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论奥康纳生态学社会主义思想

发布时间:2016-08-05 10:35

  奥康纳把自然文化引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之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行了重构,形成了他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文分析了他的对历史唯物主义 补充改进”;当代资本主义的双重矛盾”;走向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观点,试图展现出奥康纳的生态社会主义基本思想,以期为人们解决生态问题提供启发。

 

  美国学者奥康纳是美国社会生态学家,激进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也是美国当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他早期研究资本主义危机,在1984年出版的《积累的危机》和1987年出版的《积累的含义》中,他全面考察了20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心理危机。从1988年开始,它转向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并于1997年出版《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书中集中体现了他的完整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他把自然文化引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之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行了重构,形成了他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1}

 

  一、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补充改进

 

  奥康纳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需要恢复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坚持的基础上改进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他认为,要做到这一点,起点就是必须重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而马克思主义潜在地包含生态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视域,这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观点之中:人类不再与自然界相异化,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也不再建立在资本积累的逻辑基础之上,人与社会的协调是建立在生态学的理性生产基础上。奥康纳指出,这在理论上需要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的中介——“劳动”——作为关注的要点。他所理解的劳动与马克思对劳动的理解不同。在1997年出版的《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奥康纳系统论证了构建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必要性,因为马克思主义传统中存在着生态学关注方面的理论空场,而这需要通过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构来实现。

 

  奥康纳指出,关键是使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劳动主体与当代文化和自然的主体相融合,系统说明人类社会劳动的文化特征与自然特征,进而构建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文化与自然维度。他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是存在缺陷的,它只给自然系统保留了极少的理论空间。但是,奥康纳认为可以用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来改正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自然和社会世界的完整性之间的矛盾。所以,劳动、文化、自然是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

 

  奥康纳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的上述缺陷在历史唯物主义上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生产力的传统观念忽视或轻视了这一事实,即这些生产力从本质上来说是社会的,它们包含着人的协作模式,这些模式是深深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规范和价值观之中的。二是关于生产力的传统观念还轻视或忽视了另一个事实,即这些生产力既具有社会的特征,又具有自然的特征。{2}他进一步指出,实现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的联姻,改造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构建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突破口。首先,他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即是文化的又是自然的。在传统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解读模式中,自然文化的维度是缺失的,或者说没有获得其应有地位。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在对工业技术、劳动分工、财产关系以及权力关系进行研究的同时,还要立足于对具体的、历史的文化和自然形式的研究,必须面对自然和文化的历史性积累形式之间的关系问题。其次,他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双重维度,即客观性的维度和主观性的维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有自然性的、客观性的维度,即自然维度,自然系统不仅内在于生产力之中,而且还内在于生产关系之中。另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受制于具体的文化实践活动,受文化价值规范的影响,具有把握了文化维度,才能够理解为什么在相同的技术条件下会形成不同的生产力以及人们之间的不同协作模式。最后,他通过探寻一种能将文化和自然的主体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或物质生产的范畴融合在一起的方法论模式,以建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劳动既是一种物质性的实践,也是一种文化实践。劳动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自然与文化的交互作用是在一定的社会实践中实现的,也由此成为社会劳动中不可分割的双重规定性。

 

  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学改造,奥康纳建立了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批判。

 

论奥康纳生态学社会主义思想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双重矛盾

 

  奥康纳认为,当代资本全球化所导致的结果,除了加深了人类社会19世纪以来就已出现的严重不平等之外,还在资本与自然之间激起了强烈冲突。因此,在这样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下建构的资本主义理论应该具备以下三点要素和作用。一是对生态危机能作出意识形态的阐释和社会性、科学性的系统说明;二是必须建立在资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积累和经济危机理论的基础之上;三是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所说的生产条件的阐述之上。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它重新界定了马克思的生产条件概念,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存在双重矛盾,并在此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双重矛盾的根源和表现以及解决途径作出了说明。

 

  奥康纳认为,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概括为三类:分别是外在的物质条件;生产的个人条件;公共的一般性条件。他认为马克思的生产条件概念缺乏历史文化的含义。对此,他以文化、劳动、自然一体论为基础,把生产条件理解为:不是根据价值规律或市场力量作为商品生产出来,却被资本当成商品来对待的所有东西。奥康纳试图恢复生产条件的主体化特征和历史文化特征。他认为在当代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下,由于生产条件的主体化与历史文化性被忽视而导致的生产能力的破坏所引起的危机,已经不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而是生产不足的危机。这种危机是由生产条件与生产方式的冲突引起的,它有别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冲突所引发的危机。奥康纳把前一种矛盾冲突称为资本主义的第二重矛盾,把后一种冲突称为资本主义的第一重矛盾。因此,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内部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矛盾以及由它们分别导致的危机。当前,第二重危机占据了矛盾的主要方面。他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生产条件的政治化,由第二重矛盾导致的危机不仅仅是资本经济性的危机,还是国家的立法危机或执政党和政府的政治危机。在此基础上,奥康纳对他的双重矛盾以及由此已发的双重危机作了说明,并对这双重矛盾和危机的产生根源、表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奥康纳认为,资本主义的第一重矛盾也就是传统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内在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其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实现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由需求不足而引发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的第二重矛盾也就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它内在于资本之中,其表现形式是资本在使人类无产阶级化、动力异化以及外在自然集成式空间的资本化等方面所采取的形式是自我摧毁性的,具有自毁根基的倾向。资本这种自我设置障碍的本性将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以及由生产要素成本提高、资本利润减少所引起的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生态危机的发生和生产条件的破坏反过来也会引发生态运动和其他损害生产条件的社会运动,进而削弱资本的活力,损害资本的积累。他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创造出一种向社会主义转型的可能性。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的双重危机为要表现为全球化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传统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危机,在全球化资本主义时代主要表现为金融危机和财政危机。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必然导致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奥康纳认为资本主义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只是创造了由资本主义转向为社会主义的可能性,资本主义危机更多的是创造通过自我变革而摆脱危机的机会。当前的资本主义产生双重危机是资本主义无限制的资本积累和其全球发展不均衡所导致。

 

  三、走向生态学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生态社会主义

 

  奥康纳认为,要解决资本主义的双重危机,必须把生态学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把工人运动与生态社会主义相结合。

 

  第一,生态学与社会主义并不矛盾。首先是社会主义和生态学在理论上是有结合点的。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改革措施主要是集中在两点:一是平等地分配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财富。二是提高劳动生产力,扩大生产规模,以提高和补充社会财富与收入的不足。生态学也有两种解决措施:一是要求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和收入进行更加平等的分配。二是要求生产低增长或零增长,这样既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也能减少环境污染。他指出,孤立地使用社会主义或生态学举措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双重危机,因为社会主义虽能解决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却不能解决生态危机。其次是资本全球化所造成的问题也促进生态学与社会主义的进一步结合。生态学强调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反对资本主义以利润为目的对自然的掠夺和过度开发。生态学不仅要解决资本主义所造成的危机,更要面对全球化所引起的新问题。而社会主义强调民主计划以及人类社会内部之间物质交换的阶级性,能够弥补生态学的地方性缺陷,加强生态学在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和经济危机方面的能力。最后是资本的全球化所造成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对立、全球性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和经济危机以及世界范围内有关生态环境等的社会运动的兴起,促进了生态学与社会主义的结合。

 

  第二,奥康纳指明了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特质和原则。他所谓的生态社会主义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在生态危机的背景下,基于以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原则,通过对现实资本主义的改良而确立的。他并没有对生态学作出系统论述,而仅仅是做了一些原则性界定。主要包括:1.用使用价值代替价换价值;2.强调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对劳动工人进行经济和生态双重剥削以及对人与自然的双重剥削;3.以生态危机代替经济危机;4.在不处级所有制的条件下,用生产力的高度社会化替代传统社会的国有化;5.通过官僚机构民主化消除精英统治,反对生态剥削;6.社会主义建设要维护保护好土地等自然资源,对具体劳动和价值重新定义。

 

  第三,奥康纳为生态社会主义指明了具体的斗争策略,即构建全球性阶级政治学,走工人运动与生态运动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变革之路。原有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运动只在理论上具备了某种激进绿色政治学的潜力,并有实际演变成为现实的激进生态变革运动。生态社会主义就是要弥补生态运动的理论缺陷,将其引向激进的生态变革实践。他认为关键是建立全球性阶级政治学,在此基础上,把地方性和全球性结合起来,由生态运动原先追求的地方自治转变为全球生态、经济、政治的大变革。这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使工人运动和生态运动相结合,因为社会的生态正义和经济正义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是把全球性和地方性统一起来思考与行动,绿色主义者不仅要全球性地思考,地方性地行动,而且也要地方性地思考,全球性地行动,最终,既是全球性又是地方性地思考和行动’”

 

  作者:罗晶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66

上一篇:浅论社会主义文化创作的导向性

下一篇:论完善罪犯权利保障 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