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根本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赋予了社会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涵盖了和贯穿于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色或曰底色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解答,有助于理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与逻辑结构,从而更为全面和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笔者认为,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下,允许存在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色。
一、非公有制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经典社会主义
所有制及其结构作为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决定一个社会的经济乃至于政治制度的基础,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根本性质。所以,马克思主义历来‘都强调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冲突。其结果就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从而保证生产力的继续发展。这种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一切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亦即社会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同时,由于生产资料的全社会所有,使得任何个人“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劳动也就成了衡量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尺度。所以,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在吸纳了资本主义时代的一切成就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是消灭了剥削的社会主义,是实行全社会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这是马恩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设想。严格说来,经典社会主义只是关于作为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至于未来社会的政治、文化、社会等制度安扫^由于他们“不是设计未来的大厦”,则鲜少论及。可以肯定的是,由于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较之资本主义,必然是政治更加文明、文化更加先进、社会更加和谐。
在经典社会主义理论中,由于生产的高度社会化要求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私有制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所以,经典社会主义没有为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中预留空间。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总是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具体的所有制问题,也就是说,马克思恩格斯总是在特殊而不是一般的意义上来讨论所有制问题。他们重点研究的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所有制是这样,资本主义之前的所有制也是这样。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所有制结构究竟是什么样子,由于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来都是仅仅揭示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而拒绝设计任何具体细节。这一点对于我们分析所有制问题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我们既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空洞地谈论所有制(比如撇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规定性认识其基本经济制度),更不能想当然地设计所有制结构(比如所有制问题上时‘升级竞赛”)。
二、非公有制经济与传统社会主义
在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自然会与马恩的设想有很大不同。然而,传统的社会主义照搬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结论而忽略了其立论的基础。为了建设“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非公有制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而大加挞伐。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尽管也有列宁时期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必要退却,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但就其本意而言确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列宁去世后,对于如何对待新经济政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成为布尔什维克党内争论的问题。斯大林在经过了对新经济政策的短暂肯定后,即于1929年底,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推行。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不可能建立在公有和私有两种不同性质的所有制基础上,要建成社会主义,就必须彻底清除私有制经济。从此,苏联开展了大规模的国有化运动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国有化运动确立了国有经济的绝对统治地位,农业的全盘集体化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为农业集体经济。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完成,前苏联逐渐形成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所有制模式。
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建立起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两种形式,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并认为前者是比后者更为高级、更为先进、距离共产主义更近的公有制形式。在经济体制上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低水平的按劳分配。脱离贫穷落后的本国国情、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照搬马克思主义条条而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自然会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在此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制度、文化教育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等当然也会营养不良。
在中国,对于私有经济在新中国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有过清醒和谨慎的认识,甚至在建国初提出了确立新民主主义新秩序的重要思想。但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的主要领导人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就要不停顿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以确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从而使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社会)的正确主张没有能够实现。与此相反,在紧接着的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严重背离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现实国情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水平,仅仅在不到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原来准备用三个五年计划完成的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留下了“过急、过快、过粗”的后遗症。自此而后,为了建设“最纯洁最完美的社会主义”,就更是认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下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必须不断地加以铲除。在实践上,漠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其客观要求,拒斥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大搞“穷过渡”和所有制形式的“升级竞赛”,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的单一的公有制模式。这样的公有制一统天下、国有制占绝对优势、非公有制经济基本消失的所有制结构,不能不严重制约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非公有制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马恩的设想中,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失去了在社会主义下存在的理由;在传统的社会主义中,非公有制经济是异己因素必须要加以消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两者不同。
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最大失误,在于对贫穷落后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究竟应该有一个怎样的所有制结构这个“基本问题”,亦即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恰当的处理。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形成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正是中国共产党人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一关系的结果。在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下,在消灭了私有制后又允许存在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历史和逻辑起点。
就历史起点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历史起点的,而改革开放首先又是从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序幕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催生了一大批积极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经营活动的专业户、重点户,他们在活跃城乡市场、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渠道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不断完善,私营经济、三资企业等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也逐渐发展起来。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化。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定位上,从改革开放初期主次分明的“有益补充论”演进到并肩而立的“共同发展论”;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上,由“允许存在论”发展到两个“毫不动摇论”。正是党对非公有制经济认识上的逐渐提高和政策上的不断完善,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竞相发展,共同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不过,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配置方式的市场化、政治要求的多样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社会问题的复杂化等问题,伴随着对这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多领域中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我们逐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逻辑起点看,正是非公有制经济这一根本特色或曰底色,才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派生特色。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来说,由于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仍然有着存在并继续发展的合理性,就有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由于非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它催生了中国的市场经济,于是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使得部分人可以获取财产收入,于是有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而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出现了深刻的变化。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努力代表、维护和增进大多数人利益的同时,注意兼顾和尊重不同阶层和利益集团的利益,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在各种经济成分中的就业者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就必须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由于外资的大量引进,我们面临的国际经济政治形势更加复杂,这也要求我们党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在文化事业和意识形态领域,既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又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在社会建设上,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事实上走过了一条重资本、轻劳动,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发展道路,由此带来了劳资矛盾加剧、资源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于是,我们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任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总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所有制结构又是处于经济基础中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层面,所以,改革开放后新出现的并快速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给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涂抹上了自己独有的亮丽色彩。
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色这一判断,可能会面临一个理论问题的诘问和三种不同观点的论争。
理论诘问是,如果说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色,那么,怎样理解“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用一句话表示出来:消灭私有制”这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著名论断?这不是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背道而驰吗?
这一问题可从三个方面加以解答。首先,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笔者看来,马克思主义的最为基本的原则就是彻头彻尾的、一以贯之的生产力标准观。经典马克思主义在评价任何一个阶级或利益集团、任何一种经济社会形态及其兴替过程的时候,都是从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及其发展要求着眼的。无论是对血腥奴隶制替代原始社会时对奴隶制度的热情讴歌,还是对‘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的充分肯定,无不是因为这个阶级或这种制度曾经在其进步时期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他们所作出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结论,绝不仅仅是因为资本的罪恶太过深重,也不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更不是他们对所有制形式有什么个人偏好,而是生产力的革命性所要求的必然结果。对于这一点,邓小平曾一语中的。他认为毛泽东的一个重大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其次,消灭私有制是一切为了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共产党人的远大目标,但这是一个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出现的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认为,私有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发展仍不充分的产物,另一方面它又不会是永恒的存在,它必定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私有制的消亡,需要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一致的社会关系条件。只有当这样的条件出现的时候,共产党人才能顺势而为,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到来“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我们正是在这个问题上犯了“左,,的错误。在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尚不具备时,采用超经济手段一厢情愿地消灭私有经济,这样不仅不能达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初衷,也不可能实现巩固社会主义的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都已证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的非公有制经济不仅没有失去继续存在的理由,而且仍有容纳生产力进步的广大空间。所以,在经济文化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仍然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当然是和经典社会主义迥然不同的根本特色。再次,我们还应该看到,我国社会今天存在并蓬勃发展着的非公有制经济,和过渡时期的私有经济已经有了重要区别。后者作为旧社会的遗迹,在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尚未解决之时,是社会主义的对立力量。而前者则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全面确立、完全巩固的条件下,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依靠党的政策发展壮大起来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一个主力方面军,其从业人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与该社会存在的各种经济成分是相互规定的。社会主义社会规定了存在其中的非公有制经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私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则规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独有特色。既如此,共产党人要消灭的私有制当然就不会是这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中,关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色的问题,有三种颇具代表性的不同观点。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三是社会主义本质论。应该说,这三种观点都在努力探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色”,三个理论也确实都是“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都是传统的社会主义认识不清、处理失当的地方。但细究之,他们都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最大的国情,是我们想事情、干事业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可以说,没有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清醒的认识,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毕竟只是给我们提供了借以凭恃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使我们能够客观冷静地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但它本身并没有回答这一问题。正如出发点并不意味着已经出发、立足点也不意味着已经迈步一样。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为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预留空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人重大的理论和体制创新。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释放了蕴积在中国社会中的巨大经济能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后起着更为基础性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天然地要求把市场经济作为它存在和发展的广阔天地,没有非公有制经济就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理解了前者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后者。因此,非公有制经济比市场经济更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色。
社会主义本质论也同样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科学构想,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僵化的、教条的理解,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重大的理论创新。正是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我们才能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上有新举措。但是,本质之所以为本质,是因为它反映了事物的共性。社会主义本质论回答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一般性的问题,不能看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色。
总之,只有存在并继续发展着的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色。只有这样理解我们才能高屋建瓴、合乎逻辑地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上一篇: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