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团组织在培塑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浅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价值取向日益呈现多元化,这使得高校共青团组织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更加紧迫。因此高校团组织必须通过各种载体在大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并努践行。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所蕴含的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高校是培养广大青年不断成长的重要场所,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高校共青团是高校保持生机活力的重要组织,它是由先进青年组成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对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提升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团组织肩负着培塑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使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价值取向也日益多元化,面对新情况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显得更加紧迫。因此高校要主动率先唱响社会主旋律,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主导地位。共青团在高校已成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平台,这就使得共青团活动能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充分发挥其独有的作用。
(一)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活动载体落实到实践中,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是高校共青团应不断加强的重要环节。高校团员青年人数所占的大比例决定了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青年教育工作的突出优势,这非常有利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青年的成长教育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去实现,即在教育过程中要潜移默化地教育、感染、引领和带动青年。高校共青团作为青年学生自己的组织,和学生联系紧密,能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团组织通过网络、校广播站、微信等宣传阵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通过主题班会、主题活动、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充实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提髙了青年学生的道德境界。
(二)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 它的基本内容中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将其不断传承和创新。例如,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到的“和”的思想,诚信品质,“爱国精神”“仁爱”思想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均有所体现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新时代的诉求。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2]目前,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可度,但因受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还有部分大学生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甚了解,盲目贬低,但却对洋文化一再推崇。共青团组织是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非常活跃的力量。使校园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许多活动都是由团组织具体开展的。共青团组织可结合学生兴趣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利用国家传统节日如中秋节、端午节等举办辩论赛、演讲赛、征文比赛、文化作品展等多种活动;同时也可通过开展诸如中国梦探讨、时事政策分析等活动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热情,使他们增强为国增光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真正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继承人。
(三)提升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大学是青年学生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其中高校学生社团为青年学生实现社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校园文化生活中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充分利用高校团组织直接或间接领导和管理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开展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社团活动可促进大学生掌握完整的专业知识技能,对创新、实践等多种能力的培养锻炼提供了广阔平台。如有各种知识类的社团为成员间交流专业知识技能提供了便捷;外联社、志愿者协会等社团为学生对外交流,从事各种公益活动创造了条件。社团活动中学习内容丰富,方式多种多样,有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各种社团活动深入人心,不断变成学生的实际行动,进一步提升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团组织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应如何发挥作用
(一)团干部在实践中要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的基本内容。从国家层面而言,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而言要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层面而言,要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者利益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大学生若只谈私利,不顾国家民族利益,就很难取得个人成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的自身发展、国家和民族利益联系起来,使大学生对其产生认同,从而付之行动,就需要团干部善于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的共鸣之处、和大学生利益的密切相关之处,紧密贴近大学生生活、学习,开展教育活动。可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为大学生开展如“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实大学生活,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主题团课,可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的,以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勤奋努力、尊重他人、团结互助、孝敬父母等基本品德。使他们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办事。使他们更加自信、自律和自强。
(二)要深入挖掘学生中的典范,并发挥其带动作用
高校共青团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注重深入挖掘青年学生身边的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学生中的榜样作用。如每个学校都会有优秀校友产生,他们的事迹会被各大媒体广泛报道;在校生中也有一些特别优秀的学生典范,他们有的在创新创业方面、有的在刻苦学习钻研方面、有的在诚实守信方面、有的在见义勇为方面、有的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方面事迹突出,在青年学生中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共青团组织可以在充分挖掘他们典型事迹的基础上树为榜样,用青年的话语讲述青年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让青年产生共鸣,从而在内心产生认同。
(三)主题教育活动要贴近学生生活
刘云山指出: “培育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持续的灌输,抓好宣传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工程。”[3]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一文中说: “培养共产主义青年,绝不是向他们灌输道德的各种美丽动听的言辞和准则。”[4]因此,在团组织的教育活动中,要更加注重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输入青年学生头脑和灵魂深处的实现机制。要善于运用青年学生容易接受的语言,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教育中就要变传统的思想灌输为生动的故事,将纯政治理论转化为入情入理的生活语言,将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转化为参与式的互动教与学;要密切围绕“青年所学” 和“青年所需”,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爱好等元素优化后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合运用到共青团主题教育活动中。在设计活动中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放在首位,结合实际开展主题班会、第二课堂、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活动。
(四)要结合新老媒体,开展线上线下教育活动
多年来,高校共青团已在工作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运行管理方面也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平台。然而近年来新媒体队伍的日益壮大,要求高校共青团要充分发挥新老媒体各自的优势。在运用传统媒体的校报、校广播站、校园橱窗,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扩大共青团网络阵地,实施“网上共青团”工程。突出“智慧团建”和“青年之声”建设,利用手机终端,探索新的网络教育方式。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设置专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将典范事迹通过微信发布,对学生进行精神引领,建立微信朋友圈,关注学生动态,开展丰富的网络活动。最后,高校共青团可以依托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等为青年学生搭建平台,为青年体验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其逐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并形成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共青团组织要鼓励青年学生在实践、志愿等活动中用自己的行动不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汪顺生王宏飞 来源:管理观察 2016年31期