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四化”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任务,更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旨归。依据思政课教学的功能和特点,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建构生活世界与学科世界有意义的问题关联,有必要在学科教学中运用转化策略:教学目标上化大为小、教学路径上化虚为实、情境创设上化远为近、育人宗旨上化短为长,从而使核心价值观在学生的生命世界中落地、萌芽、生长,这应该成为学科教学的价值追求和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 [1]192。课程是联结生活世界与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桥梁,思想政治课要充分发挥在培育核心价值观上的独特功能,做好“立德树人”的大文章,本文以《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为例,笔者以为,耕耘好课堂这片园地,有效培育核心价值观,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实施转化策略。
一、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宜化大为小
所谓化大为小,是把核心价值观的大目标,化为小目标,再落实为模块教学中的细目标,即在着眼整体的前提下,从局部上关照并有序推进,使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模块教学目标有机衔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每一方面又包括四项内容,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观体系。于教学而言,我们应尽可能把该体系中的每个部分、每项内容和教学的具体目标结合起来。当然,在不同模块中,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具体内容应有所侧重。
在确定“新时代的劳动者”的教学目标时,我们可以从社会与个人两个维度考虑,将“自由、平等、法治”“爱国、敬业”的价值理念融入其中,当然也需要注意整合前面已学的相关知识。列表如下:
教学设计时,如果有必要可以围绕当前社会存在的某一现实问题作为切入的话题,针对不良现象的成因从价值观高度上有所批判,以引起学生的思考。
二、在教学路径的设置上,宜化虚为实
所谓化虚为实,就是把核心价值观这一相对抽象的教育目标,借由具体的生活情景、人生体验表现、表达出来。教学需要立足于广阔的生活世界,从形而下出发,选择具体、可见的生活性事件,通过观察、分析、对话、交流等教学活动,使之逐渐向着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向转化。
在“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中,可以有重点地将平等、法治和敬业这三个具体目标融入教学过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劳动者都是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他们只有社会分工上的差别,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体现在市场交换中,每个劳动者都是凭自己的能力、专业特长参与(劳动力)资源配置,并获得与其付出相应的报酬;一份合适的职业不仅是个人得以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是其在精神上获得满足和充裕的载体,所以我们对待自己的工作,应持一种恭敬的态度;由于市场交易是在“陌生人”之间进行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树立规则意识、法治意识,自觉将自己的行为约束在法律规约之内,并在必要的情况下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为落实上述目标,笔者在教学中,借由“十三五”规划这一话题,以“未来的五年,我的工作与生活”为主题,创设了三个与学生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未来的五年,我会找到一份怎样的工作,这份工作对我有何意义?在获得这份工作的过程中,我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该做好哪些准备?做好这份工作,我应该了解哪些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如何维护好自己的权利?
教育即生活。当教育面向生活世界的时候,一方面我们要密切关注师生共处、共在的世界,现在、未来的世界,如果我们对自己置身其中的世界熟视无睹,不作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那么教育也就失去了生长的根据和动力;另一方面,我们更要善于从生活世界的典型事件、现象、问题中,发现转化的契机,教化的可能,正如法国艺术家罗丹所言,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需要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三、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宜化远为近
在问题情境教学中,我们要考虑所创设的情境能否使学习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或者说教师应努力尝试将学习者推进到特定的学习氛围中,促使学习活动产生真实有效的意义。叶澜教授认为,“当学生置身于生活化的情境中时,所有僵硬、刻板的道德训诫就变成了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非常亲近而自愿接受和践行的内在感受。于是,外在的规范开始转化为自觉的行为”[2]。
在“新时代的劳动者”的教学中,笔者创设了“两代劳动者之间对话”的情境。学生是作为“未来(新时代)的劳动者”出现的,他们就业的那个时代,与今天相比肯定会有新变化,虽然我们无法准确地预测到这些变化的具体内容,却可以为他们应对这些变化提供一些过来人的经验和学科专业支持。据此设置的教学环节,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是学生和父母的(家庭)对话;第二,是课堂上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教学)对话。为了有效促进对话的开展,在课前下发的“导学案”中预设了如下两组问题让学生填写(空白部分):
价值观教育必须正视学生在观察社会问题时内心所产生的价值冲突,开展对话是最好的方式。在学生与父母进行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师生在课堂上的对话就有了充分的基础,关键是能够贴近学生的内心需要,以回应成长中的困惑和冲突。一方面,通过两代人的对话,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正因为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个人才有了在平等基础上实现自主择业、竞争就业,甚至创业创新的机会,而且我们相信,今后这样的机会会更多更好;另一方面,通过对话,有助于引导学生发现父母这辈人身上的优点和亮点,如勤劳、踏实、认真、耐心等等,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平等、敬业(父母一代身上的可贵品质)等价值观的无形影响。
“人们内心的价值信念都是经过种种的价值观冲突之后才建立起来的”。面对成长中的高中生,教师“应客观地接受、平等地交流、理性地分析和积极地引导” [3]。在课堂上,我们要努力创造一种尊重、平等、宽容和理性的对话空间,如此,核心价值观才有可能赢得学生的认同并内化为他们人生旅程中坚定的信念。
四、在育人旨归的落实上,宜化短为长
所谓化短为长,就是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学科教学的短期目标,融入到“立德树人”的教育大目标中,使每个个体今日所接受的教育,和未来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建构起有意义的关联。因为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学生,会在不久的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他们都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我们应将教学活动视为创造“一部有生命力的作品”的过程,把每堂课、每个教学模块所要达成的短期目标,置于学生成长、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之内,以促进教学目标向育人目标的转化。
在“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中,最后设计了“画一画你的职业生涯规划曲线图”环节。在展示了笔者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不同时期的几条职业生涯规划曲线图,几经修正,形成了目前较为稳定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并和学生分享了自己对于教师职业的认知变化和心态转变的体会后,请学生结合自己对父母的了解,画出他们的职业生涯曲线图,并在展望“十三五”规划的前景下,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可行性预测。苏格拉底告诫我们,“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当我们从生命成长的宏观视角,对未来的职业选择、就业方向、生涯发展等进行积极审察时,就会产生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和人生的使命感。
叶圣陶先生曾将教育喻之为农业,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应持一颗“农人”之心:一方面要认识到这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做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工作;另一方面,还需要秉持一种面向未来的关切,应将学生现在所处的成长阶段,置于其生命发展的全过程以及对时代脉动的把握之中从长考量,彰显潜移默化的教育魅力。
“广大教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祖国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真正培育起来。[1]190”经由课堂这片小小的园地,将核心价值观的种子,撒播到每一个年轻人的心灵世界中,并精心培育,使之在以后的人生岁月中萌芽生长,这应成为我们政治教师的价值追求和责任担当。
作者:张建庆 来源: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6年7期
下一篇: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