示了真实的自然科学概念形成是一个渐进——高原——突变的过程。然而,自然科学概念毕竟不同于社会科学概念,社会科学是人类对于社会事物、社会现象和社会规律的认知。本研究拟对社会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和规律进行探究,以完善科学概念的研究,同时关照社会科学概念形成过程中内隐学习存在与否,然后将其与同过程的外显学习对照,最后比较社会科学概念形成过程和自然科学概念形成过程的异同。本研究选用社会科学的典型概念“矛盾”来进行研究,以探讨外显与内隐学习条件下社会科学概念形成的规律。
2.方法
2.1实验材料
根据Bouthilet假设检验模型的原理自制“矛盾”假设检验模型,包括“矛盾”的两个基本特征(“同一性”和“斗争性”)。本假设检验模型包括六个句子:第一句为关键句,用来代替科学教育过程中对概念的举例和陈述,以避免硬性灌输和其他暗示对被试概念形成的影响;后面五句为选择句,用来检査被试科学概念形成的抽象、类化、检验和辨别过程。实验时要求被试从五个选择句中找出其中某一句,正确的选择句总是和关键句一样,同时包含了“同一性”和“斗争性”两个基本特征。当这一规则被发现后,该被试就能迅速准确的选出以后的全部选择句。实验材料用卡片呈现,卡片大小为10x14cm,—个关键句和五个选择句写在同一张卡片上,五张卡片为一单元。正确选项随机分布,整个实验共制作卡片50张,即10个单元。
2.2被试
考虑到被试的日常经验、熟悉的科学概念体系、案,主试随后即时告诉正确答案。外显组每做完一科学认知能力等因素对实验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初一学生为被试。初中社会科学教学大纲对“矛盾”概念不作要求,一般来说这个概念到高中政治课上才出现。被试均为曲阜市实验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共60名,随机分为外显组和内隐组,每组30人,其中男女各15人。
2.3实验指导语外显组:
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实验,待会将给你看一系列卡片,每张卡片上包括一个关键句和五个选择句,要求你从五个选择句中找出和关键句性质相同的一句,如果你掌握了关键句的基本性质,就会快速地做对题目。在你做完每次选择之后,我们会告诉你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做完5张卡片,请告诉我们你为什么选择这些答案。
内隐组:
我们要做的是一个学习实验,下面你会看到一系列卡片,每张卡片上包括一个关键句和五个选择句,你的任务就是从五个选择句中选出一句你认为正确的一句。在你做完每张卡片后,我们会告诉你正确答案。
2.4实验过程
实验形式全部采用一对一。被试进实验室后即阅读实验指导语,然后开始正式实验。每张卡片呈现时间为30秒。实验要求被试在30秒内讲出答个单元就被要求回答:为什么选择这些答案,主试记下原因但不做正确与否的反馈。对内隐组的被试无此要求。无论哪个组,只要被试连续答对两个单元,就算掌握概念并结束实验。若做完十个单元还未掌握概念,也停止实验。对单个被试的实验过程约需20分钟。
3.结果与分析
3.1用文生(t)法整理的社会科学概念形成过程
被试掌握概念的进展情况很不相同,有的速度相差两倍。如果求出每次学习的平均成绩画一条直线,则会与每个被试的成绩都不相符。因此,文生提出集体学习曲线的绘制方法,其特点是:不管每个被试掌握概念所需的实际单元数,而是以每个被试自己的学习总遍数作为100%,把总数百分数计的尝试数作横坐标X,以最大值成绩分数做100%,把总数百分数计的成绩(正确率)做纵坐标y,即可画出集体的概念形成曲线。我们用此方法整理实验结果。
通过上述计算法画出内隐组和外显组的集体文生曲线,方法是•.第一步,分别画出内隐组和外显组各30名被试的个体学习曲线;第二步,把基线十等分,用直线内插法求出各等分点上的30个数值;第三步,把同一等分点上的数值加以平均,所得数值参见表一。
根据表一作出外显组和内隐组的集体文生曲线,见图1
对内隐组和外显组的y值进行t检验,未见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由图可见:初中生社会科学概念形成的总趋势是渐进的。内隐组和外显组的集体文生曲线无论从形态上还是从趋势上来看都很相似,说明内隐学习者与外显学习者掌握概念的过程和规律基本一致。外显组和内隐组相比,既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发现规则”,又有反复的督促提醒——“你为什么这样选择”,因此在概念学习的初始阶段,外显组的成绩髙于内隐组,说明存在指导语效应。但两组的成绩差异不大,可见内隐学习确实存在于社会科学认知之中,而且在准确反馈的条件下,可与外显学习达到同样的绩效水平,再次证明了内隐学习的优势效应,即内隐学习的效果与外显学习的效果相差无几。在本实验中,被试所学习的是一个具有相当难度的真实概念,概念形成曲线在开头部分就呈上升趋势,可知初中生在概念学习的起始阶段就能利用已有的科学认知体系形成最简单的假设,但这些假设要经过反复检验,才能逐步形成复杂抽象的假设。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经历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在加工过程的某一点上交融。在两者交融前,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并行上升,外显学习效率高于内隐学习,但两者交融后,内隐学习超过外显学习,可见内隐学习潜力巨大。
3.2 用同上方法求出内隐组与外显组男女被试社会科学概念形成的集体文生曲线的x值和y值,见表二,并作出男女生概念形成的集体文生曲线对比图(图略)
我们可以发现:在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条件下,初中男女生形成社会科学概念的进程基本一致,男生的集体文生曲线比女生的集体文生曲线略微居上,这提示男女生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能力不相上下,但在对社会科学概念的意识加工中,似乎男生略占优势。总的来说,在社会科学概念形成过程中,没有见到显著的性别差异。
3.3社会科学概念形成过程和自然科学概念形成过程的比较探析
初中生社会科学概念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较之小学生自然科学概念形成“渐进——髙原——突变”的过程更为简单,可见被试的年龄阶段和实验材料的性质会影响意识的思维加工。
4.结论
本研究从认知心理学出发,揭示了在社会科学概念形成过程中存在着内隐学习;概念形成的趋势是渐进的;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不仅在概念形成的形态和趋势上非常一致,而且在效率上也相当接近;内隐学习的潜力很大;在社会科学概念形成过程中,无论外显学习还是内隐学习均未见显著的性别差异。本研究结论与小学生自然科学概念形成过程的研究结论不一致,这可能由被试的年龄阶段特征和实验材料的性质所致。
上一篇:论批判实在论的社会科学解释观
下一篇: 参与与冲突:森林经营行为研究的社会学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