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逻辑”
1978年至今短短30多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当然,我们也不否认所存在的问题。这些成就让世人震惊,引起人们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经验”的反思。不管人们反思的动因如何,但有一点对我们是有启发的,那就是需要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逻辑进行清理与总结。这种清理与总结,可以概括为分析、揭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逻辑”。这对我们把握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对深入理解我们党的创新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这里所讲的逻辑,主要指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逻辑与反映实践逻辑的理论逻辑。
当今我国理论界比较注重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逻辑”缺乏分析和揭示。正因如此,当我们一些学者谈到中国问题、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时,往往谈不到“点”上,或谈得不到位,对党的文献和党的理论的理解也常常抓不住实质。
唯物史观是我们分析和揭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逻辑”的基本方法。唯物史观注重面向时代、面向历史和面向现实。面向时代中的“时代”之核心内容,是一定历史阶段呈现出的“发展形态”,时代变迁和时代划分,往往是以发展形态为根据和标志的;就中国而言,面向历史中的“历史”之核心内容,是中国“社会结构性要素的变化”面向现实中的“现实”之核心内容,是现实的“中国问题”。这样,我们所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逻辑”,就主要指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形态”的逻辑^“结构性要素”变化的逻辑和“中国问题”演进的逻辑。
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形态”的逻辑
这里所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限定在1978年以来至今的历史时段之内。
从1978年至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究竟呈现出怎样的“发展形态”的逻辑?经过分析研究,我认为逻辑上主要经历了“政府主导”“市场经济”和“人民主体”三大发展形态。这里的“政府”,是在党领导下的政府,当我们谈论政府的时候,包含着党。其根据主要在于:首先,中国社会发展的驱动模式历史演进的逻辑支撑着三大“发展形态”演进的逻辑。1978年初期,中国社会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为“权力驱动”。因为“时空压缩”导致我国的发展必须实行追赶战略,虽然追赶是全方位的,但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的方式是物质财富增长方面的追赶,是要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发展经济或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党和政府权力所具有的动员力、组织力和控制力使党和政府在集中力量和资源、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实现历史的伟大转折时期,党和政府既要通过确立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与基本路线,对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各项工作实行领导和组织管理,又要主动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系列“两个基本的矛盾关系方面”,使其达到“和谐”结合,还要主动地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不仅如此,在改革开放初期,没有相对独立的市场经济,也没有相对独立的“社会人”,我们实行的主要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商品经济为辅的经济体制,人还是“单位人”。政府要有效解决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问题,就必须选择好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有效方式,历史和实践证明,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主要是市场经济。1992年,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使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阶段“也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市场经济必然注重“资本驱动”的发展模式,于是,资本投资便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基本方式,也要求政府开始转变职能,一些“单位人”也开始成为“经济人”。不仅如此,市场经济开始推动着我国社会领域逐渐分离与结构转型,政企分开被强调。资本是一种物化的经济关系,它偏重物,是生产力中的“物”的因素,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人”的因素,人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既要“见物”,更要“见人”。不仅如此,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意味着我国的发展模式应当由“以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这样,我国的社会发展模式必然进一步走向“创新能力驱动”。在“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下,要求建立以人民为本的公共服务型政府。由此,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为国家核心发展战略,而且要求把这一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其次,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变迁的逻辑体现着三大“发展形态”演进的逻辑。1978年初期,中国人的生存方式的基本特征是“单位化生存”,人都是“单位人”,这与政府主导的发展形态有关;之后,中国人的生存方式逐步走向了“物化生存”,人人逐利的“经济人”特征日趋明显,这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态有关;当代中国人的生存方式正在走向“能力化生存”,凭本事吃饭、凭能力立足的生存方式必然会逐渐展现出来,这与历史发展日趋走向以人为本及其“人民主体”发展形态的逻辑日趋突出有关。
区分三大“发展形态”及其演进逻辑的标志是什么?经过分析,我认为主要是三大“发展形态”所解决的不同的核心问题及其演进逻辑。“政府主导”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党和政府如何通过确立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与基本路线,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工作重点的转移和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是如何利用其权力的动员力、组织力和控制力来快速积累物质财富、发展经济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1978年初期必然提出的突出问题,党和政府在解决当时这一核心问题时也是真正有效发挥主导作用的。之后的“市场经济”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市场如何利用竞争机制和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来提高效率、发展经济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正确解决了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解决好如何通过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自主创新能力,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问题。这恰恰是“人民主体”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既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存在着“政府主导‘市场经济”和“人民主体”逐次演进的三大发展形态,那么,在历史时期上如何划分呢?其实,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面貌是很复杂的,在历史时期上做严格意义的划分,很容易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简单化。但不能由此就束缚我们的手脚,如果这样的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就会让人感觉到是一团乱麻。为此,我们试图大致地将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形态划分为三大历史时期:从1978年至1992年,大致属于“政府主导”的发展形态,政府在这一时期发挥其主导作用。当然,市场经济和人民主体的作用也存在,但不占主导地位;1992年至2002年,大致属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态。1992年,我国确立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我国的市场范围逐步扩大,大多数商品的价格逐步放开,计划直接管理的领域显著缩小,市场对经济活动调节的作用大大增强,市场经济日趋发挥其重要作用。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1992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党的十六大报告又指出: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当然,在这一时期,政府的作用和人民群众的作用也是存在的,但市场经济的作用相对要大一些,政府也要转变职能,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内在要求;2002年以后,虽然政府和市场经济的作用依然存在,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由此“人民主体”的逻辑逐渐登场且日趋突出“民众参与”“表达诉求”、“关注民生”的呼声也日趋强烈。日后,这将会逐渐成为主导中国未来发展的逻辑。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说从1978年至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在逻辑演进上主要经历了“政府主导’、“市场经济”和“人民主体”三大发展形态,并不是简单地说在这三种各自的发展形态中,其他影响和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因素不起作用,而是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定历史时期内,总会有一种重要因素起主导性作用,而其他因素服从和服务于这一主导性因素。可以把这种状况概括为“一主二从”。比如,在“政府主导,’的发展形态中,政府是“主’即起主导作用,而市场经济、人民主体是“从’,即服从和服务于政府主导。以此类推。
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结构性要素”变化的逻辑
这里讲的“结构”,主要指影响和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力量或基本要素所构成的结构。
(一)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结构性要素
从1978年至今,影响和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力量或结构性要素是什么?根据分析研究,我认为主要是“政府”“理论‘市场”和“人民”。其根据主要是:第一,从新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看。从1978年至今,党及国家政府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中的领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党和政府动员和组织了思想解放运动,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并带领人民拨乱反正,实现了历史大转折和党的工作重点的大转移。就是说,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中国共产党是领导这一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政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是善于用理论来指导行动的政党。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思想路线、理论创新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引领作用是较为明显而突出的,思想路线问题是事关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是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方向、方式和效果的依据和指导思想的问题。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正如十七大报告所讲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992年以后,市场经济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它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它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它改变了人的生存方式,使人成为“物化”生存,它推动了社会结构转型。改革开放之初,人民群众被组织、动员起来,积极参与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去,当今,人民群众的政治、社会参与度日趋提高和增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我们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当作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第二,从逻辑上看。在经济领域,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提高效率和积累物质财富中起着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在政治领域,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已成为主题;在文化领域,理论引领的重要作用日显重要和突出。我们的党是靠理论引领的党,一个政党是否成熟,很重要的是看其理论是否成熟,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时代每前进一步,理论创新就前进一步,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在社会领域,社会建设的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而构建和谐社会,公民社会培育就显得日趋重要,而要培育公民社会,就必须注重公民参与。
第三,从1978年以来党的会议、党的文献和党的理论来看。历来党的会议和党的文献,落脚点都是把党的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党的伟大工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结合在一起来强调党的建设,目的在于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并认为这是我们的一条基本经验。后来同时也强调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性。1978年以来,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这一党的理论是我们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行动的旗帜和指南,它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1992年以来,历届党的代表大会和全会都要强调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人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它为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有效途径。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利用市场经济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上,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基本经验。此外,人民拥护、人民共同富裕、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和自主创新等,也是1978年以来我们党一直强调和最为注重的。其实,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结合起来,也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一条重要经验。
(二“发展形态”的逻辑支配着“结构性要素”变化的逻辑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发展形态上大致经历着“政府主导’一“市场经济”一“人民主体”的演进逻辑。在每一个发展形态中,常常会有四种主要的结构性要素(“政府’“理论’、“市场’、“人民”)在起作用,而这四种结构性要素必然受这一发展形态支配,或者服从和服务于这一发展形态。这就会形成在不同的发展形态中,虽然这四种结构性要素都一直在发挥作用,但发挥作用的程度和方式却有所变化、有所不同。
在“政府主导”的发展形态阶段“理论”、“市场“人民”都服务于政府主导:在“政府”要素方面,主要体现为政府主导下的混合状态,理论、市场、人民服务于政府主导,政府主导着理论、市场和人民;在“理论”要素方面,起作用的党的理论主要是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主要或重点是解决党和政府如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问题。这从《邓小平文选》的大部分文献中可以看出来。在邓小平理论中,无论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界定,还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和基本路线的确定,或者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市场”要素方面,市场经济还不独立,只起辅助性作用,实行的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强化的是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在“人民”要素方面,人民参与改革开放的积极性、主动性比较高,人民群众之所以被动员和组织起来并参与到改革开放中去,与政府的动员和组织直接相关。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态中,“政府’“理论’、“人民”服从或服务于市场经济:在“政府”要素方面,主要体现为市场经济逐渐从对政府的过度依附中成长起来,由此,1992年,党的十四大便提出“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问题;在“理论”要素方面,主要体现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一个重大背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如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如何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些重大问题被突出出来了。因为市场经济是作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本方式、途径而出现的,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问题自然会突出出来。从积极方面讲,市场经济会带来能力、平等、独立、权利等先进理念,从消极方面说,市场经济会滋长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等不良现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问题自然会凸显出来。市场经济本身所要求的分配是要打破平均主义,强调分配的效率性,它注重的是能力和应得性贡献。这种分配在注重解决分配效率的同时,会带来收入差距的拉大,处理不好就会导致结果不公平。再加上一些不合理的因素的进入,就会进一步加大这种收入差距,一部分人民群众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由此,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问题就会现实地凸显出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中一个历史方位,就是我们党“已经从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在“市场”要素方面,主要体现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而且对政治、文化、社会产生着深刻影响,甚至在某些领域出现过度“市场化”的倾向;在“人民”要素方面,主要体现为,一方面,人民群众的能力意识、平等意识、独立意识和权利意识日趋觉醒和增强,而另一方面,民众的“物化生存‘市场化生存”现象日趋严重,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日趋抬头。在“人民主体”的发展形态中,“政府’、“理论’、“市场”服务于人民主体:在“政府”要素方面,主要体现为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建立“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在“理论”要素方面,主要体现为自觉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市场”要素方面,主要体现为应超越或弱化市场经济中的“物化”生存的负面影响,强化市场经济对人的成长的积极作用,注重人的精神世界建设;在“人民”要素方面,主要体现为既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确立公民的主体地位,也要积极自觉主动地培育人民的自主创新能力。
根据以上分析和阐述,我们可以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逻辑”简要概括为:三大发展形态演进的逻辑支配着结构性要素变化的逻辑。
三、“发展形态”和“结构性要素”变化的逻辑蕴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
理论逻辑是实践逻辑的反映和提升。在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逻辑之后,我们应当自觉地从中提升出理论的逻辑,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这必须借助哲学的方法。
对这一问题,我在《理论视野》和《光明日报》发表的相关文章中都有论述。这里,我试图在此基础上,把对这一问题有所深化的研究成果加以阐述。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首先是靠党和政府发动、组织和领导的,它既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又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政治保障。这种政府的主导性首先体现在掀起和领导解放思想运动、确立思想路线和推进理论创新以及理论引领上。这种理论引领又首先体现在运用思想路线来重新认识中国国情上,“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改革开放一开始,我们党就首先领导和支持了实践标准大讨论,以此来解放思想并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思想路线的实质,就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重新认识中国国情,这是认识中国国情并影响中国发展命运的根本认识路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哲学基础;从客观实际出发认识中国国情,直接取得的第一个具有根本性、标志性成果,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在历史方位上依然处在“初级阶段”,这是对我国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定位,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立论基础,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是澄清一些思想迷雾并使我们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的坐标,它要求我们从时间、空间、条件、实践、实效出发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这一主要矛盾中,落后的社会生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历史和实践发展也必然要求我们党必须首先注重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于是,初级阶段首要的“根本任务”是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这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是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领域的基本发展路线或核心线索,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历程,首先是在探索发展生产力的“有效方式”这一层面上进行的。“在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必须首先考虑其方式和手段问题,必须利用人类文明发展的最优秀成果,必须借鉴当代世界发展和中国发展的经验教训,这些归结为一点,就是必须利用“市场经济”,这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本方式和手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起整个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广泛而深刻变化的最根本的因素。要正确且大胆利用市场经济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必然会直接遇到“姓社姓资”的争论,甚至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也必然经常会遇到这种争论,处理不好,就会严重阻碍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由此,就必须确定一种判断成败得失的根本性“判断标准”(即“三个有利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党始终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蕴含中国发展的大战略、大智慧的标准,它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是对整个世界发展规律的揭示。对认识国情的根本方法、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定位、基本的发展路线、发展生产力的基本手段和“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做进一步理论上的逻辑提升和发展,对当代国内外发展尤其是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经验教训与历史发展规律做深入的分析,就必然提出一种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大实践领域”即经济建设(物质文明,根据十七大报告,也包含生态文明)、政治建设(政治文明)、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社会文明)的治国理政的指导性的核心理论,这就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它强调要通过依靠人和为了人并注重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实现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中国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其中蕴含着“人民主体”的逻辑;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我国经济建设,其直接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就是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我国经济建设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问题,这是决定今后中国经济发展命运乃至国家发展命运的根本性、战略性问题;引领我国政治建设,其体制上的直接有效切入点和基本目标就是要“推进政府行政体制改革”,这是在我国政治建设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性问题;引领我国文化建设,其精髓和灵魂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这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引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其核心焦点就是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是社会建设的根本目标;要做到上述一切,在总体上需要具有能使我们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内外环境,如民族团结、祖国和平统一,如和平的外交、强有力的军事国防等;不仅如此,做到上述一切,从总体上既要依靠全面的改革开放,还要依靠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
改革开放和加强党的领导都是从总体上来讲的。1978年初期,我们谈论改革,主要是针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而言的。然而,从十五大报告开始,我们党谈论改革开放,基本上都是从总体上来讲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改革是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尤其是十七大报告,更是鲜明地从总体性上来谈论改革“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是全方位的,主要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改革开放的实质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因而“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并对我国改革做“顶层设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主体与核心力量,这一“伟大事业”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是相辅相成的。
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就逻辑地呈现出来了。这就是:“思想路线论“初级阶段论“根本任务论”(含主要矛盾论)市场经济论“判断标准论”“科学发展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论政府行政体制改革论“核心价值建设论“和谐社会建设论“内外环境论“改革开放论”“党的建设论”。这一完整的内容框架包括两大板块结构:从“思想路线论”到“判断标准论”,属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板块;从“科学发展观”到“党的建设论”属于“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板块。其中“科学发展观”是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总的战略方针来讲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论“政府行政体制改革论”“核心价值建设论’和谐社会建设论”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来讲的,而“内外环境论’、“改革开放论”和“党的建设论”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来讲的。其中,政府主导、理论引领、市场经济、人民主体是作为灵魂蕴含于上述基本原理之中的,并在其中居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