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构主义到功能主义:社会主义发展价值论
一、结构社会主义的演变及其主线
所谓结构社会主义指的是对社会主义的强调主要是从结构出发,以结构来衡量。其最典型表现就是在生产关系结构上强调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公有制成分,分配制度上的按需分配,经济生产方式实行计划经济;政治结构上强调实行集权专政,以党代政;文化思想结构上实行钳制色彩浓厚的文化专制等。结构社会主义从空想社会主义诞生以来就一直为向往和实践社会主义的人士所信赖和推崇,这一点自莫尔到马克思以及毛泽东等都概莫伦外。直至今天,依然有一些结构社会主义的支持者,他们所特别看重的就是社会主义的结构,认为有了社会主义的结构,则就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反之就是对社会主义的背离。这种简单肤浅的认识必须加以破除,否则,我们就会深陷社会主义的结构窠臼中而不能对社会主义有所新的探索和新的突破,最终必将束缚自己的手脚而陷于被动。
社会主义若从1516年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算起至今已经经历了近500年的发展,其间经过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空想社会主义时期,时间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40年代;第二阶段从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末,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时期;第三个阶段为20世纪,主要为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形成、扩张和衰落期;第四个阶段为20世纪末以来的社会主义新的探索时期,即各国根据自身条件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我们也可以把第四时期这种探索视为从结构社会主义向功能社会主义的转型时期。过去无论是作为思想观念形态的社会主义还是作为制度属性的社会主义,其基本的认知框架乃在于对结构的推崇,这种对结构的强调更多是作为与资本主义结构的对比物而显现的。例如莫尔将“乌托邦”描述成一个完全没有私有制的社会,人人平等、人人幸福,人的道德境界极其高尚,社会非常和谐。显然这种美好社会是奠基于公有制的结构之上的,他认为:“任何地方私有制存在,所有的人凭借现金价值衡量所有的事物,那么,一个国家就难以有正义和繁荣。同样,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在1601年写成的《太阳城》中也是主张坚决铲除私有制,实行按需分配,并同时主张实行政治上的集权制。后来的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欧文、傅立叶以及马克思、斯大林、毛泽东等都将私有制看成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力主彻底废除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公有制成为了所有社会主义者的共同选择。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直言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K在结构社会主义思想中与经济上的公有制,按需分配相适应的政权形式就是集权专政和文化思想上的严密控制。
从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到马恩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公有制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共识。除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带有想象的成分外,马、恩的科学社会主义则具有了理论变身为制度的力量,这就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学说。在革命斗争学说的指引下,列宁将社会主义变成了现实,并从此以后在其他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并获得胜利的地方相继建立了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早期社会主义国家毫无例外的都是奉行结构社会主义至上的基本理念,即强调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并追求越公越好,忽略了公有制的实现程度和实现形式,同时建立了在此基础上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文化管制制度。从苏联到东欧、中国、朝鲜、古巴以及南亚的越南等基本遵循了一条由马、恩指导而被列宁发展的理论路线和斯大林开创的实践风格。这种结构社会主义后来在实践中因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而遭遇了重大危机,乃至众多国家因为没有很好地发展和转换,最终走向解体。
二、结构社会主义的实践与代价
结构社会主义在空想社会主义时期虽然有各种对新社会的美好设计,如《乌托邦》和《太阳城》等,这些还只是停留在一种想象层面,但到19世纪以后的空想社会主义在实践上将他们自己的社会主义设想进行了实验。1824年,罗伯特?欧文到美国开办自己的“新和谐公社”;1832年傅立叶在法国试办“法郎吉”,结果都以失败告终。空想社会主义的结构社会主义主要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资本积累的血腥剥削不满,产生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痛恨和替代的天才设想,但由于他们看不到资本主义弊端产生的根源,以及废除这根源的手段,采纳了局部实验的办法达到一种理想境界王国,显然难逃失败的结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后,资本主义的原罪被马、恩揭露无遗,无产阶级找到了一个解放自己和建立新社会的根本法宝:革命,即阶级斗争。此后无产阶级就无须止步于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零星的改良和实验,而是需要一场翻天覆地的大革命,将资本主义制度,即私有制彻底埋葬,从而获得自身的解放。但马恩的科学社会主义被赋予了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也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再也无法容纳这种高度发达的先进生产力的情况下,变革生产关系就是一种社会的必然。显然马恩原初构建的共产主义是一种有条件的社会形态,虽然他们也有对落后国家如何过渡到共产主义有过一些补充说明,即在革命条件成熟而经济条件不具备的时刻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问题的论述。但更多还是认为只有在资本主义髙度发达的欧洲才有可能最后到来。
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给予了社会主义在落后状态下,即条件不成熟时从理想变为现实的一个范例,也给众多落后的殖民地国家以榜样和力量。列宁在俄国进行了共产主义实验,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因脱离实际,难以发挥效果,两年后他就废除了共产主义实验,改为新经济政策。接过红色政权班底的斯大林又回到结构社会主义的轨道上来,片面强调公有制和实行计划经济,虽然在短时期内取得了惊人成就,但经济发展失衡造成了苏联经济缺乏后劲,步履维艰,同时也极大地抑制了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髙;政治上的髙压政策和极权统治使苏联丧失了思想革新和制度变迁的持续动力,后续的赫鲁晓夫等执政者虽力图改革以扭转困局,终因斯大林模式的积重难返,无力回天。最后,苏联一个实行了70多年的社会主义政权在1991年顷刻解体。东欧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遭遇同样的结构社会主义困局,在国际风云变幻的时刻纷纷解体,改头换面,重新回到资本主义行列。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建设和政治治理模式几乎照搬了斯大林模式,虽然也在短期内获得了经济建设的显著成效,即完成国民经济的经济基础改造。但随着生产的发展,斯大林模式的这种结构社会主义越来越难以支撑长久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中共在党的八大前后对此作了相应的调整,其代表就是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但遗憾的是八大的精神并没有被很好的贯彻执行,随着反右派、反右倾、大跃进、人民公社以及文化大革命等群众运动相继到来,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的探索更是坠人了结构社会主义的深渊。
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国家,由于长期僵化理解了社会主义,这种概念化的理解将结构社会主义等同于真正的社会主义,普遍认为社会主义的结构性要素:第一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第二是资源配置上的计划经济,第三是政治上的集权和思想文化的严格控制,第四就是对社会自治力量的极度挤压。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在革命的任务完成以后,没有进行及时地国家转型,依旧按照革命的逻辑进行国家治理,过度强调社会主义的经典描述,没有做出相应的适合各国自己的发展道路的调整,迷信社会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要素论、结构论,最终遭遇到了惨痛的失败。苏联以及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以及中国结束文化大革命等标志性事件就是对结构社会主义的彻底颠覆和反思。
三、结构社会主义向功能社会主义转变的原因分析
由于着眼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开始,过去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思想都擅长于从结构人手,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必将是一个与资本主义完全不同的社会结构形态。即使马恩也是为了达到自己对未来社会建构的需要而从结构开始,即从摧毁私有制开始,虽然功能和价值始终是他们的最后宗旨。但在社会主义变为现实的过程中,众多的国家都陷于结构论而没有做出更多的向功能社会主义方向突破。结构和功能是一个事物存在的两个方面,结构方面主要表现为一个事物的外在客观的形态,是支撑事物存在的基础,主要关注的是事物的要素构成及其关系。功能则是事物因为结构的关联所产生的实际的作用或者说是价值。结构和功能在一个事物之中具有相关性,但这种关联性不是僵化的,也就是说结构的组合关系在一个事物中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对于客观的自然事物是这样,对于人为因素影响更为强烈的社会结构而言就更是如此了。对于一个谋求好的社会而言,结构只是一个框架,社会所呈现出来的价值才是最终的目的。一个能够实现积极正当性价值的社会就是值得追求的社会。之所以要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正是在于社会主义的价值要比资本主义的价值更为正义和平等,更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如果仅仅满足于结构而忽视了功能,那么就会产生结构崇拜症,认为结构具备了功能自然具备了,这样的理解贯穿了社会主义国家长达70多年。实际上,在所有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国家里并不具备马克思所原初提出的创建社会主义的条件,在极端落后的情况下,所仓促赶制出来的结构本身就存在着重大的隐患,然而众多国家却忽视了这样的隐患,将之与马克思所提出的社会主义进行简单对应,而且盲目坚持,导致了最后的失败。斯大林主义和毛泽东的人民公社理想主义都是这样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马克思当时提出的共产主义,恩格斯后来提出的社会主义都是将功能看作最后的归宿。马克思极力倡导的通过斗争达到的社会的解放和人类的解放,即自由,就是典型的功能共产主义的经典表述。但在后来完成革命后的新政权国家普遍忽视了这一最终目标,在通往目标的过程中不遗余力地瞄上了结构,迷信结构,结构社会主义最终演变为新的空想社会主义。著名学者王占阳教授在总结这段历史时说:“20世纪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最大失误,就是从马克思的功能主义的社会主义转向了结构主义的社会主义…….它盲目的崇拜结构,坚守结构,而不是着眼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普遍幸福主义的社会功能,因而也就必然导致普遍的僵化,必然导致对社会主义的根本否定或严重偏离。”
社会主义由于没有建立在马克思所谓的髙度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上的现实,因此任何想超越生产力发展而直接打造全新的生产关系的努力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终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邓小平在谈到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时,十分感慨地说:“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邓小平理论就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而展开的思考。其中得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就具有划时代功能社会主义的历史价值。结构社会主义的思考过于强调结构,甚至误把结构当成功能本身或者认为有结构作保证就一定能通达社会主义的功能之实现。更有甚者走向了只要结构上保证了社会主义的框架,至于实践中使用什么手段都是可行和合理的极端,造成事实上的只要目的(误把结构当成目的)正确,可以不惜一切手段。其实支撑马恩所言的社会主义结构的必然是发达的生产力,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恰恰都是十分的落后,在这落后的物质基础上建立一个想象的美好的结构,期间所遇到的困难和失望也就可想而知。批判资本主义,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取得革命胜利以后应该及时进行国家政权转型,革命党要向执政党转型,向宪政党转型。经济上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目的。但这些基本的常识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把主要的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放在了结构上,片面强调所有制的公有化程度和计划经济体制的迷信上,政治上奉行集权专政,缺乏民主和法治。思想文化上出于社会控制型统治的需要进行严厉的管制。形成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的权力结构的构成是高度集中的,党政一体化、政经一体化、政社一体化的格局。偏重于结构的社会主义与真实的社会主义相差很远,甚至背道而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是一种相对于资本主义来说更好的生活状态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更加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更加满足人民的各种需要,更加符合人类的福祉。实际上的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结构支撑,但绝不是迷信结构,绝不是被经典文本所束缚,它是在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框架下的一种灵活的、生机盎然的制度设计。结构一旦阻碍功能的发挥,理所当然地就要对结构本身进行改革,使结构服从于功能的需要。社会主义最关注的不应该是结构本身而是功能,即价值。一种全新的好的社会主义的功能一定是最大限度的激发生产力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各种需求的社会观念和制度,而不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制约了人民群众的需求,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思想和感情。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关于社会主义的探索基本扭转了结构社会主义的僵化模式,实行灵活多变的,以追求功能和价值最大化的功能社会主义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拓就是对功能社会主义的探索,而成为目前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建设的基本指南。当然这种主要立足于经济结构突破的探索就整个社会主义的阶段而言依然只是一个开始,仍然要在后面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
四、功能社会主义的展望与走向
与结构社会主义相比,功能社会主义不是不重视结构,而是不以结构为中心,而以一定结构下的组织功能为依归。功能社会主义认为就社会主义制度而言,它赖以建立的结构不是僵化的,结构本身可以随着功能的不断完善和丰富而且可以做出灵活的调整。功能社会主义所追求的是一种经济上能产生高效率同时也是高效益的经济行为和措施;政治上能给人民真实的当家作主,国家治理遵循法治和民主进行科学管理;思想文化上能充分体现出思想文化发展的宽松、自由、独立的环境;社会层面则能充分体现出社会自我管理和参与国家管理的积极性。王占阳教授对功能社会主义的概括为普遍幸福主义,郭道晖先生则概括为宪政社会主义等。功能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的理解立足于结构但又不限于结构的思维突破了社会主义的僵化模式论,将社会主义的内涵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功能社会主义在现存社会主义国家中都已经表现出了较强的灵活性。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的理解逐渐向功能社会主义转变。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突破了过去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的纯粹公有制,基本确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也逐步走向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多元化道路,资源配置方式也由过去的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正是这些经济领域的及时转变,扭转了僵化的结构论的思想束缚,才使得我国在33年的改革开放中取得了辉煌的经济成就。
功能社会主义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价值和效益的概括,这些价值和效益能够为国民所真切地感知和认可,并能实际满足自身的需要。如每个人的物质上的丰裕感受,无需为基本的物质消费忧虑;每个人的权利能得到切实的保障和维护,个人的尊严不会受到侵犯而能得到体现等。以往将资本主义看成与结构社会主义完全对立的存在物而加以盲目批判,如今看来问题远没有那么简单。由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前提是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所以所有能够提升生产力发展的条件和因素都应该引起建设社会主义的人们应有的尊重。今天,我国还是处在社会主义的建设进行时,这个时候我们就有十分的必要对资本主义进行必要地审视。两种制度共存的客观现实,迫使我们要对资本主义进行贴近实际的考察和对自身进行必要地反思。第三条道路理论不是让我们去有意忽略意识形态和制度上的根本区别,而是尊重实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从彼此的优势中相互补偿,总结经验汲取教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积聚的矛盾逐渐暴露且凸显出来,很多已经涉及到了深层次的矛盾,深层次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如何在新的时代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缓和、化解日益积累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建设中首先要解决的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围绕着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渐渐引发了学者的关注。当前国内的很多社会主义思潮基本都是立足于功能社会主义的路径而展开的思考,这些新思考包括怎样进行更加规范的市场经济运行,怎样更好地制约政治腐败,打造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怎样实现民生问题的切实有效解决,怎样塑造社会主义的精神文化等等。每一种思潮本身并不足以构建一套完整的社会主义理论,但每一种思潮所提出的核心价值确都是或多或少直面当前我国社会的紧迫问题。宪政社会主义号召的“在宪政体制和共和治理框架内实现人民民主、党的领导与以宪治国的有机统一。并以宪政制度来合理限制、规范人民主权、党权、政府治权和司法治权,保障公民权利”m从而实现宪政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即“解放人本身,解放生产力、实行多元治理、保障公民自由、扩大人民民主、实现社会公正”。?新社会主义认为“所谓社会主义,实质上就是普遍幸福主义,”91它的价值内涵包括普遍的高效、富裕、福利、文明、自由、民主、人权、公平、平等、正义、博爱、和谐等。人道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福利社会主义思潮中的人权、民生因素关照也是从社会主义的功能出发立论,推演而出的一种对我国长期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理论不足部分的补充,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两种制度共存的情景之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理所当然的要借鉴当今世界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为我所用,结合中国实际加以创造性转化,针对社会主义建设中暴露出来的不合理、不正确、不科学的成分果断地进行修正,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最优的制度环境。
社会主义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再到中国当代的特色社会主义,在它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接受着不同的挑战。只有在接受挑战并不断勇于修正自己错误的时候,社会主义才会获得新的生命力,它本身不是一蹴而就,一层不变的僵化思想。事实已经证明凡是以僵化的观点,凡是以结构为中心的看待和坚持社会主义则必将遭到重大失败。如今,我国当代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正是汲取了以往教训以后本着价值理性和经验基础上的建构理性对社会主义思想做出了更加符合人民福祉的思考,获得了新的生机后落实社会主义功能、体现其价值的过程,它的不完善之处也只能通过改革继续在完善其功能的基础上得到改进。
史海泉
(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下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