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在生活中
“社会主义在生活中”是一个具有很强现实性的前沿命题,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深入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让社会主义研究面向生活,让社会主义价值体现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让社会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更紧密地结合,让社会主义的制度获得在人民生活中的实践形式,让社会主义旗帜在人民心中高高飘扬,是推进社会主义研究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关键所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在生活中”是现实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
社会主义是自然的历史进程,又是人们的主观实践过程。作为一种以社会利益和社会价值为本的社会改革和建设的系统主张(后来形成为运动、制度和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但由于初期“不成熟的社会状况和阶级状况”,社会主义首先是存在于人们的理想之中,并且,社会主义者当时还无法找到客观的基础和现实的道路,因此,其社会主义之最初形式只能是在某种理论的“空想之中”,叫作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启发了工人
的觉悟,积累了思想材料,有其特殊的历史地位。
在大机器生产的基础上,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生产过剩经济危机,资本主义趋于成熟。19世纪30至40年代,以法、英、德“三大工人运动”出现为标志,现代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西欧的政治舞台。马克思、恩格斯适应历史发展要求和无产阶级解放需要,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通过“两大发现”,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变革,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把社会主义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也使社会主义体现在科学的理论之中,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斗争实践相结合,兴起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导致战争。战争引起革命,在战争的条件下,社会主义在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上,实现“一国、数国的首先胜利”,俄国的“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但面对的是全新的条件(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国情),列宁反复强调指出“应当懂得,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巳经到了这样的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由此,社会主义进入直接的实践阶段,“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
由于特殊的国情、世情和民情,20世纪中国的社会主义,从革命实践(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到建设的初步实践(28年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探索),再到改革开放的实践(33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发展),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其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改革、开放、发展的中国,植根于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高扬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
但与此同时,在今天我们生活中,理论与实践却存在着明显的反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有待进一步转化为千百万人的具体的社会实践;过渡阶段、转型社会还存在,如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执政党建设等诸多问题和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价值理念(如以人为本、公平正义)还有待充分体现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之中;巳初步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完善和创新,更需要找到进入人们现实生活的具体实践形式;只有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才能在现实生活中达成更高的社会认同和在人民心中高高飘扬,由此,历史向我们,我们也向自己提出了社会主义要进入生活、变为生活、实现于生活和改造生活,即“社会主义在生活中”,建设生活中的社会主义的现实命题。
总之,时代提出了“社会主义在生活中”的崭新命题,而我们是否也可以套用列宁的说法:应当认识到,现在一切都在于生活,现在己经到了这样的关头:社会主义在变为生活,社会主义在由生活赋予活力,由生活来修正,由生活来检验。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继往开来一定程度上都系于此,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一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意义。
二、“社会主义在生活中”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
“社会主义在生活中”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阐述和把握:
(一)“社会主义在生活中”原本就是一个经典命题,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和方法论
人们常常把科学共产主义理解为未来某个时候人类将要建立起来的某种特定的“社会制度”,但马克思本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表述却是:“共产主义是最近将来的必然的形式和能动的原则。但是,共产主义本身并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形式总体上是有内容的,是为了人,落实到人的现实的生活之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有同样的表述:“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之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的主体,从根本意义上说是由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决定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新型社会关系的创造,精神文明的进步和先进理论的创新,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主体力量推动的结果。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表明,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因而社会主义要以人民群众为出发点,社会主义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都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要落实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要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这是衡量是否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标准,就是说,只有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的理论,才算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理论。同时,作为历史的产物和结果,人民群众必然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获得全面发展。因此,人民群众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落脚点、宗旨和最终目的,从而我们要强调社会主义要落实到人们的生活之中。
(二)“社会主义在生活中”是对世界近现代历史和当今现实的科学认识,是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当今现实的自觉把握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与近代世界的历史和现实,如何认识社会主义与中国的近代历史和现实是一个关乎发展的重大问题。现在有不同的看法,笔者的观点是:社会主义给历史和现实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成为世界和中国人民生活的组成部分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世界范围看,从1516年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发表迄今,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现在又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
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发展和矛盾的产物,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改造了资本主义,开辟了东方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道路,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深深影响了20世纪世界历史的进程,也是新世纪人类生活的共同价值和发展的现实。
尽管在世纪转折关头社会主义由于苏东剧变而发生了曲折,尽管西方有人提出所谓的“历史终结论”,预言冷战之后将是资本主义的世界,21世纪将没有社会主义的一席之地。但仅仅二十年,世界社会主义却是另外一种情形:科学社会主义在继续探索、第三条道路在重新崛起、红绿运动的组合在积极地发展。此外,还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研究的活跃,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进展,左翼替代运动的高涨,社会主义在加速经历着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
大浪淘沙,社会主义的观念在更新、社会主义的政策在变化、社会主义的组织在调整、社会主义的流派在嬗变,社会主义运动的确在经历着历史的选择,但是真正销声匿迹的只是那些失去其必然性的观念、理论、政策、模式和组织,代表真正人类未来的社会主义价值、理论、运动在生活中继续弘扬,在低潮中继续孕育,在挫折中不断奋起。
虽然就总体而言,世界社会主义还没有最终走出低潮,但仍在生活中以一种必然性体现其旺盛的生命力。邓小平在苏东剧变后曾深刻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了锻炼,从中吸取了教训,将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邓小平这里所讲的社会主义发展的辩证法对深刻认识当今的世界和历史的发展,对正确把握共产党的前途与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于苏东剧变20年后今天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态势,这里还要讲:一个观点、一个结论和一个概括。
1.一个观点:“世界社会主义已在低潮中开始复”。
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陷入深深的谷底,这是事实,但二十年后,情况发生了相当的变化,世界社会主义巳经有新的发展,首先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亮点,也体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的新进展,有人讲“世界社会主义巳在低潮中开始复苏”,我们认为,这个判断不仅反映了人们的自愿、自信,而且体现了人们的“自觉”,即反映了客观事实,是有客观材料支持的。
需要指出的是,不应仅仅以传统的“思维定式”思考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比如讲社会主义发展“态势”,恩格斯晚年就不看“街垒战”而看“选票战”,当时选票反映“工人阶级政治意识”,又比如今天看中国社会主义“状态”,就不能光要看“公有制”比重,要看“结构”、看“结果”。我认为,我们不仅要看社会主义力量的规模、人数、选票、国家的人口、实力,而且还应看其它,比如社会主义因素在整个世界是否增长,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程度如何,社会主义价值是否被认同,以及社会主义理论、实践、制度是否有创新和发展等等。
2.-个结论:“世界社会主义在继续着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或飞跃。”
任何理论与实践都产生于当时的客观历史背景下,因此,社会主义虽然深深扎根于现代经济和价值精神之中,但也有其产生的特殊世情、国情、民情和时情。社会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现代化早期的西方社会、“工业化时代”和自由资本主义背景下,而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则是在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背景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后者有积极的应变,也有消极的继承。因此,这个时代的社会主义有这个时代的特征,形成了相应的一系列特点,今天可以被叫作“传统”。传统社会主义的背景是上世纪,其载体是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其中西欧社会民主主义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现实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有人把传统社会主义概括为工业化时代的社会主义有一定意义,指出理论方面有所谓传统的世界观、发展观、社会观、国家观、福利观;实践方面,是社会民主主义的福利国家模式和现实社会主义国家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形态等等。传统社会主义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她改造了西方的资本主义,开辟了东方国家现代化道路,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现代文明的发展,但也有其历史和传统的局限。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世纪转折时期,传统社会民主主义的危机转型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剧变,以及其它社会主义的创新和改革。危机和挑战存在不表明社会主义的消亡,而是社会主义面临新的发展,这就是社会主义必须经历从传统到现代的“蜕变”,而要使社会主义从传统发展为现代,就首先必须把它建立在“现代”的基础之上。
关于“时代”和“现代”。时代观是关于时代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把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用于当时的分析,列宁提出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的论断。根据时代的变化,邓小平提出了时代的主题,指出我们时代的特点是和平与发展。所谓时代的变化,首先是新科技革命、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第二是生产的社会化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与之相适应,社会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生着剧变,比如个人本位、环境重要、生态要求等等。
社会主义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就是社会主义对时代的适应,及其在此基础上理论、实践的创新和与时俱进。这里的“时”不仅是时间,而且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具体讲就是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超越,既是一种继续,还是扬弃和发展,因为资本主义是现代文明的主要和现实的载体;还是中国现代事业的发展和在现代化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升华,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坚持原则还被赋予了鲜明的特色,不仅是民族的特色,而且还有时代特征。
3.-点概括:“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的基本特点”
当今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一些突出特点。这些特点不能不说与我们探讨的现代社会主义相联系,初步概括起来,可以指出如下方面:
一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体现出内在的必然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一方面,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但“社会主义必然经过长过程发展后才能代替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是不能消灭的只能被超越”。
二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体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特点。社会主义不是一种模式而是多种模式,社会主义必然要从实际出发,有自己的特点“走自己的路,建设本国色彩的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认识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过去的命题是“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一种模式”。
三是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体现出广泛的“包容性”特点。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对立的统一,社会主义国家尤其要把纵向的“继承”转变为横向“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构建和政治实践上是一种成功的“学习借鉴”,“适应性学习”,是一种“超越”。
四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创新性特点。社会主义要坚持必然要发展,要理论联系实际,要适应新时期的特点,实现与时俱进。
此外,世界社会主义还有其他许多方面的特点,比如全球化与民族性特点、民主化与人民性强调、市场经济与生态文明等等,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会丰富我们的认识,得出对相关问题的有说服力的结论,为党的理论创新,为社会主义研究作出贡献。
就中国而言,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即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开放和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其他主义的关系分析比较,具体讲:从理论层面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吸收、借鉴了包括自由主义、传统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等在内的思想材料和文明成果,创新建构了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从政治实践层面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制度、政策、价值的选择上,超越了一些集团、阶层和群体,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规律的把握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符合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上述认识还有待深化,其核心是要把在历史分析基础之上的具体结论变成以科学为基础的批判性命题,更好地认识规律、引领社会,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总之,社会主义在我们世界历史和现实生活之中,在我们中国历史和现实生活之中。我们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自觉。
(三)“社会主义在生活中”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发展中面对和提出的命题,尤其是对现实生活之社会主义价值的发现、呼唤、建构和检验
1.“社会主义在生活中”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发展中面对和提出的命题,尤其是对现实生活之价值的发现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我们党的生命之本、力量之源、执政之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理论家的理论创造和领袖人物的政策总结,即社会主义最终的源泉是来自群众的实践、来自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能动性发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就是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创造的结果。邓小平多次说过,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不仅是农村,我们“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
“社会主义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广西阳朔县金宝乡龙湾村的书记如是定义社会主义。而这个朴素的定义来自他的亲身体验,他眼中幸福的生活一富足,正是阳朔百里新村工程最值得骄傲的成就。列宁说过,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而阳朔百里新村这个小山沟的“社会主义”也体现着社会主义的大原则。
2010年3月,赞比亚总统在参观阳朔百里新村时说,“这里的农民真幸福,了不起!”作为全国首个新农村示范点,百里新村的成就不仅仅是农民收入的增加,它所体现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以及科学发展的理念才是最可宝贵的财富。“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参与”一这样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原则和运行机制体现的是一种激发农村内在活力的努力,真正是“以人为本”、“以农为本”和“以劳动为本”。
2.“社会主义在生活中”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发展中面对和提出的命题,尤其是对现实生活之价值的呼唤
“社会主义在生活中”命题的提出首先还是基于我们在生活中还缺乏社会主义的这样一个判断,我们呼唤更多的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比如让人民群众享受发展的成果,人们真正能够当家作主,社会更多的自由和互爱,党和政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制度、政策更好地实现社会公正,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要求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对改革发展稳定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继续认真加以解决”。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9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变革,中国人民命运发生的变化,其广度和深度,其政治影响和社会意义,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与此同时他还要求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我们虽然有了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在现实生活中,理论与实践还有太大的反差,说的和做的,宣传的和感受的还有太大的不同,比如以人为本、社会平等与城乡、工农差别与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制度还缺少实现的形式,比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一定程度上解决的效率问题,却没有更好地解决公平问题。价值还没有更大意义地进入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我们党和政府的一部分公职人员还有些缺乏社会主义的理念、意识和道德等等。
3.“社会主义在生活中”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发展中面对和提出的命题,尤其是对现实生活之价值的建构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国际关系从作为学科诞生的第一天起,注意力就一直集中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是否存在一个关键因素导致战争发生和创造条件维护和平?或者从根本上来说,是否存在一个力量驱动国际政治社会运作?国际关系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几次大争论,从各自理论视角出发,传统现实主义强调的人性,新现实主义强调的物质力量的结构分配,自由制度主义强调的国际机制,都是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但是,以上这些范式要么把目光放在先验的不可检测的因素上,要么过于看重物质性力量的作用,而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建构主义之所以获得国际关系理论领域的注意,关键在于引入新颖的研究视角--观念,引入身份和认同概念,强调社会实践对国际政治社会的“塑造”作用,即共有文化产生认同,认同决定国家的身份和利益,身份利益决定国家行为,而各行为体行为的总和就建构了国际关系和国际社会。
社会主义是一种关于理想社会建设的系统理论,从本质上,社会主义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现实中,社会主义又是人民群众的主观实践过程,它是人们认识过程和建构的事业。因此,我们主张一种建构主义的社会主义,要面向生活、基层和群众,去认识、去实践、去创造生活,去构建一个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应当说这是一种思路、探索。在上世纪30-40年代有人去农村进行“社会建设”,我们要在生活中去“建构社会主义”是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呢?
4.“社会主义在生活中”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发展中面对和提出的命题,尤其是对现实生活之价值检验和落脚点
“群众掌握理论”作为“理论掌握群众”的结果,既是一个理论指导实践从而实现理论价值的问题,又是一个理论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人民群众在运用理论的实践中,把理论成果与客观实践相结合,才能检验理论的正确与否,所以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马克思主义是好东西,但如果马克思主义不能带来人民生活的改善,谁还相信马克思主义”?总之,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认识以实践始以实践终”。换言之,认识以群众始以群众终。因此,“在我们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也是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所规定的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
总之,“社会主义在生活中”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发展中面对和提出的命题,是对中国和世界未来发展方向、趋势的一种选择与追求。
三、要从实际出发,把“社会主义在生活中”变为现实
我们怎样从实际出发,把“社会主义在生活中”的理论命题,转变为现实呢?
(一)要牢固地树立以人为本、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努力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传统社会主义有制度没有价值,有集体的人没有个体的人,因此,失去了价值目标和个人基础,也使社会主义远离人们的美好生活。今天要更好地认识制度与价值的辩证关系,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有机结合。笔者曾与加拿大学者有过一个人权问题的对话,提过若干个问题,例如:人权问题是政治问题还是认知问题?人权发展是否依赖一定的历史条件?人权发展是社会为本还是个人为本?普遍为先还是特殊为先?中国的人权问题是发展问题还是发展的问题?人权事业主体:是救世主还是靠我们自己。
(二)要有一种现实的生活的世界观和社会主义观,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
信息化时代、全球化时代中人们的生活和意识趋向于强调自我和个人生活,自由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巳演进到人的个体、个性和感觉的领域的深层研究与思考,我们的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当然也不能忽视生活中的这一社会存在的趋势和特点。
(三)要进一步实现制度改革和创新,尤其是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具体形式
比如前些时期的“猪肉价格问题”,不仅要考虑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行政调控、调节,还要建构生产和消费的合作组织和体系,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比如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原则有赖于通过改革创新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在这方面,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看到民主和权利不仅是手段而且尤其是目的,是人民的政治利益,是以人为本的题中应有之义;二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中国共产党也一定能够进一步完成政治体制改革,建立起创新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三是适应人民的新期待,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上日程,尽管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不会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从现在起就要认真研究,要有一个“路线图”,给人民和时代一个交待。
(四)要进一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实现说法和做法的统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丰富的实践
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重视知行合一。我们的理论很好但没有运用于实践,我们的政策很好但没有或不能落实于基层等等,要切实分析情况,找到原因,解决问题。
(五)要进一步建设好我们的党
小平同志讲“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我们的确要进一步建设好我们的党,共产党人要率先垂范,让党的先进性和进步性体现在党的政策实践和亿万党员的生活之中和行动之中。
“社会主义在生活中”,我们的社会主义要面向生活,这就是结论。
上一篇: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理路
下一篇: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