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述评
本文述评了学术界对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必要性、现实情况、影响因素等研究成果,介绍了学术界关于培育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策略,对学术界未来在本领域的研究给予了展望:深化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理论研究;加强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证研究;创新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比较研究;拓展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可操作性策略研究。
社会存在及其发展,往往是以一定的核心价值观予以强大的内涵支撑。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整体价值体系群中占据基础地位,能够将社会主义思潮带入良性发展方向,并能从根本上反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质的相应的陈述性与操作性规范体系。青年学生特别是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和国家发展战略的生力军,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实践,是当前相应研究中的热点。现将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一 关于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必要性
作为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软、硬实力是国家发展的现实考量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软实力之一,广泛被理解为国家的凝聚力和整体文化的渲染力。这种凝聚和渲染基本上源于个体对相应价值观的认同,作为国家未来的青年学生,他们对核心价值观认同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如何,学界探究有如下几点:
责任说。研究者认为,时代要求青年学生应当履行职责,高度认同核心价值观。“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都有一个整体的价值追求和目标,这一价值追求和目标又是通过社会价值导向来表明的。”强化价值认同,是培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的基础工作。认同与否,程度怎样,事关我们党培养可靠接班人的问题。
目标说。学者指出,价值体系教育的当代目标之一则是价值认同。价值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这种个体差异性是多元价值理念产生的原因之一。同时,它也增添了对价值认同的障碍。因而,认同促进应当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目标诉求之一。认同教育可进行目标分层:准允多样化选择,辨别模糊价值,认清是非表象,达成知行合一。
应用型学生以就业为主要价值指向,在掌握马恩基础理论的同时,活学活用。学术型人才以继续深造为主要价值指向,其诉求是从学理上全面深入把握体系内涵。与此同时,不同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要循序渐进施行。
二 关于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实
整体上,青年学生对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了解和认知状况尚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意义,但尚未普及。青年学生往往有认知,但难做到知行合一。
经过深入分析,学者们发现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有学者认为,青年学生有认知上的模糊性、认同上的不平衡性、践行上的滞后性、态度上的矛盾性和人生价值观上的差异性。从青年学生的个体价值取向分析:在文化价值取向方面,当代青年学生西方文化模式强化;在文化行为取向方面,追随西方生活方式,对传统文艺非常冷落,但对实用主义文学的热衷导致新生代青年学生的文化和政治认同评价现出不稳定性。“一些同学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观念不清、价值歪曲、缺乏诚信、责任心不足、奋斗信仰低下、团结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
可以看出,虽然青年一代在当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可程度较高,但从价值内化和践行上看,仍然存在相当大的距离。这表明,从总体上看,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远未达到广泛认同。
三 关于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性因素
首先,诸多学者认为“全球化”是引发青年学生价值认同的关键性因素。其导致的多元文化冲击推动着认同危机演化,社会转型导致的政治、社会认同危机,传统教育模式效能低下导致阵地失位,道德教育环境的变迁使原有的高校政治理论和道德教育体系在新生代日益严峻的社会文化认同危机面前显得软弱无力,互联网日益成为各种文化交流的试验场。由此产生了“认同困境”,这种困境表现为“历时性”和“共时性”,历时性层面价值观的压缩和共时性层面价值观的杂合,让他们作出选择变得不易,价值认同与价值冲突相伴相生。
其次,价值观系统的建设是影响价值观认同的根本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软实力”建设相对滞后,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大众化、普及化以及国际化相对薄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扩了意识形态建设的范围,弄清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性问题,解决了意识形态建设的认识和实践问题。但由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凝炼存在分歧,针对以下问题:“社会主义性?还是所谓‘普世性’?规范的行为主体应是国家还是公民?价值基础是承认现状还是改变世界?”针对这些问题难以形成共识。社会主义价值观该如何克服影响因素,科学凝炼、达成共识,有利于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认同的形成和程度提升。
第三,认同环境是影响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必要性因素。从宏观看,它指影响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从中观看,它包括影响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社会、高校、个人和家庭层面因素。从内容看,它包括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主观建构和客观影响,主观建构包括价值取向、理性判断等,它是影响认同的内在因素,客观影响主要包括学校和家庭教育、舆论、利益和同伴影响,它是认同的外在因素。
四 关于培育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策略探索
选择合适的策略对于培育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至关重要。这一问题是目前的热点领域,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路与对策。有学者认为:以人为本、多维教育、营造主力,精确拟定不同类型青年学生的评价内容和方法,发挥榜样作用;有学者从青年学生价值观接受的过程和心理角度提出促进理论、目标、情感和规范的认同和内化,提升认同力。通过变量分析得出认同力模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力的三个主维度为认知力、倾向力和践行力。而心理认同与文化、思维、政治和社会等四方面的现实情形密切相关,它是体现良好人际关系处理、夯实高效人际结构的关键心理环节。高校学生社团是促进认同的鲜活载体,可运用社团优势强化理性认同、情感认同、信念引导和认同实践。
还有诸多学者提出,将青年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认同与高校思政课程结合,达成认同目标。在一般的教学方式外,可在遵循“计划性”、“平等性”和“灵活性”中实施研究式教学。河北科技大学有学者提出:该校建立了“一条主线、三个维度、六大模块”的整体优化的实践教育体系和“大学生阳光宣讲团”,对现有构成实践教育的各要素进行整合,收效良好。
五 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学术界围绕主题,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目前的研究还较为薄弱,如: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割裂;比较研究不够深入;论证内容较粗浅;认同策略缺乏操作性。这些都有待学术界更加系统和深入地探究。
深化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理论研究。虽然目前学者们对概念、内涵等基础性问题作了探讨,但缺乏系统性,必须进一步在理论上凝聚人、在内容上说服人、在形式上启迪人。不同学者的表述各异,内涵界定不一,直接关系到现状研究的维数和目标拟定的科学问题,造成结论缺少比较学意义上的价值考量。当前基础研究表现为点状质性,对应探讨泛布于相关学科论文且内容不深,尚无论著就科学内涵、功能价值、形成机理等基础性问题做深入而全面的阐述。
加强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证研究。目前,只有少数学者进行了社会调查,并从调查结果中把握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实现的途径。实证研究有助于了解青年学生认知、认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事实。因此,应与丰富的自然、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获取一手客观材料,用客观眼光和务实态度审视青年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生活现状,真正弄懂、摸清青年学生需要什么,有针对性地提出“价值认同”的具体策略。
创新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比较研究。汉斯(NicholasHans)指出:比较研究是“用历史的观点分析研究这些因素,比较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在研究时,可借鉴古今中外核心价值观认同状况、影响要素和达成路径的有益经验,进行比较研究。已有成果中,与国外的比较研究寥寥无几,青年学生与其他群体的差异性比较也较匮乏,增强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为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课题提供更为广阔的探析场域。
拓展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可操作性策略研究。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因此,必须注重探寻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策略和方法。当前,学术界成果较多地停留在宏观层面,提出的相应对策相对空泛,缺乏目标分层、衡量指针和实践操作说明,难以对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发挥务实性指导作用。今后学术界关于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应加强可操作性策略和方法的探讨。
作者:林炜 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6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